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旌旗-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弯路了,我们研究德国人的设计思路去对付德国人?会导致我们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的,我们在短时间之内,以及后续的很长时间都不会拥有属于我们伟大苏维埃自己的铁甲!请您向伟大尊敬的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提出建议吧!这关系到我们伟大苏联坦克工业的发展,这是关乎命脉至关重要的事情,让我们的铁甲洪流傲视整个欧洲的根本保证啊!”

基洛夫自然知道科什金对于苏联坦克工业的意义,科什金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的著名设计师,之前其研制的a20和tb系列坦克取得了成功,红色郭留洛夫重工业厂的塔西诺夫一直为其设计车身,原本就要采用革命性的斜面装甲,防护能力也将大为提高。

张学武给基洛夫的图纸,实际上就是放大版的t34坦克,而且是安装的大炮塔的,在底盘上参照了kv系列坦克,所以才让科什金感觉到无比的惊艳,因为其的设计思路与其的完全相同。

可以说t34坦克不仅继承了6t坦克优秀的机动性能,火力和防护能力也有极大飞跃,优异表现也压倒了kv1重型坦克,历史上在t34坦克尚未完成样车之前,苏联领导层就决定同意用t34装备苏联红军,但是t34坦克却直到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才驶离哈尔科夫的工厂生产线,后人称为t34/761940年型,之后二辆t34在进行哈尔科夫到莫斯科以及斯摩棱斯克至基辅和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中,给在莫斯科红场观摩试验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t34坦克的快速列装与斯大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际上任何一种坦克在未经受实战考验之前,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同德国主战的各型坦克无论是3、4、5、6基本都配备无线电台,协同作战能力相差甚远,所以当编队行进作战时难以充分发挥坦克的优异性能,特别是遭遇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差。所以由一辆性能不怎么样的3号坦克,击毁多辆t34的战例屡见不鲜。

而且t34坦克无论在装甲、火力还是动力方面都堪称均衡,车身装甲厚度都是四十五毫米,和德国的三、四型坦克相当,但正面装甲有三十二度的斜角,侧面也有四十九度,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六十毫米,侧面也是四十五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并使得穿甲弹威力大减,其次根据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4坦克四十五毫米厚三十二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九十毫米,而四十九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五十五毫米,其与t54的倾斜装甲是同等道理的,以至于采用复合合金装甲的t54的三十九度倾斜装甲的侵入厚度为二百二十毫米。

在动力方面,科什金一直准备采用苏联设计师莫罗佐夫特地为t34研制了著名的十二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功率五百马力,使其公路最高时速达到五十五公里,这样就可以与豺式轻型坦克抗衡,而且v2柴油发动机的另一个优点是省油,t34坦克油箱容量六十升,车身两边各挂一个容量三十九升的后备油箱,行程可达五百四十公里。

相比之下,德国四型坦克才一百六十公里,而虎式坦克行走九十公里就得再次加油,但柴油发动机的缺点就是废气排放浓烟滚滚,坦克无法隐蔽。

而且t34另外一方面润滑油备量是一百四十公里而且也要受抛锚率的折磨,因此仍然不可能一次开行数百公里,和先前的bt7一样,t34使用美国专利的克里斯蒂底盘,这种底盘的负重轮轴上面装有巨型减震弹簧,可承受剧烈的上下颠簸,t34的履带将近五十公分宽,而德国坦克的履带通常只有三十公分宽,以上优点使t34具有超强的越野机动能力,这是苏军装甲部队大纵深攻击战术的硬件基础,在冰天雪地的东线战场,t34可在雪深一米的冰原上自由驰骋,被德军称为雪地之王。

可以说科什金倾注里全部心血的t34项目的下马,让科什金郁闷纠结了好长时间,可以说之前一切的一切都是数据,铁骑坦克替他做了完美的实战试验?看看现在还有谁敢在进行质疑?加之对德国人豺式和豹式坦克破解的速度较慢,以至于热河方面的铁骑逞威,现在科什金可以说终于扬眉吐气了,现在那些之前倡导什么学习德国人,超越德国人的家伙恐怕该闭上嘴巴了。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与狼共舞(四)

第三百四十九章与狼共舞(四)

没想到张学武提供的铁骑中型主战坦克竟然就是t34的放大版,而且科什金一直主张采用kv系列的大炮塔,多机枪塔,提高坦克在阵地战以及巷战中的生存率。

但是,科什金也意识到了张学武提供的图纸中的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三十一吨的车体加上至少要二十九吨的炮塔,而苏联现在没有任何一款发动机能够提供九百马力的功率,那么铁骑的机动性肯定要大打折扣,而且铁的负重轮设计也不尽合理,不过这些科什金都不打算告诉基洛夫,基洛夫在技术方面只能算是一个蒙事的主,告诉他也说不清楚,反而可能会耽误事,所以科什金决定隐瞒事实,而且新式坦克原本就要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热河方面张学武要担负作战,又要兼顾生产,所以其的设计必定存在缺陷,重忙上马也是正常,而且面对的是日本人的薄皮小罐头,铁骑确实能够横少一切。

不过该隐瞒的隐瞒,该询问的询问,科什金向基洛夫提出,根据专家回馈的情报,热河方面装备的铁骑中型主战坦克都是小炮塔的?为何提供给苏联方面的图纸是大炮塔的?

基洛夫立即带着问题夜访了张学武,对于基洛夫的疑问,张学武一笑道:“亲爱的基洛夫同志,我们包头工业基地的钢产量极为有限,合金装甲的产量更少,所以我们不得不不断的减小炮塔,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我们的铁骑中型主战坦克相比射击图简化了许多,这一点你也是非常清楚的。”

张学武的理由可以说是说服了基洛夫,科什金对于热河方面的解释也只能说中国人实在太草率了,拿一张图纸就敢设计上马生产作战?这是极度的不负责任,在战场上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见科什金一副激动的模样,基洛夫好笑之余道:“中国人没有工业基础,他们的包头能生产什么我们了如指掌,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能够将这种东拼西凑的坦克组装起来并且打退日本人已经是一个奇迹中的奇迹了!”

基洛夫望着科什金道:“你认为这铁骑坦克的数据对我们确实有帮助吗?如果按照铁骑中型坦克的数据去研发列装的话,我想知道我们的坦克对德国人的额诸如豺式、豹式坦克是否具有优势?”

科什金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基洛夫同志,我可以负责的告诉您,恐怕在三到五年之内我们无法制造出在技术上绝对优势的坦克,毕竟德国人已经走在了前面,而且他们并非停止不前,铁骑中型主战坦克的设计思路很可能就是来源于德国方面,德国人将我们视为了假想敌,所以才会有如此的设计提供给张学武,否则我不认为张学武的包头坦克装甲设计院能够具备独立设计的资格。”

基洛夫微微皱了皱眉头道:“科什金同志,你现在是直接对斯大林同志负责,什么叫做三到五年之内无法超过德国人的水平?无法占据绝对的技术优势?这就是你要对我们伟大的斯大林同志所说的话吗?你这才是不负责,明白吗?”

基洛夫随即压低了声音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斯大林同志震怒,我亲爱的科什金同志,你和你的全家就可能要到西伯利亚去度假了!我希望你能够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科什金用微微颤抖的手掏出手帕擦了擦汗,紧张道:“我亲爱的基洛夫同志,我绝对不是那个意思,我希望你能够理解,我的意思是德国人的设计和思路以及工业制造水平确实是世界一流的,即便我对伟大的斯大林同志说我们超越了德国人,占据的世界先进,斯大林同志会相信吗?制造出一辆可以超越德国人的坦克是可能的,但是不能够计算所付出的成本,即便是列装,普通车辆的性能也无法达到样车的水平,如果被斯大林同志得知,就会连累您我亲爱的基洛夫同志,但是德国人的制造水平确实很高,但是我们的设计也不差,最为主要的是我们的坦克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从没有学习过坦克驾驶的农民可以在几天内学习怎样驾驶t34坦克,这只能用奇迹来说明,如果我们与德国人开战,我们的损失可以迅速的弥补,而德国精工制造的坦克却无法弥补,当质量与数量达到一比六的时候,德国人的质量将被我们的数量所淹没!”

基洛夫惊喜的望着科什金道:“那么你的意思就是说张学武提供的这份图纸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

科什金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不!我亲爱的基洛夫,我并不关心这份图纸,我所关心的是他们后续还有什么令我极度期待的东西!”

基洛夫也兴奋的破例倒了两杯酒,递给了科什金一杯道:“祝我们伟大的领袖亲爱的斯大林同志健康!”

在基洛夫与科什金反复分析的时候,张学武也在审视着一套图纸,张学武也不否认t34坦克是苏联在二战中的主战坦克,在历史数据上看其的性能与在实战中的性能优越起了一定作用,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t34坦克操作十分的简单,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从没有学习过坦克驾驶的农民可以在几天内学习怎样驾驶t34作战?这无疑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相比那些需要训练二到三年的德国装甲兵,战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