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温侯-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子见解,司马防不由长叹一声,却是笑道:“老矣,老矣…”
司马懿这才醒悟,急忙道:“父亲…”
司马防笑道:“无妨,不过是实言罢了。仲达,我司马家族在此存在百年,所依者便是审时度势,从未下错一步棋,如今这一代中也只能交给你与伯达。”
司马懿道:“父亲正值壮年,何必说出此等话语?”
司马防深深看了司马懿一眼,对其言道:“为父准备到邺城去,既然只是你兄长一人还不足以让吕布信任,那么再加上我这一副老骨头,想来总是足够了。”
如果司马家的家主也是到了吕布的控制下,那么先前谋划王匡的司马家族势必可以让吕布放松警惕,以免让他觉得日后会像对王匡那般对待吕布。
只是这边司马父子想的活络,其实对于吕布来说只是纯粹的想要招募下司马懿这个他认为在汉末军事能力最为出众的人才引为臂助罢了,若是让吕布知道自己的一番求贤若渴成了他们父子的一夜未睡的原因,却不知作何感想。
在晋阳,吕布大赏群臣,保有了原来的并州故吏,对百姓也是毫发不伤,除此之外,更是将军中大批因为战事需要而招募而来的兵马遣散,让他们得以回家与亲人相聚,这个举动一下子的抓住了并州百姓的心,也为日后的治理提供了相对安稳的环境。
虽然逃往西河郡的高干,联合西河太守王凌继续顽抗,但是对吕布来说他们已经算不上什么问题了,所以只是令在这次并州之战表现极为出色的赵云,夏侯兰二将,连同上党郡降将韩暹,秦仪等人驻守扬城,伺机而动。令吕布在意的是,居然从军中还听到徐晃之名,得义兄高顺推荐,徐晃暂时归于高顺所用,继续留在上党郡,日后再作打算。
而此时偏据一地的高干自然不会奢望吕布会放过他,所以极力鼓动王凌一方面求助洛阳,一方面去联系匈奴人。这是高干狗急跳墙的办法,在他看来,得到北方三州的吕布已经不是一般热您能够搬倒的了,他自然更加不能,所以要想重新夺回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力量,而现在唯一的办法也许就是境外的匈奴部落。
不管吕布如何英勇,总不可能比得过汉武帝吧,他手下的国力也势必不能与匈奴抗衡,而且让匈奴人与吕布斗个两败俱伤,其后他高干不但能取代吕布,而且若是得到机会再收拾一番匈奴人,这声望可就鼎盛了。
不知道高干想的是太过理想化,已经有些痴人说梦的意思,还是真的没有其他办法而想,反正他对王凌全盘说出他的想法:若要击败吕布,必须得到匈奴的帮助。
西河太守王凌可是朝廷王允王司徒的侄儿,虽然在外占地为王,但是骨子里可还是汉臣。这么多年来,死在匈奴人手上的汉人可是不计其数,身为汉臣的王凌自然绝不会答应。
于是在数次劝说无果的情况下,高干终于做出他来到西河郡的第一个错误的决定,准备用武力抢夺王凌的势力,而这也意味着他将失去王允的支持,也就是朝廷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偏向吕布。
王凌虽然猝不及防,但是自己在西河郡经营多年,还是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使其得以安全的逃过高干的毒手而前往太原郡投靠吕布,并述说了高干的计划。
其后,到达西河郡的高干终于还是做出他人生中最为错误的一个选择:向匈奴请求出兵。
不管吕布与高干,与王匡之间怎么争夺,但那都只是内部的争斗,而那匈奴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恶疾。
对于并州百姓来说,匈奴就是嗜血的狼,而高干现在的所作所为与狗却是无异。
一时间原先对高干还抱有希望的一些人,尤其是并州百姓都唾弃了高干,而相对的,坚决对外族用兵的吕布一方则是要再次被树立为民族英雄。
在西河郡的离石,中阳二城的守将吕翔,吕旷两兄弟不愿意见到匈奴人入境后让百姓受苦,率先起事反对高干,同时把匈奴的五万人马拒之关外。
只是这五万匈奴已经是高干的最后的希望,而匈奴也想好好的劫掠一翻好为这一个冬天储藏足够的物资。
在汾阳的高干先是给与逃出升天的韩猛五千还算是经受过训练的正规人马,在钨县一带设立各种阻碍,用以防御来自上党,太原的压力,以达到拖延时间目的。而自己则是征集了人数众多的百姓为其前军,假装声势浩大,威逼中阳的吕旷,虽然他手下能真正上战场的只有八千人马。
高干部将岑璧有武力,被高干封为前锋,领三千军先行往中阳叫关。
岑璧自持武艺高强,亲自出阵叫骂,欲要斗将。
中阳主将吕旷为了一振城中将士士气,也亲自出城应战。不想只是数个回合,吕旷就斩杀岑璧于马下,其后中阳军乘势迎头痛击岑璧部。可叹这三千人马本就信心不足,现下主将又被人给砍了,哪还会有什么战心。很快这三千人马都放下兵器乞求投降,只有数百人逃离。
吕旷把俘虏的人马重新编进自己的军中,而对逃跑的士兵则是放了他们,毕竟都是并州子弟。
监军在后的高干闻听大将岑璧被斩,三千人马损失殆尽,真是心疼不已。要知道自己现在的资本是用一点就少一点,实在再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了。
既然三千人马不行,那就三万人上,抱着这个想法的高干想用人海战术去冲击中阳城。

第一三一章:吕旷守城抵强敌,赵云轻骑入西河

虽然只是一些没有接受过训练的百姓,但是数量上的差距让高干认为夺下中阳城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在五千正规军的监视下,三万民兵冲击着中阳。而吕旷的部下显然是不愿意去杀害这些几乎没有杀伤力的人群,更何况里面还有不少人都是熟悉的,或是亲人,或是朋友,但是在吕旷带领下还是一次有一次的击退了他们。
一天下来,高干用民兵付出大量的生命以换取城池的作法并没有取得最后的结果,但中阳城内的众将士也已经很累了。相比较身体的酸痛,内心的痛苦真是一种煎熬。
看着自家百姓死在自己的手中,相信每一个士兵的心中都会留下阴隐。吕旷做着他力所能及的事,巡防,抚慰以及愤怒…
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吕旷与他将士不得不再次紧握住身边的兵器来迎接暴风雨之前的平静。
“将军,您快看,看敌军大营。”有眼尖的士兵已经大声的叫喊着,显然是看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主将吕旷急忙向那个方向看去,只看原本应该处于安静的敌军大营现在却是人声喧闹,甚至还有多处地方出现了火苗,显然不会是因为他们在做饭的时候犯了什么错误。
副将上前道:“将军,你看是否是太原等地的人马?”
吕旷想想却是否定道:“不应该这么快啊。”
的确,从高干逃到西河郡,率兵来攻击中阳城开始计算,不过才过了八天的时间。
在八天时间内,突破高干的防守圈再进发到中阳城,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除非…
除非这一切早就被人设定好了。当初为了帮助赵云成长起来,吕布派遣他为攻击新兴郡的主帅,而且还分给他三千狼骑。自赵云自攻下新兴郡,稳固防守后,就依照吕布的指示,迅速的带着这三千狼骑乐平郡到上党郡,再奔袭到西河郡一带隐藏起来。虽然不断奔走着,但是坚韧的战斗素质在这些人身上被完美的表现出来。潜伏一个月的时间,忍受着难以想像的困难,只为了等这一时刻的到来。赵云的威武,狼骑的精锐,根本不是这些民兵可以阻挡的,虽然这是双方的兵力相差了十余倍。
正如古人常言的那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于吕布来说,赵云绝对是自己日后争霸天下最重要的一步,而且以他的品性也势必会是自己可以信任的人,这一点甚至比他的武力还要重要,所以吕布需要赵云成长起来,而战争就是最好的磨练。
当中军帅旗被砍断以后,在城上观望的吕旷终于不再迟疑,而是出兵呼应。
首尾来敌让高干军混乱不堪,尤其是那些刚刚入伍的民兵更是出现大规模的逃跑。这一跑不但带动了更多的人,也打乱了高干手下正规军的阵容。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在赵云的一杆枪与狼骑的反复冲击下,战斗就结束了。
乱战之中,高干被赵云一枪穿身刺杀当场,其部众再也没有抵抗的意思,选择了投降。仅仅付出两百人的代价,在中阳守军的帮助下,赵云就彻底的消灭了敌军,俘虏四万,兵器辎重无数。事后,除了愿意留下来归顺赵云的六千人外,其余的三万多人都被他放回家乡,任他们去留。
中阳城守将吕旷虽然不识得赵云,但是他的勇力足以让他重视这个年轻人,神态恭谨,抱拳谢道:“吕旷多谢将军相助,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赵云亦是还礼道:“在下赵云,字子龙,这位是我的好友夏侯兰。”
在赵云身边的另一骑上坐的便是夏侯兰,他也是一直作为赵云的副手跟随至今。
吕旷笑道:“将军及时前来相助,在此多谢了。”
赵云,夏侯兰只是笑着回了几句。
随后吕旷请赵云二人进城,安排了酒宴招待。
“有些简陋,还请将军莫要嫌弃。”
赵云举杯道:“正值战乱,能有白饭淡水便足矣,其他的还是用于百姓温饱才是。”吕旷赞道:“将军仁义为先,令某敬佩,不过请将军放心,城中百姓人人皆有饭吃,倒是饿不住,就请满饮此杯。”
“如此,我也却之不恭了。”
众人互敬了几杯后,方才安坐。而吕旷也切入正题,直言道:“子龙将军,如今虽然诛杀高干,解了中阳城之围,但是先前已经让高干知会了匈奴人,其后只怕他们已经要发兵前来,故而想请将军与我速速前往离石城相助我兄长吕翔。”
赵云正色道:“这是理所当然,两位将军为了大义而选择与高干等人作战,赵云也是极为敬佩的,等休整一日,我们就去援助离石城,可好?”
吕旷拜谢,言道:“如此就多谢将军了,来,请再饮一杯…”
没有时间再多做休息,赵云就又带着中阳及本部人马共一万人前往离石城援助吕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