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想给这些学生灌输一些这方面的东西,也是个难事,因为没有全面、成系统、比较权威的书籍。

写各种百科全书,杨改革也不得不承认,西方如今在一些方面已经超出了明朝,明朝的“文理”方面是在太强了,压制了“工科”的发展,要写百科全书,自然少不了吸纳西方的科学技术,比如天文,比如冶金,地理,机械等方面。宋应星虽然能写出历史上的《天工开物》,可站在杨改革的角度上,杨改革更需要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科学技术,更需要的是人类对自然界更准确的认知,更需要将这些科学技术成系统的组织起来,编辑起来。那自然少不了洋人的参与。

“我的陛下,这听起来似乎也不难,不过,我的陛下,您能透lu一些是哪方面的事吗?”汤若望问道。

“呵呵,朕说过,最欣赏你们的,是你们做事的态度,这件事,和这个有关,反正不会超出你们的能力就是。”杨改革说道。

“噢,我的陛下,这没问题,您的仆人一定能给你办到,感ji您的慷慨!”汤若望再次恭谨的行礼。

“好了,朕也不留你了,有了朕的准许,你们现在就可以参与这次水陆大会了。”杨改革笑着说道。

“您的仆人再次感ji您的慷慨,那您的仆人就告退了。”汤若望连忙高高兴兴的告退,他要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伙伴们。

杨改革看着汤若望走远了,才收回了目光。想到了此时,自己应该经基本处于不败的位置了,只在于如何赢得更漂亮而已,教放不放出来,也已经没有太大的影响了,倒是这批洋人对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这方面来说,他们还是很有用处的。

见汤若望再也看不见了,杨改革才回过头来,盘算着哪家对那行比较感兴趣,哪家的投资意向是什么,还得给他们安排他们喜欢和中意的投资渠道,当然,还得保证他们能赚钱,杨改革叹息一声,这劳碌命,当然,心里更是欢喜。众多的世家大族既然选择和自己合作,那就是说明,自己已经离胜利不远了,或者说,已经胜利了,到了水落石出,揭开盖子的时候,整个大明朝的前途和态势,将被自己彻底的扭转,自己将彻底的改变历史。

欢喜了一回,杨改革又提醒自己,虽然世家大族在和自己联络,什么“投资意向”,“投资渠道”搞得火热,可杨改革也知道,世家大族也从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自己这边投资了,另外一边,他们肯定还会下注,几面下注向来都是世家大族惯用的手段,没到最后一刻,也还不能说自己就稳赢,事情如果控制得不好,只怕还会有反复,杨改革提醒自己,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欺骗了。

“陛下,还要去看长明灯吗?”王承恩见皇帝办完了事,立刻提醒皇帝,今日还有其他的安排。

“长明灯啊改革立刻说道,尽管杨改革和那些世家大族打得火热,但是,杨改革却也还有自己的准备,该怎么办的,依旧怎么办,也算是丝毫没有放松。

杨改革现在所小憩的地方,本身就在皇城,所以,达到看长明灯的地方,也不是很远。

长明灯,其实,就是路灯,这是杨改革特别为这个特殊的时期所准备的,准备在七月半当晚点亮,整夜不熄灭,算是给阵亡的将士们送行,一个纪念阵亡将士的小手段。实际,这个项目,杨改革打算长期的保持下去,有路灯的地方,也不算多,主要还是在正阳门大街的一段和琉璃斋广场。弄路灯的目的,其实也简单,震慑一下齐聚北京城的那些世家大族,各方人马,让他们看看自己的排场和手段,显摆一下面子,不得不说,这更多的是个面子工程。不得不说,这面子和排场,在中国,那是不得不讲。很多时候,别人都是根据你的排场和面子来判断你的实力。杨改革也不得不弄那么一出面子功夫,这个面子工程,杨改革相信,一定会惊着那帮子世家和各路的人马,毕竟把玻璃做的灯摆一条街,还是比较震撼人的。

……

就如同皇帝在不断和那是世家大族谈“买卖”一样,曹于汴等人也没闲着,也是不断的以各种名义见各方的亲朋好友,实际是在谈怎么对付皇帝,怎么打倒缴税派,毕竟不管如何,缴税对很多人来说,有着天然的厌恶,有人更希望的是跟着皇帝赚银子,更别缴税就好,这样就舒适了,所以,不少人也还存着心思,或者说,观望,看事情到底会是个什么情况。

曹于汴虽然得韩爌的解说,知道要打赢皇帝相当的难,可他也没办法,如今箭在弦上,他也是不得不发,形式很多时候都由不的人。加上皇帝的举动确实也把一些世家大族逼到他这边来,让他感觉到实力大涨,支持他的涨,原本沮丧和失落的心气,又逐渐的高起来,他倒是又有些信心和皇帝斗了,他虽然没指望把皇帝怎么样,可不见得就不能把缴税派打倒,打倒缴税派,可是很多人期望的,不少人都暗里或者明里表示过,支持不缴税,缴税完全是在害民,只是迫于不缴税无法生存,才迫不得已才缴税的,希望他能纠正皇帝的这个错误想法。所以,曹于汴萎靡了几日,又神采奕奕的起来,准备和皇帝好好的较量较量。

韩爌则收敛得多,他比很多人都看得透,看得多,身份更是特殊,他自认皇帝不会输,顶多就是赢得惨一些,所以,倒是不似曹于汴那般四处奔bo,虽然也和别人谈反对缴税的事,可他却更多的是叫人观望,更多的是叫人别急,先看看风势再说。

整个京城,那是应酬的应酬,拉关系的拉关系,交际的交际。或者打听内幕;或是研究一下自己的前途,或者打量一下别人的干什么,或者,观察一下皇帝的实力,对这些不太理会的,则一门心思投到辩论上去,难得京城里聚集如此之多的文人雅士,高僧大德,有道之士,互相认识和交流,实在是人生难得之事。

整个北京城,生意最好的,莫过于茶馆、酒楼了,不管是交际,还是应酬,或者是辩论,或者是其他,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虽然今日是鬼节,正儿八经的七月半,本该不出门,可自从传出皇帝要在正阳门大街和琉璃斋广场点长明灯之后,京城里的人就坐不住了,纷纷跑到这里看热闹,毕竟这一条长街的玻璃灯,实在够壮观的。

天sè还没黑下来,正阳门大街上,两边的茶馆也好,酒楼也好,都已经坐满了人,特别是靠窗的位置,更是得花钱才能买到位子,众人纷纷要看看,这长明灯到底是要点成个什么样子,全然不顾今天是鬼节。想大街上这么多的人,还不把鬼吓死了?

韩爌和曹于汴两个人也是相约结伴来看皇帝的新鲜玩意,虽然两个人是各怀鬼胎,可明面上,他们仍然是一起的。两个人事先就定了一处好位置,天还没黑,就来这里喝茶。

从大街上路过的时候,那正阳门大街上一溜的长明灯,确实相当的壮观,都是玻璃做的,有些像马灯,也有些像宫灯,大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意思,韩爌和曹于汴看了,两个人又各有不一样的心思。

一个在心里佩服皇帝的场面大,这个场面确实够震撼人,如果和琉璃斋那玻璃街比起来,也不相让多少,又是北京城的一景。

一个则在心里大骂皇帝浪费可耻,大骂皇帝糜费,有这样多的钱点灯,还不如把这些钱给那些受灾的百姓,给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呢,大骂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

天sè渐渐的黑下来,但是,今年的中元节,则没有一丝鬼节的架势,往年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早早的回家了,可今年这大街上的人,绝对比鬼多,来看热闹的人,早已是围满了大街,一边对着那新竖立的长明灯杆子指指点点,一边羡慕皇帝舍得拿这样好的灯来在大街上点。

天sè渐渐的黑下来,人们的身影开始隐入黑暗之中,看着逐渐模糊的人脸,看着逐渐模糊的视线,有些人这才急起来,才想起来,今日是鬼节,不少人都开始把说话的声音加大,企图驱赶心中的黑暗。

天sè完全黑暗袭来,好在正阳街两边有无数的商家,都点起了灯笼,才没让黑暗彻底的吞噬人群,人群里,时不时的传出高声的谈论。

……

似乎是从遥远的远处,传来一阵的钟罄之声,声音或急或缓,悠扬而急促。紧接着,就是管弦锣鼓之声起,伴随而来的,则是一阵阵吟唱。

却是斋醮的队伍,本来,唱斋醮是在道场上唱的,斋醮的地点也是在道场内,不会似这般在大街上巡游,奈何如今整个比京城都是大大小小的道场,如今这点长明灯,更是点一条街外加一个广场,所以,这斋醮也就变成了巡游。

伴随着吟唱越来越清晰,伴随着声乐越来越近,这路边的灯光,也逐渐的一一点明,斋醮的队伍前进一段,所到之地,就有人立刻点亮长明灯,故此,这一路点来,却是是相当的壮观,震撼人心,就仿佛是这吟唱、乐声点燃了这长明灯一般,极度神秘。

透过两边的长明灯,可以看到,斋醮的队伍异常的壮观,最前面的是手持灵幡的队伍开道,稍后则是身穿金线道袍,主持斋醮仪式的道官,再后面依旧是持灵幡的队伍,紧接着就是吟唱的队伍,稍后就是神秘的禹步队伍,再稍后就是磬竹管乐……

大街两边,随着着壮观的点灯仪式一路过来,人们也渐渐的安静下来,似乎这鬼节也不再是什么可怕的事,不少信男善女都双手合十,默默的跟着斋醮的声乐祈祷。祈祷过后,不少人更是不由自主的跟在斋醮巡游的队伍后面走,这一路走来,队伍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

韩爌和曹于汴两人,坐在茶楼上,看着远处不断走来的声乐,燃起的灯光,不得不承认这个场面,确实是够气势。

“陛下好手段啊!”曹于汴看到这个吸慑人心的场面,也不得不称赞起来,这种犹如从天边而来的斋醮队伍,加上这不断点亮的长明灯,确实够神秘,够吸引人。

“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