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在继续。

不过,都没什么新意,无外乎就是拿加税是祸害百姓,百姓苦不堪言说事,收税的税监如何如何的嚣张跋扈,如何如何的害人,帝党这边呢,咬死了,如今战事紧急,没钱是万万不行的,刘延元更是大出风头,谁敢反对收税,他就问一句,日后东虏入关,你来负责?你陪着他一起死?问到这个问题,反对派则是没人敢应声了,这种事,只要不是傻子,看过皇帝的推测的,对东虏入关这种可能性,那几乎都是相信的,如今的情报就是林丹汗失利,局面正在朝着皇帝的推测走,如果应付北方战事的钱不到位,导致东虏入关,这责任,谁担得起?谁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反对收税无非就是想多赚几个钱,但是没有为了赚钱把命也搭进去的,这买卖显然不划算。

时间渐渐的越拉越长,从刚开始的时候,帝党的火力猛烈,逐渐的,帝党就开始有气无力了,这嘴巴都讲起白沫子了。倒是反对派这边,因为人数众多,可以轮番上阵,倒是精神旺盛得很,很快就占了上风了。

两边的战斗,依旧在继续。

“启禀陛下,臣反对收税,加派之害以税计,商税之害以日计……商税非困商也,困民也,商人贵买绝不贱卖,民间物物皆贵,皆由商算税钱……况复而宁知底极乎……”一个大臣半百不白的话说到,这就是炒剩饭,说来说去,都是这一套。

当然,如今即便是反对派反对皇帝收税,也没有人拿什么收税导致天怒人怨,上天降下惩罚这些和皇帝说,毕竟还没到那一步去,如今这个皇帝,已经拿出了千万两白银去赈灾,更是在北方大量的使用银钱备战了,如果还这样说皇帝,怕也真是说不出口了,这话一说,就彻底的和皇帝撕破脸皮了,怕是要被皇帝嫉恨到死,也没人愿意用这套说辞。

杨改革在心中对这种说法是嗤之以鼻,这看似是说得有道理,不过,这个说法明显有漏洞,比如自己的琉璃斋,和老百姓困不困有根毛的关系,自己不收税,又有几个老百姓用得起玻璃?自己收税了,倒是让那些买得起玻璃的人多花了几个钱,不过买的起玻璃的人,又在乎那几个钱?

当然,表面上,杨改革还得装做很受教的样子,让反对派更加来劲,好似皇帝已经逐渐的被我们说服了。

反对派是更加的来劲。

“启禀陛下,臣反对收税,今一货一人,税而又税,朘膏咋髓,一羊十皮,颐颐而来者,无所牟其利,抑且有其害,是重困商也,如xx大人所言,商人贵买岂肯贱卖?民间货物腾贵,百姓生活困顿啊陛下,万万不可收税……”一个反对派出来反对道。

杨改革继续装,装作认真的聆听,装作是有很大的收获,其实,心中早已骂翻天了,二十一世纪的人岂是那样好忽悠的?

“启禀陛下,臣反对收税,臣举一列,如河间一府,地瘠民贫,税额两万五千有奇,敲骨吸髓久矣,夫民不堪命也,而陛下如果收税,则税繁则商困,商困则来者稀,必须取盈其额,……河西大小货船,船户有船料,商人又有船银,进店有商税矣,出店又有正税……百里之内,辖者三官,一货之来,榷者数税……陛下,这收税如何使得?百姓还过不过日子啊?”一位大臣更是举例说到。

杨改革更是鄙视,这种拿一个贫穷地方的税举例有根毛用,日后,一个商业发达的城市所收的税,可以抵得上内陆几个省,也没见收税了就发展不起来,收税了,还可以反哺不发达地区,比如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就经常见到什么对口支援之类的东东,倒是这明朝,最后因为收不上来税而倒台的,让后世的人看了,少不得要叹息一声,这些反对派的说辞,也就能迷惑一下见识有限的人,比如历史上那个崇祯,要迷惑如今的杨改革,那是不可能。

……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反对派开始在人数上显现出优势来,打口水仗的时候,人多,口水也多,帝党们早已大战多时,嘴巴的白沫子都出了不少,和反对派斗嘴,早已是有心无力。朝堂之上,一时,全是反对派的声音。

杨改革听这些反对派的话,完全不屑一顾,要是收税是错误的,是有罪的,是该死的,那么,日后所有的国家的都是疯子,都是神经,都是白痴。反对派们说的这些道理,对杨改革是没有丝毫的触动,反而让杨改革觉得恶心,也就明朝的这些“白痴”“傻瓜”才会这样想和这样说、这样做。放在日后看来,明朝的这些管理国家的不是白痴,就是自私自利到极点的人。

杨改革今天这样安排,就是给反对派“行方便”,目的就是让反对派赢,而自己帝党这边,得必须有一番激烈的“抵抗”,言辞激烈的交锋,最后因为迫不得已而宣布失败,让反对派赢得“艰难”,赢的“真实”,赢的让人看不出破绽。这本是一出安排好的戏,不过,也被反对派那些恶心的想法恶心得不行,问道:“既然诸位卿家说收税有如此之大的罪恶,如此不应该,那朕想,是不是也该把田税,盐税,关税,等等一切税都取消了?如此,百姓岂不是更加的好过日子,更加的轻松?大家以为如何?也议论议论。”

皇帝一说话,众臣就觉得窒息,脑袋短路,皇帝真的是敢想敢说啊连取消天下所有税这种事也敢说出来。所有的税都取消了,谁给我们发俸禄?朱家的天下大概也是不想要了吧?

群臣都惊恐和尴尬的看着皇帝,不知道皇帝这是什么意思,看皇帝好像很正常,不像是失心疯啊

“呵呵,你们继续,继续,就当朕没说。”杨改革只是实在是看不惯那些唱黑收税的人,所有,特意出来恶心一下反对派而已,今日这场辩论,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反对派赢呢,杨改革即便是有种种的言辞和理论和这些反对派辩驳,但是,也是假装不知道,不说。

整个辩论,除了开始的时候帝党火力凶猛一段时间后,渐渐的就不行了,这帝党在人数上吃亏,就显现出来了,因为人数少,说话也是渐渐的有气无力了,就连今天最能战的刘延元,如今,声音也是嘶哑了,其他几个帝党,早已不怎么说话,因为口水已经喷干了,这大殿,又每个喝水的地方,天气更是炎热,更容易口渴,也就刘延元时不时的出来猛烈的反攻一阵,然后反对派的人又蜂拥而上,将刘延元淹没,刘延元也学了个赵子龙七进七出,不管什么事,他就抓住一件,谁敢耽误了兵费,他就跟谁急,跟谁拼命,要别人把命和他绑在一起,这一招,倒是吓住了不少人,成了他的杀手锏。

即便如此,帝党的人也渐渐的支持不住了,刘延元的声音早已嘶哑,说话都费力了。

杨改革也不在意,今日,就是要让反对派赢,赢得艰难呢,好让自己的计划得以施展。

反对派因为气势渐渐的压倒了帝党,洋洋得意起来,战斗**愈发的强大。就连那些酱油党,也时不时的为反对派叫好。

整个辩论的现场,反对派已经占了上风了。

唯有刘延元一个人的杀手锏,还起一些作用,没有人敢正面回应刘延元,也没人愿意陪刘延元一起死,抵制收税不就是为了多赚两个钱,有必要把命搭进去吗?

“启禀陛下,臣以为,如今边关战事紧急,东虏可能绕道入关一事,确实不得不防,银两也确实拖不得,臣谏议陛下,动用存在大明皇家银行里的银子,暂时度过难关,也无需多,大概二百万两就够了,待到了明年,秋收之后,可多收四白多万两银子,除了用作军费,还可以把今年借去的二百多万两银子抵上,如此,就不用收税了。”反对派也是给刘延元这个杀手锏搞得没办法,不得不提出这种办法。那就是动用李若涟那个银行里的银子,然后用明年加收的那几百万两还上,因为明年继续加收的话,不用在转到赈灾移民的事上去了,所以,倒是可以腾出不少银子。

这倒是出乎杨改革的预料,反对派为了使刘延元这个杀手锏失效,居然肯让步,让自己动用刘若连银行里的钱去打仗。

“这位卿家说得也有道理,用明年加收的田税还今年的开销,倒是一个救急的好办法,不过,这些银子,很多都是藩王,勋贵们的,朕怕他们会有意见啊”杨改革倒是想用那里钱去搞纸票子,用纸票子的杠杆作用,把一份钱变成两份、三份,如果今天这些官僚们支持自己调用那批钱,也是件好事,起码自己日后用那些钱的时候,没了干扰,钱归自己调用了,只需要把银行里的钱拨到军事上去,把军事上的钱用来发票子,也就是左手换右手拿,很简单。

“回陛下,应该无碍的,想藩王们,勋贵们也应该体谅陛下的,也该为我大明出力的,国家到了如此危急之时,报效陛下,报效朝廷,这是应该的,又不是让他们捐,只是暂时腾挪一下哦一日,臣想,应该没问题的。”这个大臣递眼色给周围,周围的大臣纷纷帮腔说无碍,说没问题,其实,他们不过是想把刘延元这个杀手锏给废了而已,有了这笔钱,刘延元就再不会叫嚣了,刘延元不叫嚣了,这辩论他们反对派自然是赢了,这税也就收不成了,他们自然是胜了,至于还钱的问题,他们到还真的不怕皇帝不还,皇帝如果不还,自然有几百藩王,无数勋贵找皇帝的麻烦,再说,就以明年加收的那几百万两银子,就够还的了,何况皇帝还有很值钱的琉璃斋,再说,皇帝很会“过日子”,没钱?谁信?说不得国子监又被皇帝扩大多少倍呢。

“好,既然如此,那朕就从大明皇家银行那里调用一批银子吧,到明年秋收之后再补上,算是解了朝廷的危难,不过,呵呵,朕可丑话说在前面,如果到时候有人大规模的到银行里提钱挤兑,可别怪朕没银子给付啊”杨改革笑呵呵的说道,没料到,今天的收获还不小,这些家伙,为了阻止收税,也是下了点本钱的啊

“绝不会的,绝不会的,如今,我大明朝正是危难之际,谁敢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