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习禅录影-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可以为圣贤,可以为仙佛,可以为忠臣,可以为孝子,可以为大丈夫。可以出世,可以入世。能够这样,才不会“空向人间走一回”唷!
现在,天气转凉,你们赶快去加衣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铿!铿!铿!(行香)
走不动的出来,在旁边站着,没有什么好充英雄好汉的。走快!大步地走快!两手甩开!将来不打七,你们自己用功,就是这样。快!快!跑步!跑不动的出来,跑快!快!
(啪!)——
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东西?打掉了吧!
不要去找一个空,不要去找一个清净。
——。
走!
(啪!)“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刚才给你们好好体会这一香板。打七,这是我的打法。现在老啦!心肠软啦!我二十六七岁时就代替老师执行,老师坐在那里不动,都是我的事。那时候,心狠手辣,嘿!什么妄念,什么命根,都给你打断。那些方法都想绝了。现在不能这样做啦!时代也不同啦!这里地方小,也跑不动。不然,跑得你两条腿都抬不动,一香板拍下去,人都倒下去。这种事我都干,出了人命怎么办?那个时候,看你还有妄想没有?所以啊,妄念烦恼多了,太舒服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福报太好,就是善的业报大了。
白衣观音的磨刀石


刚才讲了临济祖师的偈子,“吹毛用了急须磨”。你说怎么磨呢?要交个磨刀石给你们呀!不然到哪里去磨呢?找磨刀石啊?我也没有。有一位老板有,向他借一下,谁呀?站在上面的穿白衣服的观世音菩萨,他有磨刀石,向他借。
《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向释迦牟尼佛报告,报告修行的方法和经过。观世音菩萨讲了,他说我是用观音法门。怎么叫观音?就是观一切声音。怎么观呢?现在我给你指出来哦!你看!你站在这里,心里不动,动与不动都不管。外面扫地的声音、飞机的声音、汽车的声音、一切声音、我讲话的声音,你都听到了,都了解。但是,和你毫不相干,听过去就算了嘛!“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观世音,观世间一切音。这是外观。慢慢观。你看!更清净吧!所以,古人修道要在水边林下,那流水下来,溪流之声“潺——”“潺——”。流水变成了帮助修道的工具。不必注意去听,声音自然就进来了。心境“寂然不动”。在竹林里,松树下,风一吹过,“飒——”。好幽静,使你心中什么都没有了。观海潮音,观松风水月之音,一切音声都帮助你修道。这是外观。慢慢!慢慢!慢慢!你也不要去理它,自然听着等于不听,见山不是山,听声不是声。声声入耳,声声不相干。然后,慢慢感觉到这个念头就是声。听!听!听!听!呼吸也是声,身体上的不舒服也是声。舒服与不舒服都是声,感觉也是声,声是动,动相。慢慢!慢慢听,听!《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告诉我们一个妙诀诀:“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听到声音,声音是动相。没有声音的进修,你说你听到没有?听到了,听到了静相。静也是相。动相不生,静相也不生,才达到了观世音菩萨的法门,才可以进到这个殿里来。
心外雨声中
好哇!菩萨慈悲,瓶子里倒出水来了。外面在下雨,你听听看!不要注意去听,多清净啊!一点一滴都在你的心头流过了。你看!菩萨多慈悲,讲到他,他就帮忙了。听到的声音,是动相。听不见的,你也听到了,听到了静相。“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怎么叫“了然”?动相来了,听到了,知道是声音。静相来了,知道是静。多“了然”!不“了然”,你就是死人了,就变成木头了。还学什么佛?“了然不生”,不生什么?不起妄念。动相来了,让它来;去了,让它去。静相来了,知是静相,去了,让它去。不着静相,也不着动相。动静二相都是相对的两边。那个能知道动相,能知道静相的东西,从生到死,从来没有动过,明明了了。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你听听看,观世音菩萨跟你说法,下大悲水。——寂然不动。了然不生。赶紧上座,菩萨在帮忙。
云散天晴
你看!菩萨慈悲已尽,你们体会不到,他也不下了。雨停了。
哪里去找清净呢?清净就在你那里,当下即是。
刚才跟各位讲过观音入道之门。若是禅宗啊!才不跟你那么讲!这样讲太啰嗦!禅宗怎么讲?不讲。
百丈禅师——中国佛教史上的大革命家。今天之所以有佛教,佛法能够流传,就靠马祖百丈师徒二人建立了丛林制度,建立了禅堂,设立了百丈清规。百丈会下有四五百人。有四五百人跟着他修道。那规矩严得很。他老人家自己领头做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你看看丛林制度,百丈清规,那真是了不起。个个都是自动自发,共有共享,同甘苦,共患难。任何事情,都是百丈自己带头。弟子们看不下去,劝他老人家不要做,我们来做。他不。后来,徒弟们把他的工具藏起来了,不让他做工,不让他种田。他就一天不吃饭。不要我做,我就不吃。徒弟们吓死了,赶紧把工具拿出来。他老人家又跟大家一起工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们在社会上活了一辈子,贡献了什么给社会?光在那里享受。然后,还有怨言。你看看百丈禅师的精神!
有一天,百丈禅师下令:“出坡!”就是共同上山劳作,砍木头或者是种地。老和尚带着大家一起到山坡种田。到了吃饭的时候,庙子里便打鼓。鼓声一响,大家收坡,回家吃饭。结果,鼓一响的时候,有一们和尚(当然这个和尚跟着百丈,不知在禅堂用功多少年了),这个和尚不等百丈“收坡”的命令,就扛起锄头大笑地走回去了。那是犯戒的,不得了。老和尚看到了,他晓得了。这个家伙悟道了。他就告诉大家:“此是观音入理之门。”这个家伙做工,做悟了。妙不妙?这就是禅宗。悟?悟个什么东西?结果,老和尚回来啦!到了斋堂,一声不响。饭吃完了,老和尚下命令:“上堂!”很严重哦!大和尚上堂等于皇帝上朝,摆起威仪来,几百人一站,庄严肃穆。老和尚说话了:“中午不守规矩,大笑跑回来的那个人出来!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这么不规矩?”这个小和尚说:“刚刚肚子饿,听到鼓声就回来吃饭。”“好!”这就叫禅宗!到底搞些什么名堂?誰不知道敲了吃饭鼓,就要吃饭了呢?怎么会说他是悟了呢?还说他是观音入理之门。这是什么道理?所以,你们要学禅,怎么学啊?
再说个故事给你们听,可别当故事听唷!从前五台山有位禅宗大师——智通,他的老师是归宗。智通还在做学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在睡觉,睡着睡着,忽然大叫:“我大悟了!我大悟了!”同学们看到他疯疯癫癫的样子,都替他担心。第二天归宗一上堂,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就叫:“昨天晚上大悟的那个家伙在哪里?”智通往外一站。老师就问他:“你到底懂得了什么?嚷着说悟了!悟了!”嘿!嘿!你们猜,智通怎么说?他说啊:“尼姑是女人做的。”“尼姑是女人做的”,你们也知道呀,你们怎么不悟?
还有一个禅师悟了,师父说:“你悟了?”“悟了。”悟个什么道理?悟到“鼻子本来是向下的”。谁不知道鼻子是向下的?还倒转过来长吗?他说悟了。这些话你们我们都会讲。怎么悟了?近年来很多人搞禅,公案拿出来讲讲,尼姑是女人做的,这就是禅啊!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你的鬼啊!还有外国人写的禅,青蛙“噗咚”一声跳下水,天地一沙鸥,这是禅?见鬼呢!
你不要忘了,那个和尚在百丈会下,不知打坐坐了多少年(渐修来的),忽然听到鼓声“咚”一响,悟了。你们以为他们挖地作工,都在说笑话!哼!一面挖地,一面做功夫,观自己心地,或是参禅。他们是这样子的。悟了以后回来,以轻松幽默的道理答复师父,师父知道,他也知道。什么是“肚子饿了吃饭”?“尼姑是女人做的”?“鼻孔本来是向下的”?——本来如此。不是很明白吗?“万法本闲,唯人自闹。”拿佛经上这两句话一注解,你就懂了。他就说明了“万法本闲,唯人自闹”。我也讲完了,你们也“误”了!
禅?现在哪里有禅?连腿都不会盘。坐着就哎唷!那么简单?嘴巴上玩弄,玩弄,就是禅?一般人老是来问我禅,腻透了!什么禅啊禅的。有些人一问什么是禅?上馆子去,就是“馋”。禅是要下过一番苦功来的。“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是祖师们的话,这是禅。
有个比丘尼出家几十年,后来悟了道,作了一首有名的偈子,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名作。她悟了,作了一首偈子,她才不说“和尚是男人做的”呢!她说:
竟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禅宗不立文字,但是,后来禅宗祖师们所留下的文字,在中国文学史上,真是崇高伟大!中国的哲学思想都在这些文学境界里,不像西洋的哲学是单独独立的。中国的大哲学家就是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大政治家。尤其是学禅的,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你看那些大禅师,出言吐语,顺口成章。你以为他是故意的呀。悟了道的人,自然就是那么优美。文字般若,原来如此。
我们青年想弘扬佛法,那么容易啊!哦!读了一点现代的书,搞一点思想,乱七八糟的,古文都没有弄通,所以古书也看不懂。中国文化的宝藏都在古书里,古书都是古文写的。你连古文都看不懂,只觉得古人说的是狗屁。譬如有些人看了外国人翻译的东西,一看蛮懂,外国人只是懂得一点皮毛,不要以为一经过他们翻译,人就懂了,那是你不懂古文。
你看这四句话,是哲学吗?是文学吗?是禅吗?是什么东西?什么都是。“竟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你以为她还在一个字一个字用思想慢慢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