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蝶梦-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下面要说的,离娘子想必没有听过。我在临行前,曾去明镜寺拜别住持老友。我两个交情笃厚,不忍就此断了往来,彼此约定要常通书信。我和我妻上路两个月后,走了几个府县,许是前一段生活得过于安稳,我居然不服水土,染上了风寒,只好找个地方暂时住下,将养几日。既然要滞留一阵,我就趁便写了封信,让娘子送到当地驿馆,寄了出去。过两日收到回信,大师问候了病情,也简略谈到他那边的近况,提起在他写信的当日,寺里接待了四位气度非凡的客人。他与我岳丈曾有一面之缘,认得其中一个是他;而听他称呼另外三人为‘妹子’、‘妹婿’和‘外甥’,应该是姑母一家。大师还夸赞说,‘这四位施主,从言谈之间,就可知性子温和宽厚,颇有慈善之心’。我听了自然高兴,又去信一封,感谢他对我这些亲戚的款待。其实,算算信件在路上来回的时日,他收到时,这四位客人早已下山回家,过时效久矣。这样写想来无聊,但当时偏偏心血来潮,觉得应该客气一句。正是这一句,才使后面的事情简单了许多。”
  “此话怎讲?”
  “馆主请耐心些。这日后关系重大的信寄出时,我的风寒已好了大半。我妻却不放心,要我再休息些日子。我就说,等那边再回了信,咱们就动身。谁知这一等,就耽搁了月余。我油然生出不祥预感,都想翻回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正要收拾东西,恰在这时,信却寄来了。打开一看,并非我故友的笔迹。信中说明,写信人是大师的徒弟。他写道,就在上一封信寄出的当晚,明镜寺所在的山崩塌了。灾难发生之后,官府的人在泥土中挖到师父,已经往生极乐。读到此处,我当即想赶回吊唁,幸亏平静心态,又多看了几行。原来,这个小和尚,正是因为替师父下山送信,回程被大雨淋在半路,到一家农舍中暂避,来不及在天黑前赶回山上,这才幸免于难。后来他协助官差寻找死伤者时,我那信到了。他知道我这人,就代拆了,看到那句客套话。这小师父自己没和信中提及的四位施主照过面,便向知情人打听,得知那日前来拜佛的四人,已成了三具尸体,若非其中一个惦念家里,提前下山,怕也难逃活命。他将这些消息写在信中,还劝我节哀,且不必奔忙。三位死者的尸体已有人收领,是个年轻英俊的后生。他在灾后一片狼藉中跑前跑后,十分稳重可靠。听这般形容,我知道定是我那连襟,一切有他操持,我也放心了许多。”
  “这样大事,你是怎样瞒住夫人的?”
  “说来也巧,平日她都在我身边陪伴,唯独那日独自外出,信件送到时,她正好不在。我正踌躇如何说与她知道时,她回来了,双眼竟然是红的。还道她已从别的地方得知此事,壮胆一问,才知晓那天竟是她亲生父母的忌日!我恼她这种事居然不和我坦白,她却理直气壮说,怕我知道了为她忧心,这才着意保密,一个人悄悄出去烧些纸哭一场,也就过去了。这下,我更是犹豫:我妻子怕我难过,甘愿独个悲伤,而我,竟要将这样残酷的消息告诉她吗?对她而言,这天已是一个伤心日,难道还要伤上加伤?她自幼命苦,在人家为奴为仆,刚嫁了我过上几天自在日子……”
  “那时公子脑袋里,怕是搅成了一团糨糊。”
  “不错。”房竞萧苦笑一声,“正在最混乱的时候,我妻子却说,她回来的路上,迎面碰见了驿站的人,便问我回信是否已收到了,那边出了什么事。这时再也无法拖延,我刹那间作了决定,急中生智道,是出了事,一点小事。我那和尚朋友也得了急病,卧床许多天,于是误了回信。现在刚好些,就写了许多话来埋怨我,说是我的风寒,透过信纸带回了闽南,传染给他。这样顺口扯了几句,逗得原本还在哽咽的她破涕为笑。”
  “这样瞒得一时,还瞒得一世?后面好几年里,夫人从不曾与那边联系吗?”
  “怎么不曾?初时,她经常想回去探望,却一直未能成行。这要多亏她顾虑太多。岳家始终把她当成女儿,她却只肯承认是家里的丫鬟。不是她不识抬举,只是坚持身份分野多年,无论如何不愿打乱。这种执拗,着实令她矛盾——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理所当然;让人要走的丫鬟,却没有回头的道理。为难了许久,最终不愿露面,就想写信回去。写到末尾处,仍是相同问题——不知如何落款。好好一封长信,洋洋洒洒将近十页,就这样团了。过了些日子,思念之情终于压过这些计较,她一门心思只想回乡见故人,我也阻拦不住,以为秘密就此败露,谁知还是没有走成。”不自在地咳嗽着,“因为有了我们的女儿。这下可拖住她的脚步,一拖就是两年。等孩子年齿稍长,再想起回闽南,时日已隔得太久,不禁情怯了;重新提笔写信,要说的话太多,反而不知从何写起。如此日复一日,时间越来越久,重提旧事也越来越难。再加上我不着痕迹地制止,就这么蹉跎至今了。”
  这几段长篇大论,房竞萧说得战战兢兢,一边警醒地到处看着,一边竭力缩短内容,又怕听者理解不清,愁得眉头紧皱。现在讲话终于告一段落,他也略微松懈,上前一步,愈加凑近,将离春衣袖拉得更紧:
  “我自知身为义女和女婿,出了这等大事,非但没能及时奔丧,事后也不曾到场问候,甚至许多年里,连书信也不去一封,实在有悖伦常。我妻不知者不罪,一切都要怪我,但我并不后悔当年的决断。离娘子你不能理会,我岳家对她而言,是主人,亦是恩人,更是亲人。当时那种情状下,实在怕她不能承受。但一朝隐瞒了,就骑虎难下。我心中明了,这不是长久之计,终有一日得让她知道。她听后是恼是怨,我也无话可说。只有一样,若是从别人处突然得知此事,只怕她心里毫无防备,会加倍难过;所以,如果重提,也必须经由我口,寻个好时机,悉心铺垫一番,再轻缓地道出真相。这番心思,还请馆主体谅!”
  房公子目光灼灼,诚恳中透着警告之色。  离春尚未回答,就听见身后响起衣裙悉簌之声,有人自蓊郁花树间闪了进来。鼻端顿时漾起一阵清香,不晓得是哪种胭脂,味道不浓不淡,想细细品味时却消失不见。似有还无,真是恰到好处。
  来人见到眼前两人几乎贴在一起,手里还拉拉扯扯,便幽幽道了一声:
  “夫君今日请我来,是要介绍一位‘妹妹’给我认识?”
  这语调低沉轻柔,无丝毫锐气,听在房竞萧耳里,却无异于晴天霹雳。电光火石的一瞬,已将双手撤回背在身后,歪过头盯住石桌上那蔷薇枝条,好像要看得它再开出一朵花来。
  离春平日多与男子接触,这种尴尬情况遇到不止一次。每逢此时,都庆幸自己天赋异禀,只须转过身去——见面前人惊了一跳,就知道误会解开了大半。顾及那位正佯装事不关己的新朋友,再多澄清两句:
  “夫人多虑了!我这样貌,与人为妻尚且勉强,作人小妾简直是痴心妄想了。”
  说话间,目光上下一扫,已将这位夫人收入眼底:头挽花髻,身穿蔷金香草染就的曳地黄裙。听说这种质料因颜色鲜亮,得到过贵妃杨玉环的青睐,此后仕妇淑女就爱它爱得不可收拾。方才闻到的味道,多半也是由此散发出的。香气并不扑鼻,只因为外面多罩了一层单丝罗花笼,上用纤细如发的银线刺出大朵团花,裙幅摇曳间,荡漾出耀目的白光。
  这样华丽的贵妇人装束,穿在这女子身上,却并不合衬,少了几分雍容,多了几分平和,倒显出另一种风度,看上去不嫌突兀。看她眉宇间,没有同等地位的妇女共有的傲然,反而满是敢于担当的坚韧;眼睫微挑,靠近自家相公时,也是无甚娇气,那玲珑的媚态,倒和苑儿有些神似。离春在心底暗暗感叹:这出身,真作不得假啊!
  房夫人站在丈夫身畔,冲离春微微颔首,嘴里问道:
  “不知这位是……”
  身边人抢先回答:
  “乱神馆离娘子,来家里作客的。”
  “就是前几日帮了大忙的那位奇人吗?”验明正身,夫人放心了许多,语气更随和起来,“瞧这小小的一块地方,不分主客都站着,可真拥挤呢。”
  她一发话,手向下一划,另外两人顿时听话地落座。石桌边就只有三块石墩,转眼间全坐满了。
  房夫人整理过膝上的裙褶,对一家之主埋怨道:
  “一早知道你去邀人作客,怎么不带到前面去?扎在这地方,不是存心害我多疑?”
  被指责之人张口结舌,不知如何辩驳。离春暗叹一口气,帮忙解围:
  “这不怪公子,是我不愿惊动他人,再三要求寻个僻静角落,为的是在无人打扰下,见夫人一面。”
  “我也听说了,听说是针指方面的事情?”
  “不错。我想问的是,公子外衣上的……”
  不等说完,房夫人已笑起来:
  “你是要打听,如何自己在衣料上织出暗纹吧?许多人都问我这个呢。”
  “夫人想岔了。我要讨教的不是技法,而是画法。”
  “画?”显然出乎意料,“这有什么稀奇的?”
  “稀奇的是,这样的图案,并非您所独有。我曾有位主顾,他家井里不太干净,请我驱鬼,由此结识了,渐渐成为挚友。这家女主人爱好抄录诗词,有时兴致一来,顺手在纸张边沿画上几笔。我见过她的诗稿,那上面的一株兰花,与尊夫袍上纹路极其相似,仿佛出自一人手笔!”见夫人惊异,却仍是皱眉懵懂,离春再提点道,“说起那位夫人,真是位重情重义的好女子。平日闲谈时,经常和我念起,她在闽南时,有一个自幼一起长大的义妹,嫁了人后便失去音讯,也不知过得怎样。”
  房夫人听到这里,双眉轩起,若有所悟,击掌惊呼:
  “是了,是了!小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