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揭秘-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迪拜机场,“皇冠”号机长舒曼一直处于恐怖分子的严密监视之下,但机警的他还是机智地向外界传递着信息。在从“皇冠”号扔下的垃圾袋中,人们发现4盒未开封的香烟和4张有舒曼签名的登机牌。人们看明白了,他用这种方法通知外界,机上只有4名暴徒。
  机场后面,德国第九边防大队第一突击队的队员们正在海湾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客机上,反复进行着模拟突击训练。
  16日下午16点30分,“皇冠”号又强行起飞。飞机在空中绕了个大圈子,飞往安曼的亚丁。亚丁机场所有跑道已被各种车辆封锁。但此时飞机的燃料将尽,舒曼机长将飞机降到了跑道附近的沙地上。经过谈判,安曼方面表示不会容留恐怖分子。舒曼对恐怖分子说,飞机降在沙地里,应该下去检查一下起落架,否则飞机无法起飞。赫德里答应让他下飞机去检查。舒曼走下飞机后,想同机场上人员取得联系,但是被赫德里发现了,他命令说:”回来!要不然我就炸毁飞机!”舒曼只好转回身,返回机舱。发了狂的赫德里对其他同伴说:“机长想逃跑,必须处死他。”他用枪逼着舒曼跪在头等舱的门帘前,用枪顶着他的头。“你想出卖我们吗?”“砰”的一声枪响。舒曼机长倒在了伴他多年的飞机上。
  时间在17日凌晨1时,劫机者又逼副驾驶维托尔驾机起飞。飞机飞向了“非洲之角”索马里。虽然索马里政府不同意飞机降落,但是飞机还是在4时30分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强行着陆了。
  劫机分子在机场发出了一份最后通牒:至17日下午18时,如果恐怖分子的同伙还没有从德国监狱里释放出来,他们就会立即将飞机炸毁。
  联邦德国的突击队也追踪到了摩加迪沙机场,停在了离“皇冠”号不到2000米的地方。为了赢得时间,联邦德国政府决定采取拖延战术。17点50分,在距最后期限仅10分钟时,机场指挥塔上的工作人员对恐怖分子说,他们已经与联邦德国总理联系,一定满足劫机者提出的条件,但还需要一些时间,故请求将最后期限延长30分钟。恐怖分子表示同意。不久,塔台方面又说,联邦德国政府已同意了劫机者提出的要求,已经释放了在押的12名恐怖分子,现他们正携带120万马克和1500万美元,在波恩到摩加迪沙的路上,但路上需要7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因此希望能把期限再延长7个小时。恐怖分子同意再次延期,把下午6点30分的期限改为18日凌晨1点30分。
  时间在深夜23时,联邦德国反恐突击队开始行动。韦格纳上校率领一个侦察小组,悄悄抵近“皇冠”号30米处,通过红外夜视仪望远镜,他们确认在飞机机舱内有2名恐怖分子,但很难确定另外2名恐怖分子的位置。韦格纳上校做出决定,突击队员冲进机舱时就向机舱里的人用德语发出“趴下”的口令,没有趴下的一律用枪扫射。
  18日凌晨1时50分,突击开始。其中一个突击小组埋伏在机尾下面,另一个隐蔽在机翼和机头突出部分的下方。他们把包有厚布的金属梯子轻轻搭靠在机身上,把磁性炸药装在飞机前后舱门的右侧,狙击手举起狙击步枪瞄准了飞机。一道强光划破了漆黑的机场夜空,飞机前方由突击队员预先放置的一个汽油桶爆炸燃烧起来,将机场照个雪亮。惊慌失措的恐怖分子还没有反应过来,随之飞机猛地一抖,机舱门被磁性炸药炸开,突击队员迅速地将眩晕弹投进机舱。
  眩晕弹发出刺眼的强光和震耳的爆炸声,突击队员们趁势冲进了机舱。韦格纳队长和突击队员从后舱门冲进机舱,随即用德语大喊:“趴下!”所有人质全钻到座位下了。只有2名女恐怖分子晕头转向地愣在那里,其中一个刚想拔出手枪,但已经晚了,子弹立即布满了她的全身。另一名受伤的女恐怖分子躲进厕所,半掩着门向外还击,但不久也没有动静了。第三名恐怖分子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打死了。
  知道中计的赫德里拿着枪还没有来得及扣动扳机就已身中数弹。赫德里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还拉开了一枚手榴弹扔进了机舱,但因伤势太重,力不从心,手榴弹滚到附近的一个空椅子下爆炸,并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
  所有的人质被安全转移到飞机下面的一个大的沙坑里,人们一直担心飞机随时会爆炸,因为恐怖分子在飞机里安放了炸药,一触到火就会爆炸。然而飞机里毫无动静,可怕的爆炸事件没有发生。
  凌晨2点09分,全部行动结束了,整个突击作战从打响第一枪开始到结束只用了19分钟。在这次行动中,突击队员击毙了3名恐怖分子,重伤1名恐怖分子,全部86名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获救。战斗中仅有1名突击队员和1名空姐受伤。被营救出来的人当天就乘一架
  波音707专机踏上了飞往法兰克福的归途。特种部队的60名勇士也同机返回。
  摩加迪沙袭击不仅打击了“红军派”的嚣张气焰,还成了世界反恐史上的成功范例。一年后,好莱坞的导演又将这次行动拍成电影,使德国第九大队名声远扬。
  以色列特种部队武器装备
  以色列特种部队武器装备
  ★半自动乌齐9mm冲锋枪
  ★手枪中的“袖珍炮”——“沙漠之鹰”
  ★加利尔突击步枪
  ★以色列军中的 CAR15
  ★重枪管CAR15
  ★截短型CAR15
  ★全新设计的Tavor系列突击步枪
  ★可折叠枪托的Negev轻机枪
  ★“闪电”行动——以色列特种部队夜袭恩德培机场
  ★以色列的沙漠“野小子”和反恐特警部队装备
  半自动乌齐9mm冲锋枪
  乌齐9毫米是以色列乌齐冲锋枪的缩短型,只能半自动射击。目前在以色列警察和特种部队中广泛使用。“乌齐”冲锋枪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它由乌齐·盖尔在20世纪40年代末研制成功,当时以色列遭武器禁运,而且资金紧张。“乌齐”首次亮相是在1954年以埃(及)的西奈半岛战争期间。在半多世纪的时间里,以色列国防工业公司共生产了150万支“乌齐”冲锋枪,而且至今仍在生产。该型枪在拉美、美国及非洲有一定的市场。
  9毫米口径的“乌齐”冲锋枪突出的优点是体积小,性能稳定,不足之处是射击精度不高。它的有效射击距离不超过50米,所以更适合近距离作战。该型冲锋枪还有多种改型:“乌齐”半自动卡宾枪、“乌齐”微型冲锋枪以及重量不足1.8千克的“乌齐”半自动手枪。该枪历史悠久,其性能一直被认可,它有木托和金属托两种。
  乌齐9毫米口径冲锋枪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开膛待击方式,即枪机复进时前冲,尚未到位时击发,这样能减轻枪机重量;采用包络式枪机,在击发瞬间,枪机前部可套住枪管尾端95毫米,使全枪长度较短。而枪管长度仍得以保证;机匣两侧有数根纵向肋条,能够藏污纳垢,保证在风沙等恶劣条件下使用的可靠性;机匣前端焊有96毫米长的枪管定位套筒,机匣前后都有起加固作用的钢制配件。
  金属枪托型托缩时枪长470毫米,托展时枪长650毫米,枪管长260毫米,枪重3.7千克,发射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初速400米/秒,战斗射速64—128发/分,弹匣容量25、32发,有效射程200米。
  手枪中的“袖珍炮”“沙漠之鹰”(1)
  在以色列特种部队中,队员们往往喜欢在腰间别一把“沙漠之鹰”,除了更神气外,还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沙漠之鹰”自动手枪相关资料:全称:沙漠之鹰(Magnum Research inc. Desert Eagle)子弹规格:.357、.44大口径弹、.50AE弹枪体全长:260mm枪管长度:152mm(6英寸)、254mm(10英寸)重量:1.715kg弹夹容量:9、8、7发出膛速度:378米/秒子弹动能:1650焦提起手枪中的“袖珍炮”——沙漠之鹰(Desert Eagle),很多人都知道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的产品,但实际上它是明尼亚波尼斯市的马格南研究公司(Magnum Research Inc.)研制的。
  最早的沙漠之鹰设计,原型枪在1981年完成,1982年由MRI发布;其最终定型则是在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在经过数以千计的射击试验之后,第一把具有完全功能的.357口径沙漠之鹰终于面世。一出现,这款.357就成为了收藏家和枪械爱好者疯狂追逐的对象。在1986年一年内,MRI特别生产了1000把珍藏版.357沙漠之鹰;包括100把金版、400把银版、500把铜版,均标号为1.357。每把珍藏版的.357沙漠之鹰都由一个桃木盒包装。
  1979年,在马格南研究公司有三个人想要研制出一种发射.357马格南左轮手枪弹的自动手枪,当时他们的研制计划名称为“马格南之鹰”(Magnum Eagle)。马格南研究公司的创办人——B. White负责技术的细节和开发。马格南之鹰的设计目的是作为靶枪和狩猎手枪。第一把原型枪于1981年完成,并在1982年公布,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回响,这种.357马格南口径的自动手枪巨大的威力和漂亮的外形引起很多射手的极大兴趣。然后,马格南研究公司需要寻找一家大公司来生产这种手枪,不久就找上了IMI。这种手枪在1983年开始以IMI生产的“沙漠之鹰”的形式开始生产和销售,到1985年,.357口径的沙漠之鹰正式出现在美国手枪市场的售货架上。为了追求比.357马格南更大的威力,因此其设计者在1987年又推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