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马懿吃三国-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边喃喃说着,一边连连顿足。

姜维急道:“丞相勿忧!我们可速速派人回成都去让李严再次调运粮草过来!”

诸葛亮神情有些黯然,轻轻摇了摇头,道:“李严来信声称此番押送过来的粮草足够我十万余大军食用两个月,几乎已倾尽了国中粮库的底子,他是再也筹不到多余的粮了!唉,这次竟被魏军悉数劫去,实在是损失惨重!而且,就算李严又能飞快地运粮过来,司马懿一样还是会坚守不战,拖到我们再次弹尽粮绝,不攻自退!”

姜维一听,不由得怔住了,嗫嗫地说道:“既然如此,这……这该如何是好?”诸葛亮亦不再多言,让胸中激荡的心潮慢慢平复下来,举步缓缓向大营走回。其实,他心底还有些话没对姜维细说。前天,留在成都的丞相府主簿蒋琬来了一封密信,告诉他李严似乎在得到了宫里的支持下,竟然将国库中用来战时备急、换取粮食军械的三十万匹蜀锦,擅自拿去从东吴那里换了许多珍珠、美玉、玳瑁、象牙回来献入皇宫大内,取悦皇上。这让诸葛亮心中甚是震怒。他没想到李严为谋私利而刻意逢迎君心到了如此忘国灭公、不念社稷之本的地步,他也没想到皇上为了贪图一己之享乐竟不惜听取奸臣谄媚之言而大兴奢靡浮华之风。北伐出师未久,而国内竟生出这等上昏下佞、荒怠无道之事,怎不让诸葛亮心底的后顾之忧愈思愈炽?想当年东周列国争霸时期,越王勾践为求复国灭吴而能卧薪尝胆,甘受百苦——皇上如今身负光复汉室、一统天下之大任,岂可不效法古人,励精图治以求奋发有为?一念及此,诸葛亮恨不能立刻身生双翼飞回成都对皇上耳提面命一番!

这时,忽又听得一声马嘶,又是一名小校骑马飞奔过来,手里似乎还高高扬着一封信札。诸葛亮一见,不禁一愕,停下了身形。倏忽之间,只见那小校奔到他面前,一跃下马,双手捧上那封信札,道:“禀告丞相,这封信札是我们刚才在半路上截下一名魏军信使后从他身上搜出来的,奉请丞相过目。”

诸葛亮沉吟片刻,伸手接过那封信扎,慢慢拆开,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观阅起来。看着看着,他的脸色却是阴晴不定,变得十分复杂,口中还喃喃自语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也罢,姑且信他这一回,反正本相撤军时都会留后招的,将计就计吧!”

此刻,司马懿和司马师也正站在小陇山顶的瞭望台上俯瞰着上邽那一片麦原和麦原后面屯扎的蜀军大营。

他远远看到蜀军大营那边的麦原上几个黑点似的人影正在慢慢移动,便微微笑着用手指了指他们,对司马师问道:“师儿啊,你猜那几个人里有没有诸葛亮?”

“一定会有诸葛亮的。他此刻想必已然得知孩儿与牛金将军一齐劫走了他们的粮草,恐怕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呢!”司马师含笑答道,“粮草被劫,蜀军必然人心大乱,不敢恋战,父亲为何不趁此良机立刻发起大反攻?我们忍辱负重地等待了这么久,不就是盼着这一天快快到来吗?”

“不必急在一时,再等一等看。孩儿呀!你把诸葛亮想得太容易对付了!实话说,凭我大魏关中大军目前的真正实力,要想一口就把他们全部吞下,那是几乎不可能的。”司马懿微笑着摆了摆手,淡淡说道,“饥饿的猛虎才是最可怕的!他们巴不得和我们拼命大干一场后再风风光光地退回汉中去呢!”

“那……父亲大人的意思真的就是要让诸葛亮无粮自退,我们也不去主动追击他们了?”司马师诧异地问道,“父亲莫非真的怕了诸葛亮?竟致如此优柔寡断!这几个月来,我们和诸葛亮一仗不打,便放他回去,恐怕陈群、华歆那一帮老朽又要借机发难,对父亲百般羞辱了……”

“什么?我会怕诸葛亮?”听到司马师这番话,司马懿脸上慢慢现出了深深的笑意。他们不知道,我司马懿早就在二十多年前就和诸葛亮交锋过了。不过,不是在充满刀光剑影的战场上,而是在运筹帷幄之中。那时,赤壁大战刚刚结束,诸葛亮的“隆中对”方略因其成功实施而为魏国谋士界所瞩目。司马懿当时还比较年轻,官居丞相府军司马,掌管丞相曹操的军旅后勤工作,刚刚才进入曹操的智囊团。一向爱好谋划大事的他,怎么会放过仔细研究“隆中对”方略的机会?经过深思熟虑,他洞察到“东和孙权,北拒曹魏”是这一方略的核心内容。欲破“隆中对”,必先破坏吴蜀联盟。诸葛亮抓住了一个“和”字大做文章,而我们也可以抓住一个“离”字狠下工夫!司马懿想,乱世之中,人心易变,有利则合,有害则离,此乃人之常情,况且吴蜀联盟中不利于团结的因素太多了,如关羽对吴人的骄横态度、吴将对蜀人的强烈不满等……只要抓住时机,便可一举破之。但这些策略,他虽思之烂熟,却深藏不露,耐心地等待合适的机会将它们抛出来一鸣惊人!

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时隔十年,建安二十四年十月,蜀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出发,北进中原,一路上连战连胜,锋芒直指许都。曹操支撑不住,便召集群臣商议准备迁都以避关羽之锐气。看着一个个曾在曹操面前大言炎炎的同僚们在蜀军强大攻势的震慑之下吓得唯唯诺诺一筹莫展的模样,司马懿知道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已经到来。他静了静心神,从乱成一团的百官群中挺身而出,向曹操进言道:“都城,乃国之根本,不可妄迁。丞相镇之以静,自可安定人心。至于关羽来犯之事,我有一计可以退敌!”

华歆、贾诩等一干大臣乍见司马懿越众而出,已是十分惊讶,又听他讲自有妙计退敌,个个面面相觑,甚是不信。当然,对司马懿这番超常之举,心存讥笑者亦是大有人在。

曹操冷冷说道:“讲来听听。”

场中一下静了下来。司马懿面色平静侃侃而谈:“刘备、孙权从外面看似乎联成一气,无隙可乘,但其实他们内部并不团结。据臣所知,刘备强占了东吴的荆州,孙权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这一次,关羽轻躁北进,耀武扬威,大出风头,孙权岂会乐意?依我之见,不如立刻派出使者奔赴东吴,劝说孙权从关羽背后进行狙击,我军再从正面实施反击。那时关羽腹背受敌,必亡无疑,又怎能再危及许都?”

曹操大喜,依计而行。果然,不出两个月的工夫,吴将吕蒙白衣渡江,一举夺回荆州,斩杀关羽父子,解了曹魏燃眉之急。而司马懿亦因这一计成功而获得曹操赏识,成为曹操身边的重要谋士,从而青云直上。这便是司马懿从战略层面和诸葛亮的第一次交锋。他这一计,不仅完全瓦解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方略,而且还在吴蜀之间的联盟关系打进了一根楔子,使他们自此之后再也无法进行真心诚意的合作。自然,吴蜀不和,便给曹魏提供了分而治之的机会。司马懿当时就想,只要有朝一日我能掌握兵权,吴蜀的灭亡便只是一个谁先谁后的问题了。

想到此处,司马懿在心底冷冷笑了。二十多年前,诸葛亮在战略上已败于我手;二十多年后,他仍又在战术上败于我手,被我劫走粮草进退失据!毫无疑问,诸葛亮并不是我的心腹之患,也不足为惧。在当前的形势下,真正能危及自己的,倒是站在自己身后曾经给予自己全力支持的魏室啊!自己现在作好与魏室正面逐鹿争锋的准备了吗?还没有啊!我在关中大军之内根基未稳,也还未曾开始着手肃清异己,树立自己独霸关中的绝对权威——这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呀!司马懿仰面朝天,在心底悠悠一叹:事有轻重缓急,老夫现在也只有暂且舍外寇而平内患,待到彻底铲除朝中牵制自己的一切阻力之后,再来伺机灭蜀吞吴,一展自己的雄图伟略了!

他慢慢转过身来,静静地看着司马师,突然问道:“哦,对了,为父昨天交给你的那封信函可是送出去了?”

司马师见父亲避开关中战事不谈,却问起昨天他写信给远在长安的三叔司马孚的那封信函,心头颇感意外,便点头答道:“父亲问的可是写给三叔的那封信吗?昨天下午师儿就派人送出去了!不过师儿有些不解,父亲大人为何要特别交代送信的信使不走秘密偏僻的小径,却非走引人注意的官道不可?那是很容易被蜀军发现和逮住的呀!”

司马懿哈哈一笑道:“为父就是要让他被蜀军发现和逮住的呀!师儿呀!你以为这封信真的是写给你三叔的吗!为父这封信其实是写给诸葛亮看的。”

“写给诸葛亮的?”司马师一听,大是好奇,“父亲信中写的是什么内容?可否告知孩儿一二?”

“现在暂时还不能说,你自己认真去猜一猜吧!”司马懿一边高深莫测地说着,一边慢步走下了瞭望台,“依为父看来,五日之内,诸葛亮十万余大军便会全线撤退,我们还是先下来作好如何正确应付的准备吧!”

第4卷隐忍二十年,司马懿野心毕露第33章蜀魏之争第220节木门道的捷报

黄昏时分,向来是上邽原最为喧闹之时。驻扎在这里的蜀军以前通常都会在每天这个时候得到一段长达半个时辰的自由活动时间:士兵们散步的散步,练操的练操,干活的干活,读书的读书,聊天的聊天,当真是“鸢飞鱼跃,各得其乐”。

然而,今天上邽原的黄昏却异常地沉寂起来。一列列规模浩大的蜀军队伍正秩序井然地向着上邽原外的南方开动。原来,诸葛亮早在四日之前就开始作起了撤退的准备,但却定在了今天全军撤离上邽原。

他坐在马上,情不自禁地回头张望身后的上邽原,目光中有些懊恼,又有些忧伤。上邽原,这一片富庶广阔的“露天粮仓”,被落日镀上了一层灿灿的金光,沉默地屹然而立,目送着一队队蜀国将士的黯然离去。而在小陇山高高的魏军瞭望台上,诸葛亮看到那里人影绰绰,只是看不分明他们的面貌。但他知道,司马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