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61-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子秋已经给吓傻了,杨沪生站出来时,他还以为监军大人是看自己老迈,想要搀扶自己,哪知道这位监军大人不知发什么神经,居然要搬凳子给自己坐?这种福分卢子秋可享受不了,他没有让杨沪生的平易近人感到自己沐浴在冬日午后的阳光下,相反,他现在脑子里混沌一团,只是一个劲重复“我不是在做梦吧”——面若寒霜的高明辉与邓肯让卢子秋证明自己并不是身处梦境中。



“不知老人家这次过来,找本大人有何贵干啊?”好不容易解决了就坐问题,杨沪生脸上挂着任何人都能看出来的虚假笑容,以能恶心死人的语气,很是“关切”问道。



屁股只沾了一点凳子边的卢子秋虽然可以自吹自己过的桥比杨沪生走的路还多,他也可以捋着胡须以自己什么没看过,什么没听过而自得,杨沪生的这番做作,还是让他寒毛直竖,整个人如坠冰窖。卢子秋连忙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打个秋道:“回大人,小民此次前来,是为蔽东拜见几位大人。”



“卢恭谨吗?”杨沪生的假笑相当明显,他自己却仿佛感觉不到,看到卢子秋点头称是,杨沪生的笑容突然收了起来,沉下脸道:“本大人当鄞县监军已非一日两日,这么长日子,也没看你家老爷派人与我联系,今日怎么突然想起本大人了?”



杨沪生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卢子秋倒不觉得这位大人如何难对付了——就他看起来,杨沪生比永远添不饱的张景渠要好对付多了。卢子秋赔着笑脸道:“回大人,自大人主政鄞县,我家卢老爷便想亲来聆听大人教诲,只是前些日子老爷突然身患重疾,行动不得,这才没有成行。老爷对此很是抱歉,近日风闻大人欲往阳堂乡一行,蔽东感念大人公务繁忙,阳堂乡山高路远,来去不便,一来一回,若有紧急公务,岂不耽搁?老爷以为大人此行恐受小人诱惑,这才派小民先来拜会大人。”



杨沪生看看左右,疑惑地问道:“公务繁忙吗?我倒不觉得有忙碌啊?”



高明辉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般:“是啊,不忙,不忙,反正平日也没什么事情,大人是鄞县父母官,这个……爱民如子,到东边体察一下民情原本也是应该的。”



邓肯也是个人精,他的中国话属于半瓶子水平,宁波这里地方方言原本是听不明白的(官话和地方话差异极大),只是杨沪生打着官腔,卢子秋也只能卷起舌头说大嵩官话,这样邓肯才听懂了几个单词。现在杨沪生和高明辉作秀如此明显,邓肯岂能让高明辉在杨沪生面前占得先机?他当然也要表现一下自己了:“这位乡民,你刚才说大人、小人什么的,不知我们大人和小人有什么关系了?”



高明辉对邓肯的不学无术很是不屑:“邓肯,你就是不肯多学这里人说话,这位老丈哪是说大人和小人有什么关系?他是说大人受小人诱惑……对了,大人到阳堂乡一行,不过是欲往阳堂乡查看一下民情,这又跟小人诱惑有什么关系了?难道你家老爷做了什么亏心事,害怕我们大人在阳堂乡查出来吗?这倒真要过去看看了。”



跟着杨沪生在鄞县西乡打土豪,高明辉也学会了如何跟那些地主打官腔,如何明明自己肚子里极为期盼,却装出都是对方缘故自己才这样做……说起来高明辉学习能力真算惊人了。



卢子秋给高明辉说的哭笑不得,在进杨沪生大帐前,他已经见识过那些刀枪出鞘的兵丁,很难让人相信,如此一支虎狼之师只是为了给“到阳堂乡体察民情”的监军大人当保镖。卢子秋的老爷财大气粗,监军大人在西乡所作所为,早有眼线通报给他,这次他们虽行军小心,卢恭谨还是查出监军大人此次潜师过来,很大可能是对自己这些盐商不利,要分他们这些盐商“浮财”来了。如是官宦之家,得到这样确切情报,卢恭谨早就带领人逃跑了,很可惜,他家大业大,贩卖食盐得来的钱财,很多给他用来购买田地,人可以走,田地你如何带走?舍不得家产的卢恭谨只能跟杨沪生套套近乎,看看是否可以收买他——卢恭谨相信这天底下还没有用银子砸不死的官,不管他是清朝官员,还是太平天国官员。



“几位大人,蔽东从来秉公守法,从未做过作*犯科之事,岂能有什么亏心事?小民只是觉得阳堂乡与府城路途遥远(“不远不远,不过百来里地,我家大人迈迈腿就过去了。”高明辉插口说道,卢子秋不理高明辉,自顾自继续说),乡里民风剽悍,一个不小心就会冒犯大人(“哪有此事?再剽悍总没有西乡那边剽悍吧?我家大人一过去,那些乡民还不是倒履相迎?热情的很!”高明辉插嘴插上瘾来了)……这才以为大人欲往阳堂乡,是受到小人诱惑(“你这是在说我家大人糊涂了?”高明辉怒目相视,摆出一副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架势,可卢子秋却根本不搭理他,只是看着杨沪生),若非如此,倒是小民多心了。”





 
 
 2006…5…20 22:01:00
           
 

  中华杨     
  
  

  
  
  
  
              第 55 楼  
 
 

 

第十七章(二)


“这个嘛……老丈说的倒也在理。”杨沪生没理总是插科打诨的高明辉,脸上表情阴晴不定:“民风剽不剽悍,本大人没见过,不过东乡又是河流,又是山林,这路是难走一些……只是作为本县父母官,岂能因小小困难,就不体察民情?唉,只能勉为其难了。加之兄弟们最近手头较紧,头寸还没调拨过来……”杨沪生不再说,只是死死盯着卢子秋,让他体会体会自己未竟之语,蕴涵了什么意思。



卢子秋一听松了口气,他原本还想旁敲侧击,最后提出用银子打发监军大人走人,哪想到这位监军大人还没说两句话,自己倒先提出要钱了?如此看来,太平天国的官比清朝官好糊弄多了!当然,杨沪生在卢子秋心目中,那是跟大贪官划上了等号的。



卢子秋脸上露出轻松的微笑:“大人头寸紧张?若是如此,蔽东很愿意调拨一批资金,供大人暂时周转。”



杨沪生摇着头:“本大人是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又岂能收受贿赂?要是给上面查到,你家老爷照样赚钱,本大人却要人头落地,穿大红袍了。”



卢子秋心里有些恨得牙痒痒,明明是贪财如命,非要装出清官样子,这样的父母官和大清官员又何区别?比大清官员更可恶的是,人家至少官面文章还要做做,哪像这位监军,带着人马摆明要来抢你!你要不给银子,说不定连脑袋都要落地。心里恨的要命,嘴上还是需要劝导劝导的:“大人此言差矣,蔽东自然知道大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收受贿赂之事,大人自然不屑为之。蔽东也是正人君子,岂能贿赂天国官员?老爷只是听说大人军费浩大,又有无数难民需要安置,想要捐助一笔头寸,用来造福桑梓。”



杨沪生听的很是受用,微笑着点点头:“本大人倒是不知道你家老爷如此有心。只是烽火连天,各地民不聊生,难民人数众多,每月安置他们都需要大笔银子啊……”



杨沪生将“银子”两字拖得老长,卢子秋知道这位监军大人想银子想疯了,不想再继续东兜西绕,他也开门见山道:“蔽东自然知道大人为难之处,此次小民前来,老爷令小民携带银票三万两,以解大人一时之需。”说着,卢子秋伸出三根手指。



杨沪生脸上骤然变色,高明辉一副激动的快要晕了过去表情,至于邓肯,他现在张大了口,口水正朝外滴落。杨沪生把手放在桌子上,可卢子秋却见到他的袖子在微微颤动,呆了半晌,杨沪生眼珠转了两圈,脸上肌肉勉强牵动两下,做出笑的表情:“三万两?你家老爷倒真有钱啊……只是本大人需要办之事宜耗资颇多,三万两又有撑多久?看来本官需要当面跟你家老爷商议商议,看看他是否能为父老乡亲多尽点贡献。”



“大人若是觉得太少,还可商量!”



杨沪生犹豫再三,很不好意思勉强说道:“倒不是太少,你家老爷有这心自然是好事,对你家老爷古人之风,本官极为钦佩,只是本官现在一个月至少需要一万两银子用来维持难民基本所需,这个……三万两实在办不了什么事情……还是当面跟你家老爷谈谈罢?……高旅帅!通知弟兄们起来,到大嵩城拜见卢老爷去!路上也用不着休息了,赶路要紧。”



“遵令!”高明辉得了军令,就要出去集合部队。



“且慢!”卢子秋一看杨沪生他们作势欲走,深恨自己刚才为何说出数目太惊人,原本想用三万银子吓死这些乡巴佬,哪成想倒引出他们更大贪欲了?要是当时说一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最多不过两万银子就能收买,现在看来,怕是没有四五万,是满足不了这些人的。



“老丈还有什么事情?”



卢子秋强笑道:“大人,都怪小民上了年岁,记性太差,蔽东愿意先捐助四个月救济难民费用,四个月后大人若还需要,那时再商议就是。”



反正定海的清军正叫喊着要反攻大陆,四个月后这个贪赃枉法的黑心官是否还在宁波可是难说的紧,先将他打发了就是,只要不带领兵马到大嵩去,一切都好商量。



“四个月?那就是说四万两白银了?”



“正是,正是,蔽东可是很有诚意的。”



卢子秋觉得他家老爷已经很给监军大人面子了,可这位要银子的监军听了后却摇摇头:“你家老爷想必不知,我们救助难民那都是要做预算的,一般半年做次预算,近日刚好史监军在做预算,若是没有足够银子,恐怕史监军会不大高兴,到时候本大人也很难办啊……”



卢子秋咬咬牙,艰难说道:“若是如此,那就六万两!剩下的等大人下次再做预算时,蔽东愿意亲自登门拜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