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寒门天下-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出房门,晨曦射来,郭嘉眯着眼睛望望天空,晴空万里,晨曦普照,真是个爬山的好天气。

等候在不远处的郭修和郭齐一同上来行礼道:“主公。”

郭嘉挥手笑道:“走吧,别以为你们不是沙场建功的武将就懈怠了锻炼,随我一同去这太行山余脉走一走,有益身心,免得将来连逃命的体力都没有。”

长相一般的二人相视一笑,同声称善。

上山无路,郭嘉三人攀爬极为艰辛,就连衣服也被划破了不少口子,不过满头大汗地攀上山腰一块平坦开阔之地时,都有一种克服艰辛后的成就感。

站在山腰荒地,俯视可见山下十数座木屋参差而立,遥望南方,可隐约看到沁水东流,原野天际尽在眼前,登高望远,豁然开朗啊。

擦着额头的汗水,郭嘉轻声问道:“天下诸侯会盟酸枣,你们都知道了吧。”

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郭修和郭齐二人精神一震,走到郭嘉左右侧答道:“已经知晓。”

郭嘉瞧见二人自信淡然的神情,有心考考他们,于是便问:“郭修,若你是这关东军主帅,会如何做?”

从前在颍川时是跟着戏志才,徐庶,郭嘉三人学习,而后来到太行山下后,修齐治平四人整日与谋士武将互相切磋战略思想,如今早已能够独当一面。

郭修昂首望天,从容道:“三路出兵,一路兵压孟津,一路强占武关,一路坚守成皋,坚壁清野,震动三辅,董卓必败。”

听到郭修的战略,郭嘉情不自禁露出赞赏笑容,这三个战略要地拿下之后,垒砌高墙,即能将董卓逼入绝境,占武关截断董卓西逃退路,临孟津虎视洛阳,据成皋困董卓不能南下。

洛阳城虽豪富林立,可董卓倒行逆施,吓得不知多少豪族迅速逃离洛阳,储粮经过连年战乱和养兵消耗,早已殆尽。城中二十万兵马加上百姓,若遭坚壁清野之策,董卓供养大军的军粮恐怕不久将难以为继,粮尽之时,则会军心大乱,哗变骤起,洛阳,不攻自破。

这个战略郭嘉不相信关东军中没有人想到,但是想到了盟主会不会采纳,诸侯会不会同意,那要另当别论了。

“郭齐,诸侯会盟,号称五十万大军讨伐董卓,你说,孰胜孰败?”

郭齐表情严酷,沉声道:“董卓不败,诸侯不胜。真正得益者,袁本初。”

呵呵呵

轻笑中郭嘉赞道:“郭齐,诸侯会盟声势滔天,皇城中忍辱负重的文武百官翘首以待,却都不如你看的清楚啊。”

天下聚焦的关东军伐董尽管最终是闹剧收场,可这里面除了诸侯之间的勾心斗角,实际上在一开始便从来没有几个诸侯是真心伐董。

董卓若挟持天子据守险要与关东军一较高下,那胜负真就难料了,但董卓自入洛阳后心性大变,或是压抑在内心的暴虐种子彻底萌芽之后,已经没了进取天下的雄心与霸道,如此,董卓要么败亡,要么劫持天子西逃。

而关东军为何不愿追杀董卓?若是劫回圣驾,将是天大的功劳,好大喜功的诸侯们为何又在此时止步不前了呢?

“郭齐,你为何说真正得益者是袁本初?”

冷淡一笑,郭齐低头漠然道:“关东军是响应曹孟德讨董檄文,曹操此人,的确忠心汉室,从他刺杀董卓便可看出,因此,曹操想要剿灭董卓,匡扶汉室。讨董檄文昭告天下,四海皆震,天下人看到了一个英雄挺身而出,如果此时,其他诸侯不前来会盟,天下人如何看?是董卓同流还是心存不臣之心?况且讨伐董卓此等为国赴难的义举,不知可得多少天下俊才投效之心。诸侯们一半是被逼来的,一半是争先恐后来壮大自身威望的。”

欣慰地看了郭齐一眼,不愧是数百子弟里脱颖而出的少年俊彦!

天下士族!你们看到了吗?你们把持着仕途,你们主宰着学堂,贫苦百姓的孩子没有机会读书学习,天下自学成才者已如过江之鲫,我与好友们只教导了不过数百子弟便有如此俊彦脱颖而出,足以让你们汗颜吗?

“既然如此,与袁本初又有何关系?他一个渤海太守,凭什么能够当上盟主?”郭嘉负手而立,心中比任何都要开心,这种成就,无人能明白。

郭齐漠然接口道:“袁家四世三公不假,但袁家是士族领袖,会盟诸侯真正有实力者,莫不是州牧或一郡太守,手中兵马强将均不弱于袁绍,兼与各地士族势同水火,推举袁绍为盟主,四世三公不过是一个给天下人看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是诸侯们不想董卓败亡,而袁绍,又是最不希望董卓败亡的,因此,推举袁绍为盟主,颜面情理服众,又符合诸侯们的利益。”

话音一落,另一旁的郭修拍手赞道:“我还以为只有我看到了这一点,没想到是我自大了。呵呵,此刻诸侯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董卓是国贼,他若灭亡了,汉室还要苟延残喘些日子。袁绍城少兵寡,急迫想要扩张势力范围,日后也一定会先起兵戈,推举袁绍为盟主,一来袁绍定然只顾造势,并不会全力伐董。二来这个袁盟主如果日后先翻脸撕破联盟协议,开始扩张属地的话,那么诸侯们就会消除顾虑,割据称雄。”

十八路诸侯里面不乏手握丹阳兵的陶谦,控弦凌厉白马义从的公孙瓒,甚至刚刚接受孙坚投效的袁术等等,这些人怎么会服从袁绍?如果不是看清了袁绍是最不希望伐董的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又怎样?抵得住刀兵相见生死搏杀吗?

袁家士族领袖,士林威望非同寻常,可西凉马腾会管你名望吗?袁术会甘心袁绍扛起袁家大旗吗?等等太多原因都不足以让袁绍当盟主,可有了足够的利益,诸侯们也就妥协了,跟在袁绍后面举着伐董的义旗,收足名望,做足面子功夫,联盟散伙也就不远了。

眼看日上三竿,郭嘉便于二人开始下山,登山目的就是锻炼锻炼身体,并不是为了山上景色。

回去的路上,郭修忍不住问道:“主公,我们何时起兵?”

郭嘉朝郭齐望去,揶揄道:“你二人都猜得到,为何还要问?郭齐,回答他。”

郭修脸色有些尴尬,郭齐也是露出几分苦笑,开口道:“主公在等洛阳的消息,董卓不可能坐以待毙,进,他怕号称五十万的关东军真的将他一举剿灭,退,也只能西逃,退守关西,以崤函之险拒挡外敌。主公,我知主公想要等董卓西逃,可我不明白缘由,如今我太平军已准备充分,为何偏偏要等董卓?”

郭嘉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心中只是感叹如果董卓真的如同历史中那样迁都长安,那真是走了一步错棋,而这一子落错,全盘皆输。

枭雄争霸天下,往往一步进退,决定天命。

郭嘉不能告诉二人董卓会搬空洛阳的财富,会连皇陵也盗掘挖空,虽然即将迈出争霸的脚步,可眼下手中财富根本不足以支撑三月时间,倘若起兵受阻,难道去劫掠平民百姓吗?真要到那个地步,郭嘉宁愿卸甲归田。

董卓,你我相见的日子,不远了。

 第五章 遮天蔽日

自酸枣会盟以来,关东联军在大帐内每日饮酒作乐,烹羊宰牛,高声喊着匡扶汉室的口号,却按兵不动,负责供应粮草的冀州牧韩馥愁眉苦脸,关东军虽号称五十万,实际上不过二十万兵马,但也让韩馥心在滴血,冀州再富饶,不可能长久支撑下去,何况还是帮别人养兵。

真心实意想要讨伐董卓的自然就是发起联盟的曹操,他每日向盟主袁绍进献破董策略,其中就包括郭修对郭嘉说过的战略,可袁绍表面上从善如流,却每到最后都要用斟酌斟酌推辞一番。

仍然对关东军抱以期望的曹操是每日唉声叹气,心中希望的火花也逐渐熄灭,最终请战自己去讨伐董卓。

关东诸侯们一看曹操的架势,假如让曹操自己去讨伐董卓,那么他们将失信于天下,无论成败,曹操都将独揽名利,于是联盟推选先锋大将领兵出战。

刚刚投入袁术帐下的孙坚请命担任先锋大将,一来是他虽投了袁术,却心有不甘,假如讨董有功,或是真的杀入洛阳解救了天子,那么孙坚大可不必寄人篱下。二来,此时建功立业,纵然不能名垂千古,至少也能让孙家在天下崭露头角,为日后再图自立打下基础。

袁绍发现是袁术手下将领孙文台请战,打着让袁术损兵折将的算盘便拜孙坚为先锋大将。

恰好此时,董卓听闻关东军前来讨伐,先斩了袁绍叔父袁隗一家五十余口,再让吕布与胡轸领军前去杀退关东军。

吕布名义上是董卓义子,但实际上是半降半投而归附董卓,兼此人桀骜难养,与董卓麾下西凉将领摩擦不断,数月下来已然势同水火。

亲率六万大军的吕布与胡轸一路剑拔弩张地赶来消灭关东军。

可没想到正是利用董卓军将帅不和,孙坚虽初战受挫,甚至差点儿丧命,不过随后便势如破竹,大败吕布,并斩下董卓麾下大将华雄的人头。

吕布与胡轸溃逃,孙坚一路凯歌逼向洛阳,眼看形势大好,指日便可抵达洛阳城下,令董卓四面楚歌,可是,孙坚军中粮草供应不足,答应送来的粮草已经延误了五日还不见踪影,孙坚立刻料到是诸侯们在拖后腿,于是亲自星夜兼程返回酸枣,面见袁术。

“将军!我孙坚虽是以长沙太守的名义前来会盟,可这里的诸侯,哪个不清楚我是为您效力?我在前线斩将杀敌,最终还不都是将军您的功劳?董卓在皇城将太傅袁隗一家五十余口斩首,是您袁家的仇人,与我孙坚可是半点儿私仇都没有啊。眼看洛阳就在眼前,此时断我军中粮草,我又怎么跟将士们交代?哗变一起,您可就成了天下笑柄了啊。”

孙坚陈词恳切,袁术也大为感动,他扶起单膝跪在他面前的孙坚,坚定地说道:“文台,你放心,我这就去找韩馥要粮草,这几日我也正为此事发愁,虽然十八路诸侯是我袁术在督运粮草,可粮草都在韩馥手上,他不给,我总不能拿刀逼他吧?不过你放心,今日无论如何,我都要让韩馥给我一个交代,谁的粮草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