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施凤来石化了。

“放心,此事,朕已近和刘延元沟通过了,他也自愿去大琉球,他也不愿意就这么消沉下去,有意做给那些弹劾他的人看看。”杨改革笑着解释道。

“呃……陛下,这,这……似乎……不妥吧……”施凤来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种事已经超出他的想象极限,二品官贬下去了还能重新一步一步的做回来?这可能在整个大明朝就这一份,刘延元不是一般的辞官,也不是隐退,那是犯事了给撸了官,要重新回到朝堂,谈何容易?

“放心,此事朕心里有数,要不了几年,刘延元就可以重新起来了,朕自然不会害他的……”杨改革说道。

“几年就起来?……”施凤来已经无法理解了。

“大琉球如今的发展势头很好,几年县就可以成州,再过几年州就可以成府,这县变成了府,这官自然就得升,所以说,要重新做回来,不难……”杨改革笑着解释道。

“啊!……”施凤来听到这里,脑子终于回过神来了,大琉球的事他自然知道,而且很熟悉,如今移民,大多都是往那边去了,往那边移民的费用便宜得多,大致只有往洞庭湖这些地方移民的三四成左右,一年百万移民过去,确实要不了几年就会变成州,府,甚至省也不是不可能,这官自然升得极快,皇帝确实不是说假话。

“理解朕的意思了吗?”杨改革见施凤来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问道。

“回陛下,臣明白了,陛下是要重新栽培刘延元,陛下用心良苦,臣错怪陛下了。”施凤来也大致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大概就是让刘廷元到那边去混官当,一年一百万过去,只要几年,那地方就有几百万人口了,这么多的人口,甚至比得上人口较少的省了,毕竟大明在册的才六千多万,如果有一成的人,那就是六百万,有这么多人,足够封省了,那就不是两京十三省,而是两京十四省。

“嗯,明白就好,此事的说法就是刘廷元犯了过错,朕处罚他,但有功劳在身,将他贬到海外任小官,算是对他的惩罚,此前的事就一笔勾销,希望他改过,重新好好的做官……”杨改革把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杨改革相信,这种爆掉人眼球的事一出来,海外的事必定会成为一个众口相传的热点,这件事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臣遵旨!”施凤来倒是认认真真的领旨。

……

过了几日。

又是小朝会。

施凤来早已准备妥当,第一件事就把这个事说了出来,在这太过于“风平浪静”的朝廷里,掀起了不小的bo澜,有些人实在是坐不住了。

“啊!贬到大琉球做巡检?”不仅帝党们吃惊,连韩爌,曹于汴也吃惊不小,曹于汴更是喊出了声,这种处理结果,无论如何,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只想过让刘延元下台滚蛋,可从来没有想过把刘延元贬到那个地方去,皇帝这一手……,真的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本来风平浪静的小朝会,立刻滚烫。

帝党们里,懂的人倒是不那么惊慌,不懂的人拿惊慌的眼神看着皇帝,皇帝这也太绝情了吧,可看情形,不像啊!

反对派们更是不解,怎么会搞成这样?

施凤来处理刘廷元的方案,一共有好几个,有直接剥夺官职的,这个算是平常对待;也有发配边疆的,这个就算处理得极严厉的了;也有让他自己辞官了事的,毕竟他还有不小的功劳,这个算待遇较好的。这几个,都是平常处理犯官的规矩,不过,今日施凤来在上面加了一个贬官,杨改革直接就选了贬官,还一贬官就贬到大琉球那种海外之地去了。

小朝会上的人也都是人精,从最初的震惊,很快就醒悟过来,大琉球的事大家都不陌生,知道大琉球将来的发展前途,自然也就知道了皇帝的意思,虽然明里是贬,降得厉害,可实际上则是又扶了一把刘廷元。

“陛下,不可……”这个小朝会,犹如滚烫的水变得沸腾一般,立刻嘈杂起来,有人反对了。

“哦,曹卿家,为何不能呢?”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既然是犯官,直接剥夺官职即可,没有必要再贬官,这于情于理都不和……”曹于汴立刻说道,他的初衷,也不过是把刘廷元赶下台,可从来没想过贬官这一说。

“哦,是吗?施首辅,你怎么说?”杨改革问施凤来,倒是没自己出面的意思。

“回禀陛下,臣以为此事并无不妥,总宪不是也说过吗?有过要罚,有功要将,功是功,过是过,前兵部尚书刘延元有过,自然该严惩,但有功,陛下也应该嘉奖,陛下如此处置,于功过都有兼备,臣以为并无不妥。”施凤来早有准备,立刻说道。

“这,陛下,这不妥,我朝从未有如此严厉的贬官,从正二品的尚书贬到九品的巡检,这可是七品十四级的的差距啊!陛下,这于理不符……”曹于汴赶紧出来辩解,刘廷元可就是他弹劾下来的,如今人是弹劾下来了,可处置的办法,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太招人侧目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曹于汴使的坏,暗害刘廷元呢。

“有何不妥?曹卿家的意思是不能贬官是吗?那位卿家告诉朕,我朝到底有没有贬官的先例?”杨改革笑着问道,依旧没有自己下场的意思,倒是让他们自己说,至于可不可以贬官,虽然贬官在明朝不是常态,但绝对是有先例可循的,既然有先例,那就好办。

皇帝这么一问,曹于汴瞬间语塞,朝廷确实很少贬官,但是做错了事贬官的事也绝对不是个例,要说也是一大把,也就是说,皇帝贬官并无不可。

“回禀陛下,我朝虽然贬官较少,可也还是有贬官的先例的,大多都是任上犯了过错,但是又没到去职的地步,所以,要以贬官来作为惩处,但少有贬得如此厉害的。”张瑞图倒是对这个问题做了解释,倒不是张瑞图帮谁,这只是一个常识xing的问题,身为大学士,自当有义务给皇帝解答问。

“哦,还是可以贬官啊!那就贬吧……”杨改革笑着说道。

“陛下,不可……”

“陛下,不可……”

“陛下,这使不得……”反对派又立刻反对。

杨改革用手压了压,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都说说吧,不要吵,韩卿家,朕见你也说不可了,那你就先说说吧。”杨改革说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这使不得,此惩罚实在太重了,倒是显得陛下心xiong狭隘,不如去职为好,既然有功,还可以留刘延元的功名在身,如此,即是惩罚了过,也算是奖励了功。”韩爌立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杨改革也并没有立刻表态说要如何如何,而是让其他人都发言。

反对贬官的人说的,也无外乎是处罚太重,过于凌厉,倒是显得朝廷气度狭小。

曹于汴听了一响,只觉得肺都快气炸了,当初他们弹劾刘延元,可是死命的弹劾,好不容易弹劾掉了,可到头来,还得为这家伙求情,帝党那一票人没一个出来反对,肯定是赞成这种严惩的,他们这些人,倒是成了给刘延元说好话的人了,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杨改革又压压手,结束了众人的议论。

“其实,朕也觉得韩卿家说得有道理,去官,留功名在身比较妥当,这也符合我朝的传统,不过,朕倒是很羡慕前宋的诸多做法,对于犯了过错或者说政见不和者,给予一定的缓和余地,不要搞得如阉党一般非此即彼,那样,倒是成了党争了,党争之害,朕就不多说了,所以,朕倒是有意尝试一下前宋的做法……”杨改革笑着说道,随便编了个理由。其实宋朝之所以能这样做,而明朝不能,实际和一个东西有关,那就是薪水,宋朝当官的可以靠薪水过不错的日子,所以相对明朝,要清廉不少,很多官员都是靠薪水过日子的,要是没有官职了,也就没了薪水,那可真的就是砸了人家的饭碗了,所以,宋朝可以搞贬官,而明朝显然不能,官员们都不靠薪水过日子,也就不存在这一层顾忌,所以说,明朝要学宋朝搞贬官那套,前提就是明朝的工资能涨上去,起码涨到官员靠工资可以过不错的日子的程度,那样可能才有贬官的土壤。当然这不过是杨改革随口扯的一个理由。

皇帝这么一说,很多人脑子都糊涂了,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好是坏?

“陛下,这不妥啊!……”曹于汴立刻就反对。先不说这个什么贬官制度的好坏,单单就处理刘延元的事,如果不按照他们的办法处理,都是对他们极为不利的。

“好了,卿家就不要再说了,刘延元有错就该严惩,有功,就该奖励,朝廷只要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了,至于怎么处罚,怎么奖励,这个,似乎并不是重点,卿家就不要再这一点纠结了,莫非,从正二品到品的处罚还不够严厉?”杨改革随口抛了个烟雾弹,就不准备再和曹于汴墨迹了,直接就圣裁了。

其他人不知道是不是给皇帝抛出的这个新鲜说法给搞糊涂了,还是没了说辞,反对的声音弱了下来。

曹于汴语塞,皇帝的话说到这个程度,就已经很明白了,他们有弹劾的权利,弹劾如果属实,确实该严惩的严惩,但怎么惩罚,就不是他们能管的了,他们可以提建议,但最终还是得归皇帝裁决,皇帝这是怪他们越权了,要是什么都是他们说了算,那还要皇帝干什么?在一定程度内,皇帝是可以自由裁决的,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还纠缠这个,那无疑一个跋扈,权臣的名声要扣上来。而把刘延元从正二品贬到品,这还是把那功劳算在里面了,要说不是严惩,那显然说不过去。当然,他们都知道大琉球那地方日后必将大发展,虽然如今看似是贬得厉害,实则是皇帝又给刘延元开了一条门路,皇帝这是要打他们的脸啊!

……

散了小朝会,这件事,立刻发酵成了京城里最轰动的事,毕竟,能把一个前兵部尚书贬到海外那不毛之地做品的巡检,这事无论如何都是爆炸xing的消息,顿时成了整个北京城的谈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