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低了,又转身去找过。就这么乱哄哄了也没多久,基本都落座了,再晚来的品级一般的,那就对不起了,谁让你晚来呢?人家相公早就到了,你晚来了,得,自己在坊街上找个空位坐下吧。

好再小六子通知及时,林家早有准备,一接到通知,就派了人去让把建林酒楼给打烊了,什么锅晚瓢盆,桌椅板凳以及所有的食材调料全搬了过来,厨子小二一个没跑的也来了,就连掌柜的也临时充当起了跑腿的角色。即便是后来俩国公带了两路人马杀了过来以及随后匆匆忙忙赶来的后到官员,对建林酒楼的厨子们来说,那是没半点影响。酒楼最不缺的就是食材,基本上长安每个稍微大点的酒楼,都会有个冰窖用来存储食材的,加上还有那么些个国公府上派来帮厨的人,虽然开始也被国公府叫了回去,但随着两路人马杀过来,这些人连带他们准备的食材也都全带了过来。所以,人手,管够;食材,管够;碗筷,有这些街坊邻居,自然也是管够;什么,你说锅灶?整个升平坊三十二户人家,少说也有百口大锅,有的大户点的都有好几口锅,光是林府就有十几口锅,所以也是不愁,甚至还有那么几个掌勺的厨子,一人就管两三口锅。

今天是个好日子,不由得那些个厨子们不使出浑身解数卖力起来,想想看,国公爷啊,相公啊,竟然能吃到自己做的菜肴,做得好了,得一声赞,传了出去,那自个还不是身价倍增?再说了,还有姑爷在呢,还有姑爷的兄弟孙嘉英孙郎君在呢。要说这孙郎君,对烹饪的痴迷简直让人咋舌,吃在酒楼,睡在酒楼,成天就钻在厨房里舍不得出来,今天要不是姑爷大喜,恐怕是两头牛也拉他不动的。有这么一尊大神在四处巡视,那做出的菜肴还能差到哪去?唉,也就孙郎君好福气,摊上姑爷这么个兄弟,得了许多的秘技,甚至姑爷常来手把手的教,自家哪有这个福份啊,好在孙郎君得了姑爷吩咐,也不藏私,会什么就都教了出来。瞧瞧现在建林酒楼每天的热闹劲,虽然是比以前忙太多了,但到手的工钱那也是更多了,这日子别提多舒坦。

宾客们见人如此之多,原来还以为这会儿林家怕是会因菜上不过来而在相公们面前出丑了,但这一开席,就见那菜是如流水般的络绎不绝的上来,没个停歇的,不由得吃惊,这林家恐怕是早就预料到了国公爷和相公尚书们都会来的罢?故而才准备得如此周全,等有心人细看了下,才发现这些人上菜实在有讲究,几乎是每个有厨子的地方端出来的菜都不相同,一个地方只是源源不断的端出同一种菜来,估计反正就是每一口大锅顶多只负责做一两样菜,做得了后,除了国公爷和相公坐的那几桌外,都是从离得最近的桌面上起,就这样,虽然可能是相邻的两桌上的菜不相同,但都保证有菜及时的上来,而且吃到最后,也能保证每一桌都能吃到所有的菜肴。

这就得归功于王况突然想到的流水线作业了,在林家的管事禀报说席位太多,恐怕上菜会乱了之后,他想了想,就将每一道菜看做是一个工序,那么每个厨子只负责一道,而这个工序又不同于真正的流水作业,必须得传到下一道工序去,几道十几道甚至上百道后才能完成,这个菜式只要一做完,直接按各自的远近端了上去就是,这么一来,这个效率,那是杠杠的。经过王况这么一指点,负责调派的建林酒楼掌柜这么一实施,高下立判,那掌柜也精明,将此法子暗记在心,这法子好啊,以后若是再有类似的酒席,恐怕就只有咱建林酒楼能应付自如了。经了今晚这一来,建林酒楼能承办超级大宴的名声肯定打响了,嗯,别家不行,唯独咱建林酒楼行,即便是把价格开高那么一点点,别人也只有干瞪眼的机会。算一算,一席多赚个十吊八吊的,那如果是百席呢?娘咧,那就是十贯八贯啊。要说姑爷生就一双点石成金的手,那也是不为过的。

酒过三巡,就有官员开始起身离席出去敬酒了,原本比较沉寂的席面渐渐的热闹了起来,美食水虽好,但是和相公国公打个照面的机会更难得啊,想吃美食,大不了等以后多花些钱去建林酒楼就是了,可敬国公相公一瓯酒的机会,那是怎么也没法拿钱买的。

正热闹着呢,就听得坊区街口突然一声喧哗,似乎是坊兵们喊了句什么,然后是突然的寂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怎么?有事发生?有思想容易走偏锋的竟然联想到了乱党之类的,一瞧,这么多官员在,几乎囊括了在长安的大半,这要真是有乱,那还不是一锅端了,因此脸色竟然有些惨白了起来。

 第一五六章 将震撼玩到底

再说李世民早上在朝会中狠狠玩了把震撼之后,那个心情舒畅是不用说,总觉得是心中憋屈了好些年的一个小恶魔将压在其身上那沉重如山的担子稍微的给放了一下,中午随便的用点午膳后,整个下午那是精神抖擞的批着奏章,一折接一折,中间基本没停下来休息过,旁观伺候的近身黄门就纳闷了,陛下今天怎么了?仿佛有混身用不完的劲似的?

秘书郎在将李世民批过的奏章分门别类好等下分到各部去的时候,也是惊奇,陛下今天心情大好啊,瞧瞧,这个原本该判秋决的灭门杀人犯被批上了一句:“为父兄仇,手段虽残忍,然其情可悯,情有可原,改徙千里,永不得赦。”那个被弹劾说是贪墨公款的县令被批上了一句:“其所得银钱用于周济平民,于法固然难容,但于情可嘉,着上官训斥,罚其薪俸一月。”罚一月薪俸这不等于没罚么?完全不符合陛下往日的性子啊。某家是不是该把汪侍郎托的事情提上一提?别,还是别了,赶快去通知汪侍郎,还是让他自己来罢,告诉他今天陛下心情大好,也算是不负所托了。

等到用晚膳的时候,李世民竟然一反常态的比平日多吃了不少,长孙皇后一旁看了很是欣喜:“陛下今日胃口不错,看似有喜事?”

“啊?哈哈,喜事是没有,不过,舒畅事倒是有一桩。”于是便将早朝上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通,虽然明知道自己的喜怒哀乐都会被宦官们禀报给关心自己的皇后知道,但其中的喜欢又不是那些宦官们所能知道的。

“这个王二郎,倒还真是走运了,正碰上陛下要泄泄心中邪火。不过说来,那蒲熙亮竟也捡了个便宜,一小块的黄玉就换的大功一件,看起来王二郎虽然是从白身一跃成了宣德郎,但却是吃亏了点。”长孙皇后笑眯眯的,“说起来,妾身还要感激王二郎呢,若不是他的法子,恐怕妾身如今也就只能躺在榻上看陛下用膳了,陛下赐给的夜光杯也不要,算是个不错的孩子了。”

“瞧观音裨说的,倒是朕亏待了王二郎了?放心吧,朕不会亏待他的,不是给他许了个封王的愿么?还有俩条件呢。嗯,倒是那个建安县令林明和建州刺史黄良,有识人之明,得找个机会提上一提。”说到了王况,李世民就想起了林明和黄良献上的将军柜,后来又是番薯,又是暗暗的推荐王况,这功劳也是不可没的。

对于李世民胡乱给王况许了个封王的愿,长孙皇后虽然心中反对,但也没说出来,作为皇后,干预朝政是最忌讳的,自己只要帮陛下管好后宫,教育好几个皇子,让陛下没后顾之忧就可以了。而且她也以为李世民只不过是那么随口一说,真想封异姓王,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想封王,你得让天下归心,全天下百姓豪门都感于你的不世功勋才行,想做到这点可不是说说就能成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人随着地位的上升,那心中的私欲难免会膨胀起来,等到了一定的地位,恐怕这个王二郎就不会再似如今的心性了。

可以说,这简直就是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活脱脱局面,因为一个王况,连带着多少人都被纳入了上层的视线,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点即便是王况也是所料不及的。

夫妻二人正有说有笑的,就听有宦官来报,说是长安有异动,许多的官员都匆匆忙忙的骑了马离家,即便是文官也是弃轿骑马,全都往一个地方赶。这话可把李世民吓得不轻,玄武门之变才过去没几年,往日情形还历历在目,怎么,难道有人想学了朕当年的做法不成?赶紧再差人去查,等到回报回来,原来是因了两个国公爷嫌在自家办宴麻烦,拉了人马去和新任宣德郎凑热闹去了。他们这一去不要紧,连带着许多老臣也不得不跟着走,就造成了好像是都是去给宣德郎祝贺的假象,结果那些原本没想去林府道贺的官员们是鸡飞狗跳的急急忙忙也赶去,所以才有了这个局面。

说来这些个急急忙忙赶去的官员也够悲催了,本来么,国公爷办宴,那是一定要去的,但要命的是,俩国公爷同时办宴,你说去哪一家好呢?这还没完呢,林府那也办宴,而且还有三个小公爷压阵,那也得去啊。干脆,某就都不去,就不会显得厚此薄彼,而且,还可以趁了这个机会先跑去建林酒楼大快朵颐一番。谁会料到两个国公爷一时兴起,三家酒宴临时合做一家,自然是个个手忙脚乱了。去建林酒楼没吃成,这下倒好,还要落了个摆架子的名头,杯具啊杯具。

接连来报让李世民越听越是觉得有趣,白天的畅快劲还没消去呢,一时兴起,得,既然白天玩震撼玩得痛快,不妨再玩一把,要玩就彻底的玩一天次,放纵一天,等到明天就不能再这么玩了,否则铁面魏老儿又该紧盯朕至少一个月不放。干脆,朕也去凑凑热闹,于是就着人通知了长孙无忌,携了几个护卫及宦官,一路悄没声息的来到了升平坊。坊兵们没见过皇上,但这些坊兵都是在整个长安城的各坊轮班着守卫的,而且几乎都是老兵油子,却是见过无数次的长孙相公,再一瞧,连长孙相公都要毕恭毕敬的,那还能跑?肯定是皇上微服出来了。因此吓得连忙喊万岁,这才有了前面升平坊里一干吃得正尽兴的贺客们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