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州初定,在雁门边关有一个自己的心腹在,实在是一件理想的事情,尤其是自己正在和北面的草原民族交战的时候。正在想着,郭淮又道:“早年的时候,小子曾随祖父安居在洛阳,当时就已经和师傅学习击剑之术,后来,京城西迁,祖父被逼迫入长安,我也跟着到了这里,后来师父突然在长安出现,还当上了大汉第一剑师,我就接着和师傅学习剑术。而郭氏家族又非是本地人,我在长安举目无亲,幸好有师傅照料我,否则只怕我郭淮早已经病死在长安了。”
  太史慈这才知道原来史阿对郭淮有活命之恩。看样子,郭淮骗史阿的可能性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而且郭淮也是的却是个孝子。
  过坏的眼中露出回忆的神色道:“我病好之后,便知道自己这条命是师父救的,所以师父要我赴汤蹈火我定然在所不惜。
  太史慈点了点头,历史上史阿和郭淮不都是曹魏集团的人吗?就是没听说两个人会扯上关系。史阿的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使得一张好像万年寒冰的英俊面孔有了一丝笑容。道:“伯济资质不错,人又勤勉,我岂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史阿对太史慈道:“伯济是个有心人,我当初来长安的时候,伯济本来想要离开长安,回到故里太原阳曲,协助自己的父亲驻守雁门关,与羌胡作战,但是意见我来,便留了下来继续和我学习剑术。不过说到才能,我看伯济的带兵能力要远远超过他的剑术了。?太史慈这才知道,原来郭淮的命运在这里应为自己干预历史的原因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转变。
  怪不得呢,自己明明记得郭全跟孙曹操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家乡,何时在长安出现过?原来竟是因为史阿的突然出现而造成的。而且史阿也早就想到要把郭淮安插在长安做自己的棋子了。郭淮被史阿说得有点不好意思,微红着脸道:“师父过奖了,不过师父的嘱咐不敢有一丝的忘记,师父不希望别人知道师父与我之间的关系,所以时至今日,在长安还没有人对我的身份表示怀疑,只是知道我乃是已故大司农郭全的孙子。直到师父大闹长安,我才知道师父为何不让我张扬自己是师父的徒弟。那是生怕我受到牵连,只是没有想到师父会这么快回来,而且站到我的身边。
  说到这里。太史慈还是没有从郭淮地话中发现一丝不妥当的地方。看来的确是自己杯弓蛇影了。看着太史慈若有所思地样子,郭淮连忙一拍自己的脑袋道:“看我,居然说跑题了。事情是这么回事,当时师父见我病好了,便建议我依附长安的权贵人物。毕竟我地祖父乃是朝中的大司农,人脉极广。因为王允和我祖父还算有点交情,而且王允乃是晋阳王氏家族的人。说起来也是同乡世家之好。所以我便去投奔王允······”
  太史慈闻言失声道:“你说什么?王允乃是晋阳王氏家族地人?王氏家族不是在我青州琅琊吗?”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允地家族居然在并州而非是山东琅琊!
  一瞬间,太史慈便捕捉到郭淮说的麻烦事情是什么了:自己带领伍千特种精英潜入长安地区的事情根本就是瞒不住王允,也许王允现在不知道,但是只要晋阳的王氏家族派人到长安来,那就一定会知道这个秘密的。
  若是自己还以为可以始终瞒得住王允,说不定会让王允反过来算计。这个情报来得太及时了。
  只此一件事,太史慈就已经彻底相信郭淮了。郭淮看着太史有脸诧异的样子;解释道:太史将军有所不知。望王姓一共有三支;太史将军说的是琅琊的王氏和王允所在的晋阳王氏虽然都上毫周灵王太子晋之后裔;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说起来晋阳王氏家族乃是正统;不过现在人们一提起王氏家族只会想起琅琊里;早在先汉昭宣时期;博士谏大夫;经学名家王吉。就是为琅琊王氏地显贵奠定了基业。王吉祖孙三代;禄位弥重;哟〃累世之美〃称号;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所以晋阳王氏家族反而不那么出名了。原来如此!太史慈知道王氏家族并非是因为什么王允;而是因为两晋时期山东琅琊王氏家族太有名了。西晋;王祥位居三公;王戎;王衍先后出任宰相;大大提高了琅琊王氏家族的声望。东晋初;由于王导功勋卓著;担任宰相居中秉政;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这是琅琊王氏势力达到顶峰的标志。一直以来;太史慈始终都以为王允乃是琅琊人。
  该死;自己完全弄错了。郭淮继续道:“我看师父来此,就知道青州军要在长安有大的行动,可是青州军要来到长安地话,一定瞒不过王氏家族的人,我就是怕晋阳的王氏家族派人到长安来送信,幸好现在不是月底,王氏家族的人还没有把消息传过来,这才心下稍安,然后准备出长安城,想要先一步在半路截杀王氏家族派来的使者。”
  太史慈皱着眉头道:“伯济,你并非是王氏家族的人,又怎么能知道王氏家族的使者是谁呢?你在半路截杀王氏家族的使者岂非是大海捞针?”郭淮闻听“大海捞针”这个成语先是一愣,心中赞叹了两句,然后才解释道:“太史将军有所不知,王允和晋阳王氏家族时时互通有无,定在每个月的月底传递消息,而传递消息的人乃是王氏家族的家主、也就是王允的哥哥的儿子王凌和王晨。这两人平时和我的关系不错,总是一个劲儿向他们的宝贝妹子许配给我。这次回晋阳取消息的人就是王凌。因为王允生性多疑,对外人他是信不过的,而王凌和王晨的身手不错,长安城的城墙,两人都能翻越。我要杀掉王凌把握其实不大。”太史慈点了点头,王晨他是没听说过,不过这个王凌自己似乎有印象,似乎是曹魏集团的重臣之一。好像历史上郭淮的妻子还真的就是王凌的妹子,好像两个人很恩爱,光儿子就生了五个,好像是说新语里面就有一个关于他妻子的故事,哎,看来自己已经把《世说新语》忘记得差不多了。要不是因为郭淮,自己还真是记不起这号人物。
  郭淮冷然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允对我也十分看重,否则我也没有资格在刘璋被劫持后和王允一起到长安城外勘查现场。”
  太史慈此时已经被郭淮的话完全打动,更知道郭淮绝无半点虚言。没有想到王允这般阴险;看来自己真的是不瞧他了。
  想到这里;太史慈有点坐立不安;对史阿道:史阿兄;你还要渡河回去一趟;把这消息告诉文响;要他密切监视大河;务必要捉住王凌!
  史阿当然知道这事情的重要性;答应一声站起来便出去了。
  郭淮这才放下了心事;知道自己担心的事情终于被化解了。太史慈却心情大坏;现在还没有弄清楚王允有没有怀疑贾诩;反倒弄出来了一个王氏家族;真是防不胜防。

()免费电子书下载
  突然间;太史慈发觉长安攻略要作出很大的改变;否刚自己受不准要铩羽而回。


 第三部 一统 第一卷 第五章 相会
  看看史阿出门而去,太史慈凝神苦思。
  现在自己在长安没有出兵硬碰硬的实力,而且原计划是要长安的三股实力斗得你死我活,然后自己再从中渔翁得力。
  但现在肯定行不通了,从现在的局面上看,王允的背后还有其他的神秘帮手,若是自己任其发展的话,只怕王允消灭掉其他势力后,实力会变得更强。汉献帝的确可以利用;但那要等到自己控制长安之后;若是自己现在就拿汉献帝出来;进长安的话;那完全没有意义;至少在长安;王允的实力比自己强;五允完全可以夺回对汉献帝的控制权。
  若是自己退出长安地区;再宣布汉献帝在自己的手中;然后让汉献帝定居青州;这倒是个办法;而且把皇命紧紧地抓在手里。
  但如此一来;那等于自己放弃了对长安的控制权;对自己以后征服中国南方十分不利;要征服荆州和江东;那就要先征服益州;要征服益州就要控制长安。而且若是自己现在打退堂鼓的话,那无疑把贾诩和张绣推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这种局面使自己不愿意看到的。
  看着太史慈一付心事重重的样子,在一旁还有满肚子话要说的郭淮唯有苦忍。
  太史慈抬起头来时,看到郭游侠的表情,奇怪道:“伯济,有什么话尽管说,不需要藏头露尾,我只喜欢率直的汉子。郭淮闻听此言;心中大感温暖。与太史慈这在自己心目中高不可攀的大人物无形中亲近了不少;点头道:太史将军;有一件事情不知道对你有没有价值。大概在一个多月前;王允的府上突然来了几个西凉人;一付神神秘秘地样子;要求见王允大人。
  太史慈剑眉一挑道:西凉人?说说看。郭淮皱着眉头道:这几个西凉人虽然穿着长安城中西凉军队将领的服装;但是绝对是生面孔;在五允府上待了这么多年;那些将领我还是熟悉的;可是这几个人我全不认识。而且自从那一次见过王允之后;这几个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件事情十分奇怪。我曾经去问过王凌和王晨两史弟。谁知一向和我无话不说地他们对这件事情居然讳莫如深;顾左右而言其他。然后打得热火朝天的西凉突然安宁起来。紧接着就是杨彪大人被抓。太史慈立时知道这机个西凉人有问题。但又莫名其妙,问道:“那有没有可能是吕布方面的人?”
  郭淮大摇其头道:“吕布手下的将领我也不认识,并没有这几个人。”
  太史慈眉头大皱,这几个西凉人到底是什么来头?难道是从西凉来的?若是如此的话,那到底是马腾韩遂的人还是李催郭祀的人呢?一个多月前……记得自己在不久之后就收到了徐巍的信件,那封信里面曾今提到过西凉作战地双方突然间冷却下来,只是守住自己地几个城市,悄无声息。连拉锯战都算不上。
  那是自己还以为这是马腾和韩遂因为杨彪被抓的事情在向王允闹意见,谁知道原来西凉停战在前,杨彪被抓在后,这证明自己地猜想完全错了。
  看来长安局势的急转直下定和这几个西两人有关系了。到底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