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5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渤海水军总管的位置,黄大应该不大会放在心上,黄大若是有野心的,早些年王况就有放他出去的意思,但黄大却不肯走。而以王况现在的威望,如果接下来的几年里,真如王况期待的那样。太子倒了,魏王也倒了,即使武媚娘没被王况搞垮,也不会影响到王况的布局,武媚娘真正有影响力还应该是在李治小子快要死的那几年。离现在还远着呢。因此,如果黄大真有带军杀敌的愿望。王况就到时候给他运作一下,领一军也不成问题。即便王况没办法,还有程老魔王他们在,这些军界大佬对黄大只有欣赏的。

“二郎,某兄弟两个也想出去闯闯。说实话,这么些年,忙惯了,真要让某等坐享清福,怕是难受至极,还不若出mén去见识见识的好。再者,某等好歹也是对采买调派有心得的,这一同去的话,也能帮衬点什么。文有徐监丞统领着,武有几个小公爷,再加上某兄弟俩,这一套班子,决计不会发生什么窝里斗的情形出来,某这里先说好了,若是某兄弟也去了,必定事事听徐监丞的调派。”李道翔和李道潜对视一眼。李道翔也主动请缨。

王况理解,他们兄弟等于是平步青云。应该是一时间还没适应过来身份的巨大转变,这时候的兄弟俩应该是天天有点手足无措的。而若是跟了出海去。有徐国绪及程处默他们几个照应着,在几千人里可以慢慢的培养出威信及自信来,等到他们回来后,自然就不会再心有彷徨了。

“李叔你们俩个,某可做不得主,这要陛下同意才行,这么地吧,某先去求陛下,若是陛下同意派船队出海了,那时候李叔你们再和处默他们去求陛下允许你们出海,只要陛下同意,某决无异议。”

如此就这么说定了,程处默他们早就坐不住了,嚷嚷着回去准备,徐国绪也想早点回去,这出海的事情如果一定下来,他要忙的事情就只会更多,虽然今天是年廿九,但有的事情还是可以提前安排好的,能多挤一天那也是一天,二郎说的么,时间就像是羊nǎi,挤一挤就有了,不挤就永远不够。所以他们也顾不得吃酒,都赶了回去。

王况也没时间再吃晚饭,他还要赶着进宫里去,现在是年廿九,算是朝廷最后一天的“办公时间”,要是到了子时再去,若没天大的事情,肯定要被李老二一顿好削,惩罚是不会,但这么大人了还要被训斥,面子上终究是过不去,王况可是个薄脸皮的人,才没有马周他们几个那样天天被训斥得脸都有三寸厚了。

把张三叫了过来,让他去挑了七八条鱿鱼,用食盒盛了,铺上碎冰,随同自己一同进宫去,他是建安侯辇者,有这个资格陪王况进到朱雀mén内,同时,王况也是有意让张三多长长见识,见见大场面,再顺便和守卫宫mén的千牛卫及金吾卫认个脸熟,以后也好办事。

颐政坊就在皇城旁边,倒也不用驾车,走上半柱香的时间就到了,王况没那么娇气,不像是房家老二,连个几步路都舍不得走,不是骑马就是坐车,要显足了排场才行。

一路畅通无阻,守卫宫mén的都认得王况,现在见王况领了人,拎着食盒,自然是要给皇帝送好吃的了,只是例行的检查那是肯定要的,有毒没毒不是他们的检查范围,他们只管检查有没有携带刀兵利器,因此这一路上,行进得也是快,到了承天mén前,王况让张三在耳房里和那些等着轮值的黄mén去jiāo通去,自己则施施然的拎了食盒进去。

无巧不成书,正好又碰到廖姓黄mén,他因为和王况走得近,这段时间里在宫里的地位也是直线上升,徐国绪和小六子对他也是另眼相看,初时他还有些惶惶不安,这内廷结jiāo外臣历来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同时也是朝廷大忌,但王况并没找过他要他做什么事情,甚至连请他吃酒什么的都没做过,只有碰面了,才相互的问个好什么的,时间一久,见皇帝没说什么,心里也就安了不少,现在见到王况,也是脸sè一展:“建安侯这么晚了,拎个食盒,莫非是得了什么好东西,来送给陛下了?”

“正是啊,méng建州乡亲惦记,这年关了,就给某送了些海货来,某寻思着,这长安新鲜海货几乎是没有,现在既然有了,怎么地也要让陛下尝个鲜才是。”李世民不同于满清的皇帝,有好东西,如果是容易得的而且常产的话,他才会发话说让进贡,若是不常见的,他是绝对不会要求进贡的,相反,如果谁要敢用十万里火急的送进宫里来,那进贡的官员保证乌纱帽不保,所以王况才敢这么大胆的拎了进来,这是建州百姓惦记他这个小东家送的,是乡土情谊,不是王况要求的,所以王况不会有任何的错。

“如此,请建安侯随某来,陛下正在用膳呢,您这海货送得恰是及时,建安侯送的东西,必定是不同凡响的。”廖黄mén一听,赶紧的将王况往膳殿引。

“这些都还是生的呢,这海货得趁热吃,还得先去厨里使nong熟了才行,就请廖黄mén带路去御厨吧,这海货估计御厨里也没人nong过的,还得某亲自来才行。”宫里行走,如果只是按以前官员上朝的路线走,王况自己就可以,但是要往御厨里去,没个黄mén引路,那是要犯错误的。

膳殿里,李世民正捻着颌下的胡须,看着殿中的一儿二nv吃饭,子是李治,nv是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新城公主也就是第一次尝到王况的凉皮的字儿,只见她吃着吃着,眉头就开始皱了起来,嘟囔着:“字儿吃不下了哩。”坐在长孙皇后怀里的晋阳公主,也是李世民最小的nv儿,比李字小一岁,她一听姐姐这么说,也努力的扭开头避开了长孙皇后夹到她嘴边的菜,nǎi声nǎi气的嚷嚷道:“阿爹,兜子也吃不下了。”

两个小丫头,一个才三岁,一个才四岁,自然是不会去管什么宫廷规矩,在她们幼小的心灵里,阿爹就是阿爹,阿娘就是阿娘。只有李治,是正襟危坐的在一旁,努力加餐饭,他也知道自己两个妹妹是嫌弃这些吃食吃腻了,可两个妹妹聪明,也不直接的说不好吃,只说吃饱了,惟独是他,年龄也不算小了,再用吃饱了来搪塞那是肯定过不了这一关的,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把肚皮填满再说。

其实皇宫里的菜肴,随便拿一个出来,放到民间去,保证吃的人个个都要开抢起来,但是宫里有宫里的规矩,菜式都是经过御厨及太医署一起拟定的,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都有讲究,不可随意更改,而且如果一样新菜式想要登录进宫廷食谱,要过的关卡很多,偶尔吃吃可以,但要常吃,就要经过长期的辩证才行,所以,宫里的菜式,就是基本固定那些,大概也就百来种的样子,可这百来种翻来覆去的吃,口味又不能有所更改,李治他们这样娇生惯养的人,自然是会吃腻了。

这时候的李治,有点羡慕起吴王恪来,他多好,虽然也是受阿爹的宠爱,可毕竟成年了,不用总被阿爹拴在身边,这不,今天又跑到建安侯家里蹭饭去了,也不知道他吃到啥子好东西,嗯,等他回来,得去问个清楚,问个明白来。

正寻思间,就见本来这时候应该在紫宸殿mén口当值的廖黄mén匆匆的走了进来,附耳和自己阿爹说了几句什么,阿爹听了眉头一展,说出了一句让他听了有如仙音的话来:“呵呵,既然都吃不下了,那就暂时别吃,留点肚子,王家二郎给你们送好吃的了。”

 第四六三章 定

第四六三章定

王况做的还是鱿鱼圈,只因这道菜做起来最方便,而且也是老少皆宜的,张三也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抠,王况说让他取六七条,他就取了最小数,六条,还是高个里挑矮个,专mén挑那最小条的,王况进到御厨里看到那小了一号的六条鱿鱼,心里就有点想笑,怎么回事这是,我可从来不抠的啊,怎么下面的人个个对外人都那么抠?

却是王况想岔了,下面的人对外人抠,那是他们都以为自家郎君已经牺牲得太多了,什么东西动不东就往外掏,甚至是不求回报的掏,所以,他们心里有那么点点的小怨言,自家郎君做人也太大方点了吧?这些年里往外掏的,不管是哪一桩,只需要一个哪怕只是个小主意,如果放到其他人家里,这一家子做好了保密工作,只要一项就能为其带来滚滚财源。//可自家郎君倒好,什么都往外倒。

这就是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如果王况只图当个富家翁的话,那么确实,只要他老老实实的窝在建安,不用其他的,几道菜就能让他一辈子受用不尽,但王况骨子里不是那么本分的人,他还有自己的梦想,而且,肚中的存货也太多了,你要是只掏一样两样的,没人会说你什么,但一个人如果穷其一生,掏出来的东西太多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成为众矢之的,大家都疯着抢着来分王况这一块大蛋糕,到那时候,王况就是想独善其身也是不可能了。

所以就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武器,什么武器最保险?当然是自己有一定的权势,有一定的影响,于是王况就要靠这些东西来为自己谋个前程,而光这样还不够,他还必须为自己争取到最多的盟友,就是不能成为盟友,那也不要成为敌人,所以,大方这一点就必不可少。只有你足够大方了,世人才会认可你,当你倒霉的时候,同情心就会让他们站到或者说稍稍偏向自己这一边,如此一来,王况需要对付的人就少了许多,至少那些个小鱼小虾都不用王况自己去动手,那些得了好处的盟友或者准盟友一定能帮王况搞得妥妥的。

这个很好找例子的,同是名人,假如是袁隆平袁老,买了一架si人飞机,不用管这钱是哪里来的,那么举国几乎不会有人说他奢侈,不会说他什么贪啊什么的,要说也只会说袁老辛苦了几十年,是该好好享受享受了,可以肯定,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嗯,他够资格而且也是应该的;反之,如果是某位官员拥有一架si人飞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