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帝国风云-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置上,也就是说,真正“妥协”掉的是龙卫军,是保守贵族集团最为忌惮的完全忠诚于皇帝的这支军队。
伽蓝失去了赖以建功立业的军队,他还能继续创造奇迹?所以伽蓝不可虑,可虑的是龙卫军。
可以预断,伽蓝肯定要想方设法保全龙卫军的武力,而皇帝和中枢正是寄希望于伽蓝,所以才做出了这种妥协策略。依照这一思路推断下去,不难预见,除了帝国的保守势力,其他政治势力都会不惜代价保全龙卫军。
伽蓝是这样想的,刘炫、孔颖达、盖文达等河北大儒、名士们也是这样想的。而柴绍、黄君汉、魏征等人则从武川系和山东世家豪门的利益出发,也坚决支持保全龙卫军的武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刻撤消龙卫军的建制是好事,过去的建制就如一道禁锢。限制了这支武装力量的发展,一旦这道禁锢不存在了,这支武装力量可以在律法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发展和壮大。
伽蓝的“犹豫”让龙卫军内部几大势力预感到了强烈危机。
当龙卫军离开北平,进入临渝关,距离涿郡首府蓟城越来越近的时候,龙卫军内部几大势力终于按捺不住了。
卢龙和阿史那贺宝肯定要追随伽蓝,魔鬼城和紫云天的沙盗马贼们没有选择权。
阿史那大奈多方权衡后也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伽蓝。他们这一支突厥人已经彻底归附了中土。不久的将来他们的子孙会以自己是中土人而骄傲,所以,为子孙计,他必须为族人寻找一棵可以遮风挡雨的苍天大树。而伽蓝就是他眼中的那颗巍然耸立的大树。
冯翊和以冯氏故旧为主的西北将士也在最后一刻做出了选择。
京兆冯氏本属于关中本土汉姓贵族集团,与关中韦氏、杜氏、苏氏等汉姓豪门之间有着共同的地域利益。这一贵族集团的政治立场非常保守,即便苏威还在中枢核心位置,但他实际上是帝国几大政治势力的平衡产物,是做为反对派的代表人物而存在。这从他在政治上的起起伏伏便可见一斑。这一贵族集团本是帝国的立国之本,但如今却成为帝国改革的最大阻碍。如何化解这两者之间的激烈矛盾,已成为当前帝国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冯孝慈阵亡河北,便是这一激烈矛盾的最好诠释。冯氏一直是关中本土汉姓贵族集团在军方的代表势力之一。随着冯孝慈的阵亡,这一势力惨遭重创。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大半年后。冯孝慈之子冯翊便在第三次东征中“异军突起”,再建冯氏之势力已经指日可待。然而,偏偏在此刻,皇帝解散了龙卫军,这给冯氏的东山再起蒙上了一层阴霾。无疑,冯氏必须“站队”,如果站错了队,必有灭顶之灾。怎样才能确保冯氏不会站错队?紧跟伽蓝之后,这是冯氏最好的选择。
刘黑闼、曹旦、李德逸、赵君德和王安则惶惶不安。虽然刘黑闼在军议上气焰嚣张,叫嚷着要回河北,但想回去,和能否回去,完全是两回事。假如伽蓝不想让他们回去,双方翻脸成仇,后果不堪设想。刘黑闼等人找到刘炫、孔颖达和盖文达,寻求脱身之计。
伽蓝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对未来有什么看法,谁也不清楚,只能从其过去的言行中模模糊糊猜到一些。以刘炫的说法,既然当初是伽蓝决定招募义军远征高句丽,那么现在这支义军何去何从,也要听伽蓝的安排,毕竟当初伽蓝对义军并没有什么恶意,经过远征战事的磨砺后,双方建下袍泽之情,现在就更不会有什么恶意了。
孔颖达和盖文达支持刘炫的说法,两人联袂请来了伽蓝,当着刘黑闼等人的面,直接把话说开了,你给义军做个安排,阐明理由,就算要分手,也要正大光明的分手,不要结下仇怨。
伽蓝正需要这样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透漏了诸多重大机密。
远东局势的变化,引发了帝国政局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对帝国最为不利的变化是,帝国军队数量严重不足,而国力的不足又加剧了中央与帝国军队之间的矛盾,导致帝国军队无论是守护边疆还是维护国内稳定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从天下大势出发,迫于大漠北虏对中土的威胁越来越大,帝国主力大军肯定要部署在漫长的边界线上以确保“攘外”,如此“安内”就变得愈发的不现实了,实际上它成了一句空话。“安内”不成,则叛乱更盛,而帝国军队戡乱不利,导致中央不得不给予地方更大权力,以期让地方来代替中央平息叛乱,这必然会加速中央对地方控制权的流失,也就是说,以中央集权为目标的改革飞速倒退,而门阀士族政治会卷土重来,以世家豪门为主的地方势力会迅速崛起,继而加速国内政局的混乱,把统一的中土迅速推进分裂的深渊。
刘黑闼等人面面相觑,被伽蓝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吓住了。
刘炫、孔颖达和盖文达虽然对帝国政局的走向并不乐观,但签于皇帝取得了东征的辉煌胜利,威权上升,而远征军的归来又必将逆转混乱的国内局势,所以他们相信皇帝和中央很快就能稳定政局,谁知伽蓝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东征的胜利竟然加速了帝国的败亡。
“东征结束后,中枢到底是安内还是攘外?或者两者并重?”
孔颖达直指要害。
“问题不在于中枢决策,而在于天下大势的变化。”伽蓝摇手说道,“大漠北虏以超出我们想像的速度重新崛起,考虑到南北战场的不可避免,大漠北虏必然会乘着中土内部纷乱不止的有利时机,积极南下入侵,以期激化中土内部矛盾,进一步混乱中土局势。只待中土内部大乱,帝国分崩离析,群雄并起,则历史必然再现五胡乱华之黑暗,如此则大漠北虏赢得了战略先机,即便不能吞并中土,也能摧毁中土统一之大业,继而给他们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将军的意思是,从现在开始,帝国大军都要投到‘攘外’战场上?”刘黑闼直言不讳地问道,“将军,难道高句丽的灭亡,不能给大漠北虏以警示?”
伽蓝面露惭愧之色,摇头苦叹,“正是因为远东局势拖累了帝国,南北对峙之局面才急剧恶化。这是某之前没有想到的,某只想重创高句丽,把它打得奄奄一息,继而让帝国摆脱远东局势的挚肘,谁知道结果却截然相反。现今,不是皇帝和中枢如何决策去改变天下大势,而是天下大势如咆哮洪水般一泄而下,逼得皇帝和中枢焦头烂额,穷于应付,即便知道形势对中土不利,也是一筹莫展。”
刘黑闼和曹旦等人相顾无言。伽蓝这番话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谁能想到帝国在远东战场上的辉煌胜利,竟然给中土带来了可怕的灾难。
“将军出任涿郡太守,就是为了应对大漠北虏的威胁?”曹旦问道。
伽蓝点头。
“如此说来,河北义军并无败亡之忧?”曹旦接着问道。
伽蓝想了一下,说道,“就目前双方力量的对比来说,不论是山东各地的义军,还是江左乃至其他各地的义军,在实力上并不占据优势,如果在策略上稍有不当,必有败亡之忧。当南北战争进入高潮,帝国不得不把主要力量放在北疆镇戍上,那时双方力量的对比就会发生重大变化,义军会迅速形成规模,继而会出现群雄并起、割据称霸之乱局。”伽蓝叹了口气,“中土黑暗之日,即将来临。”
说到这里,伽蓝的真实想法已经呼之欲出,不要说刘炫、孔颖达和盖文达了,就算刘黑闼、曹旦等人也是心知肚明,继续问下去已经没有意义。
“涿郡的位置很好。”刘炫抚须说道。
“涿郡的位置的确好。”孔颖达微笑点头,一语双关。
“涿郡是个好地方。”伽蓝笑道,“诸君可愿与某齐心协力,拱卫中土?”
m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东北道副大使

八月上,伽蓝率龙卫军抵达涿郡首府蓟城。
东征大捷的消息早已传开,官、军、民均是喜笑颜开。
东征总算结束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官府,无不大大的松了口气,尤其是东北道的地方官府,这三年来更是承担了难以想象的重压,如今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东征既然结束了,十二卫府的各地鹰扬府将士也就毋须长途跋涉赶赴远东战场,于是帝国军队也终于从这场可怕的噩梦中解脱了出来。至于平民,尤其是东北道和大河南北两岸的百姓,他们也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的一天。战争的结束意味着他们的亲人可以从战场归来,一家人总算可以团聚了。
不过,有那么一群帝国人,他们对东征的胜利却十分不满。东征大捷让皇帝和帝国改革派们大受其利,而他们的利益却因此受损,为此,他们利用伽蓝和龙卫军两次血腥屠城一事,利用帝国军队在远东战场的一系列血腥暴行,高举着仁义的大旗,向皇帝、中枢和帝国军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们要求严惩军中败类,严惩血腥暴徒,实际上就是要打皇帝和改革派们的脸,打帝国军方的脸,竭尽全力打击和削弱皇帝和中央的威权。
伽蓝和龙卫军因此声名大振,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的大名就会走出中土,远扬四海。
对于皇帝和中央来说,对于尊崇仁义的世家贵族来说。伽蓝和他的龙卫军在远东战场上犯下了十恶不赦的罪行,是一群凶神恶煞的阿修罗,不过在帝国将士们的眼里,伽蓝和龙卫军却是帝国英雄。是他们崇拜和歌颂的偶像,而对于帝国平民来说,伽蓝和龙卫军就是洪荒猛兽,他们除了畏惧还是畏惧。
就在帝国官军民复杂的情绪之中,伽蓝和龙卫军抵达蓟城。
有关皇帝要“严惩”伽蓝和龙卫军的消息已经甚嚣尘上,所以没有人来迎接帝国的英雄们,不论是东征大本营的官员们,还是涿郡太守府的官员。都因为过于“忙碌”而无暇出迎,不过最基本的礼仪还是要遵守,大本营和太守府都派出了几名掾属迎出十里之外,以便抚慰和妥善安置龙卫军。
伽蓝和龙卫军的强悍武力在东征战场上展示的淋漓尽致。如今更是名震天下。这样一支功勋赫赫的军队却因为血腥杀戮而饱受指责,甚至要惩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