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嗜血的权杖-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桧这时候干什么呢?议和谈成了,他这个宰相该专心处理朝政了,哪些人该用,哪些人不该用,他心里都有了谱。 
顺我者留,逆我者走! 
权力斗争不能讲任何客气,今天你放他一马,明天他就反过来捅你一刀。 
心要硬,手要狠! 
秦桧意识到,该是自己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了! 
当所有的注意力都没有放在战争上的时候,战争最容易发生! 
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了过来。 
这世界就是变得如此之快。 
刚刚松了一口气的宋军,此时正处于放松状态,将士们忙于从长期的战争中解脱出来,或者陪陪老婆孩子,或者喝酒唱歌,或者聚众赌博,或者逛逛青楼…… 
总之这心啊,都没放在金人那里。 
这样的仗还有的打吗?兀术大军没费多大力气就攻占了东京,留守孟庾投降。紧接着兴仁知府李师雄、淮宁知府李正民也先后投降了,河南其他各州也效仿他们,纷纷投降了! 
这些守城的官员原本就是伪齐的,都是投降派,后来伪齐被废,金人接手了这些地方的管辖权,他们都得以留任了,再到了后来,宋金议和,高宗为了确保这些地方的稳定,也没有更换官员。 
一大败笔啊!高宗怎么就不动脑子想一想,这些人都是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小人,让他们继续当官,实质上就是在为金人安插奸细,这些人与金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金军一打来,这些人就率先献城投降,连点抵抗的意思都没有。 
这都是高宗的杰作! 
撒离曷率军攻打永安也是如此,陕西的情况和河南一样,守城官员都是当年的投降派,还没等金军打来,人家自己先拔了宋的旗帜,插上了金的旗帜。 
赶早不赶晚,投降也讲究竞赛! 
攻打南京的赵圭,也没遇到多大阻力,很快就攻了下来,留守路允迪也举手投降了。 
大宋叛徒李成攻打西京的战斗打得也很顺利,留守李利用、副总管孙晖没怎么反抗,就弃城而逃。 
没费多大力气,金人的四路大军都纷纷告捷,宋军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太不争气了! 
在金军第一轮打击之后,刚刚通过议和拿回来的陕西、河南等地又被金人夺了去。 
城头变换大王旗!遭殃的就只有老百姓了。 
当战败的消息传到临安,高宗大惊失色,刚太平两天,金军又杀来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议和泡汤了,保命要紧! 
这金兀术也太可恶了,杀了挞懒不说,还把议和协议给撕毁了,分明就是想置我于死地吗?连个册封的皇帝都不让我做。我跟你势不两立!高宗肺子都快气炸了。马上下诏,让文武百官们给我列举金兀术的罪状,越多越好,我要把他的罪状公布于世,让天下人都来声讨他。 
高宗把言路的大门向大家敞开了! 
反对议和的人沸腾了,攻击性的言论蜂拥而上,否定议和的声音此起彼伏。 
还是那句老话,擒贼先擒王。抨击议和,得把目标对准议和派的头号人物。这个头号人物是谁呢?很明显就是高宗。没有高宗同意,任何议和协议都是一纸空文,根本无从谈起。 
攻击高宗?太不现实了,做臣子的还想不想活了? 
还是实际一点,攻击议和的二号人物宰相秦桧吧!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被罢免宰相职位是必须的,皇帝这么生气,砍掉他的脑袋也是可能的! 
有好戏看喽! 
高宗最初的目的,无非是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兀术身上,把怒气都往他身上撒。他在暗示大家,议和本身没问题,是金兀术这个人太可恶,他杀了叔叔挞懒,又撕毁了协议,罪责都在他身上,属于个人行为,不影响宋金两国的关系。 
主要目的就是为议和辩解。高宗是这么个想法。 
然而,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乎了高宗的预料,大家把矛头对准了秦桧,纷纷要求惩处他,以谢天下。 
到底动不动秦桧呢?不动吧,舆论不答应,动吧,议和的事情是自己的主意,秦桧不过奉旨办事而已,否定了秦桧,就等于否定了自己。再说这秦桧罢相了,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吗?没有! 
高宗难以抉择。 
形势对秦桧很不利,必须采取应对措施了。 
御史中丞王次翁是秦桧一手提拔上来的,目的就是给自己当帮手,御史中丞是负责监督官员的,有向皇帝汇报官员好坏的权力。在这个位置上说话,很有分量。 
秦桧要是被弹劾掉了,王次翁也干不下去。没有台柱,这个台子就垮掉了。 
王次翁觉得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自己必须站出来为秦桧说话!保住了秦桧相位,也就保住了自己的乌纱帽。 
王次翁就向高宗上奏说:“以前的事情,开始的时候就没有人主动去议论探讨,现在事情发生了变化,就更换宰相,后来的宰相未必贤于前面的宰相,而且新宰相上台都要排斥异己、任用自己的亲朋好友,乱哄哄的几个月也不得安宁,希望陛下在大敌当前的时候,能引以为戒,不要让小人趁虚而入啊!” 
这话说到高宗心里里去了,引起了一阵共鸣。 
秦桧的官总算是保住了。 
现在不是争论谁对谁错的时候,抓紧部署军队,抵御金军的第二轮进攻吧。 
大宋开始调兵遣将了。 
姜还是老的辣!刘世光算是老姜了。危急时刻,将领匮乏,高宗急忙启用已经闲赋在家的刘光世,任命其为三军招抚处置使,率军火速赶往前线支援宋将刘琦。 
又任命曾经以强弩阵打败兀术的吴璘为同节制陕西各路兵马,允许四川制置权宣抚司事胡世将自行裁决官吏升降和处理军事事务。 
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下放权力,有利于调动将领的作战积极性,提高军务处理的灵活性。 
随着大规模的军事调整部署,宋军连连败退的局面迅速得到遏制,吴璘在凤翔府的石壁寨打败金军,刘琦在顺昌府打败金军。 
绍兴十年(1140年)六月,高宗亲自调动大宋三大主力部队,任命太保韩世忠、少师张俊、少保岳飞兼任河南河北招讨使,迅速投入到抗金战斗中。 
这三个人是高宗手里的三张王牌。 
把这三张王牌打好,大宋才能有救! 
韩世忠、张俊没的说,都好摆布!就是这个岳飞,让高宗放心不下,他个性太强,吃软不吃硬。打起仗来独立独行,不喜欢让人掌控。 
为了鼓励岳飞,让他放开手脚大干一场,高宗亲笔给岳飞写信,说:“同金军作战的所有计划安排,全部由你自行处理,我不干预。” 
要的就是这句话! 
有了高宗的承诺,岳飞甩开膀子,就干开了,派遣张宪、姚政率兵支援刘琦;派遣王贵、牛皋等人分道收复西京、汝州等地;派遣梁兴渡过黄河,召集抗金义军,攻打河东、河北各州县;又分兵往东面援助刘琦,往西面援助郭浩。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北进中原。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南宋保卫战! 
收复中原,匡复祖业的时候到了! 
岳飞的军队连战连捷,所向披靡,打得金军节节败退。 
同时,宋将刘琦也以少胜多,连续挫败多次金军的进攻。韩世忠、张俊的部队也取得了不少胜利。宋军的其他部队,也是捷报频传。 
金军的气焰很快被打了下去! 
特别是岳飞与兀术在郾城上演了一场巅峰对决。 
精彩不容错过!请看—— 
当时两军对峙,岳飞军队士气正旺,兀术十分害怕,急忙与龙虎大王商议对策。 
他们两个一琢磨,这宋军其他将领还好对付点,唯独这岳飞,如同天助,不管兵多兵少,都能打胜仗,谁碰到岳飞都必败! 
岳飞虽能打,但就他一支部队,好虎架不住群狼,只要采取诱敌深入策略,让他孤军深入到我们的包围圈,集中优势兵力与之决战,纵使他有三头六臂,也难逃一死!兀术想出这条妙计,心情大爽! 
大批金军精锐部队迅速集结,旨在与岳飞决一死战。 
消息迅速传到宋廷,上下震动,高宗深怕岳飞战败,动摇了大宋江山。 
要知道,岳飞的军队是宋军主力中的主力啊! 
这万一要被金军吃掉了,我这皇帝还能做吗? 
秦桧也跟着着急,这仗万一打败了,议和的大门就彻底关死了,大宋没有了和金叫板的资本,金军长驱直入,大宋亡矣! 
千万叮嘱岳飞,不要轻举妄动,尽最大努力保全部队!高宗给岳飞下达了命令。 
到这个时候,不遥控恐怕不行了! 
高宗真后悔当初写那封亲笔信啊,也不知道我这命令,岳飞能否当回事。 
岳飞接到朝廷的命令后,冷笑一声:“仗必须打,而且还要打赢,金兀术的那点伎俩早已经用完了,该轮到我表演了!” 
你想诱我深入,我偏不上你的当,我知道你金兀术脾气暴躁,沉不住气,给你来个激将法,天天派人到你的营前去骂阵,骂你个祖宗十八代,骂你全家死光光,骂你生孩子没屁眼,骂你缩头乌龟不敢出来迎战。 
气煞我也!哇呀呀!金兀术气得哇哇乱叫,张牙舞爪,五脏六腑气得直翻个。 
马上通知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和韩常,立即集合所有部队,向郾城进发,我要与岳飞决一死战。 
金兀术终于中计了。 
为了确保胜利,金兀术把自己的王牌部队“拐子马”调了过来。这个“拐子马”就是让马身批重甲,三匹为一组,用皮绳连接起来,列阵前进,犀利无比,屡试屡爽,宋军常常不能抵挡,吃了大亏。 
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拐子马”!金兀术洋洋得意。 
岳飞有对付“拐子马”办法吗?既然决心与金兀术一战,就必然是有备而来,大宋将领不都是吃闲饭的。 
岳飞仔细研究了“拐子马”的特点,找到了破绽,马靠的就是腿,把它的腿砍断,就人仰马翻了,三匹马连接在一起,一匹倒下了,另外两匹也别想站得稳,全部给我倒下。 
对付拐子马,就用步兵,使用麻扎刀,抬头仰视,只砍马腿。 
金兀术率领他的一万五千匹“拐子马”出现在郾城。 
大战在即,岳飞命令儿子岳云率骑兵出击,并告诫他:“不能取胜,我先杀你!” 
好个上阵不离父子兵! 
旌旗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