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定良缘-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现在情形实在不能让人安得下心来!
首先是皇帝的态度,一如既往地疼赵瑜,如今宫中宠信德妃,对德妃所出的庄王、仁王也快宠得不像话了,仁王惹了祸骂两句就完,以前年长的五位公子,赵琮持重,赵瑜受偏袒,另几位惹了事是会被抽马鞭的!
庄王、仁王得皇帝扶持重用,身边自然而然各纠结了一批党羽,甚至敬王都不及二王之势了。
皇帝三不五时地在德润宫见到庄王、仁王,对太子不冷不热,整个宫里的人都看得出来,皇长孙现在反而成了皇孙赵炫的配衬。
皇长孙先进宫启蒙读书,皇帝从不去听讲,自从赵炫进宫,每到先生要赵炫背书,内侍便立即禀告皇帝,然后皇帝就坐着车辇急忙赶来,笑咪咪看着赵炫背书,一篇文章背下来,赏赐无数,还能得到皇帝陪玩半天!
赵炫像是九天下凡的神童,读书过目不忘,背书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赵烨经多人精心栽培,也就背得几十首诗词,那赵炫张口能唱上百首诗歌,首首精绝,句句珠玑,把一旁跟随着皇帝的大臣们稀罕得口水都流下来!
许俊卿说,赵炫进宫之前认得一二百颗字,但不会写字,圣贤文章从未见过,赵炫唱出来的那些诗词也不是他教的。
那么就是小乔,小乔自有一套教养儿女的方法!
端王府内院太子竟然插不进人,小乔手下管事的丫头太精明了。
不过小乔对太子妃倒是不加隐瞒,常教她一些事情,太子妃说及小乔自己带孩子,端王府的孩子只会抓拿食物,就能与父母同桌用膳。还让侍卫找来工匠,亲自指导他们为孩子制作了许多玩具,这些,太子在风华院看到了。
天生奇女子啊,她可以落在太子府,或干脆落到遥远的地方去,却为何偏偏落在赵瑜身边?
他和赵瑜自小兄弟亲厚,他的意旨赵瑜从来都无条件顺从,可赵瑜有了小乔,就变得不同了!
小乔一出现,赵瑜就毫不犹豫地帮着她,逼迫他斩断自己的左臂右膀,还不能喊痛!
他认为小乔是克星,方先生却笑着说,她于太子无害,她是福星!他心里叹息:就算是福星那也是赵瑜的!
赵瑜为小乔神魂颠倒,宠爱至深,小乔叫他往东他绝不会往西,他们有了赵炫,比皇长孙还得皇帝喜爱,就算赵瑜忠诚没有什么想法,但自古红颜祸水,小乔小小年纪就懂得搜刮四方散财,富甲天下,对皇位岂不心动?她一怂恿,赵瑜自然会听从!
这个闷葫芦向来不发则已,一发必制人,如今只能严密刺探他的行藏,未雨绸缪,防之于未然,母后遗旨那只不过是薄薄一副绢字,怎能抵得过锦绣江山的诱惑?
太子赵琮深吸口气,微微眯缝起眼睛:先生说得没错,一定要“稳”,不惜一切代价,稳稳地坐上皇位!
坐在椅上闭目养神,不期然地,他想起了赵珉,当年与赵珉的对话回响在耳畔!
先帝时期,当年晋王文才盖世,协助先帝打理朝政,他的几个儿子也肖父亲,个个生得风流倜傥,善著文章,晋王长子赵珉温文尔雅,才华最好,深得先帝喜欢,当年的楚王妃就时时提点赵琮:儿啊,为你父亲争口气,也让人看到楚王府的公子们不仅会武,也能文!
他与赵珉的竞争从进宫读书开始,即便不分上下,先帝也多偏于赵珉,赵珉每得嘉奖,总会漫不经心地看他一眼,唇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像一根刺直直扎进赵琮心底。
晋王、楚王正式开战,赵珉与赵琮也曾相遇,两边人马兵力相当,没有交手,赵珉那抹笑意仍在,赵琮恨道:“你这个伪太子,不要坐得太稳,总有一天会栽下来!”
赵珉笑道:“胜为王败为寇,本太子看得开!若是我栽下来,未必太子之位就是你的,赵瑜才是楚王最爱的儿子、战功最大的将军!赵琮,你认命吧,文,争不过我,武,争不过赵瑜!”
方先生从旁提醒:大公子小心,防他离间兄弟之谊!
赵琮冷笑:“等着瞧,你会看到我父王登上大宝,太子之位本就是我的,我坐得比你稳!”
就是受不了赵珉,死之前还记得笑话他:“太子殿下几时君临天下?皇帝如此年轻,英明神武,那皇位只怕你看到等不到啊……”
赵琮只觉牙根发痒,却尽量做出云淡风轻的样子,对赵珉微笑道:
“先帝遗旨,由楚王继任大统,可见他早属意谁当太子!你父子胆敢违逆圣意,弑君篡位,坐了三年宝座还掌不稳,知道什么叫天意了吧?我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皇储,你该相信,太子最终会继承皇位,这也是天意!”
赵琮握紧了拳头,若不坐上皇位,不禁对不住母后,也会被天下人、阴间鬼取笑!
许真卿和黄文丽大喜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许家几代帝师,却惯于低调行事,从不人前昭示荣宠,府里已多年未操办喜事,便是来往的人客也少得可怜,许鸣风多数时候只在书院守着,要寻他直接往书院去,一准能见。许夫人打理家务事,平日不爱没事主动外出串门子,只除了应酬各种红白喜事、宴会,才露一下面。两位公子就更绝了,大公子少年时爱游历,多往外地跑,留二公子在家陪父母,极少上街游逛,不是在书房做学问就是进书院帮着教导学子,不与京城纨绔子弟沾边,各种应酬都是在中了功名入仕之后,才开始的。
因而许家在帝京虽是名门,却极少有人攀得上。
这样一个门户紧闭、带着神秘色彩的高宅世家忽然有天敞开大门燃烧鞭炮喜迎宾朋,京城王公勋贵、各界名流仅仅一个楞怔,立即反应过来,急忙备下厚礼,不管有没有请柬,争相蜂涌而至——你是办喜事哎,众人随喜,你难道能把客人推出门?
许鸣风率领儿子和族中侄儿们出来迎接宾朋,看着源源不断如过河之鲫的宾客,大多数都不认识,他拈须含笑,内心却无可奈何:发出去的请柬只有一百份,新娘还没抬回来呢,不相识的宾客倒来了不止五百!

第二百九十八章 出行

最兴奋的莫过于新郎许真卿,人逢喜事精神爽,果然如此啊,他昨晚一夜未睡,因为要成亲了激动得睡不着,好不容易盼到天明,一点倦意都没有。
母亲说许家结了个好亲家,他真正接触岳父母和大舅哥二舅哥之后完全赞同,忠义侯府的人都极好说话,只除了,那位脸色阴沉沉的老太太。
那也无妨,他把文丽娶回家,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娘家,老太太不喜欢他,那就少见面,多送礼品尽孝心也是可以的!
到了前往侯府迎亲的时辰,他穿着大红喜服,随同迎亲的人们走出大门,他的长随也是一身簇新,笑得合不拢嘴,牵来一匹装饰华丽的骏马服侍他上马,缠系了红绸带的缰绳握在手中,想到即将见到文丽,他整颗心颤了一颤。
去年七月相遇至今,可怜他天天把文丽放在心上,却再没能见她一面,每逢过节上门给岳父母请安是要的,大舅哥从江南回京、立世子,二舅哥两位公子满月宴,甚至是端王与端王妃回娘家省亲,侯府大小宴席都有他的份,他都去了,一得信跑得比谁都快,但是多数只能在外院,内院没有舅哥陪着他不敢进,进去了也只是往松香堂拜见老太太,文丽住哪个方位哪个院子他是知道的,早问过文清了,却没脸皮求告舅哥一声:可否见见文丽?
也是他倒霉,每一次引他去见老太太的是岳父。哪敢吱声?第二次再去是二舅哥,二舅哥活络通融,但他太忙了,正值王爷陪王妃归省,二舅哥忙得脚不沾地,自是没心情帮他。第三次之后大舅哥回来了,便由大舅哥引路相陪,大舅哥和他一样端庄儒雅、循规蹈矩,更不可能主动提出让他去见妹妹……
他便只好每次高高兴兴去侯府,然后闷声不响地回家。不过心里还是愉快的,毕竟进了这个门,感觉文丽就在近旁,于是又盼着下一次再来侯府。
终于让他盼到想要的,第三次单独给文丽的礼物递进去之后,文丽回了他一样东西,是一个算不上精巧的绣花香囊。文清替她转交,笑道:“文丽忙了半年,又绣帕子又做荷包,结果哪个也不满意,总觉得拿不出手,终于做成这个香囊还算看得过去,她已经尽力了!让我转告许先生:也不必戴出去让人笑话。。挂你书房吧。这个香气极好,名医给大姐的方子炼就,能提神益智驱邪!”
黄文清年纪虽小,却也是舅哥,但他在文华书院得许真卿教导过功课,不敢托大,只称许先生。
许真卿笑得合不拢:原来一直在为我做这个,说明她心里天天装着我啊!
忙对黄文清道:“不管绣成什么样。在我眼里都是极好的!绣的那些帕子、荷包呢?烦请三舅爷也替我讨来吧!”
文清抓抓头:“早说你要啊,绣得不好她都塞给我了,还有父亲、大侄儿,如今都用她绣的帕子,谁嫌厌跟谁急!”
此后许真卿就每天戴着这个香囊四处晃荡,并没人笑话,反倒引得部司里好几位同僚追着他,先夸他的香囊好看,问哪里来的?这里边的香料哪里有卖?
他乐呵呵回答:香囊是未婚妻给的,新人没娶回家,自然不好问香料出自哪里!
同僚们便打趣:赶紧娶了,也好问来告诉我们,这香气实在醒神得紧!
就连哥哥许俊卿也朝他的香囊瞧看了几次,许真卿心有歉疚:兄弟自小有好东西都会分享,可是这个不能分的!
许夫人见着香囊,暗中偷笑:未来媳妇儿女工绣活实在不怎么样啊,那个香囊在闺秀们中间一比就给比下去了,不过这也不能怪她,人家七八岁学针线,她那时还在北边受苦呢,可怜的孩子。
许夫人先就有了计量,府里绣娘增两名手艺精巧的,再补一个规矩:许家书香门庭,不重绣艺,各房针线活都不用自己做,尽数交给绣娘,各人管好自己房内事就行了。
许真卿知道后,走去朝母亲行了个大礼,许夫人笑着说:“放心吧,我对侯夫人说过会将媳妇儿当女儿疼,我还想赚她日后对我多好些呢!”
接得新娘进门,拜堂成礼,热热闹闹送入洞房,花烛夜许真卿只往前院宾朋亲友中匆匆转一圈就赶紧回新房陪新娘,同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