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14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4日,6战队打下了卡特岛,收容了21oo名美军官兵,其中有82人患有严重地传染病。被单独隔离,后来其中有31人死于传染病,另外51人被治愈。
25日,6战队打下了华特林岛,收容了32oo名美军官兵,其中有548名重伤员,218人患有严重传染病,最后有284人不治身亡。
27日,6战队打下了伊柳塞拉岛与大阿巴科岛。一共收容了5532名美军官兵,其中重伤员与患有严重传染病的2164人,最后不治身亡的有139人。
29日,6战队打下了美军防御最坚固地新普罗维登斯岛,也就是巴哈马群岛府所在的岛屿。收容了4184名美军官兵,最后有438人因为传染病,或者是严重伤势而身亡。
九月的最后一天,6战队打下了大巴哈马岛,收容了1134名美军官兵,其中重伤员74人,有21人在医官抢救之前就已经死亡了。而这也是战斗伤亡最小的一次,大部分美军都选择了投降。
到此,巴哈马群岛战役结束。整个战役中,6战队阵亡官兵529人,伤3174名,另外还有328名官兵染病。相对而言,6战队的损失并不是很大,而且整个战役花掉的时间也要比预期的少得多。相反,真正消耗得多的还是弹药物资。
在整个战役期间,6战队消耗了大概321487吨的作战物资,虽然比起在古巴的作战行动来说,这个消耗已经算是很少地了,可当时参战的6战队官兵不到2万人,战役时间不到半个月,平均每人每天消耗物资1。5吨。而在进攻古巴的时候,平均每人每天消耗的物资还不到1吨呢!当然,这些物资并不全是被6战队官兵消耗的,真正的消耗大户是支援舰队。当时支援舰队仍然隶属于6战队的编制,因此其消耗的物资也都计算在了6战队的账上。在所消耗地物资中,支援舰队所消耗掉的弹药就过了12万吨,燃料近1o万吨。也就是说,6战队的地面部队所消耗的物资实际上不到1o万吨。
除了6战队之外,联合舰队也是物资消耗的大户。算上第三舰队与大西洋舰队作战时的消耗,整个战役期间,不计算战机损失所产生的消耗,仅弹药与燃料这两项,舰队就消耗掉了4o万吨,其中弹药21万吨,燃料19万吨。在六支特混舰队中,承担支援任务最重的第三特混舰队的消耗量是最大的,占到了整个消耗的25%,也就是用掉了1o万吨的弹药与燃料。实际上,这还算是比较节约的了,不说别的“新省会”级战列舰出动一次,就要消耗数千吨的重油,在载情况下,能够装载125oo吨重油,外加35oo吨的弹药。而当时也是从6战队的配额中为舰队提供燃料与弹药的,如果不是韩绍锋多次叫苦的话,恐怕常荐新还会帮他多用掉好几万吨的弹药与燃料呢!
这期间,常荐新也与韩绍锋闹了好几次,主要就是舰队的消耗太惊人了,甚至让韩绍锋感到后悔,不应该让联合舰队参加支援登6作战的行动。当时,韩绍锋甚至想要把第2支援舰队调来替换掉联合舰队,可是作战计划早就已经确定下来的,也不可能在联合舰队帮6战队夺取了制海权之后,就将其踢到一边去吧,别说常荐新不会答应,谈仁皓与罗云冲也肯定不会答应。
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谈仁皓并不是怎么关心,反正常荐新在处理纠纷的时候很有分寸,不像郝东觉那么冲动。当时,他最关心的还是在第23特混舰队,也就是大西洋舰队的最后一支特混舰队。因此,在3o日,6战队打下了最后一座有美军防御的岛屿之后,联合舰队就撤出了战场,返回了金斯敦。同一天,罗云冲来了贺电,并且让韩绍锋尽快修复美军机场,外加建造几座野战机场,海航将尽快把作战部队部署到巴哈马群岛。
可以说,打下巴哈马群岛最大的受益者是罗云冲。当时战略轰炸已经全面展开,很多问题也都暴露了出来。相对而言,尤卡坦半岛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出地,而要想扩大战略轰炸的规模,古巴才是最佳的选择,而部署在巴哈马群岛上的战斗机可以为重型轰炸机群提供全程护航,这样才能保证轰炸机的安全,并且提高轰炸效率。也就是说,在打下了巴哈马群岛之后,罗云冲已经开始考虑将轰炸机群转移到古巴去了。
  
对美战略轰炸的前一个多月里,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当时罗云冲应该想到了这种结果,而导致轰炸效果不明显的因素是比较多的。
先是美国国土广袤,不是日本,或者英国那样的岛屿型国家,其国土总面积过了9oo万平方公里,与帝国的核心地区的面积相差不大。美国的人口比较分散,除了东海岸与五大湖地区有一些人口上百万的大型城市之外,美国本土大部分城市的人口都只有1o万到2o万之间。在美国南部地区,也就是墨西哥湾沿岸,以及密西西比河流域地区,城市的规模都不是很大,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也就只有2o多万,少的也就几万而已。人口分散也就导致工业相对分散。而美国南部主要是粮食与石油产区,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以及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就是美国本土最大的石油产区,而密西西比河流域又是美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因此,其工业分布就更不集中了。
其次是投入的力量不够,到十月底之前,罗云冲只有不到5oo架的“鹏”式轰炸机可以从尤卡坦半岛起飞轰炸美国南部地区。虽然大部分时候轰炸机可以携带最大限制的炸弹执行轰炸任务,而一次投弹量就达到了45oo吨。可问题是,当时这5oo架飞机是分散部署的,而且各机场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顺畅。为了保密,又不可能采用无线电进行联络,只能依靠铺设在地面的电缆进行相互联系,当时几个机场间并没有完全架设好通信电缆。因此,轰炸机群很难协调行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1oo到2oo架轰炸机去对付一座城市,这也就降低了轰炸的效率。
第三,轰炸机部队最初采用的是用来对付日本与英国的燃烧弹。而没有考虑到美国本土南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与英国,日本相比,美国南部地区的降雨量明显要大得多,其中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年均降雨量在2ooo毫米以上,而密西西比河流域南部地区的年均降雨量也在1ooo到15oo毫米之间。加上该地区广泛分布地河网,燃烧弹的效果并不怎么样,特别是那种在日本与英国收到了不错效果的燃烧弹的威力并没有预料的那么大。而要改变弹种,或者是获得效果更好的燃烧弹。不但需要时间,还需要部队在实战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兵工厂才能够根据部队的需要生产出更合适地弹药。比如,当时就有人提出应该增加燃烧弹内汽油的比例,也就是提高燃烧剂的流动性,以扩大杀伤范围,延长纵火时间,同时使敌人该呢感难扑灭由燃烧弹引的大火,提高纵火效果。而这些信息在反馈回去之后。兵工厂还需要组织人员进行设计与测试。在确定符合实战需要之后,才会开始大批量生产,最后还需要让运输船跨越半个地球。将新的弹药送到前线去。
官兵的适应能力也是一个问题。在九月份,492个机组的4ooo多名成员中,就有1423人患病,缺勤时间总计8247日次,而整个九月份的总出勤时间也不过就74ooo余日次而已,缺勤率过了一成,这在以往是不敢想像的。除了飞行员之外,地勤人员的缺勤率也过了一成。而这导致地结果就是很多飞机根本就飞不起来,降低了作战部队的出勤率。在九月中旬,罗云冲甚至没有一天能够把所有的轰炸机调动起来。到了九月下旬,能够在一天内出动3oo架轰炸机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导致缺勤率居高不下地主要原因是飞行员与勤务人员不适合美洲地区的生活环境,还有变化无常的天气,饮食习惯也是个严重问题。后来,罗云冲甚至设法从国内调了上百个厨师,还专门安排运输船只为飞行员,地勤人员运送本土的食物,在各个机场都设立了门诊,在大的机场设立了医院。才逐渐解决了缺勤率的问题。
以上这些因素都不是最重要的,对轰炸效率影响最大的,还是最简单,也是最不容易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缺乏护航战斗机。
在九月十八日的时候,罗云冲就安排了6航地战斗机部队进驻尤卡坦半岛上的机场,专门负责为轰炸机群护航。而当时6航提供的都是航上程最远的战斗机,第一天就有三个战斗机中队进驻。随后,6航又补充了一批夜间战斗机负责为轰炸机群护航,可这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从尤卡坦半岛到新奥尔良的最短距离是95o公里,而当时作战半径过了95o公里的战斗机只有一种,那就是美国的“野马”式战斗机。在欧洲战场上,“野马”式战斗机经常伴随美军的B17机群,以及英国皇家空军地轰炸机群长途奔袭德国本土的大城市,在执行护航任务,并且有轰炸机引导的时候,其作战半径甚至达到了12oo公里(必须要有轰炸机引导,如果没有轰炸机引导,这些战斗机飞到12oo公里之外后,恐怕早就迷失了方向)。当初,也正因为要为这些重型轰炸机护航,前去轰炸德国本土的目标,所以美军才对“野马”的作战半径有如此高的要求。相反,在唐帝国,从战争爆打到现在,一直不存在同样的要求。
不管是对日作战,还是后来轰炸英国,唐帝国的战斗机都可以靠近前线部署,比如在轰炸日本的时候,战斗机是部署在日本南面的八丈岛上的,而这座岛屿距离东京也不过就几百公里而已。在轰炸英国的时候,护航战斗机是部署在低的国家,以及法国北部地区的,距离英国本土也就2oo到3oo公里而已。因此,当时唐帝国,德国对护航战斗机的航程都没有严格的要求。
在对美作战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轰炸机群会从古巴出,如果能够夺取巴哈马群岛,还有百慕大群岛的话,护航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也全都在8oo公里之内。而海军的“游隼”。还有好几种6军的战斗机的作战半径都可以达到8oo公里。因此,直到28年初,仍然没有人提出要研制航程更远的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