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上第一大盗-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先是在那里看了半分钟,又闭上眼想了一会儿,紧接着就几乎一气呵成,干净利落地完成了组装。

然后拿着枪,略显紧张地看着杨丰。

“不用看我,它是你的了。”杨丰笑着说。

这家伙立刻向杨丰敬礼,然后兴奋地说:“多谢大人。”

杨丰点了点头说:“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学员赶紧说道:“启禀大人,学生杨杰。”

“很好,杨同学,有前途。”杨丰说完随手扔给他一个备用弹匣。

当然有前途,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日本人评价的中国三个半参谋长之一,能不算有前途吗?

杨丰又转悠了一圈,指着南边一片房屋说道:“那儿是什么地方?”

“那是速成学堂,学员在那里学一年多就可以毕业,然后到军中谋个小差事,主要就是给军中应急培养些低级军官。”冯国璋解释说。

杨丰一听来了精神,赶紧说道:“那得看看,赵大人正在筹备建一所这样的学校,我先到您这儿取取经。”

两人边朝那里走过去,正好赶上一队新入学的学员在训练,不过他们的训练在杨丰看来,就已经很无趣了。

要知道在东北,他用来训练士兵的方法,可都是照后世折腾特种兵的招弄出来的,对于这些做体操一样的训练,自然不屑一顾。

不过他可没好意思说,保定军校的训练多数都是冯国璋定的,他跟老冯可没熟到可以直接批评错误的地步。

“精神都不错嘛!”杨丰一脸笑容地说。

“这些人都出身贫寒,想着在军中出人头地的,自然刻苦训练。”冯国璋微笑着说。

负责训练的教官是个日本人,正声色俱厉地训斥一名学员,不过让杨丰意外的是,这名学员接受训斥的表现,也很明显带着日本风格。

 第二一五章 钢铁厂

参观完军校以后,杨丰返回天津和玉飞燕一起回到了奉天,这时候赵尔巽的任命已经正式下来。

原本历史上北洋第三镇会调防吉林以警戒俄国人,但这一次则换成了张怀芝的第九镇。'。'

而奉天的防务则做出相应调整,第二混成协协部和王永福所部两个步兵营调如奉天,剩下一个营和骑兵营由马占山带领,依旧驻扎陈家庄,他们的任务是警戒安奉铁路方向上的日军。

这条日本人在战时修筑的铁路,一开始清政府并不承认,甚至日俄战争后,还一度要求日本方面将其拆除。

不过像对待抚顺煤矿一样,日本人还是一个赖字诀,反正你们也不敢玩硬的,我就不拆你们能怎么样?

战后在中日两国关于东北的谈判中,日本方面最终迫使清政府承认安奉铁路,由日本方面经营到1923年,然后中国再将其收回。

随后日本方面又迫使清政府同意他们改良这条临时性铁路,但日本人玩文字游戏,把改良弄成了改筑。

现在已经开始下手重新修筑,把它变成一条真正的现代化铁路了,在两侧大肆收购土地,一门心思把它变成第二条南满铁路。

赵尔巽曾经派人交涉过,但因为拳头不够硬,只能采取抗议手段,因此也只能无可奈何。

对于这个问题,杨丰倒是很无所谓,让他们修去呗,省得以后咱们自己再修了,过些年等老子拳头硬了直接抢回来。

另外原本驻扎在麒麟山的杨元滨所部,也分成两部分,他自己带两个步兵营继续驻扎麒麟山,而另外一个步兵营和骑兵营,则驻扎在辽阳,这样就可以对旅顺方向上的日军提供警戒。

另外赵尔巽又开始组建第二镇新军,人员方面由张作霖和马龙潭的部下为基础,番号为陆军第二十镇,统制官为马龙潭。

不过因为马龙潭不懂新军,所以赵尔巽的意思是把吴佩孚调过去当副统制兼总参议,负责军事训练。

对于这杨丰倒没什么意见,吴佩孚可以说任劳任怨地躲在后面帮自己,给他升官理所当然,至于第二混成协这边,基本上已经可以说完全成军了,就算自己不住,王永福和杨元滨也能带好部队。

而且有吴佩孚在第二十镇,再加上其张作霖,基本上这个二十镇也半姓杨了。

不过这段时间杨将军也是很忙的,脚踩两条船也不是那么容易,好在德龄还留在上海,头脑单纯的荣龄还比较好对付。

至于玉飞燕,都已经到手了,杨丰自然有恃无恐,要不是他懂安全期,恐怕孩子都有了。

就这样一直过了半年,盛宣怀终于发来电报,告诉他汉冶萍转商办一事,朝廷已经同意,要杨丰赶紧南下。

在得到赵尔巽的同意以后,他立刻启程南下,不过这一次他可没有美女相伴了,和他一块的还是张玉林。

另外还有整整一个连的精锐,不过这不是给他准备的,赵尔巽的弟弟赵尔丰在四川,负责平定川边的藏人叛乱,他听说第二混成协的战斗力强悍,所以写信给自己哥哥,想要一队人过去帮自己。

赵尔巽和杨丰商议之后,决定由张玉林带一个连前去,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赵尔丰。

这一个连可是实实在在的武装到牙齿,步枪,冲锋枪,轻机枪,手榴弹甚至杨丰还根据川边地形,给他们改造了一挺马克沁,把原来的木轮,改成了适合山地使用的三角架。

另外赵尔巽还给杨丰推荐了一名理财高手,他的名字同样让杨丰感觉天雷滚滚,陆宗舆,五四以后被国共两党骂了近百年的卖国贼。

当然这时候的小陆三十左右,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跟杨丰倒很是谈得来。

不过凭良心说,所谓五四运动,也不过是一帮失势的政客们利用学生们的单纯,来攻击当时的政府而已。

要说卖国,日本人强逼的二十一条,比起孙大炮自己主动给日本人提出的中日密约,恐怕还差得多。

更何况二十一条到最后只签了一部分,而就已经签的这部分,最后也被中国人用惯用的阴着给弄得面目全非。

到达武昌以后,杨丰迅速发电报给上海的德龄,由她在上海的洋人中雇了几名专业的会计师和律师,然后在武汉正式建了一间办公室,由陆宗舆负责,来为他处理财务。

这笔生意的数额过于巨大,不这样肯定是不行的。至于张玉林,则带领着部下,坐船直接奔重庆,然后进四川,听说了他此行的目的,张之洞还特意给派了一名帮手。

此人是湖北巡抚推荐的,是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叫陈渠珍,湘西竿军世家出身。

“陈兄弟,老张性子急,也不是军校出身,你多帮帮他。”说着杨丰把一把盒子炮和一张一千两的银票递给helong的老大哥,未来湘西土匪的总瓢把子,外家著名小说家。

“大人,这万万使不得。”湘西王小陈一脸惶恐地推辞着。

“看不起哥哥我?你打听打听,我杨丰送出去的东西,什么时候收回来过。”杨丰一脸不爽地说。

“你就拿着吧!他家产几百万,也不差这点钱!”张玉林毫不客气地接过去,塞给陈渠珍。

送走张玉林以后,杨丰便开始了紧张地忙碌中,各处厂矿资产地清算,人员地改革,几乎是千头万绪。

(今天就这些了,明天起,一天一章,工作比较忙,请大家原谅。”

 第二一六章 八幡制铁

杨丰对汉冶萍的入股并不困难,有了艾薇尔提供的资金支持,汉冶萍的改制非常顺利。

除了他们原定的几个人之外,又在上海募股了近两百万两,很快纯商办的汉冶萍煤铁联合公司就正式挂牌成立。

但这才意味着困难地开始,汉阳钢铁厂养活着太多的闲人,而这些人每一个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清理掉任何一个,杨丰都会遇上阻力,不过这活儿也就得他这种愣头青来干。

横行惯了的杨丰毫不客气,我不惯你的后台是谁,老子是来赚钱的,不是来养闲人的,有能力的留下,没能力的滚蛋。

原来那一套管理机构全部撤销,完全按照西方企业制度改革,为此杨丰直接下令所以厂矿停产,管理人员老子发你们七成的工资,一线工人发全额,直到改革完成为止。

他这下子捅了马蜂窝,日本人当时就急了眼,直接气势汹汹地找上门。

根据他们与盛宣怀03年签的借款协议,大冶铁矿必须每年给他们提供铁矿石做为偿还,但杨丰这一停产,八幡制铁可傻了眼。

“还欠着矬子多少钱?”杨丰冷着脸问盛宣怀。

“当初总计借款300万日元,已经用铁矿石偿还了一部分,现在应该加利息,应该也还得有接近这些。”盛宣怀说道。

“全还给他,赶紧让这矬子滚蛋!”杨丰毫不客气地说。

盛宣怀犹豫了一下,朝杨丰使了个眼色。

“怎么了?”两人到了内室,杨丰一脸不爽地问道。

“当时的合同规定,一30年还款期内,不能提前还款,二必须用铁矿石还款,三每吨必须按照最高三元定价。”盛宣怀苦笑着说。

“我靠!你们当时傻呀?这样的协议也签?要是以后铁矿山涨到三十呢?咱们还得三元一吨,那日本人不得赚死?”杨丰目瞪口呆地说道,还是头一次见这种可爱的协议。

“咱们这里的开采成本低,一年六万吨成本也用不了多少,而又急需资金,所以当时也就只好签了。”盛宣怀有些脸色难看地说,这件事就是他搞出来的,当时张之洞也很不满。

“合同没说我们出现问题停产怎么办吧?”杨丰问道。

“这个倒没有规定,不过我们每年必须给够六万吨。”盛宣怀说。

“那就让八幡等吧!年底我一定给他们六万吨铁矿石。”杨丰冷冷说道。

“这样闹僵了没好处。”盛宣怀劝道。

“铁矿石供应不上,对咱们没什么,八幡制铁可受不了。”杨丰阴险地说。

两人重新回到办公室以后,杨丰忽然露出一脸微笑地对八幡制铁的代表说道:“对不起,先生。我们的矿山遭遇暴雨袭击,现在已经全部被淹没,估计重新生产得很长时间,不过请您放心,在年底以前,我会给您足够数量的铁矿石的。”

八幡制铁的代表目瞪口呆,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他再也忍不住了,怒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