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马懿吃三国-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炎和司马攸兄弟二人抬着一只青铜盥盆稳步走了上来,放到司马懿的身前。那青铜盥盆透出来一股古朴典雅之气,盆侧两面雕刻着两只圆溜溜、亮晶晶的兽眼,兽眼中闪着沉静而神秘的光芒。

司马懿伸出了双手,在盥盆里慢慢润洗着。过了一盏茶工夫,他才收回双手,用司马炎递上来的绸子将手轻轻擦干。

这个时候,司马师从他身后膝行着爬上前来,双手捧着一方已经打开了的银匣呈到他面前。银匣之中,那块“殷王之印”莹然生辉、青光流转,在阳光映照之下,印钮上雕着的那匹神马更是显得栩栩生动,跃跃欲飞!

司马懿凝视着这方“殷王之印”,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自己的祖父司马儁、父亲司马防、叔父司马徽、大哥司马朗等人一幕幕真挚亲切的音容笑貌来,仿佛他们又来到了自己的身边,殷殷切切地鼓励着自己,鞭策着自己,指导着自己继续朝着更高更远的雄伟目标不懈不倦地不断迈进!一瞬间,素来庄敬自持的司马懿居然深深而泣,禁不住流下了一颗颗晶亮的泪珠。

他缓缓托起了那方“殷王之印”,将它高高地举过了头顶,然后以额碰地,带领着庙堂之上所有的司马氏子孙们毕恭毕敬地连续磕了九个响头。

进贡礼毕,王肃猝然扬声高喝道:“司马仲达,司马氏列祖列宗一脉所传的‘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兼济天下,继往开来’的大志,你和你的族人是否铭记在心?”

司马懿再次叩下头去:“懿和懿的兄弟子孙对此永世不忘,天地可鉴,日月可证!”

王肃微一点头,又将玉杖一扬:“示图明心!”

这时,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又共同抬着一筒巨大的绢帛画卷走上堂来,当众竖立如柱。

然后,他俩各自握住画卷左右两边的卷轴,分别走了开去:白绸的底面上,金灿灿的城邑、银亮亮的江河、红彤彤的峰岭、蓝幽幽的湖泊……在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豫州、荆州、司州、益州、雍州、凉州、西域等一块块形色各异的州郡图案上凸现而出、赫然入目!原来,这便是当年诸葛亮在渭河边密赠给司马懿的《六合归一图》!

司马懿旁若无人地慢慢膝行上前,伸出自己的手指在那幅巨图光亮滑润的锦缎画面上徐徐摩挲着,喃喃地说道:“列祖列宗、父亲大人、叔父大人、管宁老师、大哥、诸葛君……你们看到了吗?懿呕心沥血、披荆斩棘,终于肃清了中原诸州,而今只剩下益州、扬州、交州三州之地未归王化了……懿愿在有生之年奋力一搏,底定江南,一统六合,誓死不负你们的期望……”

他刚说到这里,陡然而来的一阵晕眩仿佛黑幕一般从头罩下,弄得他神色一滞。他暗暗一惊:唉!我今天真是感慨得有些昏了头么?一念未已,他蓦觉后背像是被人重重一击,整个身子磨旋儿似的原地一转,不由控制地斜倒了开去,竟然摔了一个结结实实!

“父亲大人!”司马师和司马昭二人一见,慌忙把手一松,就要过来扶他——只听“哗啦啦”一阵震耳巨响,那幅《六合归一图》登时就如一堵彩墙般直朝后面的地板上倒了下去!

司马懿仰倒在地上,正剧烈地喘息着,望着那幅轰然倒将下去的《六合归一图》,一瞬间不知从哪里又涌起了一股动力,拼命地挣扎着爬了起来:“别管我!不要摔坏了那图!”一边这么喊着,他一边手足并用,艰难之极地一寸一寸地向那已经扑倒在地的《六合归一图》缓缓爬去。他听得见自己上身的所有骨骼都似刚才被摔裂了一般发着“吱吱嘎嘎”的隐隐声响,然而这时他除了一心要爬到那图边之外是什么也顾不得了!

司马孚、司马师、司马昭、王肃、司马炎、司马攸等人一窝蜂围上来,搀的搀胳膊,抬的抬腰腿,噙着眼泪帮着已经几乎被摔成半瘫的司马懿小心翼翼地挪近那幅《六合归一图》……

终于,司马懿咬着牙关爬上了那平平铺倒着的《六合归一图》。这张蜀锦巨图七八尺来宽、一丈四尺来长,看上去犹如一张巨大的彩色锦榻。他忍着直入骨髓的剧痛一直爬到了画中的那块中原地带的图案上面,缓缓仰天躺了下来,朝着高高的庙堂穹顶,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来,仿佛是对凑上眼前来的兄弟子孙们,又仿佛是对九天之上的列祖列宗们,悠悠沉沉地说道:“你们——今天就让我这一次躺在这幅图上好好休息一下吧!”

司马懿在自家祠庙里祭祖行礼时突发风痹而跌倒摔地一事的消息被司马府上上下下数百口人严严密密地封锁了下来。只有隐居在温县老家的柏夫人在第一时间被府内总管司马寅火速接进了洛阳到司马懿榻前侍疾。这世界上,大概没有什么人比司马寅更清楚司马懿在临终之前最希望见到谁了。

当天晚上,名医华佗之徒、太医院供奉吴普就被秘密接进司马府为太傅大人诊病。诊断的结果是,风痹虽重而寿命无损,司马太傅若是再无意外还可安然多活二十年。

司马懿躺在榻床之上听罢之后,哈哈一笑,让司马寅赏了吴普二百块金饼以示谢意,然后便吩咐将他留宿府内替自己随时调治。

司马寅刚将吴普领去了后厢客房休息,司马懿就朝侍立床边的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直言而道:“你俩何必要暗暗买通了这吴普前来瞒骗为父呢?难道为父一生博学治闻、饱读群书,自己还不清楚自己的病情到底如何吗?”说着,又幽幽叹了一口气,“唉!为父当年为骗曹操装了一次风瘫,后来为诈曹爽又装了一次风瘫,没想到末了自己这一次真的却是栽在了风瘫之疾上了!这可真是天意啊!看来,老天爷和列祖列宗都是在垂怜为父的辛苦,准备让父好好休息了……”

“父亲大人!风痹之疾固然难治,但您体内元气并未大损,日后慢慢地细心调理,或许会有大大的转机亦未可知。”司马昭急忙开口劝慰而道。

司马懿脸上毫无波动,摆了摆右手,缓缓说道:“师儿、昭儿哪,这个转机为父怕是等不到的了。大圣孔子当年是在七十三岁之上去世的,为父今年也是七十三岁了,若能与他同龄而逝,也算是大有福缘了!既然所剩时日无多,为父就该向你们交代好身后的一切了……”

“父亲大人何出这等不祥之言?”司马师、司马昭都慌得伏在地上连连磕头,“您是天纵圣贤、命世雄杰,一定会没事儿的……”

在他床侧侍疾的柏夫人方莹也放了汤匙,掩面垂泪,哽咽而泣。

司马懿自己却开豁得很,呵呵一笑,从床头边揽过那面铜镜来,瞧着自己在镜面里那须发如银的容貌,看了又看,慨然道:“司马仲达,你这一生,大大小小、明明暗暗斗过多少场战争来,打败过多少个对手来,枭狠如曹操、狡诈如孟达、睿智如诸葛亮、精明如陆逊、恃强如公孙渊……哪一个在你手上占得了上风去?末了你终究是拗不过宿命,你想不到你也会有今天么?你也会有僵卧病榻奄奄待毙的这一天么?”说着,眼角却无声地落下泪来。

司马师兄弟听得心头发酸,都抱着司马懿的被角直哭。

方莹强忍着悲泣,皓腕轻抬,用手中绸巾轻轻拭去了司马懿腮边的泪痕。

司马懿暖暖地看了她一眼,缓缓放下铜镜,转脸朝着司马师兄弟淡然说道:“为父刚才有些失态了……生死更易,如同昼夜交替,明达之人不讳。今日却也不是你们兄弟二人难过的时候,都且静下来听为父将身后大事定了吧!”

司马师、司马昭二人只得咽住了泪,不再抽泣出声。

司马懿在方莹的扶持下从榻床上强自撑起上半身来,目光湛然地注视着这两个儿子,满面严肃地讲道:“为父临终之前,愿将自己这一生当中甘苦尽尝、顺逆俱历之后所得的经验铭训倾囊传授于你们!

“一是《黄石公·三略》里有一段话讲得好:‘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所适如肢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荀子》也讲:‘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你们要想将我司马家的千秋伟业承前继后、别开生面,若不广纳贤才、博取民心,如何能成?日后,万望你们远睹西伯、汉高等圣主明君的用贤之道,近观为父对州泰、邓艾、王昶等英杰奇士的栽培之术,就可以借鉴而行了。

“二是《墨子》曾言:‘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荀子》里也讲:‘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己、爱己,不可得也。’大汉敬侯荀令君之所以邈乎而不能及者,正在于此!为父之德行本不足法,你们要多多向他这样的大圣大贤深心研习才能德量日增而功业日隆啊!”

司马师听到这里,禁不住还是抽泣道:“父亲大人!您文以缵治、武以棱威,兵动若神,谋无再计,超越荀令君、魏武帝远甚!孩儿等念念行行以您为楷模已足矣!又何必去典章史籍中空求前贤往迹?”

司马懿听罢,悠悠而笑:“师儿,你错了!为父这一生当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学、勤学、善学’这六个字而已。这世上哪有什么‘不学而能,不习而知,不专而精’的天生圣贤?就是大圣孔子当年也曾问道于老子!你们要将我司马家的千秋伟业进一步推上层楼,就一定要多方学习精进,要超越为父今日之境界才算得你们有真才实学!”

司马师、司马昭二人听得父亲讲出了这等期许,不禁又被感动得泪流如注。

司马懿将深深沉沉的目光直仰上去,望向寝室的天花板,继续讲着自己的临终遗训:“第三,《管子》曾言:‘圣君任法不任智,任数不任说,任公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墨子》里讲:‘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些都是至理名言啊!从之则立竿见影,违之则灾殃立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