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臣弟保证可以做好嫂子交给的事务。”

“那你去向母后说一声吧。说好之后,就到未央宫前宫处理军务,从现在起,你就不是孩子了,不能天天到太后那里,交给你的事情,一定要做好,做不好,要受处罚地。”

“是!那是自然,我保证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臣子,不会有任何的错处。”

黄皓想了想,说道:“娘娘,不是小的多嘴,永王爷本来就有些心思,您怎么还要给他接触军政事务的机会,难道说,您想要让他罪迹明显了,就象庄王一样……”庄王是春秋时地人,他按母亲的意思,给弟弟封地,让弟弟练兵,等他反意暴露了,才一举将之击毙。

星彩叹了口气,仰起了头,看着殿顶:“你想错了,我是个女人,作为皇后,我主的是家务,我不相家里人出事,陛下管的是天下大事,日理万机,我不想让他后院里着火,为此分心,刘永还小,这辈子还长,若是因这一错而毁了他这一生,太可惜了。”

黄皓眨着眼上:“那么怎么办?”

星彩道:“永王爷进入未央宫后,由谁谯周谯大人管着他,谯大人严正端方,只和他说永王爷关心政事,谯大人出于对陛下的忠心,自然会想方设法不让永王爷接触军机的,让他们两个斗智斗力去,太后那里,只说永王爷这些天接触国政要务,不要让她轻易召见他。利用这几天的时间,你带着人,没着永王爷这些天所行地路线,把他的痕迹都抹掉,给他把屁股擦干净。”

黄皓拜服:“皇后千岁算了无遗策。”

星彩摇摇头:“管这样大一个家,累啊,希望他明白过来时,发现好不容易组织的一点点势力早已连根拔起,会明白过来,对了,我再给吴懿将军写封信,让他骂他一顿,绝了他后援的念头,至于街上的流言,应该是永王爷搞得,这小家伙,居然会用这种方法拉人下水,鲁阳王那里,我会亲自去趟,想来,也就差不多了。”……

我接到星彩的书信:“陛下一切安好,长安诸事,俱都安然,诸大臣各安其位,尽心尽力,尚书令刘大人统领各处有条不紊,春耕之处讲展顺利,关中屯田大成,想来今年收获必可令府库充实。两位太后凤体略有讳和,然精神尚好,永,理两弟皆在学习中,理弟调此,但成绩尚好,永弟现随焦周学习政事,妾闻谯大人令其整理西域诸边国风谷人情等事。陛下在洛阳,日理万机,当保重身体,以勿以妾一身为念。”

“又及,长安城中流言四起,皆言封,铭二王有反意,然以妾观之,封一心为汉,虽夺兵权,却自得其乐,铭无根基,无能力,一牢骚客尔。此当为曹魏流言,妾以为加强管控可也。”

我看着信,心中忽然想念起星彩来,有这样一个皇后,真是我的福气。

长安的事,看来我不用操心了,算了,看在星彩的面子上,这一次,我就放过这个孩子吧。

 第二十三章 孙权称帝

五月,田豫与牵招等人来雒阳见我。他们答应了归顺,田豫担任灵州刺史,前往北疆,配合魏延李昴关凤等人处理大漠事务。牵招被加封为中郎将,作为他的副手统领兵马。我知道这两个人的能力,也相信他们的人品,只要他们肯于归顺,那他们也会象对曹魏那样忠诚的对待我的。

如此,北疆之事无忧矣……

孙登前来雒阳,是我所没有想到的,得知之后我不由大喜,吩咐快快有请。虽然说诸葛乔娶了陆逊的女儿,似乎给荆州与季汉的关系上了一层保险,但我却清楚,若不是司马懿这个钉子钉在了季汉和东吴之间,眼下双方会不会反目还难说的很呢,毕竟在国家之间,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的亲情啊友情啊,都只能靠边儿站。

孙登进门就带来一股阳光,哈哈大笑道:“表兄弟,几年不见,您可威风了,如今季汉万里,国力大涨,占北疆,取河东,定雒阳。这国力远远超过曹魏了。”

上来就夸,不论真的假的吧,反正他的口才又有长进,我也笑着把一顶帽子反扣回去:“哪里,快快快,坐。恢复大汉天下,路还远。东吴这些年风生水起,舅父他经营有方啊,听说表弟你也出了不少力,孙登太子的仁慈之名,天下皆知啊。”

孙登笑道:“我是心肠软,滥好人。为这个,父王没少骂我。”

“不对,仁者无敌,表弟你就快修到无敌的境界了。”

孙登落坐道:“表兄,听说你把洛阳又改回雒阳了?”

我道:“那是当然,咱们大汉尚火德,曹丕不怕咱们,加上水字。打算以水克火,克我季汉,可惜,改半天,也保不住他的社稷,我照样大摇大摆地回来了。”

两人大笑。

我知道。孙登这个人聪明睿智,性格虽然温厚,却绝对是英明之主,虽然不知道他来季汉何呈,但我想孙刘两家虽好,却也没有到随意串门的地步,当下也不询问,只谈论彼比情份,打听东吴的情况,说起孙尚香的身体,谈吐之间,孙登思路清晰,见闻颇广,我不由想,若是他此刻为东吴之主,我们两个,想秘就不能这么从容的谈论了。

住了几日,孙登分别与我的诸大臣相见,似乎只是为了巩固与季汉的关系,探问我们会不会背盟,有没有进攻东吴的心思,我们这里自然不会那么傻,诅咒发誓一定会与东吴同心同德,共抗曹魏,可是我们虽然这样说,他眉间却似还是有一股隐忧在。我自然旁敲侧击,想要知道他的意图,终于在一天晚上,拿酒把他灌多了,才得知他地意思。

却原来,这段时间以来,东吴与季汉地关系之争还在继续,孙登是一心与季汉交好的,但是在东吴,以孙虎为首的一群人,却对季汉表现出极大的敌意,他们认为,季汉是一头猛虎,长大了肯定会吃人,而东吴要想自立,绝不能与季汉联手,要走第三条路线,那就是要自立,要把东吴变得和曹魏季汉一样了,如何来变呢,很简单的一句话,那就是称帝。

我句主知说到了孙权地心里。他不想臣伏于我,也不想再臣伏于曹魏,占了荆州,更增加了孙权的野心。孙登前来,是要探我的口风,看如果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孙刘两家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这地确给我出了个难题,说起来,我季汉是汉家正朔,我所做的每一步,都是以光复大汉荣光作为宣传手段的,无论大汉如何,毕竟四百多年历史在那里,每个人,无论是魏是吴,都自称汉人,这个汉字就是我季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之所在,若承认了旁姓可以裂土封疆,自成一国,那么我我季汉之主成什么了?

其实关于此事,我也不是没有想过,眼下孙权是吴王,但这个吴王却是曹丕当年所封,我曾想,是不是由我来封他这个吴王或者给他封个比吴王更大的官,好巩固孙刘两家的交情,才提这个念……孙明给否决了,他认定此事还不如糊涂一点儿好,还能过去,若主动提起,只怕反而害了两家地情份,但是今天,我不提,孙权主动要提了。他当王爷不过瘾,想当个皇帝了,我该如何呢?

“表兄,家父的意思是,季汉虽以汉为名,但却毕竟不再是原来的大汉,大汉自献帝亡故,便已消失了,眼下是三国鼎立,曹魏,季汉,东吴三家各展雄才,天下者,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各凭本领,各安天命,谁也怨不得谁。“

“表弟,若你为东吴之主,你还会称帝么?”我不答孙登的话,却反问孙登道。

“什么意思?”孙登一愣,随之严肃起来,“表兄,我知道季汉知闻所能人辈出,但是,孙登宁死,不会做出不利于东吴之事,你若伤害家父,我必誓报此仇。”

我笑了:“表弟,你想远了,我没有害了舅父,再推你为吴王的意思,我只是想问,若你为东吴之主,你会想当这个帝王么?换句话说,这个帝王的称号,对你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么,能让你冒着属下面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地危险,来索这个称号么?”

孙登摇头道:“自然不会,孙登从来不在乎这些名位。”

我叹了口气:“表弟,你既然这样想,那就说明我没有看错你。无论孙刘两家如何,我还认你这个表弟。你回去和舅父说,他可以称帝,但是我就不恭贺了,手下群臣那里,我无法交待。有些事情他要想清楚了,这个帝位,不是那么容易坐的,若是他们登基为帝,那么日后曹魏灭亡,孙刘两家,必有一战。”

表兄居然这样坦白。不过这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父亲以为,你会马上向东吴宣战的,我肯定会把表兄的话带到,父亲那里,我无法挽回;表兄的性格,我也是知道的,你外圆而内方,做下的决定,不会有任何改变。今后如何发展,只看天意了。”

“孙虑现在如何,对你还服么?要不要我帮你对付他?”换个话题,我问孙登道。这个已经封为将军的小人儿,一直与孙登不谐,手下自有一群人马,处处和孙登打擂台,表现也丝毫不比孙登差了。好多时候让人不由的想,他会不会把孙登取而代之。

孙登摇头:“无论如何,他也是我的弟弟,我不会伤害他,也断不容旁人加一指于他身上。”

我笑了:“那就算了,只有靠你自己努力了,希望日后你为吴主,能让东吴人过上好日子。”……

送走孙登,我立即与先生商议,加强了在东吴方面防守的力量,眼下虽然陆逊和诸葛瑾都是主和派,愿与季汉联手抗魏,而且我们与东吴之间,也有着很多的共同利益,但时局变化,难保他们在什么时候会受到影响,更何况孙权年岁渐长,他那刚愎暴噪的性格越来越明显,若是他哪一天突然臭脾气发作,转而想要进攻季汉了,我没有防范岂不是着入虎口?

益州有马良,陈到,张南,李恢,孟获等人,我还不算是太担心,但上庸之地,诸葛乔一人镇守,分别对着虎视眈眈的司马懿和随时可能反水的陆逊等人,这力量还是太单簿了,我决定派王睿和赵统去帮他,再让与孙权陆逊等人都有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