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曾经目睹过黄妖吃猫的人所言,那黄妖常会在有人居住的村边出没,每到月明星稀之夜,便从乱坟岗子上下来,到村中寻找家猫。如有家猫遇见黄妖,便会浑身战栗,吓得不敢出声,想逃也迈不开腿,只能绝望地跟着黄妖离开村子,走到有溪水流淌的所在。然后那猫就会在黄妖的注视下,像口渴难忍似的不停饮水,喝完吐出,吐完再喝,以此反复数次,直到将腹中五脏全部洗净,嘴角流着血水,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

  这时黄妖才会挤眉弄眼地缓缓走过去,先用舌头将猫从头到尾添遍,猫毛被它所舔,会自然而然地迅速脱落,它再伸出爪子在猫肚皮上来回抓挠,随即划破肚皮将肠子一节节拖出来吃掉,还要饮血食肉,最终只剩下几块残骸才肯罢休。

第13节:关东军地下要塞

    胡八一初出道时被困野人沟金代将军墓,正走投无路,误入了一处与地下古墓相邻的“关东军地下要塞”,其规模之大难以估量。东北边境地区的日军地下要塞,是真实存在着的,而且不止一处两处,关于这种日本人修建的地下军事设施,有一些已经被发现,开辟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展览馆,还有一些已经在战争时期被毁,更大一部分却还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山区,至今未被发现。

  小说中的地下军事要塞规模庞大,而实际上真的有那么大吗?现在已经发现的最大军事要塞——黑龙江虎林县虎头永固性地下军事要塞,中心区域正面宽12公里,纵深6公里。在此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共有大小十余处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正是由于虎头要塞的分布范围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全、防御坚固、攻击力强,又处在扼制苏联远东乌苏里铁路的咽喉要道,日本关东军将其吹嘘为永久要塞,是“东方的马其诺防线”。不过这座要塞的下场也和西方的马其诺防线一样,被人迂回包抄了老窝,徒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备而不用。

  迄今为止,在东北发现的日本关东军地下要塞,以及弹药物资,实际上只是一小部分,日本无条件投降之时,曾将大量地下仓库和军事设施封存隐蔽。

  日军的弹药武器在战败后藏匿得极深,关于此类的事迹不胜枚举,据说在八路军刚进东北的时候,到处收集日军残留的武器,但是收获不大,有一次几名战士在一条河畔,发现一座大坟,坟前立着个墓碑,上写:战马之墓。底下署名是一个日本军官的名字。看样子是关东军留下的,大伙也没太留意,但侦察连的连长却觉得这座坟很不对劲,这么大的坟堆里面得埋多少匹马?于是带人将战马坟挖开,结果往里边一看,坟中全是被拆散了的火炮,重新组装起来就可以使用,原来这是日军撤退时所藏的一批武器。在大兴安岭林区也隐藏着许多地下要塞,有种传闻,据说前些年大兴安岭的火灾,就是由于关东军地下军火库爆炸引发的。这些传闻虽然荒诞不经,但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小说中那种地下要塞,是完全存在的。

  至于《鬼吹灯》中描写的地下要塞位于中蒙边境,现实中这里尚未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要塞,但在关东军对苏联采取的战略防御体系中,中蒙边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守满不守蒙,等于守河不守滩。在草原的边缘设立秘密要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第14节:尸香魔芋 

  胡八一一行人等进入精绝古城的遗迹之后,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安葬精绝女王棺椁的地宫入口。棺椁悬挂在一个无底大洞之上,棺木是由罕见的昆仑神木制成。如果按现代家居装修的说法来说,这基本没有雕琢痕迹的棺木,属于原色风格。正是这样珍贵的昆仑神木,才使妖艳的“尸香魔芋”永不枯萎。昆仑神木是虚构的产物,是一种即使砍断也不会枯萎的树木。类似神树的传说在很早就有相关记载,扶桑、楗木、若木这三大神树,是中国古代文献如《山海经》、《淮南子》等著述中记载的众多神话传说中最出名的三种,其中若木又名“昆仑若木”,它可以看做是昆仑神树的原型。

  生长在昆仑神木上的“尸香魔芋”大概是勾起网友们对《鬼吹灯》中提到的各种神奇生物发生浓厚兴趣的第一号,因为这个故事中“尸香魔芋”的原型根本就不难找出,也就是同它一字之差的“尸臭魔芋”,学名泰坦魔芋花(Titan Arum),原产地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因为它会散发尸体腐烂的恶臭,吸引苍蝇和以吃腐肉为生的甲虫前来授粉,所以又俗称为“尸花”,“尸臭魔芋”是一种世界上最大的花,造型像个大水桶,有着类似马铃薯一样的根茎。和那种同样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无茎无叶只有花瓣的大王花外貌不尽相同,但都是奇臭无比。这股子据说类似鲜牛粪或是腐肉的臭味是为了吸引嗜食腐肉的昆虫前来传粉,植物也要传宗接代嘛!

  网络上有人指出“尸臭魔芋”便是“尸香魔芋”的后裔,这就有点过于牵强。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世界上从没有过“尸香魔芋”,也没有过“尸香魔芋”守护所罗门王陵墓的传说。书中所谓的“尸香魔芋”不会发臭,却会另埋于根茎下的尸体产生异香,而这种能传播数十米的异香,会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使人脑产生幻觉,它曾是所罗门王的守墓者,利用死亡幻觉,杀死了无数妄想接近所罗门王宝藏的盗贼。这些都是我虚构出来的。虽然“尸臭魔芋”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并不会制造幻象,有些植物、真菌虽然的确会产生致幻物质,例如一些可以加工成神经性毒品的植物如罂粟、大麻之类,还有云南那边的美味牛肝菌,吃多了就会看见有小人在眼前跳舞,但直至今日,尚未发现能在人脑中制造如此强力幻象的品种。

第15节:鱼骨庙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中,胡八一等三人听了陕西农民李春来的说法,奔赴陕西“铲地皮”,在黄河边好不容易搭上一艘机动船渡河,却没成想船只撞上了“铁头龙王鱼”,差点没掉河里喂了鱼,后来他们一打听,原来这种大鱼以前也出现过,还曾有人花钱买了大鱼的骨骸,建了一座“鱼骨庙”。

  这是书中的小说情节,而事实上“鱼骨庙”在天津邓岑子、山东日照、浙江甚至越南等沿海诸地均有出现过。天津邓岑子的鱼骨庙甚至传说有康熙皇帝的御赐对联:

  百年鱼骨为梁架,千年龟髓附至尊。

  意思是说这鱼骨庙的房梁檩架为鱼骨所造,庙中神像底座为千年龟壳。不过此庙在清朝道光年间因鱼骨断裂而塌毁了,倒是山东日照的鱼骨庙保存至今,并留下了非常完整的民间传说。

  山东日照这个地方在青岛西南,靠近古黄河出海口,因有淡水相济,一直是渔业重地。传说早年间海里潮信经常失序,不时有惊涛骇浪、狂风暴雨,桅折舱漏、船覆人亡之事一年甚于一年,渔民一出海,全家人的心就悬到嗓子眼上。有一天大潮时,在海口外的海滩上漂上来一尾大鱼,双眼已没,是两条小鱼送上来的。奇怪的是,那两条小鱼一送上来就掉头回游,把大鱼孤零零地撇在海滩上,再也没有回来,就跟出公差似的。更怪的是海水从此涨不到那里,连日太阳也像出火一样的毒,连渴带晒,大鱼最后干死在海滩上。也就在当天夜里,周围村的人忽然做了个一模一样的梦,梦里龙王爷告诉大家:那条大鱼经常兴风作浪、吞食渔民,触犯天条,依律摘除双眼、赐死海边,向当地百姓赔肉还骨,以昭天德、安民心。

  第二天一大早,那些在海难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半信半疑地秘走相谈,一传十、十传百,终于大起胆来,持刀背筐,涌上海滩,揭鳞割肉。为报答龙王的厚恩大德,示龙威、警百鱼,当地渔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大鱼落浅的海滩西边岭坡上用鱼骨盖起一单间小庙,骨为檩,鳞为瓦。庙中只供龙王一像,取名为“鱼骨庙”。

  照这传说中的说法,搁浅的大鱼应该是鲸鱼,以几米长的鱼骨为梁,这种长度也只有鲸骨可用。我国沿海鲸鱼搁浅的新闻虽然不像南半球澳洲鲸鱼经年累月成批冲上海滩那么多,但隔个把年总能听到一两起。

第16节:黑驴蹄子 

  胡八一和胖子的首次摸金之旅,起因是两个穷急了眼的家伙在大金牙的怂恿下,终于决定要去倒斗发财了,二人凑钱买了火车票,路上做梦都在数钱,然而事与愿违,他们的目标——大辽太后之墓已经不能下手了。不过听屯子中的老猎人说起了大兴安岭的野人沟,这使他们茅塞顿开。

  兴安岭的故事多得说不完,除了人熊和人参娃娃,以及游荡在山林中的猎鹿人之外,关于野人沟那些神秘的传说似乎也是其中之一。而实际上,大兴安岭并没有野人沟,也完全没有“野人沟”的地名,这些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不过在这次摸金的行程中,还是有许多东西有真实出处的,比如说黑驴蹄子。

  许多人都觉得摸金校尉的装备中,最具神奇色彩的便是“黑驴蹄子”,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是本书的常客,却从来没派上过什么用场,扔出去似乎还不如石头好使。按摸金校尉自古相传的说法,“黑驴蹄子”可以克制僵尸,所以凡是去倒斗的摸金校尉,都要带上几枚“黑驴蹄子”,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用而不备,这就叫做有备无患。尸变的原理有很多,其中最受认可的是生物电的作用,“将黑驴蹄子”塞入僵尸口中便能对付尸变,大概是起到一种类似屏蔽器的作用。要在阴暗狭窄的古墓中对准僵尸的嘴塞进去,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心理素质不仅要稳定,而且要眼疾手快,否则可能塞进僵尸嘴中的不是“黑驴蹄子”,而是自己的手指了。

  “黑驴蹄子”倒不完全是我凭空虚构出来的,黑驴可以驱邪的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