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6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前秦前汉例摆在那里,君王多了,征伐自然也就多了,而当整个中原大一统之后,中原就开始了几百年的修身养息,百姓都安定了,这何尝不是百姓之福?若是以此来推,如果天下大一统,再也没了王国之争,疆域之争,这普天之下,该是何等的繁荣?历经一百一十国的玄奘已经见过了太多的国与国之间的征战,每一次的战争,受苦的还是百姓子民,所以他在内心里,还是对李世民的野心有所期待的。

玄奘是亲眼见到那驿站的驿丞在黄大的吩咐下用了五百里急铃给长安和洛阳传信,等于就是说,现在开始,他就不用再为如何翻译那庞大的经而犯愁,其他不论,光就一个白马寺的大德能被召来帮他,已经让他很是满意了,表面上看,叫的只是一个大德,但这一个后面可是跟着一大串,师父,师兄弟,师侄门人一大堆,而且他这半天里,也已经知道了那个悟能在中原的影响力,光是一个抗涝四处为百姓奔走,其在佛门中的影响力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的,让他玄奘都要仰望的高度,有这样的人来帮,那么后门跟着的绝对是一大帮,还不是那种初入佛门的小沙弥,应该都是在一方有着声望的大德。只是现在的玄奘还想象不到,当他开始进行经的翻译后,他的声望就会一天一天的涨上去,达到一个他永远也想象不到的高度。

王况他们前脚刚离开小饭铺,掌柜的后脚就在饭铺门口立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建安侯亲传小食‘肉燕’明日起供应,每日限百碗。”倒也是个说到做到的,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将正宗的牌子让了出来给富来,所以,他干脆就打上建安侯亲传这几个字,可谓是一举多得,既表明了这是建安侯传的,那么富来的肯定是正宗的,又点出自己的也不赖,至少是建安侯亲传的手艺么;同时也是一个广告,建安侯教的小食呢,能不好吃么?你们不快一点来,每日百碗,数量有限,先到先吃哦。

回到客栈,李世民对肉燕的味道还是念念不忘,反正也是要教富来的厨师做法,于是王况就又跑后堂厨房里去教厨师们怎么做,富来也有扁食供应,和小饭铺一样,扁食馅一样选的是腿肉锤制而成,本来用料讲究就是富来的传统,谁要是敢行那偷工减料之事,不用王况开口,孙铭前就饶不了他。

这会王况就学乖了,不再全用蛋清,而是改用了捣烂的糯米糊和蛋清按二比一的比例来用,碱在富来客栈不是问题,每一天富来的火工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将灶膛里扒出来的炉膛灰用水淘洗后,将澄清了的水放在后院里晾晒,所以碱粉在富来的供应是足够的,并不用像小饭铺里一样需要现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肉靡的稀烂程度,肉燕皮的成型也就更加容易。

当王况在厨房教着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从码头上过来的食客点名要吃肉燕了,他们也都是在小饭铺的门口看到那样的招牌后知道的,本来想就在那尝一尝这新的吃食是什么个味道,没曾想人家要第二天才开始供应,心想,既然你第二天供应,这东西又是建安侯传的,那么富来客栈必定也是有的,于是就赶了过来。

有王况在,邝老大也不敢拿主意,就跑来问王况怎么办。

“怎么办,既然人家林掌柜的仁义,咱们也不能做差了,也写个招贴去,就说明日起供应肉燕,每碗八文钱,比他们多卖两文。”多两文钱,也是给林掌柜的一条路子,有了两文钱的差距,许多要揣摩着钱用的人就会为了省那两文前而去小饭铺,而对于那些兜里有点钱的人来说,两文钱算不得什么,当然愿意到环境更好的富来客栈来吃,如此就形成了分流作用。

王况也从邝老大的口中知道了那掌柜的姓林,竟然祖上是唐兴人,这让王况感慨,这事情怎么转来转去又转了回去呢?

其实肉燕的诞生地就是唐兴,是明朝时一个告老还乡御史的厨师所创,后来传到了福州,而福州相对于唐兴来说,不光交通便利,海上,陆上都有,而且还是当时对外贸易的一个大口岸,因此肉燕的名声就在福州渐渐打响,到了后来,世人只知道福州肉燕,却不知道,其真正的发源地却是唐兴,最正宗的肉燕也是唐兴肉燕(如今到浦城去,几乎每个乡镇都能找到那么一两家人依旧在做着肉燕皮卖的,民间会做肉燕皮的也不少,灰雀的这个做法就是从父亲的一个同事那学到的。)。(……)

 第六一一章 微服去建东

rs第二更到。/ 

后世的唐兴,也就是浦城,逢年过节或者办红白喜事或者请客宴朋,肉燕这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肉燕的唐兴宴席就如同没有没有辣椒的川菜一样,算不得真正的唐兴地道宴席。

王况只是因为自己阿哥是福州人,也因为自己早先把本来应该是福州发源的鱼丸在建安做了出来,就有了点想把肉燕在福州做出来的私心,以此来做为补偿,却不料绕来绕去,依旧和唐兴脱不开干连,或者这就是冥冥中的天意?。

富来分号的招贴一出去,食客们这下就呆了,嗯?怎么两家说的都是差不多?都是要从明天开始供应?那么说来,这就只有一种可能,这种叫肉燕的小食是以前从来没有在其他地方出现过的,就现在的富来分号和那林家小铺也都才是刚学会。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林家小饭铺一下就火了起来,甚至开始有人怀疑起这个林掌柜和建安侯的岳丈家林家是不是有关系的,不然的话怎么会跟富来同一天推出新小食呢?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都姓林。

李大胆已经可以扶着墙下地走两步了,但身体终究还是虚弱,应老头子因为李世民来了东治了,也不好一下就走开回到建安去,他再是无羁,但尊卑还是知道的,再者,他的无羁也只是在病人面前而已,平时里,就是一个老好人,因此这几天里,这老头哪也没去,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里试着那刚熬好的鱼膏,虽然这不是他的职责,但他师兄如今可是掌着太医署,师兄太平,他也才能有安逸的日子不是么?要是这鱼膏没试出个子丑寅卯来,能跟什么搭·不能跟什么搭,有没有什么副作用之类的,他心下也会觉得不安。

王况也就由着他,李世民当然更是欢迎·这可是入他老婆女儿口的东西,就是再小心一万倍,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过的。

不知道是李世民的运气好呢,还是说长孙皇后的运气好,今天竟然又被人捕了一尾比上一尾更大的金钱鱼上来,而且其颜色比上一尾更加的黄。因为有了上一次一尾不到三百斤的金钱鱼卖了三贯钱,这一尾最少也有三百三四·怎么地三贯五总该是有的吧?

不料王况却是让徐国绪给了那人六贯,并且放出话去,金钱鱼越大越值钱,本来前些时间大家都不大信的,现在一看,才多了不到百斤,价钱就翻了一番上去,那要是捕到四百来斤的·岂不是可以卖到十贯?由是就彻底的相信了王况说的,小金钱鱼并不值钱的话来。

小金钱鱼几乎是每天都有人捕到的,这两天也有人送了几尾到水军大营里去·因为王霖泊走得匆忙,没交代清楚,留守将士们也就都收了下来,送到了驿站里去,钱自然还是按一斤十文的给,反正内府出钱呢,怕什么,再说了,一尾也不过几斤,就是几十文的钱·不要说内府,就是这些将士们随便牙缝里抠抠随便都能拿得出来。

李世民自然是带了李治小子去看那神奇的金钱鱼到底长的什么样子去了,王况也没陪着他,李世民不让,还是那句话,人多了·目标太大,搞个不好他微服的计划不知不觉中就要落空了,不让王况再跟着,反正东治港就这么小,出什么事情,码头一起哄,西边的营盘口的守兵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的。

王况也看得出来,李世民在这个东治港呆上瘾了,不大想走了,本来王况自己的计划是过一两天就要回转建安去的,东平的成功,让王况有了去走一遭的想法,许多东西,你不实地去考察,永远也不可能找到更适合的发展方式,可李世民要留,他也只好留在东治。

李世民在东治足足呆了十天之久,这十天里,李世民的足迹是遍布整个东治港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水军大营和船厂,中间也跟许老春老他们询问过几次大孔明灯的制作思路和可行性,几次都得到许老头拍胸脯的保证说一定能成后,这才彻底的放心下来,不过许老春老他们可不知道这个对大孔明灯极感兴趣的人是当今皇帝,只以为他不过也是朝中的许多大佬之一而已,在他们的印象中,建安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还从来没有瞒过朝廷的,那么这次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也才会对李世民的询问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也正是在跟春老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李世民才知道,为什么王况敢说三五十年内或许可以做到从长安到东治几日可到的话来,许老春老他们几个可不笨,当初王况明知道人力不可能踩蹋让大飞车上天却还要用大飞车来试给他们看?这说明,如果能有一种机栝做到代替人力踩蹋的话,那么大飞车是绝对有可能做出来的而李世民联系到王况一直再默默的推广应用的风车来,就有点明悟。

李世民是等李大胆能够真正的下地自由行走的第二天才走的,他并不去建州,用李世民的话来说就是,建州现下里肯定有什么政策是他所看不惯但又是切实可行的,所以,干脆,我眼不见为净,我不去了,建州这一亩三分地就丢给王二郎你去折腾了,只要你王二郎能让建州百姓安居乐业,不管是文也好,农也罢,只要是在朝前迈着步子的,那就尽管折腾,大不了,如果建州给你折腾烂了,我把建州人全迁到其他地方去就是。

相对于王况对大唐的贡献来说,一个建州,算不得什么。

让王况无可奈何的是,李世民离开东治港并不是去别州也不是回长安,他竟然搭乘了楼船往建东去了,说是要见识见识一下自己治下最远的县是个什么样子,王况拦不住也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