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赵正的口中,我得知这些人简直是杀戳的机器,面对强敌,没有丝毫的畏惧。在我让他们藏身洞中,救下为先导的那老者的儿子的战斗里,他们与敌军大战一场。他们十六人斩敌百人,还伤了一个叫成公英的大将。打退敌人进攻后,他们还组织人到洞口附近的城中,假做撕杀,引出城中的内应。这计策的确是我没想到的,甚至把我都骗了。

我问这计策谁想出来了?

赵正说,便是这个黑塞。

看起来,此人表面粗鲁,但其内心却还是有几分急智的。

此时,我站在他身边,问他道:“休息了一会儿么?”

黑塞汉话说得并不流畅,完全没有语气高低的情感的分别,硬硬的道:“才睡过了,又有力气了,敌人来多多,我们也不怕。”

我笑着拍拍他的肩,以示奖励。

几位老人受众人推举走过来,我和他们聊了几句。这些老人们大都姓胡,自称虞舜裔孙阏父为祖。我知道胡姓在安定算是个大姓,现曹魏荆州刺吏胡质便是安定胡氏中人。一聊起来胡质,他们言语之间大是兴奋,说起胡质之事滔滔不绝。这个胡质少时就闻名乡里。曹操召为顿丘令,官至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都督青、徐诸军事。这个人极为清廉,每建军功赏赐,皆散于众人,无入家者,家无余财,惟赐衣、书箧而已。其子胡威,官至徐州刺史,父子清慎,名誉著闻当世。曹操对之也赞不绝口。说话间,我对胡氏父子大加赞扬,称其为汉家良将。同样的话题,很快拉近了我们的关系。想想真是怪异,刘质父子当官,他们也没得过什么好处,却居然敢于与我这个“敌国”世子讨论他们的功绩。不过我却在话语间紧紧扣住一个“汉”字,他们是大汉官员,是大汉子民。甚至我说道,若是胡氏父子知道家中乡亲过得如此之苦,不知要难受到何种程度。

贴心的话,有时只几句,便能把感情融合到一起。氛围变得融洽起来。对于当前形式,我以必胜的信心告诉他们,坚持不了几天,援军就能将那些羌胡全部赶走。大汉天兵归来,这里将会远离战争,过上平静的日子。

“那么,以后有田种么?”

“可以把我的孩子们都接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么?”

“可以分安定城里的粮么?”

我听着,微笑着,点着头。心下却酸楚,这些事有些我是可以答应的,例如分粮分田,有些我却不能,就算我平定了雍凉,只要中原未定,河湟之兵我还是必须要用的。但我现在,只能骗他们。

那个被救出的小伙子走了过来,他的名字叫做胡劲,看起来虎头虎脑的,我把他叫过来,细问敌军的情形。想不到,他到是知道不少的事。

原来,由于雍州治所长安失守,刺史张既等人都在东方潼关等地,遥领雍州刺史。而孟建时任雍州别驾,代刺史张既巡行视察金城,恰逢我军进袭,他便以自己的职位和能力,总领雍凉二州的军马。而苏则等人又都是一心为公,为求胜利不计个人风险个人得失的人(怎么我身边这样的人就这么少呢?)居然在短时间内凑齐了一支足以与我军相匹敌的部伍,并设下一个大口袋来引我入圈套。若不是姜维机警,我军善战,老黄忠威震敌胆,此时只时我早就败了。

还是那句话,何以曹魏人才如此之多呢。

不知过了多久,头顶上忽然有人大叫:“在这里了!”

我疾冲向洞口处,轰然一声,洞口已被掀开,或许是争功心切,竟有敌人纷纷跳了下来。

八阵图进身而前,一进一退之间,落下来的几个敌人已被分成数块,倒在地上,鲜血淋淋漓漓,溅得到处都是。

上面了阵惊呼,有人道:“放箭!”

敌军并不以弓箭为长,但并不是没有。随着梆子声,乱箭纷纷射了下来。八阵图倏的散开,各自隐身到角落里,所有箭支全部落空。

八阵图却又悄悄摸上去。上面又有人举着盾向下爬,爬到中途,盾牌稍倾。黑塞突然一声喝,一柄短斧飞了出去,上面人立时跌落下了,半声没出,便死在当地。

黑塞不动声色,从腰间一探手,又将一柄短斧抽在手中。

敌人见攻不下来,又开始放箭,而八阵这次却以盾护身,口中唉呀呀的惨叫起来。一边飞快的把地上箭支拔出来向后丢。上面听到惨叫,箭放得更加疾了。士兵们忍着笑,把那些宝贵的箭支收集起来。

我却知道,八阵此做法十分危险,而且敌人也不可能总会实行射箭这种笨办法。不过,却还是给他们逗得笑起来。不知孔明先生是如何训练他们的,简直视生死如同儿戏一般,越是旁人不敢做,不肯做,不能做的事,他们越是做的兴高彩烈。

看着他们戏闹,我眼中,却又浮现出孔明那微笑着的,从定淡定的眼神。

在孔明身边时,我有时会有小小的失望,我甚至感觉不出这位后代传为智慧之神的孔明先生高明在何处。无疑,他是超逸绝伦的,但他并非时时都光茫四射的。他可以很巧妙的把众人的视线引到父亲或是我的身上,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中心。很多时候,他的话并不多,也极少如其他大臣那样主动的建议什么,或是发表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他只是当我提出什么思路之后,不动声色的帮我来完善他,然后让我去实行。他就象一个极高明的舵手,随着水势,随着风向,轻轻调动船舵,引领我们这条大船在暗礁险滩里穿行。

但是,一但离开他,哪怕只离开短短几天,你就会发现他是多么的重要,离开他是多么的不便。

父亲曾说:“我得孔明,如鱼得水。”

鱼有时候,的确感觉不到水的存在,感觉不到水在呵护着他,但是他一旦离开水,就会无法呼吸。

 第五十二章 燃灯

我是阿斗

第五十二章燃灯

想起先生,我忽然想到一事。/ 我们隐身于洞中,敌军自难攻入,但若姜维等人赶来,发现城破,以为我已身死,那对军士的打击将是极为巨大的。而以孟建之智,若不以此来大加发挥,那才是见了鬼了。

可是,如何来通知他们我还活着呢?

派人闯阵?一来军中已无如此猛将,二来敌军包围我们,若要冲出,势比登天。

放信鸽,大军随时运动之间,信鸽根本无法传信啊。

唉呀呀,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这点,难道是我真的笨么?

我唤赵正等人前来,大家一起商议。可是想来想去,也没商量出个结果。我不由叹道:“若是孔明先生在就好了。”话才说完,我心中一闪:“有了,可以用孔明灯!”

“孔明灯?那是什么?”

孔明灯是先生在蜀中时发明的一种通信用具,我与姜维诸人都曾见过,以细竹为架,薄纸糊好,燃以烛火,则可以飞升上天。

现下军中却没有细竹,也没有薄纸,怎么办?我让人把八阵弄来的箭支取来,令赵正斩断箭头箭羽,劈成细条。把自己的披风取下,撕开蜀锦的里子,居然把问题解决了。

时隔不久,敌军果然开始往里灌烟了。守洞口的军士伏下身子,水湿了战袍遮住鼻子。洞中虽然通风,但洞口处烟还是很浓的,好多人被呛得咳起来,那烟中竟含辛辣之气,不知里面放了什么,但绝不是辣椒,这个时代还没那种东西。

这样的灌烟大约进行了大半个时辰,在洞里进烟的同时,地道上空钉钉的响着,我知道,此时敌人正打算挖开更多更大的洞口,好让我们防不胜防。还好这个地下河暗道距上面够深,而且以石为主,敌人又缺少必用的器具,所以一时还挖不通。

鼓烟结束后,敌人又开始试探着下来人。这次我们等了一会儿,待下来七八十个之后,突然断了敌人的后路,把这些敌人包了饺子。这一下,敌人再也不敢派人下来,又不甘心就此罢手,因此在上面设了重重埋伏,乱喊乱叫,什么再不出来就用水灌了,再不出来就用大石头把洞封上了等等。我们也不会理他,只藏在洞中不出声。

转眼已是入夜了,头枕空瓮的哨兵忽道:“少主,二十里外有兵马前来。”

我点点头:“继续探察。”

那是援军终于到了。我沉吟着,反而感到一种不真实,在这个黑黑的地下河道里,闪闪的光把映的人影乱动。我再次来到洞口处,听到外面传来厉喝:“连夜猛攻!他们没多少人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紧接着,洞口投入无数火把,熊熊的燃烧着,照亮了四壁。我们吓得一跳,连连后退间,敌人已冲了下来。此次下来的人俱都白巾包头,裸着臂膀,手持巨刀的壮汉,借着火光看去,个个有如凶神恶刹一般。竟个个都是百中选一的好手,看来是孟建选出的赶死队了。

这支队伍的冲击力果然极强,连八阵图也被他们逼退,兵丁们冲上,转眼间鲜血四溅,竟被冲开一个大口子。我不由大怒,抽出剑来,丢给赵正,大声喝道:“赵正!带亲卫队把洞口堵住!谁退下来,立斩不赦!”

赵正接剑在手,大叫一声:“是!”一把也将自己的肩上的战袍扯下,冲了上去。他身边的侍卫们也个个学着样子,坦了上身便投入了战场。

赵正提了我的长剑,遇敌只一剑,便将敌人兵器斩断,不由精神大震,大叫着冲杀上去。我那口剑是天下第一铸剑高手蒲元为我打造的,岂是等闲兵器可比。

黑塞等人被强敌冲退,又见我发怒,不由感到愧疚,提兵器向前冲,却被我拦了下来:“你们八个,先不要去,一会儿有用你们之处。”

黑塞伏在我面前,硬硬的道:“少主,我败,我死,不能看不起我。”

我点头道:“好,只要你们够狠,没人会看不起你们,这一次,我要你们冲出洞去,有没有这个胆量?”

黑塞兴奋道:“当然有的。”

我一挥手,余下的侍卫也集结了起来,取过一面鼓,道:“我给你们击鼓,一口气冲出洞去,将敌人逐散,待孔明灯完全放起才能退回,做得到做不到?”

黑塞诸人道:“做得到!”

“很好,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