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晚餐进行时,气氛就没刚开始的时候那么紧张了,马成和陈卫华等几个人也是不时的走到陈敬云这里来敬酒之类的,陈敬云的酒量是不高的,不过这也没事,一边的秘书处余峰都在旁边里端着一瓶白开水呢,反正倒进酒杯里都是白色透明的,不喝下去的话是很难注意到那不是酒而是水的。
    这么一番晚宴结束了后,时间已经是差不多九点多了,宾客们也开始陆续回去,不过,这一次陈敬云却是把第一师陈卫华,第二师马成,第七师林肇民都叫道了书房里头问话。
    “之前来的时候冯勤说你们已经是做好了准备,现在我来了明天我可是要下部队去亲眼看的,到时候你们可别出漏子!”陈敬云这话算是提醒他们,他来浙江视察算是表面功夫,而且他也知道自己手下的部队不是那么战无不胜的铁军之类的,国民军只是一支很普通的军队,也有着一些普通军队的毛病,这些陈敬云知道但是短时间内也消除不了,只能是尽量避免。而明天的视察可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去,而是带着一大票的人去,包括了国民军的一大群高级将领呢,但时候视察的部队要是出了纰漏就算他不愿意,到时候也得惩罚相关人员了。
    而这些人都是跟着他的老嫡系将领了,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事先提醒一下他们,把该展现出来的就拿出来,不该让别人看的东西就藏好,免的到时候出了问题大家尴尬。反正陈敬云是不喜欢视察的时候遇见什么突发问题,然后要大发雷霆,处置相关人员等等,他更愿意视察完好无事,然后私底下再处理这些问题,尽量避免影响扩大化。
    面对陈敬云的提示和警告,林肇民和马成以及陈卫华也不敢含糊,当即道:“司令放心,我们不会丢司令的面子的!”
    陈敬云点点头后才转化话题道:“现在各部队都准备的怎么样了!尤其是马成你的第二师,到时候南京那边要是出问题了,第二师第一个就得上去,相关的作战准备都没问题吧!”
    马成道:“司令放心,第二师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在做相关的作战准备,现今第二师随时可以进行作战!”
    陈敬云听罢点头道:“好!”然后转向看陈卫华:“第一师呢,到时候第一师可是要往上海那边去的,那边形势复杂,任务和不轻松!”
    陈卫华道:“第一师早已经完成了相关准备,对于如何攻占上海已经演习过多次,届时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陈敬云道:“这样就好,还有第七师也要准备好随时增援前线!”
    林肇民道:“司令放心,第七师已经完成相关的训练工作,战斗力虽然暂时比不上第二师和第一师,但是也是能够进行正面作战的!”
    陈敬云道:“这个我相信,对了,等会你们也去见一见冯勤,袁方以及梁训勤他们,把浙江和苏南的一些情况和他们都说一说,免的他们再去找你们问!”
    当即这三人异口同声道:“明白!”
    送走了这三人后,陈敬云还没有休息,而是又特地见了蒋尊簋一面,说起来,这还是陈敬云和蒋尊簋第一次见面呢,这一次蒋方震和陈仪都是陪在陈敬云旁边。
    “蒋兄,你看上去可比我想象的年轻多了!”陈敬云笑呵呵的说着,蒋尊簋则是同样笑呵呵的回道:“司令您这可就自卖自夸了,抡起年纪来,你可比我还要年纪呢!”
    陈敬云听罢大笑:“听你这么一说,好像的确还这么回事。我,你,还有蔡锷,山西的阎锡山都不大,不过呢,我们国民军里的人也都年纪不大,年轻嘛,有活力!!”
    这话倒是事实,实际上南方各军阀以及手下的将领们基本都很年轻,这个主要是因为南方各军阀的将领多来自于留曰学生以及各陆军小学,中学毕业的学生,这些人绝大部分都在二十多,三十出头的年纪,不像北洋成军多年,高级军官的年纪普遍偏大。
    年轻又年轻的好处,也有坏处,年轻了有活力,思维开阔,容易接受新事务,但是相对的经验不够,遇人遇事也不够稳重等等,这种事是有利有弊的,不好一概而论。
    一番客套话后,陈敬云就是问起了浙江的一些事务来。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战将起
    自从杭州战事后,国民军就已经在实际上控制了浙江,当时为了避人耳目,避免舆论的指责和袁世凯的猜忌,陈敬云并没有采取彻底非控制方式掌控浙江,而是采取了迂回的方式。
    首先是军事和财政,这两点是陈敬云的底线是不能容忍退让的,所以后来再一次成立的浙江军政斧中尽管有着军务部这样的军事部门,但是并没有成立浙军之类的部队,甚至连军政斧的卫队都是国民军安排的。除了正规野战部队外,守备地方的守备团也是归属国民军司令部负责,可以说陈敬云是彻底把军权掌控在手中。
    而财务方面,陈敬云也是通过和蒋尊簋私下定下的协议派遣了大批的福建财务部的人员进驻浙江,并派去了庄楠担任浙江财务部次长,并实际上负责了浙江的财务工作,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其中也和当初福建进行税制改革一样遇到了不少阻力,不过在国民军的刺刀和子弹的支持下,浙江方面的税制改革还算是很顺利的。
    这里就的说一说陈敬云和安华林制定的税制改革了,这个税制改革的核心是将税收权力从地方政斧中收拢到中央,也就是财务部手中,下属地方政斧不得过问税收事务。财政集中是中央集权的一大标志,清末时期中央政斧和地方政斧为什么矛盾会这么大,甚至会弄出东南互保这种荒唐事来,就是因为清廷镇压发匪之时,把财政权力下放地方政斧,造成后期的地方政斧实力庞大以至于威胁中央,才会在有着一个中央政斧的同时还出现了北洋体系这种怪胎。
    陈敬云主张的税制改革过程中,肯定会触犯了众多人的利益,比如地方官员,比如原有的税吏等等,不过对于这些人的反对陈敬云的应对手段向来是很简单,那就是杀,一个反对杀一个,两个反对杀两个,一百个反对杀一百个。
    中国缺科学家,缺文学家,缺技术工人,但是惟独不缺官员,陈敬云杀了一个,后面就有一百个排着队来当官。
    在涉及到普通百姓的具体税制方面,改动的却是不大,做所的无非就是把一些重复的,作用不大的税收项目删除,或者合并,然后增设税种等等,这个基本上就是一个整个的过程,并没有涉及到减税啊上面的,相反的,闽浙两省下的民众现在的税收压力比前清时期要略微重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国民军要扩军,福州兵工厂要扩大产量,曰夜不停的开工,海量的军费需要支付,这些都是需要大量金钱的,虽然有一部分来至于贷款,但是相当一部分则是来之于税收。
    不过闽浙两省的民众相对比其他省份的民众而言,过的却是要好很多,至少现在陈敬云没把税收直接收到民国十几年之后,下辖的民众生活虽然称不上人人小康不愁吃穿,但是至少没出现大规模饥荒之类的事情,民众们还可以保持着最低限度的低水平生活。
    年中的时候福建省内多个地方发生洪涝,军政斧还特别拿出了数十万元来进行救灾,陈敬云还特地举行了一个慈善酒会,让那些富豪们进行捐款。
    综合而论,那就是闽浙两省的民众还活的下去。
    和蒋尊簋的谈话并没有进行多久,说的也都是一些琐事,其中还说了关于在杭州建立东南大学的事情,蒋尊簋说浙江军政斧是大力支持建立东南大学的,甚至已经在杭州郊区选择了一大片官方的荒地作为校区所在地。
    第二天一大早,陈敬云就是带着一大群人前往第七师的驻地视察,这次来他可就是打着视察的名头来的,总不能来了后就躲在司令部里和一大群将军们计算着该怎么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必要的公开露面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视察,他甚至带了记者随行,准备让报纸上宣扬自己的视察等,这样的举动很重要的一点向闽浙两省的各个阶层表示,他陈敬云是决心,有能力守护闽浙两省的安宁,而另外一个嘛,那就是来鼓励国民军的士气。
    现在国民军上下的压力很大,普通小兵或者还没什么觉悟,但是军官们,尤其是中高级军官们普遍存在着忧心忡忡的态度,大多数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保持了一种悲观态度,这种情况可不是陈敬云希望看到的。
    如果情况不是那么严重,他又何必来杭州一趟呢!
    晚上从第七师驻地回来,秘书处那边却是说收到了孙文的电报,接过来一看,电文并不长,孙文说是他准备来杭州见他一面,商谈目前的国内局势。
    电文虽然简短,但是陈敬云却依旧从中看出来了孙文的调停含义。
    “他要来调停?这倒是个有意思的想法!”陈敬云有些不太理解孙文了,据他所知这个孙文就是一个纯粹的革命理想主义者,对于目前的状况应该不满的才是,对于袁世凯也是反对的才是。如果自己和袁世凯爆发战争的话,陈敬云估计这孙文应该是站在自己这一方来,到时候自己应该是可以和黄兴以及江西的李钧烈并肩作战的。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人嘛,总是会变的,因为不同的环境和情况总是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他孙文和黄兴等人是不满袁世凯不假,心里也想着陈敬云和袁世凯打一架,最后双方打的两败俱伤,然后他孙文就来个二次革命,一举奠定中国之真正共和。
    可是现在袁世凯和陈敬云要是发生冲突的话,那么就得经过中间的黄兴啊!不管是北洋要南下还是国民军要北上,盘踞在南京的黄兴都是障碍。
    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军事统帅都不可能在自己大举进军的时候在后方,而且还是重要补给线的旁边留下一支数万军队的不确定力量。所以讲,北洋军要南下的话,先打的不会是陈敬云,而是黄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