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这些人,朕是做了让步的,他们的罪责需要办,抄家什么的是必须的,但是,他们几家除了罪,还要讲他们的功,替朝廷稳定天下百姓吃盐,这是有功的,他们在朕的扶植之列,日后发家,必定不是难事,必定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所以,今日盐商案就不能留下尾巴,他们和盐商的关系,就必须斩清,日后即便发家,别人也不能因为他家从前是盐商就指责他,这一点,请徐师傅酌情处理干净,此事,对朕非常重要,没有他们几家暗中维护,盐商怕是要罢盐市的,如果鱼死网破,那种情形,朕如今想起,仍是后怕;没收盐商的家财,也绝不会如今日这般之多,都是近乎完好;再,没有他们几家的协助,朕想接手天下盐业,也不会如此顺利,如今琉璃斋已经在接手盐业,多亏他们协助,才会这般平稳,这些,都是他们有功的地方,当然,有些是不能说出来的,具体事宜,就只能麻烦徐师傅处理了……”

“……对于这批盐商,朕执意要让徐师傅教育他们,让徐师傅负责,其主要目的,还是想从这批盐商里,再遴选一批值得扶植的商贾,这批盐商,如今被彻底的踩入了泥低,又被朕从盐业里割裂出去,要想发家,就只能做其他生意,海外的贸易,或许就是他们未来的出路……”

“……这批人经历了盐商案,被踩入泥低,已经到了低谷,也应该比较好控制,具体挑选谁,徐师傅可注意,具体由二喜子

那边负责审核和挑选……,这些盐商里,还是不乏有能力者,如果能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必定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开拓一番局面,这也是朕和盐商妥协的一大原因之一,慢慢的从小扶植起一批商人,这固然更可靠,比从盐商里挑选人扶植更好,可时间不等人,朕等不起那样长的时日,如今支出年年暴涨,如果不尽快想办法弥补亏空,等待朕的,就是国破家亡,故此,朕也不得不冒些风险,从这些盐商里挑选了,这些盐商,虽然没了家财,但是人脉和见识还在,能力还在,只要朕愿意扶植,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崛起,由此,才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主导天下工商,才可以收到足够的税……,想经过了盐商案,经过朕搓扁揉圆,这些盐商,也应该知道厉害,也应该有眼色……此中厉害,朕希望徐师傅能明白,朕就不一一细说……”

“……这批需要教育的盐商,徐师傅先在南京教育一段时日,然后带去上海,在上海那边教育他们,朕知道这些盐商还藏匿了家财,等盐商案过去一段日子,冷下来之后,可默许他们在上海建造住所商铺,或是做些小买卖,由此推动上海的发展,具体怎么办,朕另说,教育的科目,首先就是忠君爱国,然后是缴税的重要性,然后就让他们接触和讨论一些关于海贸,海外的知识,增进他们这方面的见识,以备挑选,这个商人的教育班,可能需要常年办下去,不可急急忙忙解散,刚开始以教育盐商为主,待日后,徐师傅可寻个由头,逐渐的放开口子,将其他有志于走这条路子的商人收入教育班,以备挑选……”。// 

 第五百零一章 给徐光启的信(三)

“……商人教育班之事,请徐师傅务必用心,此关系甚重,乃是朕策略的关键所在,根据朕的估计,日后天下的商人,只有两种,一种是‘能缴税’的商人;另外一种是‘不能缴税’的商人……,‘能缴税’的商人,自然是指能够在朕这里拿到发票,缴税的商人;‘不能缴税’的商人,则是指那些没有通过税监的挑选,不为朕掌握的商人,无法拿到发票的商人,他们自然无法缴税,这两种商人的命运,将关系到我朝的国运,如果‘能缴税’的商人压倒了‘不能缴税’的商人,则是我朝之大幸,我朝国祚,当可延绵;如果不幸‘不能缴税’之商人占了上风,则朕收取工、商、关税无从谈起,此事即宣告失败,没有银钱支付军饷,何以抵御外辱?没有银钱支付赈济,何以安民?没有银钱支付朝廷的各种开销,我二百年大明,就此终结……”

“……扶植‘能缴税’的商人压倒‘不能缴税’的商人,朕还有详细的计划,这里就不累述,日后再说给徐师傅听,此只是一个大致的方针……”

“第四件,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也是和上海有关……”

“……朕欲掌控上海,就必须有可靠的人,朕最放心的莫过于徐师傅,奈何徐师傅已经是阁臣,再去负责上海县,已是不可能,故此,朕打算将徐师傅身边的史可法派往上海当知县,将上海接管过来,此人得徐师傅看重,又带在身边教导,想必品性是无问题的,此子朕也见过,感觉是一个忠诚可靠的人,不过有些迂腐,缺少些魄力,倒是需徐师傅多多教导,需要更多的事磨练,他日,必定成才,成为国之栋梁,选择此子任上海县,充出当此次上海计划的阵眼,朕也有另外一番考虑,此人忠君方面,朕是放心的,除此之外,此子更是东林左光斗之徒,和东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子任上海县令,作上海计划之阵眼,再适合不过,想有此人充当上海县令,即便是朕在上海有些出格的举动,也不会太招致东林反对,倒是一个很好的润滑剂,可充作多面的缓冲,是一个维系多方关系的重要角色……,此子在司农司的差事,不必摘除,仍让他兼着,朕会以上海是移民中心,县令兼着司农司的差事有助于协助徐师傅移民为理由,想必也不会太难,如此,以便徐师傅掌控上海的局面……,除了知县这个位子之外,还有县丞,主簿,县尉这些官职,朕也都打算换人,替换的人选,从那些移民官里面,挑选可靠,有能力者充任之,人选,必须要诚实,能干,能吃苦,此去上海,乃是大建设,大发展,必定是要吃苦的,那一味只知道读书吟诗、享受的,朕是看不上眼的,劳烦徐师傅用心挑选……”

“……上海除了那有限的主官需要替换成负责移民的移民官之外,那些吏员,也要换成朕的人,换成可靠、能干的人,这些吏员可从参与移民的那些国子监监生里挑选,朕先前就承诺过那些人,给他们一个出路的,虽然此去上海县干的是吏员的差事,不过,朝廷先前就有定论,可以让那些国子监监生带着官品干吏员的差事,也就是说,上海县的那些吏员,日后都可以带正式的官品,也就是说,上海往后,很大一批人都将从吏变成官,吏官将成为常态,这也是朕的构思之一……,朕准备将这种模式扩大、推广,改革如今一县之地只有三五名正式官员的结构,准备将一部分吏也扩充进官的构架里,将吏官正式化,将小‘政府’扩大成大‘政府’,如此,这个‘政府’才能充分完成朕交办下的各种事,不然,让上海县的三四名主官去负责偌大一个上海县,每年征收几千万的税,这显然不可能,如是这般,他们少不得要雇用师爷,依靠吏员,组织帮闲,这些人升迁无望,没有进身之途,又怎么肯真心办事?必定拖沓,必定想办法贪污等等,此中弊端,徐师傅想必也明白,朕就不再多说,也算是朕改革我朝构架做的一个试点……”

“……扩大‘政府’,改革我朝的构架,让吏员带官品,正式变成官员,让吏官正规化,让吏员有升迁的通道,还有一层原因,朕需要很多官位来‘批发’给跟着朕办事的人,此也不怕跟徐师傅明说,朕要改变我朝如今的疲态,改变我朝如今之颓态,改变这个即将滑落向深渊的世界,少不得要有一大批人跟着朕一起努力、为朕助力的人……特别是士人,如果跟着朕的这批人得不到发展,必定弃朕而去,必定不会支持朕,也无法支持朕,所以,朕需要一大批的官帽子去‘批发’,而如今的官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朕如果是要几个官帽子,不是难事,可要大批的官帽子‘批发’,却也是极难的,故此,朕只能把主意打到吏员变官员的主意上,万幸的是,此事先前朝廷早有议定,无需朕再费心思,此时上海再按照这个规矩办,就不难,这也算是朕拉拢人心的手段,此手段虽然有些阴暗,徐师傅必定会骂朕,不过,此非常时期,朕也无可奈何,只能如此为之……”

“……待新的上海‘政府’组成,相信在朕的全力推动下,不出两年,则上海县的经济必定飞速发展,每年的赋税轻松超过一州、一府之地,到了那时,再将上海改成州,再经营得三五年,则上海的税入必定冠绝天下,到了那时,可轻松的将上海改成府,如再经营得十余年,甚至可以把上海改成直辖府,可以和省平级,……此是朕的初步构想,

待上海从县变成了‘省’,则官位可以从七品变成三品,甚至二品,如此,也算是给跟着朕的那批官员、吏员一个升迁的通道,让他们觉得跟着朕有奔头,如此,他们办事才会认真,才会肯下力,朕也才有地方可借力,否则,凭着朕和几位师傅等几个人,纵使是天大的本事,也无回天之力……”

“待上海的模式取得一定的成功,则可以将上海的模式向其他地区推广,比如,天津,烟台,青岛,广州等诸多海贸网点,一方面巩固这种新的‘政府’模式,为征收到更多的税入打下基础;另外一方面,也为更多的跟着朕的士人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海模式的成功,朕想,这是必然,想背后有朕全力推动,想不成功都难,一旦上海成功,就必定是非凡的,想上海以一县之地承担天下九成税入,足以让上海成为天下的楷模,成为帝国明珠,则将上海任职的官员调往他地,也就不难,如此,除了拓宽更多的提升空间,更是可以将上海的模式向全天下推广,想到了那时,收取天下赋税,更不是问题……”

“……此诸般策略,都将系上海于一身,上海成,则朕幸;上海败,则国败,胜负成败在此一举,万望徐师傅多加用心……”

“除此之外,朕在罗嗦一些琐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