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7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了地的人肯定把地当做宝贝,还不下死力的耕种?要不了两年,这关外辽东就全是人了,依奴婢的,免税也不用免那么多年,免个一二年就足够了,陛下,白给人家的东西没人当宝贝,只有自己买来的,他才觉得珍惜,奴婢是这么觉得的……”朱顺立刻说了一大堆。

杨改革笑了,这果然,太监的心确实和文臣的心他不一样,太监没那么多的顾虑,考虑的主要还是皇帝的利益,也并没什么规矩束缚着,而文臣则不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规矩,各种各样的历史,各种各样的教条,这一番话,倒是说道自己心里去了,原本杨改革还准备把这个秘密埋起来,等孙承宗到了再说,却没料到,这个朱顺倒是也懂自己的心思。

“……不错,不错……”杨改革说了几声不错,然后提起笔开始算方圆四五百里有多少亩地了。

毕自严汗颜起来,看皇帝的样子,大概很喜欢顺公公说的话,今天在皇帝心目里,可就失分了。

“……朕刚刚算了下,以五百里方圆算,也有七千万亩的地,除去一半不适合种地的地方,也该有三千多万亩地,即便再减半,还能开垦出一两千万亩的地,你们都看看,朕可算错了?”杨改革倒是用笔算,很快就算出了个大概。

毕自严真的是流起汗来,皇帝的这一手算术,可真厉害,才多久,就算出一千多万亩地来,还要每亩地卖一两银子,也就是说,关外那些地,皇帝准备榨出一千多万两银子来,毕自严只觉得自己完全跟不上皇帝的思维方式。

“回陛下,估mo有那么多的,少不了的……”朱顺倒是心里欢喜,把这地也去头掐尾,大致的算出了个数目,算出了,立刻就嚷起来,皇帝喜欢他的办法,就是高看他,他就有面子,就得宠,就这么简单。

“……”毕自严开始麻木起来。

“嗯,不错,确实是这么多,没想到,这稍稍一算,就算出一千多万亩地,这要是每亩地卖一两银子,也是不少的钱啊!关内的地,怎么也便宜不到这么便宜去吧……”杨改革笑着说道,卖地,确实想过,只是没料到,有人会想的和自己一样。

朱顺喜笑颜开,毕自严直冒汗……

“……对了,小顺子,朕问你,即便卖地能卖这么多钱,可也不能持久啊!又如何解决持久这个问题呢?总不能卖了一次地,又把地卖一次吧。”杨改革有心考考朱顺。

“回陛下,这个简单,奴婢在张家口外见过有人种地,那一种就是多少万亩地,都是租的别人的地,要不就是开坑的荒地,每年还得给别人交租子不说,还得防御人来抢,按奴婢想的,日后要是把鞑子灭了,这关外辽东也就成了陛下的地了,自然不怕有人来抢,所以,奴婢觉得,卖给了他们,地不光可以得一次钱,他们用地种的那个番薯,养的牲口什么的,也是可以收税的,这样,陛下就不怕没钱打仗了……”朱顺倒是欢喜的就脱口而出。

“呃!……”杨改革震惊了!没料到,今日倒是真的遇到“人物”了,杨改革十分的感兴趣,这个小太监是怎么想到这么多的,这意识也太超前了吧。

“……小顺子,朕问你,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呢?”杨改革赶紧问道,可真神了。和自己的打算不谋而合,不仅要卖地赚钱,还得要能收上税。

毕自严看得那个羞愧,到底谁才是户部尚书啊!

“回陛下,奴婢先前到过张家口,见过那些种植番薯酿酒的商人,他们到处租地,开荒种番薯,为的就是拿番薯酿酒,奴婢就觉得,以其在张家口外那个荒山野岭里种番薯,还不如到辽东去种呢,辽东的地比张家口外那地方不肥些,奴婢想,收成肯定比在张家口那里多得多,既然多得多,那又干嘛不去?到了辽东种番薯,产了番薯酿酒,还怕他不交税么……”朱顺那是眉开眼笑的介绍自己的心得,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心得,原因也简单,去张家口的时候,和国丈共过事,也听起国丈吹嘘他的种番薯大计,当时没放在心上,不过,皇帝想在关外的地上赚点钱,他就猛然想起来这事来,立刻就融会贯通了,既然张家口外种地不保险,租别人的地还要租子,那为啥不到辽东去买地?国丈也是皇帝的人,想必在皇帝这里拿地,皇帝有得赚,国丈也不亏,说起来,国丈的钱还是皇帝给的呢,也还是皇帝自己的钱,想到其中的妙处,朱顺是笑了起来,最后那句,整个人都飘起来了。国丈的酒厂焉有不缴税的道理?既然缴税,自然满足了皇帝的心意,这可把朱顺美坏了,没想到,在张家口走了一趟,居然有如此的收获。

杨改革也是目瞪口呆,这家伙,想的几乎和自己一模一样啊!自己还担心没人理解自己的意图,没料到,这个小太监倒是叫人刮目相看,不仅把地卖一次,卖了地不算,还要在地上收税,这才是最关键的。

毕自严听得那是大汗淋漓,这七月的天,虽然是热了,可这时候也还早,也不至于出如此大汗,何况是暖阁里本就不热,原因只是他在皇帝眼里失了分,被一个太监给比下去了。

“小顺子,朕不得不说,你这个想法秒得很!”杨改革表扬道,原本确实有这方面的布局,不过,能被人一五一十的说出来,那可就难得了,不得不说,是个人才。

“谢陛下夸赞,奴婢也不过是偶然想出来,奴婢不敢居功,这个法子,奴婢也是看了国丈租田种番薯才想起来的……”朱顺可真的是一点不敢骄傲,在皇帝面前不断推脱。

毕自严有些惊恐的想起来,自己可真的不该把这么重要的事忘记了,毕自严想起来,田弘遇不就是在张家口马市做生意吗?听说在到处租地种番薯,据说要用番薯酿酒,现在看来,皇帝怕是早对关外的地有了安排,不然,能给田弘遇大把钱到处租地种番薯?还在张家口外开地,这说明什么?说明皇帝早想好了,关外辽东的地不仅要卖,更是要卖出价钱,绝不会随便的给人,更是要在卖了钱的地里收税,绝不会像他说的那样把地分给流民,让流民去开垦。自己这些日子,太在意这个铮臣的名号了,太把那个铮臣的名号放在心上了,有些飘飘然了……

毕自严真的是从身上冷到心里,失策,失策了,自己大大的失策了,有些惊慌的看着皇帝,不住的道:“臣惶恐,臣惶恐!……”ro@。

 第五百八十六章 决战前的动员

第五百八十六章决战前的动员

毕自严有些慌,这一次,算是大大的失策了,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丢了分,给皇帝的印象,怕是不那么好。 

“臣惶恐!……”毕自严连连说到,到此时,他大概也知道了皇帝的打算,关外的土地,从一开始,皇帝就早有谋划,绝不是自己说的给流民那么简单,看样子,交税这个问题,会是深深刻印到大明朝每一个角落的及其严肃的问题,缴税和不缴税之争,怕将是大明朝政局走向的核心问题。

“呵呵,卿家惶恐什么?”杨改革笑着问道。

“回陛下,臣……”毕自严心里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开始组织话语,看怎么把皇帝对自己的印象分给扳回来。他也算是皇帝的心腹,虽然不似孙、徐二人那么核心,可也知道和参与了皇帝的很多秘密,冷静下来,把很多事都前后对照了一下,比如最近朝堂上争的最多的是缴税,比如今日这个卖了地还要考虑缴税的事,这所有的事都指向一个东西,那就是缴税的问题,毕自严也不是不知道如今缴税之争争得厉害,只是在问道这个问题的时候,稍稍的教条主义了一下,一经提醒,立刻就放开了,立刻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也立刻明白了皇帝叫他们来的意思。

“直说无妨!”杨改革道,这个毕自严,一向都是一副严肃和认真的模样,看到如此惊慌的神情,倒是少见,杨改革倒是有兴趣看看这位惶恐个什么。

“回陛下,臣明白了,缴税之争,乃是为我大明朝百年大计而争;乃是为我朝的国本而争,缴税与否,关系到朝廷成败……”毕自严严肃的说道,一副想通了的意思。

“嗯,卿家能明白这个就好,卿家身为户部尚书,想来对数字是比较敏感的,我朝每年都岁入是多少?每年的开销又是多少?这里面的窟窿,卿家想必很清楚,朝廷没钱,能干成什么事?只有有钱了,才可以打胜仗,才可以赈灾安民,朝廷的钱有来自哪里?那就只有收税了,近日朝堂上越演越烈的缴税之争,为的什么,很简单,就是为了缴税的压倒不缴税的,这两者,只能有一个声音,如果那些不缴税的人赢了,那我大明朝就只能像以前那样,打仗老输,没钱赈济救灾,百姓流离失所,最后我大明朝土崩瓦解,分崩离析……”杨改革说道,现在,也算是给自己的核心人马上个紧箍咒了,或者说,给自己的核心人马交个底。

朱顺则从一开始的有些骄傲,变得目瞪口呆,只能把脑袋低下来,低着不说话,有些害怕,更多的是ji动,他原本给皇帝出主意,不过是忽然想到,脱口而出,没想到这事情牵涉到的东西会如此之深,虽然他也知道如今朝廷里缴税之争争的厉害,几乎代替了原来的党争,可没想到,会争到如此剧烈的程度,也没想到,会争到如此之深的程度,连关外还没到手的地都会是双方交战的场所,这实在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也就是说,如今帝党缴税派和那些不缴税的人,还有一场更大争斗,将涉及到整个大明朝方方面面,几乎每一个角落。要不缴税的事彻底的黄了,回到以前的老路;要么皇帝彻底胜利,大明朝的方方面面,每座山,每条沟,每一把泥巴都得缴税……

朱顺身为北税监的负责人,一想到缴税之争会涉及到如此之宽广,会对大明朝影响如此之深,不由得浑身ji动,也对这未知的前景感到可怕,皇帝的图谋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他这个皇帝的心腹都觉得怕的地步,朱顺不敢想想,大明朝每一把泥巴都要缴税的场景……ji动而害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