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沙红海腥-从阿拉曼到罗马-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不但可以扭转不能在4 月份内向马耳他岛增援“喷火式”飞机的局面,而且可以一举向马耳他岛派出一批强大的战斗机队,这样可以给我们适成一个给敌人严重的而可能是决定性打击的机会。 
  4 月3 日,罗斯福致电丘吉尔,同意借用“黄蜂”号。4 月和5 月间,从“黄蜂”和“鹰”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英国126 架飞机安然飞抵马耳他岛,这对守岛英军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5 月9 日和10 日,马耳他岛英空军频频升空,与来袭的轴心国空军展开激战,迫使凯塞林放弃了对马耳他岛的昼间轰炸。就在5 月9 日“黄蜂”号成功地向马耳他岛交付第二批“喷火”式飞机的当日,丘吉尔首相怀着无限感激之情向该舰发电:“谁说黄蜂不能蜇人两次?” 
  然而,马耳他岛仍处于德意海空军的封锁炸扰之下。6 月中旬,英军运输船队在海空军掩护下从东西两面对马耳他岛进行增援,在德意海空军打击下损失惨重。17 艘补给船中只有西面的2 艘驶抵马耳他岛,东面的运输船队及其护航队被迫返回埃及。马耳他岛仍处于危急之中。   
  贝希特斯加登会晤 
  1942 年4 月29 日至30 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希特勒的山间别墅贝希待斯加登会晤,讨论北非地中海战场今后的作战目标及战机问题。这两个独裁者内心彼此互不信任,轴心国没有建立起联合作战参谋部。墨索里尼扬言自己精通德语,像过去一样拒绝由翻译陪同。这种会晤简直是老生常谈。墨索里尼让希特勒一个人滔滔不绝,他自己不敢争辩也不敢插话。虽然有时他可能一点也没听懂,但人们得到的印象却是,他同意希特勒所说的一切。希特勒把这种会晤称为“催眠疗法”,他一口气讲了好几个小时,炫耀德国的强大和他自己早期的非凡经历。希特勒的腔调又那么容易使人入睡,墨索里尼看上去像是进入睡眠状态似的。就在这次会晤中,做出了一项关于北非地中海命运的重大决定。 
  本来,墨索里尼和他的总参谋长卡瓦利诺来参加会晤前,还决心坚持先“征服马耳他”的作战计划,只有夺取马耳他岛才能为进军埃及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可是墨索里尼宣称,意大利再过三个月也来不及参加在该岛登陆的行动,同时又获得英军准备在北非发动进攻的情报。所以,希特勒提议:隆美尔的非洲军于5 月底在北非实施进攻,可能的话就占领托卜鲁克,尔后继续进攻到埃及边境为止;到6 月中旬或7 月底,再攻占马耳他岛。 
  隆美尔本人没有出席这次会议,但他的计划得到批准。本来他是力主攻占马耳他岛的,但此时却急于要发动对尼罗河流域的攻势。因为他担心英军若先发制人发起进攻会使他的计划成为画饼。意海军总部公开表示反对,指出按天气条件进攻马耳他岛的行动不得迟于7 月底;另一方面德意空军虽居优势,但不可能同时支援两个战役。隆美尔一面抱住他进抵尼罗河的计划不肯放手,一面向希特勒建议:举行一次有限进攻,使英军在三个月内无法采取任何攻势行动。他还保证只用一个星期便可破坏英方的抵抗,用另一个星期扩大战果,所以他要求把德国第2 航空队在攻击马耳他之前归他支配15天。他估计只消再有一个星期,便能让德国第2 航空队回到西西里岛基地作进攻马耳他岛的准备。这样,征服马耳他岛的战役只消推迟三个星期。 
  希特勒一直视北非地中海战场为次要战场,不肯将德军精锐部队过多用在这里。尤其德军1941 年底在莫斯科城下败北后,希特勒正盘算着怎样集中兵力于苏德战场,企图彻底打垮苏联。无论如何,在彻底打败苏联前,希特勒是不会过多分兵于北非地中海的。况且,1940 年5 月德军在夺取英国在地中悔的另一海空军基地克里特岛时共损失近7000 人,其中大部分是希特勒能征善战的心爱的空降兵。克里特岛的损失使希特勒十分懊丧,因此他禁止空降兵再实施这种代价高昂的战役。隆美尔的建议使希特勒眼睛一亮,这何尝不是一种替代办法和对盟友墨索里尼的安抚措施呢?在贝希特斯加登,希特勒终于使墨索里尼接受了自己的建议,确切他说是接受了隆美尔的计划。 
  意大利最高统帅部虽然接受了这样的计划,不过它要求隆美尔书面做出以下明确的保证: 
  1。战役进行以两星期为限;2。战役的目标以打破英军的准备为限;3。只有在局势非常有利的情况下才可尝试占领托卜鲁克港,而且无论如何要在利比亚埃及边境转攻为守;4。万一战局进展不顺,地面部队须毫不犹豫地回师到贾扎拉防线上,以等待对马耳他岛的征服。 
  隆美尔虽然做出了书面保证,从后来的事态发展和他的战时文件看,其保证似乎是一种权宜之计。他曾于1942 年5 月21 日在一项包括攻击马耳他计划的公文上批了“拉倒”的字样。 
  在轴心国关于北非地中海作战计划演变的过程中,希特勒为了集中力量于1942 年夏对苏军重新发动进攻,4 月份从第2 航空队抽调两个轰炸机大队和两个战斗机大队到苏德战场去,5 月初,他在伯格霍夫对意军总参谋长卡瓦利诺说:“对斯大林格勒和在高加索地区发动的攻势,将使马耳他岛在英国人手中一无所用。”事实上,这位独裁者对征服马耳他岛的计划一直是三心二意的。 
  空军元帅凯塞林得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贝希特斯加登做出的决定后大为失望,因为眼看着自己成功的空中攻势不能达到最后占领马耳他岛的目的,就好像眼看到了手的猎物又溜掉一样难受。 
  意大利海战史专家布加拉丁认为:“推迟攻击马耳他岛的决策,成为意德的整个地中海战争中最严重而且肯定是最致命的错误。它肯定地标志着轴心在地中海走下坡路的开始。” 
  曾任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的的瓦利蒙特从更广阔的角度分析了没有攻占马耳他岛的严重后果,他写道: 
  1942 年春,德军最高统帅部虽有远征中东的野心勃勃的计划,但其依赖的是一条越过地中海靠不注的补给线、一些吞吐量不大的利比亚港口,以及北非沿海的一个狭长地带。不但如此,而且在那一年还有另外的重大的困难:在巴尔干地区,再也没有足够的兵力从那里发起一场联合攻势。也不再有希望让土耳其站在轴心国一边参战。地中海东部的阿拉伯国家,恢复了对英国殖民主义传统性的依赖,并将领土提供给西方同盟国作为他们预备队休整的中心。轴心国部队展开地区以西的西班牙,对其志愿采取的‘非交战’政策的解释似乎日益变得不利于其轴心国朋友。在轴心国作战地区的翼侧及后方是法属北非,对它的重要性,轴心国在制定政策时未予重视,而且继续未予重视,结果是,这一地区有完全脱离轴心国始终很薄弱的军事轨道的危险。   
  奥金莱克的失算 
  奥金莱克是1941 年6 月接替韦维尔出任英国中东总司令的。他身材魁梧,额眉宽阔,目光深邃,是英军中出色的战略家,曾亲自组织指挥了1941年底的“十字军远征”战役,将隆美尔击退了。但他不是一个好的战术家,缺少将自己的计划贯彻到底的组织才能和意志,对北非沙漠地的机械化战争的特点了解研究不够。1942 年初被隆美尔杀了个回马枪,后双方的军队便在贾扎拉防线对峙着。 
  1942 年2 月间,奥金莱克主张继续在4 个月内按兵不动,以便对隆美尔展开第二次大会战。2 月27 日,他在一篇氏达1500 字的报告中一一列举了不能匆忙从事的原因: 
  总之,我在西部战线的意图如下: 
  1。继续在第8 集团军的前沿战区尽快建立装甲部队的主攻部队。2。尽可能巩固贾扎拉、托卜鲁克和萨卢姆等既占阵地,并将铁路线向东延伸。3。在前沿地区储备军需品,以便重新发动攻势。丘吉尔对奥金莱克的报告甚为不满。马耳他岛在危机中;隆美尔正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苏军正同德军进行殊死的搏斗,斯大林强烈要求英军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想以英军在北非发动进攻回应斯大林的呼吁。丘吉尔让奥金莱克回伦敦磋商北非作战计划,奥金莱克以极需前往开罗为借口拒绝了归国一行的邀请。丘吉尔只好让掌玺大臣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在赴印度途中经过开罗,对奥金莱克施加影响,赶快定下进攻计划,但未取得满意结果。此后丘吉尔不断向奥金莱克施加压力。最后他决定向奥金莱克发出明确的命令,命令必须服从,否则就要免职。5 月10 日,丘吉尔致电奥金莱克: 
  “三军各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和战时内阁再次考虑了全盘的局势。我们已下定决心,未经你的全军为保存马耳他岛而战,我们决不容许该岛失陷。这一要塞的被困失守将使我陆空军部队三万余人投降,还要损失大炮数百门。敌人占据该岛如同获得一座确实可靠的通往非洲的桥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有利条件。该岛的失陷将会使你和印度双方所赖以获得增援飞机的空运线路被切断。” 
  “因此我们重申我们曾经表示过的意见,再加上以下条件——我们能够批准的与敌交锋的最晚日期是,及时地牵制敌人以协助运输船队在6 月份月色暗淡时期得以通航的日期。” 
  接到丘吉尔的电报后,奥金莱克心重如铅。在他看来,英军的训练水平和技战术水平还不适应沙漠战,要对隆美尔这样的敌手发动进攻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可是,首相三令五申,如果继续推迟进攻,自己的乌纱帽也难保住了。挂冠而去倒也干净利索,可不狠狠打击一下隆美尔也未免太便宜了他。况且,马耳他岛危在旦夕,怎能坐视不救?5 月19 日,他横了横心,致电丘吉尔,表示要在6 月份对隆美尔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而不仅仅是为协助开往马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