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温侯-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解释道:“长安地广人丰,前有潼关之险尚胜虎牢,后有三辅之地归附主公,立都长安逼诸侯之芒,又能修养生息,此为一;洛阳为大利,送于敌军,其各诸侯如何分这洛阳,因其利而分诸侯,此为二。”
董卓想想,此计确实大妙,只是这洛阳…
正当董卓犹豫不决之时,有下人报讨虏校尉贾诩从长安回来晋见。
自从上次贾诩出计,使用皇甫嵩两位将军,且分析的合情合理,便也让董卓见识了贾诩的智谋,如今心中决战不下,董卓正好要其他也出出主意。听贾诩来了,急令人带他进来,董卓道:“文和,何以至此啊?”
贾诩道:“武威太守马腾已经被我军打退,丢失的郡县也全部夺回,与我等定下合约,不再侵扰,末将先来禀告相国。”
这算得上董卓这几天来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了,心中都是大安。
董卓笑道:“甚好,此行多亏文和了。”
贾诩连称不敢,只说是自己的分内之事,所依者皆是郭汜以及凶猛的西凉军。
董卓道:“文和啊,本相有一事实在难以取舍,不如你也来商讨一番。”
其后,董卓把李儒的建议告之贾诩,希望他能给他一个建议。
董卓道:“文和,此事可行否?”
贾诩思考一阵,道:“军师之计,不可不谓之妙,然迁都长安,文和实在不能苟同。”
李儒倒也不恼贾诩的反对意见,问道:“文和又有何妙计?”
贾诩对董卓,李儒二人道:“主公,军师,贾诩以为我等即使要放弃洛阳,也不应该在此时撤离洛阳,这样只会让情势更加难以控制。”
董卓道:“这是为何?”
贾诩少顿一会,整理一下思路方才道:“诩曾听闻一个故事。故事说从前有个贾商被几个很饥饿的人尾随。那个贾商没办法,只得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他们一半,自己好趁机离开。不想那几个饥汉吃了一半的干粮后,心生歹心,为了那另一半的干粮,于是追上那贾商,把他给杀了。”
董卓道:“文和的意思是,我就是那贾商?”
“正是”,贾诩继续道:“此时主公如同那贾商,各诸侯如同那几个饥汉,主公所控制的地域则为干粮。主公为避锋芒就把洛阳舍弃,可那长安就是万无一失吗?洛阳地之广,物之丰,人口之多为天下之最,那潼关虽为天险,可又能比虎牢多几分凶险。况且,主公若真的弃了洛阳,此举不是告诉天下,主公怕了他们,这也只会使他们的气焰越是嚣张,一鼓作气之下,贾诩只怕…”
听到这里,董卓心中更是难以抉择,烦闷之极,便起身漫步在屋,以整思绪。
贾诩再道:“诩尚有一计可立退敌军。”
闻得此言,把董卓激动得狠狠的抓住贾诩的手道:“速言之。”
贾诩顾不得疼痛,道:“可令天子写下诏书,命诸军退回各封地。”
董卓不解道:“这诏书有用?”因为董卓早已不把汉室当回事,如今闻听贾诩之言,竟然有些不明所以。
“自是有用”,贾诩道:“此次敌军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他们还是拿着天子打幌子的。主公只需叫天子下一道诏书,若不从则是违背天子,此为不忠之举,我料他们必不敢违抗。”
一旁的李儒插嘴道:“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闻得此句,心中大快,大笑道:“好一句‘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有爱婿与文和想助,何愁大业不成啊。”
董卓重新开始自信满满,昔日霸主的神态又是回复。
座下的其他将领,或有忧色,或是欣喜。
张辽心中担忧,暗道:此人智谋不在李儒之下,留在董卓身边只怕日久生变,当寻个机会除去此人。
而贾诩与李儒相视一眼,这两位当事人的心中却有截然不同的想法。
本以为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贾诩也是暗松一口气,却不料从府外闯进一将,全身欲血,面色疲惫,一进府门便跪地大叫道:“相国,末将无用,丢了虎牢关。”
进来的正是那与胡轸一同镇守虎牢关的守将徐荣,本在后方设伏,却不料被吕布,曹操,孙坚三军合攻,本就只逃出的两万人马,又是折损了五千人方才逃脱,徐荣这才日夜兼程的赶到洛阳,为董卓呈报。
贾诩见徐荣前来,又听丢了虎牢关,心中一暗,暗叹怕是要坏了自己的大计。
董卓听徐荣讲了经过,大怒道:“胡轸狗贼,枉我如此信任,想不到居然敢出卖本相。”
为尽最后的一点力,也为了实施自己的大计,贾诩只得再道:“相国,为今之计只能一方面进宫叫天子写下诏书;另一方面须得在前方设下一道防线,第三则是从长安调集人马进京,第四则是派一人前去见那十八诸侯的盟主袁绍,令其退兵。”
前几条即便是董卓也是能看清的,只是最后一条却是有些疑虞,便问道:“文和这是何意?那袁绍恨我入骨,如何能被我说服而撤军?”
贾诩道:“相国,袁绍能在袁隗等百余人还在洛阳中就敢出兵来袭,能拿到相国还看不清此子?只要对其说明利害,他袁绍必退。”
身旁的李儒倒是想到:此人把握人心之准,天下少见。
董卓道:“如此该派何人去?”
贾诩笑道:“自然是那怕死的袁胤,此人贪生怕死,且毫无才谋,即便放他出去如同放了一只鸡犬,也无大害,而他还是袁绍的从弟,想来更能说明利害,到时候再对袁绍许以重诺,想来就算他不退,也不会激进,只要他这个盟主不进,那些心怀鬼胎的诸侯还能有几个愿意冒着独自面对十万西凉军的危险而来。”
当日董卓令人派兵包围太傅府,全府上下无一部跟随袁隗牺牲,唯有袁胤一人求饶,后来被关入大牢,以待后用,如今果然是拍上了用场。
董卓心烦意乱,只是答应先进宫再说,令张济率军三万在前设下防线,其他事情稍后再议。
众人无法,应了一声后,便也退去。
“我儿,与我一同进宫见那天子去。”董卓穿好朝服,叫上李儒一同进宫。
李儒还是如以往一般,只是顺从的站在一旁,等董卓准备完毕。
自从哥哥少帝刘辩被董卓密谋杀害后,整个后宫便只剩下了一个姐姐了,今日难得偷得半日闲,跟几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小黄门在皇城御花园中一起玩游戏,这也是汉献帝刘协每日最开心的事了…
“陛下,在这,在这…”
“我在这…”
此时他们玩的游戏便是在一个固定的圈里,让一个人蒙上眼睛去抓其他人,而其他的人只能在这个圈里躲闪,不能跑出去,也不能被扎住,否则是要受到处罚的。
对于刘协来说,此时可以稍稍忘却自己是个傀儡的事,笑容也出现在他幼稚的脸上了。
现在正是刘协被蒙上眼睛去抓其他小黄门。猛的刘协顺着声音扑过去,抓住了一个:“抓到了,抓到了…”
很快,刘协就觉察到不对劲的地方,旁边的其他小黄门没有像往常那样叽叽喳喳,而抱住的人的身材是实在高大了点。刘协心中浮现一丝不安,拿下眼罩后,出现在刘协眼前的就是他日夜都想杀死的董卓。
“相父。”刘协轻轻的叫道。
董卓此时倒是很有威严,沉声道:“陛下不在用功读书,在此作什?”

第十七章:刘协受屈暗垂泪,万年畅想英雄临

却说汉献帝刘协正在自家皇宫花园玩耍,不料董卓前来讨旨,被其撞见,开口便是责问,丝毫没有把这个天子放在眼里。
在董卓把持朝政的这段时间里,因为董卓的凶残手段,也给刘协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为在很多的时候这个只有九岁的皇帝不得不看着董卓将那些忠于大汉的臣子或是凌迟,或是烹杀,反正是极尽残忍,有时候还是当着他的面故意而为之。
刘协心中对董卓极恨,却也怕极,但现在也只能道:“孤实已用功在读,故而稍感疲倦,想玩耍一下以解疲倦。”
董卓正自心情不好,如何听得进去,冷哼一声道:“时天下正当动乱之际,陛下不关心朝野安稳,不体恤百姓辛苦,却在此处玩耍。好,你身为天子,董卓无法责难。来人啊,把这些蛊惑主子的奴才全拖出去,砍了。”
旁边自有卫士领命,一人一个的拉着那些小黄门就要出去。
那些小黄门一听要砍头,皆吓的倒地不起,或大哭,或大叫饶命。
刘协固然惧怕董卓,可他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愿意便害死这几条人命,况且宫中皆是董卓的党羽,能够玩在一起的也就这么几个同龄的小黄门,因而求情道:“相父,刘协以后再也不敢了,望相父手下留情,放过他们吧。”
董卓冷眼旁观,想来刘协做的这些还不够。
“陛下救我啊…”
刘协闻言看去,是宫中新来的一个小黄门,叫小义子,与刘协年纪相仿,人又机灵诚恳,可以说是刘协宫中唯一一个可以说上几句心里话的朋友。此时小义子痛哭流涕,在卫士的拖行下,不断的呼喊着“陛下”,希望刘协能够救他一命。
“相父”
刘协此时已经微带哭声,望着这个令他赍恨的董卓,又是叫饶一声。
可董卓还是不闻不问。
“噗”的一声,原来竟然是刘协无法,只得跪了下来哭道:“相父,刘协以后一定听相父的后,请相父放过他们吧。”
天子给自己下跪,这一来,即便是心情再不好的董卓也是舒坦的很,到底刘协还是天子,也不好逼人太甚,已经如此,董卓便道:“哼,下次要还让某看见,顶斩不饶。”
那些小黄门闻听总算是逃过一场,连连叩头告谢,不过不是对刘协,反而是对董卓,想来在他们的心中也是明白,这天下的生杀大权已经是掌握在董卓的手里了。
言毕,董卓带着亲卫大摇大摆的在旁的竹椅坐下,任由刘协继续跪在地上。
皇家的尊严,天子的尊严,让刘协小小的年纪,居然忘记了痛苦,用自己的手在腿上深深的挖出几道血痕。
“陛下,臣拟好了一份诏书,希望陛下能够准许。”
李儒将先前准备好的退兵诏书,平摊在案几上,还有人则是扶起刘协,送上玉玺。真是讽刺啊,这代表天子的无上宝物居然不在天子的手上,而是在董卓的手上,而刘协要做的居然只是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