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多娇-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官场之大忌。

“哦,好,好,看来我们还真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在古代的众多杰出文学家中,你最欣赏哪个的文章?”刘欣田道。

“苏东坡。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秦伟东道。

“嗯,苏东坡的词的确不错。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 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秦伟东道。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生性放达,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刘欣田缓缓说道。

看来,刘副书记的文学与历史知识很好。身处官场,还是没落下。

堂堂的省委副书记,不久的江南省长,与秦伟东大谈特谈苏东坡,出于何种考量?

刘省长选秘的试题也太奇怪了!

他是在考察未来的省府一秘哪种品质与能力?

 第173章:你就调任省委办公厅吧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写道:皋陶为土,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秦伟东不徐不疾,缓缓说道。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刘欣田笑道。看来,刘欣田的文史知识很是丰富。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秦伟东道。

刘欣田越发高兴了。一个出色的领导秘书,综合能力全面是基础,文笔好也只是基本条件之一。

而领导秘书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呢?就是忠诚。

忠诚是指对一个人、一种理想、一种习俗、一个事业、国家、政府等的忠实状态或程度,因此忠诚有三层涵义,即对个人的忠诚、对信念或信仰的忠诚和对组织的忠诚。

刘欣田出苏东坡考题,实际上就是考量秦伟东对事业、对习俗的忠诚程度。

一个人如果对事业、对习俗都不忠诚,那这个人的品质绝不会好到哪里去。事业上的成就也会极其有限。

并且刘欣田与秦伟东谈的是苏东坡的一生主要经历,而不是苏东坡的文章。在交谈中还具体到年份,这可比谈论苏东坡的文章远为困难。

从与秦伟东谈苏东坡一生的主要经历,可以看出秦伟东是不是“忠诚”。

而秦伟东之所以说自己喜欢苏东坡的文章,主要是他曾在《江南日报》上看到省委副书记刘欣田发表了两篇关于苏东坡的文章。

两人聊苏东坡的文章,就有共同的语言,可以很快拉近彼此的距离。

如果乱说一个文章大家,两人的谈话可不一定会愉快。

“小秦啊,如果组织上想把你调到省委办公厅工作,你愿不愿意?”刘欣田微笑着说道。

“苦竹的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说句心里话我真的不想走。但我是党员干部。”

“说得好。苦竹的发展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只要选对一个好的接手干部,苦竹的超速发展就是可期的。这件事,我会与浩阳市领导沟通的。相信浩阳市委、吴县县委一定会选个优秀的接班人。”刘欣田肯定地说道。一抹坚毅的神色在脸上闪现。

“我代表苦竹乡位乡政府和人民群众,衷心地感谢书记!”秦伟东真诚地说。

说实在的,调离苦竹前,他最担心的是胡小蝶、张植诚不能顺利接班。

姚倩倩还不是吴县的县委书记,孙立强才是县委书记。并且孙立强在不久将出任浩阳市副市长,很可能还是以常委的身份兼任。

官场中人都是很现实的。如果孙立强极力反对胡小蝶、张植诚接班,县委常委中恐怕就有多人跟着反对。

刘欣田愿意出面给浩阳市委打招呼,此事就没有多少变数了。

现在的党群副书记、不久后的省长,金口一开,浩阳市委是必须认真对待的。

“小秦啊,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就休息几天,下个星期一到省委办公厅报道,与小陆联系。”

现在是星期三,与下个礼拜一还有四天。

四天的时间,也够秦伟东忙乎了。

“哦,小秦,我们去餐厅吧!”

“好的,书记。”

 第174章:狂雪的无尽奥秘

三天之后的晚上。苦竹乡明王村村主任陈文海的家。

月色如水。空气中飘漫着花香。

陈文海的家灯火通明,欢声笑语。

陈家今晚像是在办一件大喜事。

一个个佳宾相继光临。原吴县县委常委、苦竹乡党委书记、即将赴任省府一秘秦伟东,新任吴县县委常委、苦竹乡党委书记胡小蝶,新任乡长张植诚,原苦竹乡办公室主任林雪丹,苦竹乡派出所长毛大勇。

浩阳市委已下发了秦伟东不再担任吴县县委常委职务文件,吴县县委也免去了秦伟东的苦竹乡党委书记职务。

青山镇长胡小蝶被升任吴县县委常委、苦竹乡党委书记,算是完整地接了秦伟东的班。

副乡长张植诚升任苦竹乡委副书记,乡长提名人选。

原乡长廖松涛调任县总工会副主席。

原苦竹乡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林雪丹,调任县政府办副主任,扮演着县长姚倩倩的秘书角色。因为根据有关规定,县级干部是不能配秘书的。

秦伟东等,是在明王村主任的一再热情邀请下赴约的。

陈文海说,他是代表全村父老乡亲,请秦书记等领导吃顿饭,以聊表谢意。

苦竹乡把工业园定在明王村,无疑对明王村的发展助力很大。

明王村的老百性受益最多。别的不说,单是明王村的地皮就马上紧俏起来,已经出现了有商家租老百姓田地的事例。也就是说明王村的老百性今后就是不劳作,都有好饭吃,相当于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靠出租田地、房屋就能过上好日子。

不仅如此,明王村的一些地方在明珠王氏集团邱氏集团的宣传下,已经有远方的游人来观赏。特别是明王村盘龙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