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陛下倒是也说得有几分道理,呵呵,臣说不过陛下……,臣倒是想问,琉璃斋一年真的能交二十万两的税?”孙承宗面对皇帝的种种“歪理”,那也是不想辩驳了,皇帝总是能找出种种新颖的理由说服自己。孙承宗也一直对朝议上一个商家就能缴纳二十万两的税这件事不能忘怀,二十万两,是两个中等府的收入。大明朝才两京十三省,总共才有一百四十个府,如果一个商家交的税就能抵上两个中等府,那么,也就是说,七十个这样的商家,就相当于让明朝的收入翻一番,这种不增加田税,而增长国力的办法,让孙承宗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途,所以,特意向皇帝求证这件事的真实程度。

“呵呵,这件事,是真的,琉璃斋估计今年给朕赚个百十万两还不是问题的,朕可也在那里面投了不少钱的,孙师傅问这件事?”杨改革也好奇,孙承宗怎么就问起这个了?而不是为自己套牢了那群白痴而高兴?

“陛下,臣想,如果一个商家就能抵得上两个中等府,那么,我朝一百四十府,岂不是七十个这样的商家,就能让我朝的收入翻番?嗯,臣的意思只是打个比喻,当然我朝还有近二百个州,臣的意思是……”孙承宗连忙解释。

“呵呵,孙师傅当真是小瞧那些做生意的了,别的不说,就说市舶司吧,如果能全部收上来,一年大几百万两,上千万两银子,不难,问题是现在收不到,也收不上来;那个盐税,也是收不上来的,不知道是谁干的好事,本来该近千万两白银的盐课,如今朕每年也就能收到百万两呢,光是这两项,就顶得上我朝的田税了,就可以结束我朝完全依靠田税过日子的局面,也只有这样,什么,节约民力,修休生息,让利百姓,为百姓着想这些说法才算靠谱,毕竟,我朝绝大部分还是种田为生的农民,不从他们身上加税,而使朝廷富裕,那才是正途。”杨改革高兴的给孙承宗解释道。

“市舶司的关税?这个……”孙承宗想了下,觉得自己对这方面没有太大的研究,说不上什么,官僚们一边大喊不要收关税,不要搞海巡,这是在浪费民脂民膏,搜刮民脂民膏,另一方面,自己大干特干走私的勾当,还能说什么?

“这盐课……,其实……这个……”孙承宗对盐税,倒是清楚的很,为什么皇帝的盐课直接掉到一百万两?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不过,也没多大的说头了,如今皇帝的这一盘棋下出来,别说是关税,盐税,怕是连矿税也要连根拔起,以后统统要交税,少一个子也不行。

“呵呵……孙师傅,你不用怀疑,光凭着商税,让我朝的财政翻个几倍,这是完全没一点问题的,税收这东西,取之于民,也是用之于民啊朕如果只是想给自己弄点花销,呵呵,还真的用不着打收税的主意,朕靠着琉璃斋,每年就能过得很好了,你说是不是?远的不说,就说宋朝,也就是半壁江山,也是大军常年和敌人对垒,但是收入却是我大明的好几倍,呵呵,从这一点来看,工商税救国,孙师傅不用怀疑的。”杨改革又一次科普了一回收税的事给孙承宗。

“唉……此事臣倒是知晓的,只不过,唉……见如此多的同僚日后因为这种不光彩的事倒下,……臣心中,实在是百味杂陈啊……”孙承宗也是烦恼,这种事,又不能对别人说,也只能跟皇帝吐吐苦水。

“呵呵,孙师傅,不破不立,只有把原来的全部打破、粉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新的,更好的东西,不是吗?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已经完全不过国家,不顾我大明的安危了,大厦将倾,这些人还在挖大厦的柱子,这种人不值得同情啊”杨改革道。

“陛下所言甚是……,不过,有一事,陛下可千万得准备好,否则,到时候可就推动不了这个事了啊”孙承宗想起什么来,提醒皇帝。

“孙师傅说的可是舆论的事?呵呵,此事,朕已经准备妥当了,这就是今天刚刚出来的新邸报,孙师傅,过目一下。”杨改革笑呵呵的说道,这套子下牢了,报纸也出了,日后将山西晋商的案子一炒,铺天盖地的水军一上马,这明朝那些人还不歇菜?

孙承宗好奇的接过皇帝递过来的邸报,翻看起来,对这种一张纸的邸报很感兴趣。上面的字迹,也还算清晰,上面的内容,分了很多板块,有专门介绍朝政,皇帝的命令,中央的人事的等等,和传统的邸报没有区别,还有一些官员的谏议等等,各地的奇人奇事,风俗什么的也是有,看上去,和旧邸报的内容,没有太的区别。

“孙师傅,此物,就是朕做的新邸报,每张邸报卖十文钱,用的是活字印刷术,今日朝议的事,明天早上,就会变成这样的邸报散发到京城各处,呵呵,有了此物作证,日后,那些蠢货就是一百张嘴,也别想翻案。”杨改革恨恨的说道。

“十文钱?这样便宜?陛下,这是真的吗?”孙承宗不相信的问道。

“是真的,以前书籍贵,那是因为雕版费功夫,费时间,纸张也较好,而且销售的数量也有限,所以,价格较贵,可是朕这个新邸报则不一样,用的是活字印刷术,纸的质量也不咋样,仅仅是能看字而已,数量也是相当的大,所以,价格才会如此便宜……”

“不过臣看陛下这邸报怎么就做成一张纸的?不似以前的邸报,做成一本一本的呢?”孙承宗不解的问道。

“呵呵,其实,这个简单,朕刚才已经说了,做成一张纸,所有的东西都印在上面,日后,也免得那群白痴叫冤,呵呵,装订成本的邸报,朕还怕他们说朕偷偷的把内容订上去呢,如今做成一张纸的,一经发行,再没有改口的余地,呵呵,朕要把他们钉死……”杨改革笑着的说道。

'w  w  w &n; b  o  o  k  。c  o  m'

 第三百零七章 守株待兔的人们

第三百零七章  守株待兔的人们

孙承宗呆呆的看着自己手中的新邸报。

皇帝为了钉死百官,可是没少下功夫啊连这邸报这一环节,居然也是改了发行的方式,从原来的一本一本改成了现在的一张纸,这种邸报还真的如皇帝所说,一经发行,再没有改口的余地了,白纸黑字啊

“陛下谋略之深,臣实在是佩服”孙承宗也只能说句佩服的话。

“呵呵,孙师傅,这件事,不做成板上钉钉是不行的,朕也是不得不这样啊今日的情形你也看到了,你好好的和他们说,那根本就是对牛谈情,你想正常的和他们交流,那是不肯能的。唯有这样,我大明朝才能有救。”

“陛下所言甚是。”孙承宗承认道。

……

“大伴,今日朝堂之上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了吗?”杨改革又问王承恩。

“回陛下,奴婢早已吩咐过了,已经完整的记录下来了,而且还是史官记录的。”王承恩回答道。

“嗯,这样很好,把里面涉及机密的东西删去,其他的,就抄录一份送给樊维城,让他把今日朝堂上辩论的过程和结果都写上去,把那些反对者的名字都一一列在里面,把赞成的也都写上……,”杨改革吩咐王承恩道。

“遵命,奴婢这就叫人誊抄一份,给樊维城送去。”王承恩也是满脸的微笑的答应道,皇帝高兴,他自然就高兴。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琉璃斋主动要交税,这件事,一定要大书特书,不要落下了,另外号召,有责任,有良心,愿意学习琉璃斋的商家,也可以自行申报,自行交税,朕要看看这天下,到底还有没有良心这个东西。”杨改革恨恨的说道。

“奴婢遵命。”王承恩再次答应道。

“另外,传旨给各皇商,让他们务必自行去申报交税,还有,传旨给老丈人周奎,让他别忘记交税了,路途遥远,让他托人带银票到京师来交税,还有,田弘遇,让他自己去交税,别说朕没提醒他……”杨改革开始启动自己的核防护措施了,日后这陕西晋商案一爆发,就是一颗席卷整个大明朝的原子弹,能救得了商人的除了自行交税这一招,就没有其他办法了,杨改革在这里开始交代自己的手下保护好自己。

“奴婢明白,这就派人快马传旨给国丈,各处的皇商。”王承恩又答应道。

孙承宗抿了抿嘴,想说什么,山西晋商案一爆发,那就是天崩地裂,孙承宗也想保下其中的一些人,准备问问皇帝,他可不可以交税,日后也免得被波及,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开口,皇帝已经又有话说了。

“孙师傅,麻烦你告知今日站在朕这一边的各位,告诉他们,就说,朕要求他们也自行交税,自行报税,这其中的原因,却不可告诉他们,只是说,朕缺钱用,需要他们的支持,且看他们如何行动,如果按照朕说的做,这一劫,就算是躲过了,也算是朕给过他们机会了,如果明面上站在朕这一边,暗地里偷偷摸摸的搞小动作,到时候被牵扯进去,也怪不得朕不讲情面……”杨改革冷冷的说道。

孙承宗松了一口气,有皇帝的这句话,他大可厚着脸皮求自己的一些相知、故交,让他们无论如何,也要看在自己脸面上,多多少少交一点税,这样一来,皇帝日后要翻天覆地,也才不会波及到他们,也算是了了孙承宗的一个心愿。

“臣明白,臣一定会告知他们的。”孙承宗立刻应承下来,到时候大浪淘沙,这一线生机能不能抓住,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他孙承宗是尽力了,也只能做到这里,再多说,多做,就要出格了。

杨改革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爽快过,这件事按照自己设计的走下去,晋商死定了,盐商完蛋了,全国的大商人,完蛋了,拔出萝卜带出泥,多少和这些大商人有瓜葛,做这些商人保护伞的高官也要完蛋了,自己正好可以重新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新规矩,重建大明。

……

六月二十三。

大明朝的心脏,有了一件新鲜事物,走进了众人的视野当中,当然,这件新鲜玩意,也不是很新鲜,昨天就有了,不过,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