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怎地和别人看法如此不同?

茗兰退一边去又煮起茶来不提,高三又说起了自己的另一个来意,那就是要去接收寿山村的田产,这个黄进元其实早就准备好了文书,就单等着王况派人来取了,没想到今日上mén来的却是那个自己平日里最不待见的高郎君,真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也。

寿山村的原住户的去留,黄进元早在前几天就通知了下去的,让这些个农户们自己选择是去还是留,留下来的,自然就成了王况家的佃农,当然那田产也会折价赔偿给他们,要去的呢,就由着他们自己在本县境内选择相当于原来田产的两倍无主的田地。

出人意料的是,寿山村的人都选择了留下来,说是既然这田已经被皇上赏给了宣德郎,那某等就留下来好了,有宣德郎在,即便是没了田地,想必今后的日子,定能过得不比现时建安的人差,宣德郎怎么地也要多看顾下自己人吧?

以前,皇帝也不是没有赏过田地给官员的,但大多都是无主之地,即便是有主的,那么原来田地的农户都会搬了个一干二净,没几个愿意留下来的,而是选择更多的田地补偿。倒是这次例外,这也让黄进元羡慕起王况的人气来。也更加的坚定了,一定要促成黄廿的亲事来,黄廿的为人,他是很有信心的,因此,他要做的就是统一了黄家一族的上下意见,用最大的力度来支持黄廿。

高三走的时候,实在是按捺不住对茗兰的喜欢,在黄进元的坚持下,在茗兰扯了他的袍袖撅起小嘴撒娇的攻势下,他半推半就的带走了茗兰,说是回去禀报小东家,定下亲事了,一定要明媒正娶,吹吹打打的将茗兰娶进mén。

要说他也是心口不一,本来既然说了这话,就该放了茗兰留在黄家,选个黄道吉日来娶进mén去,他心口不一也是刚刚那一片温柔让他按捺不下心中腾起的yu火,心有决断,大不了受一通责罚就是了。

是夜,这茗兰温柔迎合引导着高三,展尽了以前被黄家中老妈子训练时教会的本事,把个高三是伺候得是yu死yu仙,到了日上三杆,这才在茗兰的服shi下梳洗完毕,去寿山村接收田产了。

 第二四四章 新路

第二四四章新路

“这高三,胆子可真够大。”王况笑骂了一句,却也没说要责罚高三,既然自己都给祝四娘子张罗着和黄廿的事情了,高三娶一个黄家丫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光不能责罚,反而要风风光光的给他办个婚礼,树立个榜样:你们都看见了,喏,能自己找来婆娘,那就是你的本事,尤其是像茗兰这么漂亮的婆娘,还能先上车后买票的,可要抓紧了,搞定了,小东家我就给你们风风光光的热闹一场。

王况手底下的光棍可不少,孙二,李大胆这些全是光棍,伙计里面也绝大部分是光棍的;陈大他们几个大部分是光棍,只有那两个后加入的,在家里的时候是娶了亲的,不然他们也不会一开始就不大情愿留下来,都想回家搂婆娘呢。王况这就是要给他们打打气,加加油,别整天到晚的见到漂亮娘子就说不出话来,要大胆点去追求。

如果在大唐男nv之防如此低的风气下他们都还找不到婆娘,干脆真的全去买了豆腐撞死算了。

不过说是不责罚,王况还是要警告高三一次,不是为了他擅自找nv人的事情,这个没得挑的,而是要责罚他也不考察考察就带回了家这点,现在盯着自己的没几人,又大多是在长安,但以后盯着自己的肯定少不了,要都像高三这样,见了nv人就往家带的,就很容易给人钻了空子,安chā人手进来。

此时已经是近年底了,高三纳了茗兰的事情,是他自己托了黄廿带来的口信,这个小子,平日里油嘴滑舌的,也是个古灵jing怪的家伙,和孙二总是一唱一和的,就如同相声上的一个捧一个逗,他们的打闹往往能引起食客的一阵哄笑。但是高三就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字认得他,他不认得字。

托了黄廿带了口信,又怕小东家不理解自己的意思,高三还特地在一张纸上歪歪扭扭的画了顶轿子,王况一看自然就明白,高三这是准备娶妻,而不是纳妾了。

为了让黄廿和祝四娘子多接触,王况就让孙二给他安排接替了李大胆的位置,黄廿在黄家就是管家,而且是分量很重的那种,这也是他跟着在黄进元身边,若是在长溪的话,那就是整个家族的大管家了,办事能力自然不用怀疑,接李大胆的位置最是恰当不过,甚至还有些屈才了,只不过隔行如隔山,又是暂时的,所以也就这么安排。

李大胆则被派到长溪黄家去了,他的任务就是考察一下剑蛏的产出情况,并看看现在有没有人食用海带,王况不知道海带是什么时候开始上了餐桌的,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便有人吃,那也是吃得很少,因为现在的海里,随便的一网下去,大鱼就不少,谁还吃海带?至于其他菜蔬,菜地也多的是,房前屋后去种去就是。

所以李大胆的任务也不难,如果这时候有剑蛏,那就抓紧时间拉一车回来,路上怎么换水,怎么保证成活率,王况都已经jiāo代好了。另一个就是让黄家先帮着捞点海带上来,洗净打结后晒干了带来,海带非常容易干,不要说有日头,就是被风吹上一天,也就干得发脆了。以后,李大胆就暂时先负责这方面的工作,等黄廿和祝四娘子的事情成与不成定了下来后,他再回来。

高三带来的“画信”也让王况起了要给富来的人和自己的人扫扫盲的心思,不求他们能写文章什么的,只求他们能看懂平常的书信就行,不然这识字的人不多,以后要派任务,人也不好选。'本章由为您提供'当然让柳老夫子来教是最好不过,可也不现实,柳老夫子自得了官身后,对王况所提的人人都有学上的提议很是感兴趣,现在正满世界的去找人筹措资金呢,虽然评考局提供的钱已经是足够了,但柳老夫子说,这既然是善举,那自该是让人人都出一分力才好,方能显得出当今皇上的教化之功。

建安还是有那么几个屡试不中的老秀才的,柳老夫子原来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现在他当官了,也就给其他人都树起了个榜样,瞧瞧,别管你会什么,只要小东家让干的,那就挽起袖子干吧,没准哪天又凭空的落下个官到谁头上呢?因此王况让人在富来客栈贴出要找一名先生的招贴后,这些人就全都来了,这个说不要束修,那个说就连吃住都不要富来客栈负责,只求能帮小东家办点事。

于是这就定好了,从明年客栈开mén开始起,每天夜间打烊后,由这些夫子轮流给客栈上一个时辰的识字课,能识百字的,工钱涨一成,识五百字的,涨两成,千字涨三成,当然有最高奖励,那就是能独立写一篇命题文章的,不管你是不是文不对题,只要写的顺,那就翻番的领工钱,还会视文字的好坏,给你安排个新的岗位。

这个规定犹如一滴水溅到热油锅里,一下子就全触动了起来,别说涨工钱之类的话,就是不涨工钱,这能识字的就已经很受人尊重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能识文断字的不光是在家里,就是在社会上,那地位也是很高,受人尊敬的。现在又有加工钱的奖励,那还不都紧着的学?

其中尤以孙二最是滑头,他是负责登记这些夫子名册和cào办此事的人,就用了这个便利,早早的si底下去找个夫子,先学了起来,本来他早年间在孙掌柜的资助下就上过一年si塾,就能识得些字,虽然不会写,但读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只要不是冷僻字,不是那种文绉绉的书面语,基本都能明白意思。

这还了得?孙二偷偷momo的学了两天之后,就被客栈其他人发现,于是一下就全都有样学样的去找人先学了起来,王况知道后,取笑孙二:“怎么着?还想再爬一步,顶了孙掌柜不成?”

“可不是小东家您说的么?不想当掌柜的伙计不是好伙计,某就是想当掌柜的来着。”孙二腆着脸,笑嘻嘻的。其实他现在的身份就已经是掌柜了,是建安富来客栈的掌柜,但他心高,觉得还可以再爬一爬,过过当总掌柜的瘾。

高三那边,王况也不落下,差了人去通知他,他带去的人,和将来要派去寿山村的,都实行这个制度,至于夫子,那就由高三自己去找,或是请黄进元推荐一两个可靠的人来。

一到年底,王况就又开始忙起来,因为许多事情,是需要人手去做的,尤其是公共事业,更需要大量人手,比如公共书馆,比如说要建的大学堂等等。但是劳力不够,所以王况不可能在农忙时让人来做,只能是等到每年的秋收后到chun耕前这段时间里来安排。

城墙还要等到明年年底才能建完,这个工程浩大,王况也不指望着几个月就能建成,反正现在开始至少在百年内,建安是不会有什么luàn事发生,城墙并不是急需的,但考虑到人心安定,却又是必须的,只不过不需要那么快建好就是,再说了,老城墙可还要等到新城墙起好后才会拆呢,现在新城区里,住户并不多,主要还是那些原来就住在溪边的贫困户为主,因此只要在没建好的城墙上立下木栅,派人巡视防着野兽袭人的事情就好。

建安四周环山,山上的虎豹不少,王况记得自己没穿来的年少时,应该是八十年代吧,他还上着小学,就有人在山上抓到了一只和狗差不多大的金钱豹,而且此时华南虎还正兴旺着呢,有时候在城里,半夜都能听到远处山上传来的虎啸。

王况今年要筹划的事情还有一件,而且很重要。

李胖子的出现给王况敲了个警钟,如今建安去长安去江淮都是走的须江那条道,要经过李胖子的封地,这很不安全,李胖子为人yin狠,虽然投毒事件不是李胖子指使的,但王况绝对不怀疑,他也有在后面推bo助澜。

因此上,如果建安只有这么一条道通往中原,那么李胖子还真有可能在最后王况跟他撕破了脸皮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