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你前生-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水水来~(≧▽≦)/~啦:咳咳……亲们看文愉快哦……╭(╯3)╮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三章 男儿黄靴登天门
“乄——”朝天的号角声声尖利响起于熙忨二十一年十二月的最后一日,亦是除夕之日清晨。四方烽火皆燃起,狼烟滚滚直冲天际,然,却不为外敌入侵,而是为了新皇登基。
至宋氏太祖开国,便一直以禁城为要都,以禁宫为主宫。但,禁城靠北,酷暑之日自是炎热不可耐。因而,宋氏王朝历史上最负转折意义的第十位皇帝即宋武帝便下了死令在近南宝地苏城建造避暑盛宫——夏宫。夏宫筑造极为奢华,建造历时五十七载,国内的男丁几乎全被捉去充当苦力,成千上万的百姓天天被挥着皮鞭的士兵押进夏宫成为死丁,至此一去不再回头,他们的亲人从来都也没有再见过他们。而,一直没有等到夏宫完成的宋武帝也不得不在散了最后一口气死不瞑目。子承父愿,直到宋武帝之孙儿、第十二位皇帝宋忹帝晚年之景才完成了自己祖父的祈望,当即拖着虚弱的身子前往夏宫祭拜,告太庙,飨五牲,请下祖父、父亲的皇灵入主夏宫。所以宋忹帝之后的历代君主驾崩后所还归的太庙反而不是禁宫的祖庙,而是夏宫的太庙。因而,民间成一度纷扬着夏宫是天子返回龙形回归天界的天门。
尽管“天门”一说甚是有理,不过也因为夏宫的地形并非禁宫那么有利,且碍于祖制,所以顶多夏日避暑来此欢游短居,却从未有任何一位皇帝敢将夏宫做为主宫。奢华无比只为一宫,兵败民困仅也一宫。在丧失大量劳动力的民间,更是因为近来的天灾而颗粒不收,生生使得百姓生活生活水深火热甚为疾苦。军伍中,常年的男丁匮乏,宋军逐渐败弱,新人不接,老人无力支持,全军上下几乎清一色全是年老将派。多少战役皆是无力扳回,而宋国也从最早的霸主之国逐渐势力衰弱与后起的北齐并齐,南越趁势崛起,也就酿就了第十六位皇帝即宋括之父宋明帝不敌南越弃宫出逃之景。
夏宫覆压一百五十里,除了土地方圆只及禁宫一半外,夏宫是名副其实的极乐之境。夏宫外采用战国宫城构造样式,四面挖空引入漳水注入渠道,名曰“芙渠”,从外观上看去整个宫城就好似架在水面上面的空中宝殿。夏宫中共有三座大殿,七十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群龙团抱,直拔天际,大有龙腾凤起的吉祥之意。
此刻苏城城外,各方势力所带来的兵力皆环绕驻扎在芙渠尾端三里小坡上,神情紧凝,似乎马上就要大打一场一般。与城外的诡宁不同的是苏城城内一片喜庆,满街皆是鲜艳红色,儿童稚子欢闹于市,举家大小手拿侍卫分发的“同庆粮”、“喜庆牲”乐呵呵的回家庆祝。同时宽敞大道上所及皆铺上红布绸以示天子迎客。四更天起,夏宫一片欢腾,伴着礼炮十二发齐响,天空比天际早先亮起新晨的希望。号角尖厉响起,三声而停,十二声再起。中间伴随十二雷霆鼓震隆四方山河。
轰隆隆间,卯时一到,沙漏被人翻转而置,沙石重新流走。一声巨响,城外的侍卫个个紧紧握紧手中刀剑,却听前头指挥。城内百姓纷纷涌向夏宫芙渠前,看着多年未开敞的朱红宫门缓缓有力敞开,看着城门上侍卫迅速地放下吊脚门,吊脚门忽然一下在半空中颠倒身形,四平八稳的落于宫门及芙渠前的荐凤道间。“咔——”沉闷吭利的契合声响起,百姓所有视线皆朝宫门内大敞的登天级上聚集去!

()
夏宫宫门一敞,最夺人眼球者莫过于正对的宽阔龙坛和高耸的登天级。此刻,宽阔的龙坛两边端立着众内侍,若细心数过会发现他们正好二百二十二人,个旁分为一百一十一人。号角队伍由城门顶延续插进龙坛,因而不仅城门号角响彻四方显示新主不凡帝威无限,而且连宫内也要号角常鸣,示意新主正式临朝,龙威震天!
登天级下排站着表情肃穆的各方将领,其中武官居多,皇宫内制曰不得佩剑,因而武官们只得脱冠扬盔单膝跪下,等候新主。往上望去,九九八十一级,直直延伸上天,恍若只要登上这级后遇见的便是天门,从此拈朝露、弹锦云、枕天河,箐仙体!八十一级,九级一缓,宛若九龙团绕护主登朝!
“跪——”第一缓上,摆着第一鼎大鼎,鼎中香火最为浓盛。随着鼎中香火慢慢升上天空,鼎后身着锦赤纱服,手执着玉如意的礼官张阗终于对底下群臣施令。见底下群臣皆行全君臣礼,张阗小心捧起这翠绿欲滴的玉如意,这是刚从夏宫太庙请出的先皇圣物,见物如见先皇,象征着宋氏王朝正统之意。
“祈天茫茫,受诏若若。横起壁风,十二遭难。坤宇起变,否极斗转。祈址天下,国泰民安。新帝明明,其心攸攸。夏殿朗朗,其址堂堂。天降龙坛,龙腾骊渊,四方共震,新皇之威。鼓角声锵,厄难且散。十二发礼,先皇遗灵,苍天心心,且起吾福。五龙为驾,白日成鉴,共耀宋址,承启天命——迎、新皇——”随着张阗祭完礼辞,收回玉如意,而后在鼎后替新皇行祭天礼,伏地四拜,每一拜以额头磕地,越响越示诚意。当行完四拜的张阗终于晃了一下身形而后站起,开始迎接新皇登上登天级。
“乄——”号角比原先更响亮起声,城门擂鼓绝对不输轰隆震天之势。青天白日下,号角擂鼓中,文武百官城名百姓俯身拜下时,登天级右方终于盈盈步出一对人马。骑在最前头的人身着龙袍脚蹬黄金靴,澄黄堂亮,头冠皆为玉器,配合十二旒白玉珠与其散发的高贵气质形成一幅威仪凛视图,天上圣君驾临凡土也不过如此!
登基队伍由右行进至正中央的登天级下,名驹停下,后方众侍卫皆上前形成护卫对阵,而后在礼官张阗的一声令下齐齐跪下喜迎新帝。然而从一开始便骑着名驹,带着十二旒白玉珠的宋逸表情一直是个谜,没有人透得过那几乎就没有动过的白玉屏障中真实看到宋逸脸上的神情。城门擂鼓停,号角接连响起,马上的宋逸并未抬脚而下,底下众将狐疑地瞥了一眼,而后正色。一刻钟人物举动的停顿,黄罗伞,皇旌旗,随着渐起的一阵怪风“呼”的一声飘扬了起来,名驹上的宋逸忽而冷冷抽了口气,十二旒白玉珠下的脸色白了白,双眸似有动色,却在礼官张阗的声音中回神,连那阵风也消失不见。
“恭请新皇登天级上天门入主神殿。”
宋逸脚蹬黄金靴,当他从马上跨脚后即踩上内侍的背,稳稳在众人的视线中扬起宽敞的黄袍,右手大力搭着上古宝剑青龙之柄,毫无吝赐任何人一眼,威风凛凛拾级而上,只在每一缓中才慢下脚步见张阗替他焚祭行礼告天。看着张阗磕红的额头,他也没有多言一语,然而青龙宝剑柄上的那双手握着那么用力,骨关节那么凸显!
“新皇一步登天门,龙运昌图显国耀!”
在最后一级,随着宋逸右脚踏上第八十一级,张阗喜悦和言,整个人往前扑倒,宋逸眉微微一蹙,却还是顺着张阗的势,踏上张阗的后背,只听张阗口中悦然道:“新皇一步踏天下,国运昌盛震八方!”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声连诵,黄金靴停稳在登天级上九宸殿前,宋逸扬了扬宽大的衣袖,龙威乍现,底下众臣皆再次行跪拜礼。三呼万岁后,宋逸右手蓦地离开青龙宝剑剑柄,迅速有力举起示意众臣停下跪拜之举。
“威帝已然驾崩,然皇室血脉不可泯尽……”宋逸注视着底下众臣在说至宋括时那一脸鄙夷的神情,他懂得众人的怨恨,可是宋括毕竟已经死了,他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母后外最亲的哥哥就这么离弃他了。禁宫大火漫天,他唯一赶得及救下的只有自己的母后,连婉儿、子西、宋括都无法救得。多少人曾信誓旦旦的对着他拍胸脯说子西绝对会没事,然而当他赶到时得到的不过是具具烧得焦黑的骨头,谁还认得清谁……
“……身死为大,前尘已了,万事成烟。吾国重扬,必修国德,仁义之师,万里而行。朕——特请太庙,还告先灵,祈问其意。是乃阴阳平爻,先灵既准,后世当典,特此受第一诏令!”望着底下一群黑压压人们扭七扭八的嘴脸,这是自宋逸登上这高处后最为得意的一件事。无论宋括做过什么,兄弟血缘任谁也泯灭不尽。既然身前宋括一直要的是尊位,那么身为弟弟的他责无旁贷会为哥哥讨回来,只是竟为身后事!
“钦——”太史司欧阳察双手呈着檀木托盘,托盘中放着三卷厚重卷轴,领众太史子弟,登上登天级。直至第九缓时才停下步子缓缓跪倒:“臣太史司欧阳察领众太史令请新皇阖上熙忨旧史,开启新帝年号,丹青下笔,以告天下!”
“准!”宋逸大步几划,欧阳察依旧保持呈托盘于顶之势,起身躬行上石级,而后在最后一级猛然跪下,在距离宋逸几步外开始跪挪自己双腿,“跪走”向新皇。在宋逸黄金靴前三步距离时,欧阳察停了下来,挺直身子,更笔直地伸直自己的双臂,使得檀木托盘更迎向宋逸。太监总管呈上旧史之卷,宋逸怔怔望着那卷青史,久久抬不起手来。他终究要亲手封掉关于宋括的一切。
“叩。”纤细的一指弓起扣了一下那卷,最后伸出双手轻柔地打了个死结,他多么希望他跟宋括的恩怨就此了结。而后在钦天监的秉承中以朱砂勾出最新的年号——枩宁!
他希望他的国家可以永远安宁!
“新皇登基,一跃天门。君德昭彰,恩威布实。钦天妙言,天意钦领。特——立年号为枩宁……”
宋逸听着钦天监朗朗祭天告文,不知为何,他的思绪一直停留在刚才那阵奇异的风。风有味道吗?如果风中夹带的还是熟悉的香味呢?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四章 举天三尺有神灵(1)
驻守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