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顺威武-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鲤所说的那样,再想像今天这样聚在一起喝酒,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个头一开,众人的情绪便止不住了,你一杯我一杯的敬起酒来,往日间有些不合的今日也不再提,言语中尽是懊悔和重归于好之意,不知不觉间,酒量较小的牛通先倒下了,再后来,大家都倒下了。

被人抬回家中的周鲤,在恍恍惚惚之间,忽然像是回到了大学毕业时的最后一次同学聚会,当时的场面和如今好生相似,他如今也算是在大顺朝官场培训班毕业了,即将踏上新的岗位,开始新的旅程。

一夜宿醉之后,再次醒来的周鲤只觉得自己成熟了不少,往日那等喜欢胡来的性子也逐渐收敛住了,好歹如今也是待任县令,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神通还是藏起来比较妥当,待到需要是方能祭出。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便在宛平县四处走亲访友,安排自己离开之后的种种事宜,虽说如今还是林大人当家,但林大人据说是也要高升了,新任县令还不知道是谁,周家在这里树大根深,势必要长期发展下去才是,因此各种关节都需要他好生安排,这样即便新任县令不像林大人那般好说话,周家也不会损失分毫。

除此之外,就是本县的坊衙,这里头可都是他周鲤的嫡系部下,在他带领下的坊衙,如今早已经成为比县丞和县尉权利更大的存在,除了林大人之外,几乎没人能够指使得动,这一点也一定要好生抓在手中,哪怕侯彬和赵铭升官,坊衙也要继续把持在自己人那里。

凡此种种,就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周大人竟是比在此办公时还要忙碌。

本日晚更到,求推荐票和收藏,谢谢大家!感谢逍遥兄的打赏!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江南(下)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江南(下)

争权夺利这种事,从来不是说说而已,人走茶凉这句成语,周鲤可谓深有其感,上辈子不知道见过多少成例,都是因为在任时候没有将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经营通透,这才导致了离去之后的种种尴尬,甚至可能遗祸无穷。

他在宛平县自然没什么可以遗祸的,毕竟做的时间不长,也没有什么贪渎之举,倒是没有小辫子让别人抓,只是这里毕竟是他家乡,老爹和两个哥哥,以及手下一帮弟兄都在此地混饭吃,若是不经营的铁桶一般,他是无论如何不会放心的。

好在侯彬这人早就以周鲤马首是瞻,又和周家兄弟关系极好,因此早早便来表了忠心,那赵铭虽是外乡人,但一来和周鲤相处不错,二来近日似乎也有想要往护国公一系靠拢的迹象,因此也不需要担心,加上林大人即便升官,估计也是在顺天府那边,本地驻军头目有消息说要换成另外一位熟人武豹,要照这样看来的话,他周家至少四五年内是不虞有失了。

一切安顿完毕,周鲤带着自愿随他前去的潘梦、朱林和小五,以及死乞白咧非要跟着他一起去的吴梓菲和云小娥,另携二十余名得用乡党,在父兄的恋恋不舍,林大人的淳淳教导,诸位弟兄的仗义言语中离了宛平县,一路向东南行进,自天津卫乘船出海,直奔江南去也。

说起来,这还是周鲤两辈子第一次到江南去,心中倒是期待的很,只不过这种情绪目前没有时间来仔细感怀,因为他这次去不是一身轻松旅行的,而是要去做官的,作为今上亲自认命的县令,这一任上的成绩和过失,将关系到他日后的宦海前途,容不得他不加以重视。沿海南下之时,周鲤在船上便罗列起未来的种种构想来,他之前虽说也做过官,但那都是武职,还从来没有切实处理过民生之类的事务,更没做过亲民官,在这上头完全是生瓜蛋子一枚。

就像林大人之前曾经说过的那样,县令这职务虽说品级不高,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自始皇帝扫六合而统之,郡县制已经有了两千年的历史,可谓精益求精到了极限,各类设施全都晚辈整齐了,让这县城真正成为了一个小王国一般。而治理一个国家和治理一座县城,在本质上来讲也确实是一样的,所以能不能做好一个县令,很大程度将决定一名官员的政治生命,除非你想一辈子做武职,或者做翰林之类有名无实的清贵官,稍微有点追求的都会对县令任上的政绩精益求精。

武职周鲤不排斥,如今的朝中大佬里面,武职还是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哪怕是首辅李岩,说他是个武职都不过分,好歹人家手下也有大把将军效命,早年也是跟随先帝鞍前马后过来的狠角色。

可是随着国朝日益安定,这文人在明末乱世失去的权势,也逐渐有慢慢扳回来的迹象,局面比起国朝初年不可同日而语,若是想要长久发展的话,还是要往文职上面靠一下,哪怕文武同修都行。

当然,若是叫他去做清贵翰林之类的,他还是不愿意的,哪怕有朝一日朝廷真的不论出身,他也绝不会去翰林院混日子,那里说白了就是皇家的门面,看着是挺光鲜,其中清苦只有自己知道。加上先帝爷有过诏令,翰林不经历地方不得入阁,也不得担任除礼部外的实职,将这些清贵学士们最后一条路也给堵上了,他可不会去烧这个冷灶。

因为先帝爷的缘故,所以本朝格外重视水师,虽然还没有到大航海的地步,但却已经在逐步升级装备了,随队的朱林看的心怀大畅,言道若是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做到七品官,定要自泉州带领一支船队出海,也到那欧罗巴洲去走上一遭。

对于这种宏伟志向,周鲤自然是满心赞成,坐着天津卫水师的大船,看着一望无际的海面,他这个两辈子的大陆生物也觉得心怀激荡,心头杂念顿消,只想着好生做事,在大顺朝做出些能给子孙后代福泽的大事。毕竟他赶上了一个穿越者最好的时代,前明种种积弊被连年的战争一扫而空,国朝则在先帝多年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之路,李过虽然只见过一面,但那种想做大事,而且有能力做大事的印象,在他心头也十分深刻,来自上层的阻力并不太重。

而他作为大顺的官员,尤其还是个很有可能前途大好的官员,若是不能在这样的大时代中崭露头角,做些大事出来的话,怕是自己都会觉得过意不去,老天爷叫他穿过来一次,总不能一生都在官场内斗中消耗殆尽。

主官情绪高涨,作为下属情绪自然也是不错,况且这次和他一起出来的都是北地之人,而且个个都很年轻,喜欢热闹场面,见这大海无边无垠,周鲤也不大管束,慢慢的也便放浪形骸起来,潘梦那厮胆子够大,身手也很不错,竟是一个人攀到了桅杆上面,和瞭望手聊起家常来。

走海路的速度自然要比陆路快捷很多,饶是天津水师的官船悠着劲儿走,也不过走了不到二十天,便到了崇明,在崇明军户所换上当地官船,一路沿江西进,总算是来到了常州府。

到达常州之后,周鲤先去拜见了一下知府刘炳德,向这位同属护国公系统的顶头上司请安问好,顺便套套交情。刘大人也是心思灵动的,早就听说国公夹带中放出了一个深得宠爱的小将,本来还以为这等武人难以驾驭,要想个办法促进关系才是,却见周鲤容貌俊逸,谈吐大方,举止更是恭谦有礼,浑然不似在辽东立下大功,杀人无数的莽夫,一时间心怀大慰,当场便换了帖子,言道若是有什么拿捏不定的事情,尽管来府城找他。

周鲤自然是再三拜谢,又送上自京城带来的几张字画雅玩当做礼品,得蒙府尊大人留了一顿午饭,又在府城内安歇一晚,第二日一早,一行人骑着快马,来到了此次的最终目的,武进县。

大家早上好,求推荐票和收藏,谢谢大家!

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任治所

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任治所

武进县北环长江,南包滆湖,东南一隅与太湖相邻,京杭运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

这里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人类文明史、两千七百多年的古城建设史和连钱五百多年的文字记载史,自古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先后诞生了十九位帝王、九名状元和一千五六百名进士,为全国县级之最。

境内的春秋淹城遗址是中国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地面城池,历经各个战乱年代之后,可谓是得天独厚,武进文化发达、人文荟萃,历史上这里曾形成“阳湖文派”、“恽南田画派”、“常州词派”等等。

这武进县文风鼎盛,周鲤是早有耳闻的,据说曾经出现过好多状元,以县城来讲是全国之最,这么个文风鼎盛的地方,官可是不大好做的,尤其像他这种所谓出身不正的官员,更是要花费些心思。因为在古代做官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当地士绅搞好关系,搞不好的通常结局都不会太好,而这些当地士绅中有很多都是读书人,甚至是世代书香,他周大人在辽东战功卓著,可到了这边却根本没人当个事儿,那杂科的出身同样不要提起,只会引来更多人的耻笑甚至反感。

如何在武进县做好这个县太爷,成为了摆在周鲤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来之前他本来还没想那么多,可是在常州府那一顿饭上,听了知府刘大人的一番讲述之后,原本的那份轻松立刻荡然无存。刘大人做这个知府已经有两年了,其中的酸楚绝非外人所能道哉,江南鱼米之乡听起来风光无限,但真正做到这个位置上面,才知道世事艰难。

常州府下辖七个县,数武进县最为难应付,前任县令乃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清贵的很,而且家中有个做御史的哥哥,连带着也有几分指点江山的兴致,闲来无事就给刘大人写些条陈,畅谈自己对于常州府内诸般事务的意见。而这刘大人却是个举人出身,尽管是上官,但先天不足,因此很多时候明明已经无比厌恶,却只得老老实实的听着,因为一旦他做出什么不耐之举,武进县令不会做什么,但本地那些士绅们保证会群起而攻之,吃过一两次亏之后,刘大人逐渐也就老实了。

而这次周鲤接任,武进县据说形成了两种路数,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