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未央金屋赋天娇-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彻饿矣!”

1704 ‘和亲行’之 石美人

胶东王刘彻被椒房殿派来的人接走,和薄皇后汇合,一起去皇太后的长乐宫了。
儿子走后不久,王美人就没了精神。无精打采地吩咐一声,让等食物好了直接送进她房间,王美人就由侍女扶着先回卧室休息去了。
三位公主彼此看看,也没了玩闹的兴致。草草收场后,就按母亲刚刚分派的任务,各司其职,各自忙碌起来。
·
从掖庭去往太医署的路上,阳信公主领着两名宫女疾步而行。三双精致的木屐,踏在几层青石铺就的长长宫道上,一路行来没一丝儿声响。
现在离中秋还有几天,未央宫的花苑之中是满眼的红懒,和翠滴。初秋的绿叶,每一片似乎都被抹了油,淡淡的泛着一层光;层层叠叠的叶和着满树的果实压下去,迫得枝条快支撑不住的模样。
“阳信,阳信公主……”身后传来的呼唤声,使阳信公主停下了脚步。
慢慢回转身,王美人家的大公主躬身,行礼:“阳信见过石美人。”
秀雅高挑的宫中贵妇抬手虚扶,含笑问:“阳信公主,步履匆匆,欲往何处?”
阳信微垂着头,细声答道:“奉母命,往太医处取药。”
“药?”石美人一副好吃惊的表情:“王美人染疴耶?”
“非,非。”阳信微红了脸,不知该怎么说才好——母亲怀孕,做儿女的来提,总觉得太羞涩。
疑惑地看了一会儿,石美人猛然了悟:“王美人莫非重身?”
阳信公主害羞地点点头。
“呀!可喜可贺,可喜可贺……”石美人迅即送上一连串恭喜。
“阳信代家母,谢石美人盛意。”大公主娴熟地敛衽,为礼,站直。不知为什么,阳信总是觉得:这位后宫中有名的贤德世家女美人,并不是真心道贺;虽然此时对方脸上的笑容,比刚才的更深更浓。
说完一番家常,石美人却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只拿着饶有兴味的目光,不停地上下打量这位王美人家的大公主。
阳信被看得心里一阵阵发毛:“石美人……”
贵妇表现得有如一名纯关心邻家女孩的好心阿姨:“阳信公主,贵庚?”
阳信:“禀美人,二六。”
“二六,大好年华呀!”石美人发出丝丝叹息,神态带着点忧伤,不知是在追慕逝去的年华,还是在感怀岁月之匆。只有那双灵动跳跃的眸光深处,才些许透露处贵妇人的真正心思:过了年,加一岁,就可以嫁人了——而‘和亲’,也是嫁人的一种!
阳信公主被石美人盯得头皮发麻,但碍于‘长辈不动,小辈不能先走’的礼貌,只得站在原地硬撑。
石美人走近两步,故作怜惜地理理女孩鬓角的碎发。略带凉意的手指,让阳信公主一哆嗦,情不自禁避开几许。
意识到不妥,石美人浅笑着收回手,打左袖中掏出一串玛瑙石的手钏,塞到阳信手里:“阳信,试之。”
“美人,美人?”阳信公主惊讶,向外推不肯收。虽然这玛瑙串上品又好看,虽然她也的确没什么奢侈品,但石美人没头没脑忽然送这么贵重的礼物,她哪里敢要?
“尽取,无碍。”石美人脸上的笑纹全线绽放,看着女孩素素的头发和腰间,唏嘘不已:“王美人素行节俭……然公主花样年华而简素至此,实过矣!”
“‘俭’乃德行,然公主大汉贵胄,岂可效小家民女,自损天家之威仪?”拉过女孩的手臂,贵人将玛瑙串不由分说绕到腕上:“区区饰物乃吾之心意,阳信尽可取用。王美人量无责。”
话说到这里,玛瑙串再不收,也得收了。石美人是天子的后宫,也算长辈之一;而礼节上,‘长者赐’是‘不可辞’的!
离去时,石美人走着走着突然回头,对站在那里恭送她的阳信公主别有深意地一笑:“阳信,无论何时何地,不可损天家之威仪噢!”
凝视石美人越来越小的背影,最后消失在远处的岔路口,阳信公主一张俏脸血色尽失,只剩下惨白:自母亲王美人上奏父皇、自请送亲女和番之后,这是她遇到的第几位主动示好的嫔御了?
郑良人,徐美人,宋少使……再加上今天的石美人。这些后宫出身有别,籍贯不同,性情各异——唯一共同的就是,她们膝下都有女儿。
“公主,公主!”宫女们轻轻催促。时间不早了,她们还要去拿药呢。
‘以前对她或不屑一顾,或不理不睬;如今全变得殷勤慷慨。这,算什么?’阳信公主拧着眉,一把撸下腕上的玛瑙串,直直扔进宫女怀里;也不管后面宫人的惊叫和呼喊,头也不回地‘哒、哒哒’跑开。
·
石美人一走进自己的宫室,就看到女儿陪着妹妹正聊天。
石美人柔声唤:“吾女!”
石公主见母亲回来,立刻舍了姨妈迎上来:“阿母,阿母……”怜爱地抚抚爱女的小嫩脸,石美人叫过宫女和宦官,让女儿先到外面花园去玩一阵子。
公主离开后,宫门合上,殿内的光线顿时暗淡下来。偌大的宫室,只剩下石氏姐妹二人。
担忧地看看姐姐明显不对的面色,石妹妹开口问:“阿姊召洁入宫,所为何?”
石美人一双眸子牢牢盯住胞妹:“吾之言,阿洁可转述于父祖耶?”
石家妹子目光闪烁,回答“转述矣!”
“如此,”石美人一把揪住妹妹的手:“大父阿父,何对?”
“阿姊,阿姊,”石妹妹抖动肩膀,哀叫:“痛,痛!”
“呀!”石美人一顿,连忙松手,语带歉意:“阿洁……”
“无妨,”石妹子揉揉自己的手腕,稍许往外挪了一点,无奈地说:“阿姊,大父阿父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请美人自处,恕臣等无能为力。”
“自处?”石美人闻言,脸色大变,身子摇摇欲坠:“恕臣等无能为力……咕……恕臣等无能为力?”
做妹妹的连忙上前抱住姐姐:“阿姊,汝……”
“……恕臣等无能为力……大父,阿父,何其绝情哉?!”石美人扭头,直视自己的胞妹,一字一顿道:“阿洁,阿洁,汝见否?此乃吾等之父祖——以敦谨忠直名显天下之石氏‘万石君’!!”
“阿姊,阿姊,慎言呀!”石妹妹焦急阻止。父亲就是父亲,祖父就是祖父;在这个‘以孝治国’的大汉,对父亲祖父发怨言是不被允许的。
“不,”石美人一举甩开妹子,手撑在面前的长案上,脸涨得通红:“初,大父为一己之私,阿父为石氏仕途,背信弃约,胁迫为姊入太子宫为妾。从兄,从兄以此……呜!”
到这里,悲痛如潮水般在胸膛翻涌,石美人伏在妹妹肩头,泣不成声:“从兄……悲乎!从兄……”
石妹妹的泪水,跟着姐姐落下来:“阿姊之苦,阿洁尽知,尽知!”
她们姊妹,小时候一多半时间住姨妈家。姐姐和姨母家的大表哥幼时两小无猜,长大情投意合,是一对人见人羡的璧人;两家的母亲,也有了撮合相许之言。可大家没料到,祖父石奋执意命姐姐入宫伺候皇太子,竟百般阻挠,硬生生拆散了这桩好姻缘。
拍着姐姐的后背,石妹妹也是悲从中来。大表哥那么好一个人,对她象亲哥哥一样,却那么早就去世——如果姐姐不入宫,大表哥也不会伤心到远走他乡;不离家,又怎么会遇到那场意外?!
意外,只是表面上的;真正的死因,是:心碎!
“于父祖,为姊尽孝,遵命而行;于石氏,为姊尽忠,伺奉君王。”石美人坐直身子,抹抹泪:“汉宫岁月之孤寂寥落,不堪细问。今日为独女性命计,相托相求,大父阿父竟然见死而不救乎?!”
“阿姊,父祖非此意。”石妹妹摇头,赶忙劝说。这样的指控,太严厉太重了!
“见、死、不、救!”石美人斩钉截铁地强调:“今上居储,大父乃太子太傅。上即位,大父位至九卿,后为诸侯相。仕途之中,人脉广博!”
“上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乃号为‘万石君’!!”说到后来,石氏美人的眼睛在喷火:祖父和父亲四兄弟,全是两千石高官。这样的石氏家族如果提出要求,皇家会慎重考虑,不会轻易驳回——更何况石公主是石氏的亲孙女,‘为孙女讨情’完全合乎天理人情!
“阿姊所言,差矣!”石妹妹还是想为祖父父亲辩解:“大父阿父,非不愿,实不能也。”
“否!”石美人半个字都不信:“非不能,实不愿也!”

1705 ‘和亲行’之 鱼死?网破!

“否!”石美人半个字都不信:“非不能,实不愿也!”
“阿姊,汝知大父之为人。”石妹妹还是有希望,想方设法从中调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大父必朝服见之,不名。上时赐食於家,大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
“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祖父的优点,石美人并不否认:“是以,大父之谨慎,石氏之家风,从不有劳无益!”
“阿姊……”石妹妹长叹:这心结,结深了。
“父祖能而不愿,实乃不愿因一无子御娥,冒触怒天子之险!”石美人话到这里,再度哭出声来:她没有儿子,没有儿子;所以,她无足轻重,对皇家如此,对娘家也是如此!如果今天她有一个儿子,一位将来能封王的皇子傍身,情况就会大大的不同——而她是有过儿子的,还不止一个。
“今上膝下公主众,未必及女侄。阿姊无须忧虑过甚。”石妹妹掏出手帕,为姐姐擦擦泪:她可怜的姐姐!入宫后,三次丧子于襁褓;两位皇子一个公主都是连名字都没来得及起,就夭折了。也难怪对唯一长大的石公主,那么紧张。
石妹妹不提这个还好些,一提石美人更难过:“内史公主,皇太子同产女弟,无忧。”
“平度公主,其母久宠,二兄广川王中山王怜之。主现居长乐,托庇长公主羽翼,不愁。”石美人边说边哀叹:“郑良人二女……良人母,袁盎之妻妹也,近日往来频繁。而袁盎者,皇太后信重……”
算来算去,公主们背后都有各自的依仗。如果石氏家族真的不肯出力,不肯帮忙,一路挤兑下来,不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