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地方却是司马懿地长处,他该如何来对付司马懿呢?

看来陆逊不好对付啊,他一句话就把伯父打发了,父亲想借曹魏之手削弱孙吴之力看样子是不成了,不过,既然让自己进宛城,自己就不能白进这一回。

宛城比上庸可富得多了,虽然说陆逊取了宛城,就在战争之余,把城内的财物流水般装船装车向南运……是不是那时陆逊就没有长占宛城的打算?……但是在诸葛乔入城这宾,还是吃惊不小。大街小巷的房屋,摩肩接踵地百姓,巨大的府库里还剩下数不清的布帛钱粮,城北数不胜数的冶铁作坊和超过五万人的锻铁工匠,就算是十个上庸也比不上这个城市吧。这个冶铁之都若是季汉得了,曹魏只怕以后的军械数量都不足了。

可惜,这一切能不能守得住呢?

十一月二十五日,诸葛乔留范疆守宛城,自己引军前进到伏牛山南麓的方城,博望一线,准备迎敌。

方城县以其境内筑方城而得名,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方城是中国最早地长城。“楚文王时于方城山(后小顶山)修筑长城,日‘方城’,以守卫其北境,方城县由此得名。”从史书记载看,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伐申灭邓占领伏牛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后,为防称霸的齐桓公南侵,即在后世南阳市北方建筑长城,长城从方城县北起,南至泌阳县再折向西南唐河县,对峙着齐国的方向。后在战争中不断展筑,西边沿南召,嵩县,西峡,内乡,镇平镇,到对州市罗庄乡土俗山止,绵延起伏七八百里,如今,在内乡县,西峡县,方城县,还有长城遗迹存在。

而博望坡则似乎比方城要出名,它位于方城县西南六十里处,北负伏牛山,南西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雒,素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时,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功勋卓著,被汉武帝于无朔六年封为‘博望侯’于些,取其‘广博瞻望’之意,‘博望’之名,由此而重。而此处传名,却是因为它是孔明初出茅庐放第一把大火的地方,从这一把大火开始,诸葛亮的名字照亮了三国的天空。

“司马懿,来吧,小爷等着你。”诸葛乔向北大声叫道。

“父亲,你可要保佑我啊。”诸葛乔在心里说,“这可是你放出来的祸害,要是他伤了我,你后悔去吧。”

无论如何,诸葛乔对司马懿还是有些畏惧的。毕竟他的岁数,比孔明初出茅庐时还要年轻。

 第十六章 曹真的念头

当司马昭在敢死队里拼杀的时候,历尽千辛万苦的夏侯霸终于逃到了河内郡曹真驻地。

曹真,字了丹,他是曹操的侄子。另有一种说法说他是秦邵之子,其父为救曹操而死,于是被苛操收养,改姓曹,他自幼与曹丕一起长大。曾箭射猛虎,深得曹操重视,所以这官职箭一样向上窜,他作过虎豹骑的都督,中坚将军,征蜀护军,镇西将军,上军大将军,直作到大将军,托孤重臣,如今在曹魏是第一等的大臣,位置还在陈群万事大吉马懿,曹休之上,曹真的真实本领不算差,绝不是演义中说的那样无能而又争功,他才兼文武,统军有方,虽然比不了司马懿这等惊才绝艳,也是三国时期少有的虎将。

他立足河内与张飞争锋,尽管张飞号称世之虎将,勇猛无敌,加上张苞关兴庞会这样一群小老虎,却无法击退他,两军只有相持,由此可见他的本事。

曹真对于夏侯霸,一向是当作兄弟看待的,曹家与夏侯家,本是一族,更何况夏侯渊死后,曹操对夏侯霸兄弟就当作重点保护对象保护了起来,整个曹家都特别关照夏侯兄弟。夏侯霸随司马懿前往北疆被擒之后,曹真痛苦了好长一段时间,心下只恨司马懿,为什么要用夏侯霸为饵,打不过汉主,你人马少。你退到雁门就可以了,何况又是千里突袭又是围城打援的,击杀轲比能算是一个大功。可是夏侯霸被俘让他心中暗恨司马懿好久。但是你不能不承认,司马懿地确有本事,北疆之战平了解鲜卑,却了大魏一大心痛。也极大的消耗了季汉的力量,使大魏的北方边界稳定在雁门郡,所以恨归恨,却无法对付司马懿,加上陛下还挺重用同马懿,让他去守洛阳,所以这点不满只能按下,见面还是哈哈哈。

他曾几次安排人想要赎回夏侯霸,可是季汉此时不是建国之初,一场大战下来经济几乎崩溃,要靠卖战俘来过日子。几次联系,季汉都不同意,曹真还伤心了一段时间,以为再也见不到这个兄弟了,此时听说夏侯霸归来,他吃了一惊,急道:“快请进来。”

曹真吃惊的看着被扶进帐来的男子,揉着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威武地夏侯霸。进来的夏侯霸简直不似人形了,他衣衫破碎。身上多处受伤,两腿浮肿,手脚冻伤,嘴唇耳朵发青干裂渗着血丝。这半个多月的非人生活,可把他折磨惨了。他不敢白天行路,不敢走大路,吃不上,睡不好,战战惊惊,心弦永远崩得几站断掉,若是普通人,只怕早就崩溃了。夏侯霸在谋略心术上虽算不上出色,但作为军人世家的后代,他坚强的神经,执着的耐力,坚韧不拔的意志,都是出乎其类的,这也是他能够回来的主要原因。

“大将军!司马懿投敛了!”夏侯霸一句话,险些把曹真吓个跟斗。

曹丕死时,分别让曹真,陈群,曹休和司马懿四人为托孤和重臣,总理国事,当时曹丕曾经言道,有离间曹真,陈群,曹休三人者,不可信之,却单单缺了司马懿一个人。这是不是说明,曹丕虽然重用司马懿,但却并没有完全信任他呢?

每个人都知道,曹真与司马懿是有心结在地,两个在渭南之前,就互相争功,彼此看不起,司马懿虽然奸滑忍让,但曹真就是看他不顺眼,虽然说他有一定地能力,但是无论是先琥帝曹操还是故太尉贾诩,都对他有很不好的看法,认为他鹰视狼顾,非人臣之象。由此,曹真也觉得司马懿不象好人,并把这种印象固化下来。

曹真曾经有种理论,他觉得除了曹氏和夏侯氏之处,其余各大臣都不可深信,不可重用。当日曹操死时,有一种论友谊赛要倚重曹氏将领,削减异姓将领的兵权,结果引起小幅度的慌乱,这其中就有曹氏将领削减异姓将领的兵权,结果引起小幅度的慌乱,这其中就有曹真的一份“功劳”。曹真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司马懿在被夺兵权之后,居然还可以重新起用,并且居然被指定为托孤重臣,但是,曹真能当上大将军,自然不是冲动盲动的人,他深知此事之重大。司马懿足智多谋,司马氏势力庞大,眼下大魏正处于波谲云诡,危机重得之时,若他当真降敌,那大魏危矣……可是,司马懿有什么降敌的理由?

他听着夏假霸的话,左右看了看,见没……,这才说话:“仲权(夏侯霸地字),你糊涂了不成?司马懿胜乃托孤重臣,你怎能胡言,想动援大魏国本不成?”

曹真的口气很严厉,这并不代表他不相信夏侯霸,他只是让夏侯霸说话时要小心,要有分寸,要有证据,要把一切都清清楚楚的说出来。可是话才说完,就见夏侯霸眼睛一翻,竟然晕倒了。曹真又着急又心疼,着医官进行调理,又封锁消息,只怕生出军变,陛下还年轻,威望不足,百官尚在观望之中,季汉如日中天,攻势凌厉,先取长安,再下河东,眼下又夺走了洛阳,大魏壁江山已失,无数精兵勇将战死。若此时司马懿再反,那当真定天亡大魏了。

可是,眼下却只得等夏侯霸苏醒。夏侯霸其实没有什么病,他只是太过虚弱了,连饿带累,又伤又病,又以为曹真不肯相信他,这才一怒昏迷。他直晕了三个多时辰才醒转,喂了些肉糜,精神略有恢复。人报曹真,曹真来看他。夏侯霸精神略平定了些,叫道:“大将军。”

曹真挥手让从人都下去,却将心复谋臣桓范请来,桓范是沛国要(今淮北市)人,有文才,建安未入丞相府,与王象等共撰《皇览》。眼下在曹真手下任征虏将军,自来有智*称。

曹真点头对夏侯霸道:“好些了么?你不是被季汉擒了么?怎么逃回来的?”

夏侯霸叹道:“一言难尽。大将军。桓先生,当日未将从大将军麾下被调到司马懿手下,一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想,无论如何。司马懿被任命为都督,主管众军。我自然努力作战,不可负了陛下地重托,不可给大将军丢了颜面。”他看看曹真,见曹真在用心的听着,面色平和,显然自己的话甚得大将军之心,于是继续说下去。“可是哪里想到。司马懿一间孤行,不从人言,弄机作巧,把我大魏数万将军任意操弄。我都要不得攻过黄河了,他却下令退兵,一仗未打,便远远逃走开,白白将数郡之地让给季汉。我从军数十年,从没打过这样的仗。他是主帅,让也就让了,回到并州也就是了。毕竟我们实力未损,可是,他却又要反击。说起来,他一击击败轲比能,也算了不起,可是他转而又去攻击刘禅。在旁人那里,简直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他手中竟然轻而易举。”

“这说明司马懿的确有本事啊?”曹真奇怪夏侯霸怎么反替司马懿说话。

却听夏侯霸道:“我也觉得他本领高强,结果他攻到季汉皇帝地城池了,城中只有几千人马,大将军你知道,自来羽林军只是摆样子地,何况沙陵城不高,池不深,兵不多,将不勇,四面环攻,他居然不连续攻城,他以巨石两面封住谷口,我叫天不应,我叫地不灵,被他当成了弃子,为李严抓到,受尽屈辱。我想,为了大魏,受再多苦也值得,反正李严被围在谷中,没吃没喝,也多活不了几天……可是,这必胜之局,却突然破了,被他重伟的……居然闯围而出,司马懿居然丢下我逃走了!大将军,我那时居然不怪他,以为这是两军交战,根本就没想到他这是为夺我大魏江山,排除异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