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江山-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王爷要重新给郡主找教养嬷嬷,想来那时就更不用她们出头了吧。宫里来的教养嬷嬷,管教起人来都是一套一套的,郡主再有主见怕也得服软呢。
云若辰知道他们回京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如今只等黄侧妃的胎象更稳当些,靖王是肯定要举家回京的,包括她在内。虽说如今那些灾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京城附近的治安也因为上回的事件大大整顿了一次,顺天府尹和靖王都不想再冒险啊。
她只能抓紧时间。
在这六七天里,她什么别的事也没做,就是教叶慎言一些术数的入门常识。叶慎言大字不识,只能囫囵吞枣一般将她教的东西记下来。
“以后会有人教你识字的。你现在就先死记硬背吧。”
云若辰很无奈,她也不想开蒙得如此仓促。幸好叶慎言的天资果然聪慧,一点就通,甚至有时还能举一反三,时常让云若辰有些惊喜。
她偶尔会很得意地想,师父啊,我挑弟子的眼光不比你差呢!
之前她也不是没担心过叶慎言会抗拒学这些。但出乎意料,叶慎言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热情,比她小时候还积极。云若辰没细究原委,却不知是叶慎言接连几次看到她施展术法才对这个产生兴趣的。
越卑微,越渴望强大的力量。
从最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叶慎言便是如此。

深夜,望星楼上。
“你要我带叶慎言走?”
聂深惊讶地看着云若辰。
“是的。”
云若辰随手抽出书架中的一本典籍翻看,发现暂时用不上又放回原处。
她手边已经有了七八本泛黄的古籍。这些都是她精心挑选出的术数经典,有些内容连她都闻所未闻,也不知母亲从哪儿搜集到这么多好东西。
可能是母亲的师父传给她的吧?川蜀自古出奇人,道家的传承在川蜀流传极广,比其他地域更甚。
既然马上就要回京,也不知何时能再回到这座山庄,她得多带些有用的东西走。
她想把叶慎言交给聂深。
如今的叶慎言,还不到真正修习术法的时候。他身上那奇异的血脉,在十二岁前应该会一直沉睡,虽然灵气不少,却太稚嫩了。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锻炼出元气充沛的肉身。云若辰开了几张药方,用这几种药水每天轮流浸泡叶慎言的身体,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充他的经脉。
但她身在王府,又哪能每天找人熬药来锻炼他呢。
还是将他交给聂深更合适。
“……要是我不答应呢?”
聂深苦笑着摊了摊手,小郡主这也太……
云若辰狡黠一笑:“那您会不答应吗?”
“唉。”
聂深无语了,他的确没法拒绝云若辰的要求。
这一刻,他似乎又在云若辰身上看见了怜卿的影子。
忽然,聂深说:“郡主,你可知,你的名字也是来自你的母亲?”
“嗯?”
云若辰没料到聂深突然间会转换话题,但她对自己这个名字确实也很感兴趣。总觉得,这名字不太像寻常贵女的闺名,果然也是母亲按她的命格推算的结果吗?
聂深回想起怜卿告诉他,她为女儿起名若辰时的情景。
——“白夜,还记得你曾陪我在望星楼观星的那些夜晚吗……”
——“我的女儿,就叫若辰,灿若星辰。”
——“她有一双最明亮的眼睛……”
——“她会长成一个很漂亮很漂亮的大姑娘吧,可惜,我看不到她长大了。”
——“但是白夜……请你帮我看着她长大好吗……”
那时的怜卿已病入膏肓,心里念念不忘的却还是她的女儿。
“好吧,我会带叶慎言回听雨楼。”
他再次许下了承诺,还是为了怜卿。
怜卿,是他一生的劫数。

最后,云若辰还是没有追问听雨楼是个怎样的所在。
她感觉到聂深并不想在她面前提起这些,所以她就不问。只是,她也隐约能猜到听雨楼是做什么的。
八月初的时候,靖王一家在京营官兵的护卫下回到了京城王府。云若辰带走了那口母亲留给她的箱子,还有一堆术数古籍。
靖王一行离开时,聂深带领山庄中的其他管事与仆人列队在大门处恭送主人。叶慎言也被留在了山庄。云若辰掀开了车窗窗帘的一角,默默注视着聂深。
两人的目光在短暂交流后便错开了。
聂深会在不久后将叶慎言带走,云若辰并不担心他如何脱身,他一定能处理妥帖的。
令云若辰遗憾的是,聂深告诉他,尽管他已让叶枞发动人手去调查,还是没能查到那天伪装成流民袭击山庄的人,是什么来历,更没能查出他们的幕后黑手是谁。
但聂深认为,这事应该与诚王无关。
也对,世人都知道诚王与靖王争夺太子之位争得很厉害,他的嫌疑太大了,反而不敢明着来。以前种种阴谋,也都是在暗地里进行的多。不过这回他的黑锅是背定了,朝野中各种各样的流言版本都把幕后黑手指向他,他也是有口难辩啊。
“一石二鸟吗?鹤蚌相争,渔翁得利……那渔翁,会是谁呢?”
云若辰坐在微微颠簸的舒适马车上,靠着身后的软垫思索着这件事背后的种种。对方还带来了一个能够破阵的术士,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在行驶了一个多近两个时辰后,马车停了下来。
云若辰撩开窗帘的一角,侧头往窗外看去。
眼前不远处,灰色的巍峨城门屹然耸立,两边是延绵不绝的高墙,宏伟壮丽,仿若一只随时准备噬人的巨兽张开了翅膀。
这就是京城了吗?
云若辰放下帘子,收拾心神,暗自提醒自己。
从此,可不能再像在山庄里一样随心所欲了。若被有心人窥破自己的异常,甚至进一步察觉到自己术士的身份,或许就是粉身碎骨魂飞魄散的结局,连靖王都未必能护住她。
俗话说,侠以武犯禁。但术士因窥视天机,却更受权贵忌惮。
她必须小心再小心才是!

第十六章:靖王府
清晨的光线分外柔和,淡淡地透过窗棂洒在屋里,无声地拉开新一天的帷幕。
云若辰早早起了身,在丫鬟婆子的伺候下盥洗梳妆完毕,便起身前往庶母黄侧妃处请安。
既然回了京,那么一切还是按照王府原有的规矩来吧。先前在京郊别院里可以随便些没人管,王府里可不能那么随便了。否则传出些她跋扈任性的流言,对靖王的名声也不好。
云若辰边慢悠悠地走着,随便在院子里瞥了几眼,心中只有“惨不忍睹”、“无法直视”、“让我再投一次胎吧”……这一类消极的想法。
亏她当初穿来恢复意识时,还曾幻想老天将她送到这里来,是让她当个米虫好好享福的吧?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她一点也不抗拒啊。
但过去一个月发生的一连串事实证明,自己图样图森破,很傻很天真……尤其在进京后,她更加发现自己简直是来受苦受难的。
这叫个什么王府啊喂!
除了占地广大屋子多外,这宅子和传说中的王府就搭不上一点边。楼宇屋舍残旧不堪,花草树木乏人修理,地砖墙面裂缝处处……这还不是最强大的,最强大的是这么烂的宅子还被一场无名大火烧掉了一半。
在明媚耀眼的阳光下,废墟般的靖王府却奇迹地展现出一派萧索凋敝的景象。
工部的人来清理过几次火场、把府中损失造册后就没下文了,难道就打算把靖王府就这么晾着?靖王老爹啊……你是有多失败,连工部的小吏们都敢明着欺负你?
云若辰很悲愤,心情极度不爽。这一切,都是源于皇座上的那位老皇帝元启啊!

她的皇祖父元启帝是先帝唯一的儿子。为此,元启帝特别在意皇嗣,生怕自己也只有一根独苗,那就太危险了。但有句话说的好,怕什么就来什么……
元启帝十七岁登基,同年立后。成亲一年后,陈皇后生下了皇帝的第一个孩子,还是个男婴。
当时真是举国欢庆,元启帝都高兴得差点大赦天下了。结果这孩子还没满月就夭折,陈皇后产后失调也郁郁病死。
有了这次教训,以后元启帝再有了孩子,那叫一个低调,生怕折了孩子的福寿。他还按照贴身太监建议的民间做法,给孩子起了人嫌狗厌的乳名,比如“狗剩”之类的……好容易把曹贵妃生的二皇子养到了十岁。
一般说来,十岁大的孩子就算是养住了。于是,元启帝又一高兴,打算让二皇子在上书房进学。皇子读书是件大事,元启帝郑重地召见了儿子,叮嘱他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
然后二皇子暴病死了。
这下元启帝郁闷坏了。大臣们也郁闷坏了。太子是帝国的继承人,关系着国脉的延续,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纵使元启帝是个特别严厉寡情的皇帝,他对自己的继承人问题还是很在意的啊。
就在此时,元启帝身边陪伴他修道的天师之一骆天行,提出了一条堪称诡异的谶语“二龙不相见”。他说,元启帝命格特殊,不能轻易与皇子们见面,否则真龙潜龙“二龙相遇”,必有一伤。直白的说,就是不是老子克死儿子,就是儿子克死老子。
十七岁就执掌天下的九五至尊元启帝,本身心智刚如磐石,也不是那么容易被道人们说服的。但就在次年的春祭上,九岁的三皇子作为皇子的代表参加了祭典,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却在随后被乡野毒蛇咬伤,立时就死了。
从此元启帝不再轻易召见自己的任何一个儿子。
于是,余下的皇子们遭到了长期的冷藏。就这样也没能止住皇子们夭折的势头,元启帝这些年共生了七个儿子,活到了成年的,只有四皇子靖王与五皇子诚王。
元启帝好像忘记了自己有这两个儿子似的,使得两人不仅生活上乏人问津,读书开蒙也非常迟,连成亲选妃这样的大事,元启帝都不闻不问。还是大臣们对皇子们上心,发现两位皇子都成了大龄男青年,再不成亲咱们大庆皇室就没后代了啊,于是纷纷上书请求皇帝给两位皇子封王、选妃。
元启帝拖延症发作,又把这事生生拖了两年多,才给两个儿子分别封了亲王,让他们开了府,再让宗人府为他们选了良家女子聘为王妃。
靖王的王妃是川蜀一名县令的长女,诚王的王妃则是山西学政的孙女。
再过一年,又在群臣催促下再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