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6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陛下,臣以为,如今朝廷亟需盐课支撑关外的战事,亟需盐课支撑赈济,如果琉璃斋真心报效朝廷,愿为朝廷分忧,臣以为,琉璃斋该提前预付给朝廷五百万两盐课,只有如此,臣才赞同琉璃斋入主盐业……”

毕自严这话,犹如一个炸弹,将文华殿里的一众人,炸得晕头转向,这哥们,够狠,五百万两啊这哥们也敢开这个口。琉璃斋不掏不出来,就别想接手盐业。这哥们,对自己人,可是更狠呢。

许多大臣都晕头转向了,这***谁才是帝党啊?帝党也不带这样坑自家吧?这家伙光有个帝党的身份,却干着比东林党还“绝”的事,东林党坑皇帝也不带这样坑吧。

许多大臣给毕自严那五百万两银子吓着了,毕自严这一张嘴,今年户部就已经提前收到五百万两了,这已经远超大明朝历任皇帝,历任户部尚书了。

一些大臣开始擦汗,惊慌的看着毕自严,完了,彻底完了,皇帝当真是没给那些盐商一点活路啊这要是成真的了,那什么都不用说了。

杨改革也是一脸的惊讶和意外,似乎刚刚听到这件事一般,脸sè瞬间变了几次,一直在捕捉皇帝面sè的大臣看着皇帝也是一副吃惊和意外的表情,更加吃不准这是皇帝的主意,还是毕自严自己的主意,如果是毕自严的主意,说明这毕自严可是个一心为公,不畏艰难的好尚书,好大臣,好官,凭着这句话,毕自严也足以名流青史了,敢于张口就要人预支五百万盐课的尚书,在这大明朝,绝对是头一位,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上,也绝对是绝无仅有的。

今日的文华殿,确实给毕自严这一“炸弹”,炸得不轻,很多大臣都炸懵了,脑子已经反映不过来事。

“呵呵,毕卿家当真是忠心体国啊朕觉得,这个要求……”杨改革也是一副好笑,意外的模样看着毕自严,半响才说:“……很合理,这样吧,既然琉璃斋有意,户部也不阻拦,户部就和琉璃斋商议一下吧,如果琉璃斋舍得预付五百万两银子的盐课,朕看,就不妨让琉璃斋入主盐业,呵呵呵,这可是五百万两啊我朝盐课,可从来没到过五百万吧?朕如今手头紧得很,这已经开年了,关外大战在即,要的是银子,如果琉璃斋能尽快预付银子,毕卿家不妨将要求稍稍降低些……,如何?”杨改革也是一副意外,无可奈何的模样,一副跟毕自严说好话,求情的模样,将毕自严高高的托起,让毕自严的形象,变得高大。

众人都惊讶于皇帝说这话,莫非,皇帝自己事先也不知道?要真的是这样,那毕自严可真的就是一代名臣,一代铮臣了。

“臣领旨”毕自严带着一丝孤傲的说道。

众臣那个羡慕,这下毕自严可大大的出名了。

杨改革也笑着看着毕自严,这事,其实,都在预计之中,虽然有些贬低、自损自己的意思,不过,可是实打实的将毕自严这家伙托得老高,可是将毕自严的形象衬托得老高,一代铮臣毕自严,自此出炉,嘿嘿,自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跟着自己干的人,自己都会给足好处的,皇帝的信誉,可是钢钢的,可是金字招牌。

大臣们正被毕自严这个“炸弹”炸得头晕眼huā,mén外却传来急报。

“报……辽东七百里加急……”一个太监急急的边跑边喊。

还在头晕眼huā的大臣们,再次为之一震,纷纷看着这七百里加急。

“呈上来。”杨改革也不多说,直接就让呈上来,关外的事,看样子,真的有动静了。

大臣们焦急的看着皇帝,杨改革却慢腾腾的看着奏报,看繁体字,还是有些难度,不似简单那般快。

看了半响。

“朕刚才还说,今年已经开年,东虏那边必定会有动静,要多准备些银子好打仗,这果不其然,东虏已经出兵了,人数众多,先头正月十三日过了辽河……”杨改革举起自己手里的奏报,说道。



众臣又是一阵惊呼,这次惊呼,即是惊讶于东虏大规模出兵,又要打仗了;也是惊讶于皇帝猜得jing准,皇帝一直就说,开chun东虏就会有动静,而且是大动静,早已下令关外前沿的城堡做好准备,一些小围子早已撤了回来,现在奏报传来,众人对皇帝那jing准的预知能力,除了惊讶,就觉得恐怖,皇帝那和蔼,面善的背后……

 第四百九十二章 要干大事的袁崇焕

辽东。//

锦州,巡抚衙mén。

袁崇焕正站在沙盘前面,思考着,该怎么办。他十四日就接到消息,东虏先头过了辽河了,这次,真的是来势汹汹。

部将,官佐们,也都围着沙盘,议论纷纷,讨论着如今该怎么办,这种围着沙盘讨论对策的传统,也算是从皇帝这里流传出去的,皇帝既然带头,那么下面的人,自然也就有样学样。

如今这种议论方式,没了先前那般讲究。气氛,也远比先前热烈和融洽,先前,都是按照品阶坐定,然后前面的人说了,后面的说,死板而呆滞,前面的人说的即便是不对或者有问题,后面的人碍于品级和面子,也不好驳,很多有用的建议都白白的流失掉了,正真的有建设xing的意见,很难被采纳,如今这个就不一样了,主事的人也不管,下面的人,随便你议论,即便你的想是异想天开也没关系,权当是说了个笑话,听的人也不会在意,如果真的有那么一点两点的好建议,别人也不介意采纳,融入自己的策略中去,呆会说起正事来的时候,就可以将自己的想和策略说出来了,谁说的有道理,都是会记录下来的,如果日后靠着这个计策赢了,也是对自己有利的事。

虽然袁崇焕刚回来不久,可锦宁防线却是早就做了准备。锦州以北,大小围子早已撤回。回想起皇帝的预测,回想起皇帝一直对自己的教导,对自己的培养,袁崇焕心中既安定,又焦急,更是惶惶。

安定是因为,事情如皇帝预料的一般,今年果然是个和东虏决战的年份,迟早会有一场大战,而出于某些目的,东虏更是会提前出兵,如今得到东虏往自己这边来的消息,袁崇焕的心是安定了下来,事情没有出乎所料。

焦急的原因,是因为他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属于自己的对付东虏的方略,如今有的,只是皇帝布置的一个大方略,具体到他锦宁,到他辽东巡抚袁崇焕,却是没什么独到的,属于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这样下去,他顶多和上次一样,赢得那种不胜而胜的胜利,按照皇帝的布置,赢也是赢在了战略层面,和袁崇焕没关系,他袁崇焕只要往大城里一躲,凭借这手榴弹和佛郎机,东虏绝不可能攻下锦州,可他袁崇焕不想这样“默默无闻”,不想让自己一直靠躲在城池里而获得“胜利”,这种胜利,别人即便不说,袁崇焕也觉得自己没脸见人,一直自诩大明朝中流砥柱的袁崇焕,决心展现出自己的才能,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袁崇焕再不想过那种被东虏bi在锦州城里不敢动弹的日子。

而惶惶的原因,则正是出于袁崇焕这种不想被bi在锦州城里的思想,想出去和东虏较量较量,可袁崇焕也知道,自己的人马在野外和东虏对战,要想打赢,基本不可能,一出去,就极可能被东虏包饺子,东虏怕就等着自己出去,一旦想到自己在野战中失败,影响到皇帝的大战略,想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溃败场景,让想着出城和东虏角力的袁崇焕感到惶惶害怕。

这个作战室里讨论的气氛,十分的热烈,大小将领,官佐热烈的讨论着,唾沫横飞,四周的火盆更是将气氛烘托起来。

“诸位都静一静吧……”袁崇焕呆立在那里很久,凝神疑huo了很久,长长的叹息了口气,出言说道。看着袁崇焕的眉目,似乎依旧是没什么进展,眉头皱得老高,眼睛里,闪烁着不甘。

正热烈讨论的大小官佐立刻停了下来,按位置站好,等着袁崇焕说话。

“鞑子前锋十四日已经过了辽河,诸位对眼前的战事,有何见解?有何对策?”袁崇焕问道。袁崇焕内心焦虑又不安,连带着脸上也带着疑虑。

“抚台,末将以为,陛下那里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我等只要按照陛下的安排去做,自然一切无虞……”一个将领立刻说道。

众人都点点头,这是没错的,从上次战事的结果来看,皇帝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如今再按照皇帝布置的打,自然没问题。

不光是大家点头,就连袁崇焕也是不住的点头,按照皇帝的打肯定会赢,但是,他袁崇焕不想一直这样憋屈,靠着一直躲在城池里赢得胜利,这缩头乌龟的名声,可不好听,袁崇焕想的是,能够和东虏在野外较量较量。

“抚台,末将以为,这次鞑子来攻,咱们事前早就有所预料,早已做足了准备,根本无需惧他,待东虏在咱们这锦州吃够了苦头,自然就离去了,根本无事的,今年这战事,已经是胜卷在握了。”一个将领立刻大大咧咧的说着,事前早有预料,事前早已做足了准备,让早有心理准备的众人,对东虏的到来,并不在意,如今有佛郎机,有红夷大炮,有手榴弹,东虏要是能攻得下城,除非他们个个会飞。

这个将领的话立刻得到很多人的赞同,这个作战室里,出现了一阵轻松的笑声,在锦州坐等敌人来攻,然后坐等胜利到来,很多将领是格外喜欢这种仗。

袁崇焕叹了口气,如今,锦州的大小将佐,都是持这种议论的,和他的理想有很大的区别,苦恼啊

“锦州城北的大小围子,堡子都撤得如何了?”袁崇焕叹息了口气,自己的想可能是过于异于常人了,大家跟自己想的都不一样,只能这样问一下,其实,这些围子,早就撤了。

“回抚台,那些围子,早就撤了,如今咱们锦州可算得上是最前沿了……”祖大寿立刻回答道。

“哦,那咱们锦州以南的呢?大小围子都撤得如何了?”袁崇焕心烦意luàn,没有头绪的胡luàn问道。

“回抚台,大小围子也都撤了,如今,从锦州到宁远,也就只有松山,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