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藏地奇兵-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值盛夏,西藏阿里远不似内地那么炎热。深邃、辽阔的天空仍不时飘下白雪,群山与草原之间一片片的戈壁、沙漠,似是一片洪荒未开的空灵世界,更显出一份神秘而超凡的高原旷野之美。这里被许多人视为人间天堂。
  木辛村不远处的活佛灵塔威严静寂地肃立着。灵塔附近有一个洁白的玛哲堆,这是具有灵气的经石堆,藏语称“多本”。经石堆上插着的黑色风马旗,在风中猎猎飘展,发出阵阵神奇的“哗啦哗啦”的声音,仿佛是在诵念经文,为木辛村朴实善良的村民们送去祝福。“风马”也称作“经幡”,藏语称“隆达”。“隆”是风的意思,“达”指的是马。苯教的经石堆称“玛哲”,藏传佛教称“玛尼”。这是藏区原始而又朴素的祭坛之一。
  木辛村是阿里地区一个古老偏僻的村落,这是村民们引以为荣的名字,木辛是苯教传说中最神圣的家族之一。村民们笃信不疑,村里住着的活佛木辛霍尔伦,便是木辛家族的后裔。
  这时,经石堆前走过来一位后背微驼、六十来岁的老人,他迈着蹒跚的步履,沿着逆时针方向,一边虔诚地念着八字真言经“阿、嘛、吱、枚、依、萨、哩、咄”,一边绕着经石堆慢慢走动着。无论刮风下雨,这是他每日必做的事情,几十年如一日,从没落过。他叫弥梁柯巴,是一位勤快能干的老人,他没有妻室,是木辛霍尔伦活佛的奴仆。西藏解放后,农奴制解体,弥梁柯巴没有离开,一直追随着木辛活佛。因为跟着活佛的缘故,他仿佛无所不知,同样深受村民们的尊敬。
  转完经石堆,弥梁柯巴老人便往家里赶。一路上,心里念念不忘,杰布少爷的神犬扎巴又该喂了。杰布少爷在的时候,都是他亲自喂的扎巴。
  “扎巴”在藏语里是非常厉害的意思。神犬扎巴是附近最有名的藏獒,方圆百里所有的藏獒都不是它的对手,它曾经在戈壁滩上单独战胜过五只恶狼,一战成名。它从来不屑与同类争斗,一个威严的眼神便足以让对手慑服。它不但力大勇猛,而且非常漂亮,青黑茂密的鬃毛,透着光泽,似雄狮一般,目光雪亮,含蓄而又深沉,令人望而生畏,浑身透着剽悍、刚毅、沉稳和高傲。小的时候,是杰布从冈仁波齐附近捡回来的,杰布视扎巴如亲兄弟,常常搂着它入眠。没有人能说出它的来历,木辛霍尔伦活佛说,它是上古时期喜马拉雅山脉最凶猛的古鬃犬种,是天神赐予杰布的保护神。
  自从杰布去了北京念书之后,照顾扎巴的重任便落到了弥梁柯巴老人的身上。杰布离开扎巴时,抱着扎巴的脖子哭得像个泪人,扎巴的眼睛里也满是泪水,低声地呜嚎着。弥梁柯巴老人站在一边,也忍不住地抹泪。扎巴跟着送杰布的车子跑了很远很远。
  这几天,扎巴一直不安分,它似乎已经感知到,主人杰布很快便要回来了。
  弥梁柯巴老人很喜欢杰布少爷,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疼他,自从杰布少爷离开,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
  走在路上,弥梁柯巴老人又对着远处的神山为主人木辛霍尔伦活佛、仁珍拉姆和杰布少爷祈祷着。
  木辛霍尔伦是附近苯教寺庙的活佛,庙里有十几个僧人。他们大多住在木辛村和附近的村子里,通常白天在寺庙里念经,晚上除值班僧人外,全部回家休息。苯教僧人大多有妻室,也有终生不娶的修行者。
  仁珍拉姆是杰布的阿妈,一位通情达理、深受村民们爱戴的慈祥老人。
  苯教在藏区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曾经的信徒遍布藏区,自一千多年前吐蕃王松赞干布开始兴佛,外来佛教和原始苯教开始了激烈而漫长的斗争。最终还是藏传佛教占了上风,苯教逐渐衰落。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相借鉴,互相融合。如今,藏区有些传统的习俗和仪式,已经很难严格区别,哪些是佛,哪些是苯,早已经是佛中有苯、苯中有佛。
  木辛村所在这个地区也曾经发生过佛苯之争,双方互相诅咒。木辛村人在村头不远处立起了几座活佛灵塔,据说可以把对方的诅咒挡回去。这几座灵塔内原先装着几世活佛的法体。文革期间,这里的灵塔全部被砸毁,里面装的法体也都不知去向。近年来,政府拨款重新修复了这些灵塔,里面装着一些泥佛、经文、泥塔和具有苯教法力的法器。
  
  这些日子,木辛霍尔伦活佛和北京来的钱忠教授正在家中隐秘的念经堂里,研究一本神奇的经卷,这是木辛活佛在冈底斯山上一个密洞里静修时,掘藏得来的伏藏品。木辛霍尔伦活佛是藏区有名的掘藏大师。
  接到活佛的电话时,钱忠教授正在北京的家中准备女儿的婚事,当他听说活佛邀请他帮助译读一本古象雄文字写成的古老经书时,他欣喜若狂,立刻放下了所有的事情,急火火地赶了过来,兴奋得一路上吃不香也睡不好。钱忠教授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藏文化专家、藏史专家、原始宗教专家,他是国家社科院院士,光专家头衔就七八个。近几年,因为痴迷于神秘学、灵魂学和超自然现象的研究,而渐渐被正统的科学界人士疏远。
  神秘、古老、悠久的象雄文明也是钱忠教授近年来研究的重中之重。
  曾经繁荣昌盛了几千年,纵横捭阖于藏地的象雄文明,似乎比神秘的玛雅文明更加扑朔迷离。
  公元七世纪,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征服了这个古老的部落联盟——象雄王朝。似是顷刻间的土崩瓦解,象雄王朝的消失成了千古之谜。没有人说得清象雄王朝的历史。只知道她灭亡于吐蕃帝国崛起时。留下的只是一些神奇的传说和史书、经书中的点点蛛丝马迹。甚至没有几个人看得懂残存的古老象雄文字,只知道她比藏文的历史更久远。吐蕃在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之后,才正式创立了藏区自己的文字。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和研究着象雄文明,试图解开这个谜。相互矛盾的传说和经文记录,使很多研究者迷失在这段复杂而隐秘的历史框架之中。
  钱忠教授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看得懂古象雄文字的专家之一,国际上著名的象雄文化专家。
  木辛霍尔伦活佛对象雄文化也有独到的研究,活佛和钱忠教授是多年的至交。钱忠教授年轻时在阿里地区参加过援藏工作,也是从那时起,对藏文化着了迷,从此致力于宗教和藏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数日数夜的互相启发和参详,这本经书已经被最大限度地译出了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章节和字句,依旧无法看懂。
  放下经书的那一刻,钱忠教授才感觉到确实累了,毕竟六十岁了,身体和年轻的时候已经没法相比。一连数日,钱忠教授没怎么睡,困了,就迷糊几个小时,活佛会为他念上一段经文。
  木辛霍尔伦活佛已经年近七十,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精力。他们几乎没有离开过经堂,连吃的都是弥梁柯巴老人送进来。
  弥梁柯巴老人感到无比的荣幸。平时,这里除了活佛之外,极少让外人进入。在这个经堂里,弥梁柯巴老人见到了供着的一尊灵塔里曾经失踪的活佛肉身法体,弥梁柯巴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了,顶礼膜拜。木辛活佛冲他挥了几次手,他才极不情愿地退了出去。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对于木辛活佛的吩咐,弥梁柯巴老人从来都是严格遵从。活佛是他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神。
  活佛家中的念经堂挺宽敞,光线却不是很足,主要是窗户开得窄小的缘故。里面供着神龛、敬神器物等等。神龛前摆放着念经的坐垫,墙壁上许多地方挂着诸神面具,多数是青面獠牙的狰狞相,与佛教的护法神十分相像。
  从念经堂走出来,钱忠教授异常地兴奋,译出来的这一小部分内容,恰恰和传说中神秘的香巴拉有关。躺在客房的床上,钱教授脑子发木,虽然感到疲倦,很长时间却是无法入睡。
  木辛霍尔伦活佛倒显得比较平静,他坐在客厅,一边轻轻地摇着手铃,一边念诵经文,闭着眼睛,让人觉得他仿佛神游在虚无飘渺的香巴拉王国。
  钱忠教授在活佛安祥慈和的经文声里,渐渐安静下来,像个孩子般香甜地睡了。他梦见了威严的象雄国王、美丽的王妃、英俊的王子和善良的象雄臣民们……
  
  诺日朗带领着雪豹小分队在冈仁波齐的山谷里已经转了三天,一直没有找到黑猫特种部队的踪迹。寻找的过程中,诺日朗一直在思索着,他们为什么要绕道冈仁波齐?或许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可以成为追踪他们的线索。
  三天前,按照原定计划,雪豹小分队进入雪谷。搜索很久,没有找到目标的蛛丝马迹。他们每天按照预定的时间与指挥部保持联络。指挥部没有催促,安慰着他们要有耐心、要细心。可是小分队的每个队员都觉得窝囊,五个人心里都窝着火:就是把雪山翻个个儿,也要把他们给挖出来!
  以失踪地点为原点,搜索的范围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艰险,环境越来越恶劣。每个人随身携带的干粮也都吃得差不多了。
  走在茫茫的雪地上,队员们依次抓在一根长绳上面,绳子的一端被诺日朗拴在了腰间,这是为了防止个别队员发生意外。雪山的环境复杂,随时都有可能突发不可预料的事情。上路的时候,队员们发过誓愿,一起出来就一起回去,一个也不能少。众人心里有些沮丧,依然保持着平日训练出来的机警和镇定。
  战士吕哲有点担心,提醒着诺日朗,“豹头,这么漫无边际地搜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不如,我们回去一趟,到附近的部队多增加一些补给再说。”豹头是雪豹连的战士们给诺日朗起的绰号。
  诺日朗思忖片刻,停下了脚步。其它四名队员也停了下来,一齐看着诺日朗。诺日朗精亮的目光在队员们的脸上扫了一遍,说道:“我们连的番号是什么?雪豹连!我诺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