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医不如求己-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朋友小高告诉我一件喜出望外的事。她说两周前我曾教她找胆经上的|穴位,结果当时我随便点了那儿几下,就把她一直隐痛的外脚踝治好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她的外脚踝有问题,只是摸脉觉得她的胆经有阻塞,便告诉她要多揉胆经。现在想起来也不奇怪,她痛的地方正是胆经的丘虚|穴。很多人总爱崴脚,其实都是胆经阻塞闹的。
  举这些不经意间治疗成功的例子是想告诉您,不要把治病搞成很繁琐的事。有的朋友每天要按摩很多|穴位,还要刮痧、拔罐、练功,总觉得运用的方法越多,治疗的效果越好。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的气血就那么多,我们需集中力量,逐个解决身体的问题;切不可将气血分散各处,无的放矢,这样越治问题会越多,终将失去信心和耐心。记住:简单才有效,顺势才迅捷。
  其实中医西医之争真是无谓之争,本来就没有优劣,如同山水画与油画、佛教与天主教、咖啡与清茶、数学家与诗人之较。
  信西医者觉得西医是科学的结晶,而中医是玄学迷信。或说中药或许有效,而医理却是杜撰牵强之词,更有甚者言中药也不过是安慰剂,真是把中医几千年的探索等同于原始部落的拜神祷祝了。现代社会有众多疾病西医是明言无法医治的,而中医却有很明显的疗效,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中医西医之争真是无谓之争,本来就没有优劣,如同山水画与油画、佛教与天主教、咖啡与清茶、数学家与诗人,只是标准不同而已,并无高下之分。但二者确实是不好融合在一起,咖啡和清茶混在一起就是污水,国画和油画同画一处便为涂鸦,数学家和诗人也难有共同语言。好的东西合在一起有时候更加完美,有时却相互破坏。像中医西医二者的关系应该是相互配合、各显其能的战友,而不是珠联璧合、水|乳交融的夫妻。
  举个实际的例子,如支气管炎,西医主张消炎止咳,中医倡导宣肺化痰。先让西医治,症状很快消除,但随即又复发,不能去根;请中医来调,体质确有增强,但是症状却难以消除,最后变成老慢支。中医西医都望而生畏,故有“内科不治喘”的老话。
  一间房子,堆满垃圾,招来苍蝇无数。西医说,我有特效杀虫剂,只要一喷,苍蝇马上被消灭。果不其然,西医拿着喷枪,一会儿的工夫,苍蝇便尸横遍野,全部被歼,但屋里的垃圾西医却不管清除;没过多久苍蝇们闻着垃圾的味又来了,而且比第一次更多,因为屋里更脏了。西医再来喷药,喷着喷着,苍蝇们不再害怕这种味道了,西医也就只好向苍蝇们投降了。换来中医,中医说,为什么会招来苍蝇,那是因为屋里垃圾太多,只要把垃圾清除,苍蝇便自然不会再来了,所以要先打扫房间,清除垃圾;苍蝇嘛,先不去管它。经过中医的清理,屋里垃圾确实见少,可苍蝇却不见少,因为苍蝇也在繁殖,尽管垃圾少了,但现有的垃圾也足够它享用一段时间的,中医终于也有些累了、烦了,便歇下来,苍蝇们便更猖狂了。这就是慢性炎症性疾病无法治愈的根源。
  其实中医西医完全可以协同作战,各显优势。西医先喷药把苍蝇杀光,中医马上清理垃圾,让苍蝇没有繁殖的环境和时间,一来一往,疾病很快就可以痊愈,不治之症将变成易治之病。而是囿于门户之见,中医西医往往互不相容,或阳奉阴违。宽容点的大夫也只是不反对,但彼此却不合作,所以病人总是奔走于中西医之间,不知所措,真是事障易解,理障难除。所以,中医西医的矛盾是人的观念问题,跟医学本身无关。
  医生的职责就是协助和导引病人找“启动”这个自我修复程序的开关,而不是在没弄清前揣测身体的意思,胡乱地拨弄它们,干扰它们,扰乱其他正常程序的工作。通过仔细的检查与询问,医生发现了开关所在,用针灸、按摩、药物等方式,帮身体启动这个程序,剩下的工作就是身体自己的事情了。

()
  人活着谁没生过病,不论大病小灾,疾病的发生就好像被人触动了某个开关,运行了某段程序;而疾病的愈合好转则像身体内运行的另一套自救的程序。疾病的发生与痊愈,就在于这个程序能否正常启动,像电源开关一样简单,因此古人形象地称之为“病机”。疾病的发生与好转就像有人在玩弄这个开关一样。
  可以把疾病发生的原因比做计算机感染的病毒,平时可能潜伏在体内任一地方,当环境条件成熟而触发这个病毒的发作程序时,于是就体现出来各种症状。而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则是另一套自我诊断和修复的程序。人体修复程序比计算机高明得多、复杂得多。
  医生的职责就是协助和导引病人找“启动”这个自我修复程序的开关,而不是在没弄清前揣测身体的意思,胡乱地拨弄它们,干扰它们,扰乱其他正常程序的工作。通过仔细的检查与询问,医生发现了开关所在,用针灸、按摩、药物等方式,帮身体启动这个程序,剩下的工作就是身体自己的事情了。
  疾病好转程序的启动有时候并不直接体现为身体不适的减轻,身体可能为了彻底地解决疾病,某些时候的不适会比启动前还剧烈,疾病的症状反倒可能更重。人们多半会不理解身体的行为,认为身体无法掌控疾病发展,而去采取中断程序继续运行的措施来减轻痛苦。
  现代医学就是这样看待疾病带来的痛苦:人体被看作天生就是软弱无能的,没有外力帮助人体就会坐以待毙,身体自己对疾病没有抵抗能力;因此多采用对抗的治疗原则,而不是帮患者找到开关所在。这些理论认为只有人为地干涉消除身体不舒服的症状,才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把身体所有变化(包括好转的变化)多当作敌意,于是发现病变就切除、手术、放疗、化疗,搞得本来就被病毒程序感染而陷入混乱的身体再雪上加霜。用杀毒软件不论好坏一律清除,这个过程可能干掉了坏的程序,同时也把好的程序弄得支离破碎,无法复原;或者根本只是杀掉了部分“坏蛋”,还有一部分却去扰乱其他正常运行程序的工作,疾病从此进入恶性循环;此时即使找到真正对病的修复程序的开关,也可能因为前面一通乱杀,这个程序已经无法启动了,甚至要患者付出生命的惨重代价。
  学会听听身体的声音吧,它有自己处理事情的程序,有些程序看似凶险,但运行的结果都是为身体好,人们要学会观察身体的意思,帮助它尽早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制造障碍。
  我们的身体从一出生就是阴阳不平衡的,或偏阳盛,或偏阴盛,这两种体质哪个更好呢?过犹不及,无所谓好坏。阳虚的人有阳虚的人爱得的疾病,阴虚的人有阴虚的人爱得的疾病,所以阳虚的人平日以助阳温热为保健,阴虚的人通常以滋阴祛火为养生。尽力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保证。
  很多朋友急切盼望知道了解自己体质的方法,多次催我快写这方面的文章。我本来想经过深思熟虑再动笔,因为关于体质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的;但转念一想,可能我说得越详细,反而会令读者越迷惑,这就好比是说1+1=2,谁都觉得简单,但如果要问它为什么等于2,那就成了“哥德巴赫猜想”,谁也搞不清楚了。所以我就先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框架,让朋友们有个概念,毕竟学习中医是需要逐渐浸润、逐渐悟化的,学习的过程也必须是一个亲身体验的过程,否则学习的只是表面的知识,而不是实质精华。很多朋友想知道自己属于什么类型的体质,我有个粗略的自测项目,当然我这里是按中医的理念来划分的。人的体质类型很多,如果一一细说,反而显得混乱,不如简单地分为寒、热两类(以下阴阳的划分概念不够严谨,望专业人士见谅)。
  寒性体质(阳气不足):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身体的火力不足,表现为畏寒怕冷、喜暖喜热、不爱饮水或只爱喝热水、腹泻便溏、四肢不温、早晨起来就犯困、一到秋冬便咳嗽流清涕、爱吃葱姜、不喜梨藕、舌淡苔白、津液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黄、身体稍虚胖、喜安静独处、脉搏较缓慢(70次/分以下)。
  热性体质(阴虚火旺):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喜冷喜寒,多穿一件衣服便燥热出汗,爱喝水、爱喝绿茶、爱吹风、喜空调、爱吃冷饮,口苦、尿黄赤、烦躁易怒、便秘、口咽干燥、目赤、发热、胁痛、失眠,脉搏多较快(80次/分以上),舌红苔黄、面色发红、不爱睡觉、体味较重。妇女月经多提前,量大色深。
  其实严格属于这两类体质之一的人并不多,多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平常体质。或偏于热,或偏于寒,或里热表寒,或上热下寒,或忽冷忽热。
  基于不同的体质,在治疗时就要充分考虑;对于症状,倒可退而求其次了。举一个例子,我曾治疗过一个小女孩,18岁,症状为满脸都是大红疙瘩,还有经久不愈的咽喉疼痛。曾找过许多中医看过,都说是上火了。开的方子全是苦寒祛火的药,她先后吃过龙胆泻肝丸(泻肝火)、导赤丹(泻心火)、西黄清醒丸(祛肺胃之火)、牛黄解毒丸(祛心胃之火)、知柏地黄丸(泻胃肾之火)、连翘败毒丸(清热解毒)。而其脉搏每分钟只有64次,且舌淡苔白,是典型的虚寒体质。我问她平日的饮食偏好,她说最爱吃姜,不爱喝水,更不敢吃凉的,还很怕冷。我于是让她服用较为温热的成药——附子理中丸,是专治胃寒的,一次两丸,一日三次,连服一周。小女孩告诉我说,附子理中丸很好吃,又甜又辣(其实这药我觉得很难吃),咽下喉咙时咽部的疼痛就大为减轻了,然后觉得肚子里暖暖的,很舒服,脸上的大红包也明显小下去了。
  治病的时候如果能了解到患者的体质,也就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