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龙传-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这么认为。”

  “我也赞同。”

  “那么是不是应该尽快将圣上驾崩的消息传回京城,早日迎武功郡王殿下登基?”

  “会不会操之过急啊?”

  “不,正因为兹事体大,才要愈快愈好。”

  “言之有理,仔细想起来,这本来是三年前要做的事情。”

  “没错,三年前登基称帝的应该是武功郡王殿下才对。”

  “那么谁要担任使者前往京城?”

  正当众人准备作出结论之际,有人高声通报:

  “圣上安然无恙,圣上回来了!”

  “真的吗!?”

  人们争先恐后奔向城门,跪拜在由曹圯与秦翰护送进入涿州的赵匡义面前。皇帝面色苍白、衣裳残破不堪,一副精疲力尽的模样。不过环顾朝臣的目光澄澈有神,显然并未丧失皇帝应有的威严。

  既然皇帝平安无事,拥立新皇帝的话题当场烟消云散,如同一开始从未提过一样。然而当今皇帝可没有遗漏朝臣们的一举一动,面对千辛万苦历劫归来的枢密使曹彬,赵匡义站在楼阁上指着平地的将士。

  “那群人都巴不得朕死!”

  赵匡义语气里满是忿恨,夕阳的余辉将他的半边脸染得朱红,而他的表情宛若民间塑造的魔王形象,充满暴戾之气。

  曹彬终于会意过来,不禁发出啊的一声,他也耳闻拥立新皇帝的事情。

  “圣上,对那种戏言信以为真只会玷污您清高的耳朵,请放宽心吧。”

  “戏言?枢密使你真的如此认为吗?”

  皇帝的双眼燃着一触即发的火苗。

  “不是戏言还会是什么?”

  “他们心怀不轨!”

  “圣上……”

  “那群人嘴上老是挂着武功郡王,这就是他们心怀不轨的最好证据!”

  让皇帝赵匡义如此心神不宁的武功郡王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正是赵匡义已逝的胞兄赵匡胤的儿子,也就是赵匡义的侄儿,名为赵德昭,字日新,年方二十三岁。

  宋太祖赵匡胤五十岁摔死之际,由胞弟赵匡义继位,这是早已决定的事情,不过自古以来帝位传统上是父传子,因此当时有人建议:

  “应该由日新大人登基,晋王‘赵匡义’大人从旁辅佐。”

  因此赵匡义一直对德昭有所顾虑,他一当上皇帝就立刻封德昭为武功郡王,赐予他朝廷最高的地位。

  其实在此之前年,德昭在皇族当中什么地位也没有,原因来自他的父亲赵匡胤曾经如此表示:

  “皇帝之子一出生就受封王公爵位,这样不太恰当。没有建立任何功绩,却平白获得高人一等的地位,将来必定恃宠而骄,不懂得体恤部属的辛劳,等到长大成人以后再封王就够了。”

  言出必行或许就是赵匡胤备受尊崇的理由吧。

  德昭本人也和他父亲一样是个开朗果敢的年轻人,武艺高超又善待臣下与士兵,当叔父赵匡义即位之际,他丝毫没有一句怨言,因此德昭比皇帝更得士兵们的爱戴。

  目前的宋朝皇室并未册立皇太子,绝对不是因为皇帝赵匡义仍属壮年,不需要决定继承人,而是从宋太祖赵匡胤以来就是如此。

  当宋朝建国之初,天下尚未统一,让一个年幼孱弱的皇帝处理动乱的时局似乎不太恰当。因此才决定皇族依年龄长幼继任皇帝。

  目前下任皇帝的继承人顺序如下

  一、赵廷美 三十三岁 赵匡胤与赵匡义之弟。

  二、赵德昭 二十三岁 赵匡胤之子。

  三、赵德芳 二十一岁 赵匡胤之子。

  四、赵元佐 十九岁 赵匡义之子。

  皇位继承人已经排到第四顺位,一旦赵匡义战死,就自动由齐王赵廷美即位。

  只不过最受将士们推崇的并非齐王赵廷美,而是武功郡王赵德昭。

  赵廷美与他的两位兄长赵匡胤与赵匡义比较起来,明显欠缺宽宏的器量,也没有建立政治方面的实绩。他并非大逆不道的恶人,只是个养尊处优的青年贵族,因此并未获得积极支持他的势力。

  相形之下,赵德昭的声望如日中天,一方面是来自先父德高望重的影响,另一方面他未来的发展也备受众人期待。赵匡义精明干练的统治能力令人望之生畏,只可惜不得人心。

  ※       ※       ※

  ……从皇帝御前告退之后,曹彬不住地叹息。

  “万万没有想到向来冷静果断的圣上会如此失控。”

  “这次败战……”

  曹圯话才出口,连忙修正道:

  “这次战役是否令圣上大失所望?”

  “还是那句老话,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失败了,日后东山再起并非难事,更何况毫发未伤的士兵人数还有二十万以上。”

  “这么说是否要说服圣上再度迎战?”

  “不准胡说。”

  曹彬斥责儿子的声音听起来有气无力,身为枢密使的父亲带着沉重的语气向一脸棘缩的曹圯说道:

  “我们只要在此阻挡敌人南犯即可,敌将耶律休哥若是聪明人就不会穷追猛打。最重要的是护送圣上回京,接下来才是问题所在……”

  Ⅴ

  涿州城内,有个少年正仰望着迅速笼上一层夜幕的秋日天空,身上是江湖艺人的打扮。

  “……总觉得到处弥漫着讨厌的‘气’。”

  白龙王蹙起眉心。

  他毫无惧意。以白龙王的为人,情况愈危险愈令他振奋不已,也因此被他的长兄青龙王视为“惹祸精”。然而这一天白龙王完全没有雀跃的感觉,他所感受到的是一股阴郁沉闷的氛围,与白龙王的个性背道而驰。

  “看样子化身成人之后,灵力也受到限制无法发挥,我找不到这股邪恶之‘气’的源头在哪里。”

  他微踞着身子,抚摸狐狸的头。

  “胡仙你看得出来吗?”

  只见狐狸摇摇头仿佛在说,抱歉,我也不知道。既然被称为胡仙,狐狸也是具有灵力的,只不过目前涿州城内外聚集了数十万将士,高梁河的败战让每个人心中充斥着不安、恐惧、痛苦与杀气,所有的情绪混杂翻搅在一起,要想察觉出“邪恶之气”的存在并非易事。

  唯有白龙王能够感受到“邪恶之气”的存在,这是身为天界神仙的厉害之处。看他糊里糊涂被老太婆摸走钱包就瞧扁他是不对的,狐狸心想。

  “什么!居然不知道,你未免也太没用了吧!小心我把你煮来吃,虽然我很想这么做,不过把狐狸做成火锅,味道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他这番话当然纯粹是在开玩笑,不过实在让听的人笑不出来,还是要稍微把他瞧扁一点比较好!狐狸如此决定。

  白龙王与狐狸混进来来往往的士兵之中,躲开他们的视线来到城内中央的一座高耸的楼阁。那时涿州府的行政中心,后厅等于是官邸部分,目前用来充当皇帝赵匡义的歇息处。虽然位于城内却筑起高大的石墙,白龙王蹑手蹑脚走近石墙,从怀中抓出一只老鼠。

  “拜托你了,灰仙,替我仔细观察赵匡义的情形。”

  受到白龙王拜托的老鼠发出听来细微却精神抖擞的叫声,一声不响地以柔软的身躯钻进石墙的小洞。

  ※       ※       ※

  赵匡义把翡翠酒杯往桌面掷过去,杯中所剩不多的葡萄酒洒出红色水珠,令人联想到当时于高梁河沿岸的战火之中,数万阵亡将士的鲜血。

  “什么酒不好拿,偏偏拿这种酒……”

  被皇帝怒目一瞪,送来葡萄酒的宦官们吓得瑟缩成一团。好不容易其中最年长的一位才挤出微弱的声音:

  “皇、皇上爷,您、您要是不喜欢,小的再去替您换其它酒……”

  “统统退下。”

  “朕叫你们统统退下!一群没用的饭桶!”

  怒骂化为无形的长鞭痛打着宦官们,一群宦官刷白了脸,连忙行退下礼,急忙半推半挤地走出房门。

  赵匡义独自被留了下来,虽然是他自己的要求,此时却有一种寂寥的感觉袭上了他。

  这里虽然比不上开封京城的皇宫,但已经算是涿州城内最豪华的宅邸。五、六十名侍臣与宦官全部聚在一起,还可以腾出相当宽敞的活动空间,室内的摆饰也整齐合宜。正因为如此,一旦人去楼空,反而更加增添冷清的感觉,也正好反映出赵匡义的心情。他双肘顶在桌面紧抱住头,一个月前的他甫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统治着人间最为富强繁荣的文明国家,当时的自信与霸气究竟是消失到何处去了?

  墙上有某个东西在动,是一个黑色的物体,那是赵匡义在烛火的映照之下投射出来的影子。可是又不像一般的影子,赵匡义根本没有移动,影子却忽大忽小摇来晃去,宛如具有意识一般可以活动自如。

  墙上蠕动的物体逐渐化为一个形状,起初看起来像人类,接着头部冒出两支弯曲的角,躯体膨胀成一倍大,厚实的双肩各自伸出两只手臂,手掌长出六只手指,指尖生出钩状的指甲。

  赵匡义丝毫没有察觉,他正背对墙壁坐着。桌子以黑檀木制成,而且刨得光亮晶莹,如同一面古镜可以映照各种事物。赵匡义望着自己映照在桌面的脸,高挺的鼻梁、浓眉大眼、五官端正,然而极力承受着败北重担的表情却显得晦暗苦涩。

  “……赵匡义啊。”

  一个听起来像是金属相互摩擦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还很不客气地直呼大宋帝国皇帝的名讳,不过赵匡义并未动怒。

  “干嘛?”

  他仅仅以毫无热度的语调不客气地回应对方,仿佛他跟声音的主人熟识已久。

  “赵德昭想当皇帝。”

  说话的声音不做任何开场白,直接进入正题。

  “仔细想想这是理所当然的,他是先帝赵匡胤的儿子,帝位由父传子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