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顿将军-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学术论文,他的知名度也日益提高了。
  1913 年夏,巴顿决定自费去法国学习,以提高他的剑术水平。这个机会来之不易,除了发表文章受到重视外,还得益于军方头面人物的关照。在六个星期的时间里,巴顿与克莱里形影不离,一起工作操作,使自己的剑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克莱里的教学方法也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在这一时期,巴顿夫妇还在法国骑兵军官中交了不少朋友,他经常参加他们的聚会和讨论,主要话题是关于拿破仑对欧洲军事学术的影响。巴顿在法国的另一个收获是学会了讲一口流利的法语。这一收获十分重要,在以后的年代里,巴顿曾两度在法国作战,精通法语使他获益匪浅。
  同年10 月1 日,巴顿奉命到堪萨斯州赖利堡骑兵兵种学校报到,既当学员,又兼任剑术教官。巴顿在教学方面感觉有些困难,因为大多数学员军衔比他高,年龄比他大,没法向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而巴顿的一贯作风是对人对己的要求都很严厉。况且,他本人还要学习骑兵专业课程,他对这些课程的兴趣十分浓厚。虽然工作和学习任务十分艰苦,但当骑兵委员会请他起草新式直剑的使用条例时,他仍欣然接受了。另外,他还全力投入编写陆军赛跑记录的工作。在校期间,巴顿的剑术教官工作的成绩也很突出,他被公认为美国陆军的第一号剑术亏家,并第一个获得“剑术大师”的荣誉称号。他的愿望得到了部分满足。但他更主要的愿望还是参加战争。只有战争,才能给予他荣誉和晋升的机会。
  正是:马上英雄古来多,刀下才见真豪杰。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第四章 初露头角
  天生好战心气做,却向弱邻试屠刀;
  墨国境内狼烟起,巴顿声名步步高。
  巴顿天性好战,视战争力生命,但自从美西战争结束以后,美国一直处于和平时期,与周边国家相安无事,这使他心灰意冷,大有怀才不遇之感。在赖利堡骑兵兵种学校学习期间(1913 …1915),他有两次差一点尝到了战争的滋味,但都未能如愿。
  第一次是1914 年4 月的美墨冲突。
  1910 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给美国称霸美洲的野心以沉重打击。美国政府遂以“保护美国公民权利和安全”为借口,调集10 万军队企图进行武装干涉。
  1913 年美国策动墨西哥右派军人政变,推翻了马德罗政府,建立亲美的胡尔塔政权。但以卡兰萨为首的革命派发动反胡尔塔政权的起义。美国威尔逊政府便于1914 年4 月派兵强占墨西哥港口城市韦腊克鲁斯,挑起冲突。这个时期,巴顿迫切希望战争尽快打起来,并急不可耐地要求参战。但事与愿违,由于美军遭到墨西哥军民的顽强抵抗和拉美各国的一致反对,加上胡尔塔亲美政权很快垮台,威尔逊政府被迫宣布撤军。巴顿只好继续干本行,既当“剑术大师”,又当骑兵学员。
  第二次是1914 年7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巴顿获悉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马上给索米尔的法国朋友去信,请求他们帮他在法国军队中安排一个职务,然后申请离职一年到欧洲作战,他征求原陆军参谋长、现任东部军区司令伍德将军的意见。这位老朋友首先赞扬了他几句,但最后回答说:“我们不要像你这佯的年轻人在外国军队中浪费生命。”巴顿又只好作罢。就在这时,比又怀孕了,巴顿把她送回加利福尼亚,与巴顿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又是个女孩,巴顿开玩笑似地给她取名叫比阿特丽丝第二,但比根据孩子外婆和奶奶的名字给她取名叫鲁斯·艾伦。1915 年6 月,巴顿从赖利堡骑兵兵种学校毕业了,获得参加晋级考试的资格,各科成绩合格,被教官们公认是一个“具有魄力和前程远大的军人”。但令他不满的是,他又被分配到以前所在的团队。这个团很快要开赴菲律宾执行任务,但巴顿不愿到那个平安无事的岛国去,于是请假到华盛顿去另谋出路。但在华盛顿,只有大都市俱乐部的守门人认识他,这使他既伤心又愤愤不平:“没有其他人认识我。但将来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们所有的人都认识我。”经过一番努力和利用关系,他总算谋到了一项新的任职,被调往得克萨斯州布利斯堡的第8 骑兵团。巴顿之所以要调到这个偏僻的地区,是因为该地与墨西哥接壤,美墨之间的矛盾当时非常尖锐,很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公开的冲突。
  1914 年美国妄图扑灭墨西哥革命的阴谋破产,并不甘心失败。次年又借口墨西哥农民起义军袭扰美国边民,派兵进驻美墨边境,企图入侵墨西哥。其中有一支部队是约翰·潘兴将军指挥的一个旅,准备从旧金山调往布利斯堡。潘兴于1860 年9 月13 日生于密苏里州拉克利德附近,家境一般。自幼聪明过人,十几岁就开始在一乡村小学任教。后以优异成绩考人西点军校,1886 年毕业后参加骑兵部队,先后参与镇压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州的阿巴契印第安人、南达科他州的西努克斯印第安人。任内布拉斯加大学军事教官期间,他于1S93 年自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897 年任西点军校战术教官,次年参加美西战争,因作战勇敢荣获银质勋章。1901—1903 年,他在菲律宾任职,残酷镇压当地土人,受到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赏识;1904—1905 年赴中国东北任日俄战争观察员;1906 年被破格从上尉提升到准将,越过了800多名军官,引起不少军官的反对。
  1916 年潘兴奉命率部前往美墨边境“追击和摧毁比利亚匪帮”。他本来打算把全家都带去,但一场灾难性的火灾毁灭了他幸福的一家,他的妻子和三个女儿都死于人灾,只有小儿子沃伦幸免于难。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比利亚匪帮”实际上是对墨西哥农民起义军的蔑称。潘乔·比利亚原名多罗特奥·阿兰戈,债务农奴出身,1910—1917 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农民起义军领袖。1910 年在奇瓦瓦州发动农民起义,支持以卡兰萨力首的宪政主义运动。但1914 年7 月卡兰萨掌握政权后,拒绝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比利亚被迫转而反对卡兰萨。同年12 月,他与另一位农民起义军领导人萨帕塔率联军进入首都墨西哥城,但次年4 月在塞拉亚之战中损失惨重。美国威尔逊政府宣布承认卡兰萨政权,并允许他使用美国人的铁路调动军队以镇压农民起义军,这实际上是公开干涉墨西哥内政,激起墨西哥人民的义愤。
  1916 年3 月,比利亚起义军袭击了哥伦布城,美国以此为借口调兵入侵墨西哥。
  巴顿抵达布利斯堡后,发现无事可做,原来他所在的骑兵团还没有到位,而他却由于急于参战而提前到达了。于是,巴顿利用这段时间加紧准备晋级考试,为了使考试能顺利通过,除了温习各门课程之外,巴顿设法利用各种关系。他曾主动帮晋级委员会主席驯养小马,以取得他的好感。碰巧,原来的老上司马歇尔(已升为少校)到布刊斯堡访问,与晋级委员会的第二号人物住在一起。巴顿立即拜访了他们,并趁机游说,马歇尔少校也替他大吹了一番。结果,巴顿轻松过关,获得了晋升的资格。
  骑兵团到位后,巴顿谒见了身材肥胖、和蔼可亲的团长。由于连队的上尉、中尉军官都空缺,就由他临时指挥一个连。他教士兵们如何正确地洗马和喂马,还教他们骑术和剑术。他高兴地看到:团队使用的军刀全是他设计的“巴顿剑”,这使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但更令他兴奋不已的则是战斗的召唤。
  不久,两个骑兵连(包括巴顿的连队)出发了。他们跋山涉水,经过几个礼拜的艰苦行军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高山密林中一个叫谢拉布兰卡的小镇,他们的任务是保护一个个孤零零的牧场,使其免遭墨西哥人的袭击;更重要的是保卫从附近通过的南太平洋铁路主干线。为此,他们要定期到30英里以外的地方巡逻。
  这是一个被世界快要遗忘了的角落。小镇上只有20 户人家。居民们人入脚套长靴,带有刺马钉,手持武器。小镇的法警是全镇最有势力的人物,长着一头白发,笑容满面,还是一个著名的枪手。他有7 个兄弟,虽然衣衫不整,却非常富裕,拥有大片的不动产,他们还专门雇请了一名枪手。巴顿结识了镇上的不少人,但对他们怎么也捉摸不透。镇上唯一的社交娱乐场所是一个小酒店,那里又脏又烂,整天酒气熏天,令外来人不敢驻足。这里是一片未经开发的荒野,方圆几十英里的土地野草丛生,危机四伏。野生动物俯视皆是,尤以鹤钨、野鸭和野兔为多。在外出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喜欢打猎的巴顿经常能够轻松地打到猎物,给大家带回美味,他也因此获得了“枪手”的美名。他经常带领战士们骑马在高山峻岭上奔驰,从一个哨所赶到另一个哨所;有时整天不得休息,还得随时提防墨西哥人的伏击。但他非常喜欢这项工作,认为这里的生活很像“当年外公在大西部度过的拓荒生活”。
  但巴顿并不是来这里拓荒的,他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战斗。感恩节前夕的一个傍晚,设在埃尔帕索的总部打来电报,说是当夜可能有200 名墨西哥人袭击该镇。巴顿手下虽然只有100 来人,但还是决心给敌人以迎头痛击。他立即制订了反击计划,命令士兵严阵以待。他本想体验一下战斗前夕的紧张气氛,但令他失望的是,他感觉到这并没有马球比赛那样兴奋和激动。更令他大失所望的是,战斗没有发生,一夜都平安无事,第二天晚些时候,他又接到命令去攻击格兰德河美国这一边的墨西哥人营地。但这次巴顿又扑了一个空,他们骑马跑了70 英里,连墨西哥人的影子都没见到。
  不久,巴顿返回布利斯堡处理公务,顺便把妻子接来小住。但边塞的生活太艰苦了,在一个可怕的暴风雨之夜,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