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海沟-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格来敲他的门,请求进来,塞思明白不是他一个人感到了这一点。斯坦伯格像
他一样,被刚刚读到的东西吓得发抖……“来之前从来没有人说过这些!”他悄
悄地抗议,坐在床边翻动科尔顿的材料,“跟我房间里的一样……〃 ”您来之前
听到些什么?〃 “说是经费无限,在地球物理方面做些研究,这方面我已经干过
很多年了。他们让我到一个说是由生态学家组织创立了几十年的秘密的研究中心
工作,目的是在适当的时候隆重推出他们的科学观点!〃 ”什么科学观点?〃
“污染与消费尺度的彻底改变……我绝对相信我们得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由于
我们加诸地球各方面的负担,它的确不会再持续很久了,可我们怎么也不能因此
就毁掉50亿人口来解决问题……假如当时有人这么对我说,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这一切简直太荒谬了,他们永远不可能得逞……对了!我得亲自跟他们说说我的
想法!您陪我一起去吗?”他站起身说。“不行,您不能去……〃 塞思拉住他的
手臂,但大卫。斯坦伯格挣脱了,他打开房门,只简单地说:”都是些科学家,
就算抛开道德层面,他们的计划中也还有些物理和数学方面的误差,他们一定得
听我的!〃 斯坦伯格说完就走了。事实上,塞思认为,里面的错误很多。拜尔想
改变深海海流的轨迹,为了做到这一点,15年以来,这个疯狂的亿万富翁竭尽全
力开凿出了几条巨大的渠道,让海流顺着他所开凿的通道流去,甚至停流几年。
他希望改变海流原先的方法轨迹,阻止它自然回升到北太平洋海面,为此,他让
这股海流在到达目的地2000公里之前,改变方向,流向中央海岭。现在,它已离
开最初的轨迹,流入中央海岭这个巨大山脉的峡谷里了。鉴于这条海流的速度极
为缓慢,即每秒钟10厘米,它将用几十年的时间重返轨道,其间将中止调节全球
气候的作用。科尔顿想:“一个真正的气象学哈米吉多顿大战指《圣经》所预言
的世界末日的决战,届时上帝为了拯救他自己的百姓,将以超自然的能力介入人
类历史最后的战役。……”这荒唐的做法直接造成了近期气候的反常,不仅对人
类的生存造成影响,而且也对整个地球的生物造成威胁……尽管拜尔十几年以来
成功地进行了此类反自然、反常理的实验,但他对这股海流的新轨迹已失去控制。
当初只是简单地把这条海底河流“下潜”到峡谷里,使之离开原先的轨迹,现在
要给它找回重返河道的出路难而又难……15年前,拜尔用粗糙的技术与设备,将
隘口炸沉,阻止了深海海流的河道,把海流引向中央海岭的断谷,从而引起了南
极附近海底的大塌方。海流就是在这儿,流过中央海岭的岩石狭道……断谷像一
条水渠,把这条活水流引到一个未知的去向。拜尔计划在引导十几公里海流以后,
再让它重新引回到原来的轨迹中。这个德国人想让这股海流在十几年之内不再上
溯到北太平洋的冷水海域里,如此,气候的变化就会消灭“多余”(这是报告里
使用的字眼)的人口,然后尽快恢复正常。然而就在这个短短的时间里,欧洲气
温将达到零下40度,热带森林将结冰,庄稼将颗粒无收。继之而来的是大饥荒,
自然而然减少人口。大约一个世纪之后,气温将慢慢回升,地球上将只剩几亿人
口。这个数量是地球上的生物轻轻松松就能养活得了的,不再像今天这样无政府
地自由繁衍人口。然而所有这一切忽略了一个细节,即摧毁从来就是一个极易实
现的梦想,而重建……拜尔已经易如反掌地毁掉了海流原来的踪迹,这正是保证
地球气候稳定的重要因素。要做到这一点,他只需几吨炸药和一些可遥控的机器
人。而重建渠道,让海流重返河道,则是一项异乎寻常的大挑战……几乎不可能。
这个法西斯生态学家想在中央海岭建立一条水渠,使海流在离开20多公里后再回
到原来的河道上,这其实是让海流绕道“迂回”,增加了50多公里的行程。这虽
是个微不足道的距离,然而……要知道这条海流每秒流速为10厘米,它的流量将
在未来15年当中受到很大的影响。可惜事与愿违,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拜尔打
算炸掉山的一角,以便把海流引出断谷,然而他出色的计算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
点,即他要炸掉的山,其矿石结构是基地的炸药制造者们完全不熟悉的,尽管他
们曾在世界各地的矿山与采石场工作过十几年,比任何人都了解和会使用炸药…
…这一地区深海里的火山岩石极为坚硬,用一般的炸药根本无法使之解体。因此
必须在断谷壁上钻孔,尽量把炸药放到最深处……可惜近6 年来的努力均告彻底
失败,他们的仪器与人员消失在海底的岩浆喷发中,或者由于无时不发生的地震
而活活闷死在他们的潜水器中,有的更惨……他们所设置的爆炸造成了经常性的
大量岩浆流,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扩散。岩浆堵塞了他们打通的隧道,把工
作人员永久地监禁在里面……这些非喷发性岩浆一旦与冷水接触,便立时冻结,
就像往水杯里注胶。有些人被困在这样的岩浆冻流棺木中时仍通过无线电呼叫基
地中心,20个小时以后才窒息……然而,即使他们使用上百吨的炸药,中央海岭
的南面山壁仍坚如磐石……与此同时,格陵兰海流继续往北,每秒钟都在远离它
原来的路线。没有什么能改变这一迷途,哪怕是炸药……塞思不想找办法解决海
流回归问题,而是想找出问题的实质所在:他面前的男人既不要钱,也不要权,
更不要荣誉,只想以威慑的方式来摧毁人类世界,借口是热爱我们的星球。可仔
细想一想,这也不算是借口,应该是一个深深的理念,他要用自己无与伦比的才
干在深渊里建立起独一无二的王国。然而海洋与大自然战胜了他这些有关深海海
流的荒诞想法:拜尔这一仗打败了,他对此毫无意识,这就把整个人类连带进去
了……另外,他当初是如何设想成功实现这样一个疯狂的计划的呢?尽管他在超
高压技术方面有过人的本领,使350 名高科技人员在一个连海底观潜器都达不到
的地方生活和工作,可他最终还是忽略了许多变化。科尔顿收到的报告详细解释
了在第二条渠道建成之后,比重更大的冷水将把海流引向一个深谷的底部,然后
便回到它原先的轨道上。但是,指望以流体的动力运行12公里,通过的又是一个
非线性的表面,一个时常受到火山喷发和地震影响的地表,这在科学上无论如何
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地面的坑洼不平及岩浆的流动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变数,能够
破坏最精确的计算……总之,路德维希。拜尔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把格陵
兰海流放到中央海岭的断谷里,进入根本无法摧毁的火山岩石掩体内部,他就完
全失去了对这一计划的控制。而要把海流拉回原先的轨道,这一不切实际的计算
正好说明他没有能力修复已经被毁的东西。科尔顿必须干掉拜尔。“然后,”他
想,“恢复被这个魔鬼所干预的海流,只能靠大自然或上帝来帮助我们了……〃

    /* 20 */第四章擅自离境

    丽莎8 号区域,水深:9200米格林尼治时间8 点整 塞思在研究人员的食堂
里大口喝着咖啡,一边翻看当天的工作指令单。像基地的其他地方一样,这里的
四壁也是银色的发亮金属,使这食堂看起来有点像宇宙飞船。地面也是同样的颜
色,同样的材料。现在他知道为什么了,基地设计人员一定是高度遵循物理学的
基本原理,知道铆合起来的模板要比一块整板所承受的压力要小得多。焊接或交
合点会产生“不稳定区域”,每平方厘米至少要承受上百万吨的压力。基地的每
一层都由巨大的整体合金板搭建,以最大限度地承受超高压。迪安。罗伯茨教授
:地质学研究中心,格林尼治时间8 点30分,8226…71 号项目。塞思把工作指令
单揣进口袋,走出食堂,上了电梯。过了一会儿,他进入了登陆室。基地建在一
个山坳中,以钛金属柱支撑,以防坍塌。军队的常规工具无法从海面发现基地的
存在,连用于测量海洋弯曲度以制作海底地形图的激光卫星也监测不到,人们一
般认为水面是平展的,其实它因海底的山峦和沟壑的形状而凸凹不平。激光卫星
根据地球吸引力的原理而设计,是第一部能画出海洋整体地形图的仪器,而且没
有误差……就是这么了不起的发明也无法探测出拜尔的基地中心。疯狂的亿万富
翁像一头海鳝隐藏在海底岩石中,藏匿在沉重的水域里,一切下潜到此地的东西
都会被它碾得粉身碎骨……塞思进入28号减压舱,关上身后的钛金属门。他们到
达的第一天就学会了使用好几种运输器,科尔顿属于科学组,因此他必须学会自
己开运输器到达指定的实验室。由于这些实验室处于基地几公里以外的“水中央”,
能驾驶运输器便是必要的技能。奇怪的是,在新来的人里面,似乎没人害怕开潜
水器。想起其他人,有件事令他有点不安。那位天真的大卫。斯坦伯格被“送上
去”了,他们是这么听说的,罗拉。贝克曾在当晚就召集所有的人,也就是那个
悲剧人物见到塞思后的几个小时,微笑地告诉他们说大卫患了幽闭恐惧症,上司
决定把他送回地面。科尔顿明白这位学者其实已经死去,死于他的率直……他进
入一艘T…1 运输器里,那是潜水运输器里最小的一种。他打开电源,查看启动检
查表,没有这东西他没法解除气密减压,然后再运转自动关闭门。他面前的液晶
显示屏很像尼克。阿里森使用过的那种,他看见了深海里月光下的景色。仪表盘
极为简单,上面有一个像飞机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