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揭秘-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勇士冲锋枪的弹药选用西方国家相当流行的9×1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该弹采用铅心弹头,弹道平直,停止作用非常好,并且不易产生跳弹;也可发射2004年刚刚被军方列为制式的7N21穿甲手枪弹,该弹能够有效打击身穿二级及以下单兵防护服的有生目标;此外,还可以发射俄罗斯国内现生产的其他同规格的弹药,如7N31等。
  以老牌名枪AK-74U为结构基础,大大减化了勇士冲锋枪的设计工作。枪管和内膛尺寸的修改是必然的,还有就是将野牛—2的自动机和闭锁机构稍加改进移植过来。此外,根据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将原来AK系列的握把加以改进设计;修改机匣下方的弹匣接口,以安装30发的熟料弧形盒式弹匣;附加弹匣并联器,可以将两个弹匣并联起来提高更换弹匣的速度;瞄准装置继承了AK-74U的翻转式照门,将表尺射程调整到50~200米。其余部件几乎是原封不动地从AK-74U上搬过来的。这样简单的改变,既缩短了研制时间,又节约了厂家更换工装的费用,使试制费用降到了最低,并且在将来的使用中,内务部队的训练成本和维修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勇士冲锋枪样枪的研制推出,得到了所有参与样枪试射的内务部特种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首先,它的射击精度不次于“老祖宗”波波斯43式冲锋枪,波波斯43是苏俄冲锋枪的标杆,在战后虽遭撤装,但其精度指标仍是几十年后的那些新生的“后辈”们难以比拟的;其次,结构上与现装备军用步枪高度统一,沿袭的不仅是几十年沉积下来的使用习惯和AK系列的高可靠性,更主要的是零部件的通用减轻了后勤保障的负担。
  俄罗斯勇士再出击勇士…SN冲锋枪
  勇士—SN与勇士冲锋枪一样,都是俄罗斯民间团体“勇士老兵协会”出资为内务部研制的,但它们的使用对象的定位却有很大的不同。勇士冲锋枪是为满足巡逻和岗哨警员使用需求研制的,而勇士—SN则专为特种部队打造。该枪名称中的“SN”意为“特殊使命”。
  虽然这两支枪同是出于AK系列,但由于战术任务的不同,其具体结构也有所不同。尽管勇士—SN与AKS-74U短击步枪的外观仍有些相似,但细看起来,它已不再像第一代勇士那样一味地沿承AKS-74U的结构。
  与AKS-74U相比,勇士—SN外观上最明显的改变是选用耐冲击性能较好的强化塑料取代了木制的护木和握把,并采用注塑成型工艺,体现了优化形状和角度等改进设计带来的良好人机工程。
  它的枪托基本结构仍未改变,但是提高了枪托的展开速度,从而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它的瞄准装置一方面增加了原来柱状准星的中段尺寸,使之成为一段突出的裙部,像这样宽大的准星有助于提高紧急情况下概略瞄准射击的速度;另一方面将可翻转的L形表尺变为带有缺口式照门的表尺板,将表尺射程调档为从50~200米四档。另外在机匣盖上还增设了标准具接口,可根据需要选择安装光学瞄具。武器系统预设的标准配置为准直式瞄具,经实践检验,此类瞄具对瞄准姿势全无苛求,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捕捉目标,在近战使用中颇占优势。在枪管的下方还预留有安装战术灯和激光指示器的接口,可以为作战及执勤任务多样的内务部特种部队提供更多的拓展功能。
  勇士—SN的改进是积极有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现有的结构性能就可以完全满足内务部特种部队的使用需要。在部队射击试验中,已有所改进的枪托依然饱受批评。AKS-74U也好,勇士—SN也好,现有的折叠式武器的枪托长度都是按照中等身材设计的,身高不够的射手抵肩射击的姿势很难舒展,而且在仓促射击的情况下,来不及打开枪托时很难操持稳定。而持枪的舒展性和稳定性是直接影响到射击精度的。
  另外,就步枪来说,通常是将拉机柄置于枪机右侧,因此源自AK步枪的勇士—SN冲锋枪也沿承了这种设置。但实际上,冲锋枪的射击使用方法与步枪有很大的区别。步枪的长度较长,质心偏前,再装填时的习惯动作是一手握住更靠近质心的下护木,另一手拉动机柄向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拉机柄设置在机匣的右侧比较合理,可是冲锋枪的质心位置与步枪相反,更靠后一些,基本上是在握把附近,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拉机柄设置在机匣的左边更为合理:射手可以保持操枪射击姿势不变即用右手握把,另一手操作拉机柄。除了动作更为顺畅省力以外,还有利于缩短再装填时间。此外,基于使用安全方面的考虑,参试人员还提出拉机柄在射击过程中应该是不随枪机运动而前后运动的,这一点改进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将拉机柄现枪机的固定连接改为单个斜面浮动作用即可。
  勇士—SN的快慢机设置在扳机上方,通常由右手的食指操作,在操作时则必须松开扳机。试验中,内务部官兵提出将其位置改设在机匣左侧靠近握把上方的位置,以便于在保持操枪射击动作不变而只使用大拇指完成保险的开启和单、连发射击的转换。
  枪小杀伤力大的PP…2000冲锋枪
  从PP—90到PP—90M1,KBP仪器设计局在冲锋枪领域的发展并不是顺利的,在技术上没有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在销售上也没有什么业绩。
  由于KBP设计局多年来研制的冲锋枪走的都是便携式、小型化,为了隐蔽携带甚至可以牺牲整体性能的路子。因此,在进入21世纪后,KBP设计局利用舶来的PDW单兵自卫武器概念仍然继续从事小型冲锋枪的研制。2004年欧洲萨托里陆军展上,KBP仪器设计局首次向世人公开了9毫米口径PP—2000冲锋枪的样枪。PP—2000的外形紧凑,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完全可与现代战斗手枪相媲美。它的这次首次向世界亮相,就立刻引起了国际轻武器界和参观者的关注。
  PP—2000是为适应反恐斗争需要而研制的冲锋枪。枪小杀伤力大是PP—2000的最大优点。在与车臣恐怖分子多年的作战中,俄陆军和特种部队都体会到:作战小分队进入城区、山地或丛林地带作战,无法得到重武器的火力支援,因而需要自身配有可携带的强火力轻武器。KBP仪器设计局了解这种情况后便很快推出了这款PP—2000新式冲锋枪。
  PP—2000仍然沿用了PP—90M1的上膛推杆的操作机制,只不过是将推杆改成了包络枪管的形式类似于手枪的拉动上膛机制。露出的枪口长度可以安装消声器。PP—2000可采用两种容量的弹匣,一种是20发,另一种是40发。20发弹夹插入手枪式握把内,而40发弹夹则插入枪尾的弹夹插口,40发弹夹在这种情况下可兼做枪托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设计。PP—2000的口径与西方国家流行的派拉贝鲁姆弹通用,但主要是发射俄罗斯生产的7N—31穿甲弹,是一种既照顾出口又考虑国内特种部队订单的武器。
  武器配用的弹药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武器的射击效能,当然也决定了武器的作战性能。能够通用国外的标准枪弹当然不错,但是当前单兵防护手段的不断升级对弹药穿甲性能的挑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军队装备体系都把防弹背心和防弹头盔列入其中,俄罗斯国内层出不穷的恐怖事件中,匪徒和判军也大都具备最基本的个人防护装备,有的还很精良。为了有效地打击有防护的单换一个目标,PP—2000式冲锋枪的主用弹种是具有穿甲能力的7H31式9毫米的大威力重型防御枪弹,这种枪弹也是KBP仪器设计局新研制的,现已列为俄罗斯军队和内务部的正式装备。
  PP—2000式冲锋枪的瞄准装置采用传统的准星与翻转式照门,翻转式照门的两档分别对应100米和200米的射距。在枪身上方和照门后面的位置设有燕尾式导轨,可供加装各种光学瞄具以及激光指示器。
  快慢机位于机匣左侧、握把的后上方位置,可以在单手持枪时,用持枪手的大拇指完全可以完成保险和单、连发的选择操作,PP—2000式冲锋枪的拉机柄位于枪管上方,可以向左或向右转出后再拉动,使用后松开又会回到与枪管平行的位置,因而不会增加全枪的横向尺寸。弹匣扣位于握把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可以操作。
  减少可能暴露的因素,是在任何条件下使用射击武器都应注意的问题,这一点对于特种武器来说更是重要。枪口喷出的火焰不仅会暴露射手的位置,在黑暗里作战时还会影响射手的视线,干扰观察和瞄准射击。因此,PP—2000式冲锋枪的枪口设置了圆锥狭缝组合消焰器,还可以加装消声器,进一步减小枪口焰和枪口噪声。若使用配装了消声器的PP—2000式冲锋枪发射亚音速弹,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枪口噪声,若发射
  超音速弹,其消声效果也完全能够满足战术使用的要求。
  PP—2000式冲锋枪采用的是冲锋枪类武器普遍使用的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枪管内膛镀铬。采用包络式枪机,既有利于缩短全枪的长度,又可以在万一发生迟发火或早发火故障时避免损坏它的工作机构或伤害射手。
  莫斯科人质危机“阿尔法”立下头功
  由于“阿尔法”部队神出鬼没,外人对他们的了解甚少,直到2002年莫斯科发生人质危机,世人才看到了“阿尔法”的战斗风貌。在俄罗斯特种部队开展的这场成功的联合解救行动中,立下头功的便是名扬全世界的俄罗斯最精锐的反恐突击队——“阿尔法”(ALPHA)部队。
  2002年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