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色经-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这种矛盾与统一首先表现在文化的吸收性和独立性方面。
    从历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权崩溃、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进入了“文明开化”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按照11个世纪前全盘接受中国文化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文明,并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国的和外国的历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对日本文化起过作用,日本在变化,但是却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这种情况可以从日本社会的许多现象看出来。现在电视、空调、汽车、电脑、出国度假等已深深地渗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变得无可辨认了。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帷幕背后仍旧保留了许多属于日本本土文化的东西,从深层分析看,日本仍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例如,他们爱吃生冷的食物,比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颜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势力、家族意识和集团意识很强;民间信仰和巫术特盛;女子对男子的温顺和依赖;想发财,能发财,但发了财以后又不知所措;等等。
    这种矛盾与统一又表现在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方面。
    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从7世纪的“大化革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历史上就不太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只注意输出而不重视输入,不重视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发展自己,那么这种优势也会走向反面。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向外推销自己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提出了战略性的口号,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说的“国际化”。在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90年代的一份统计资料说,由日本官方机构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项目,诸如邀请或派遣学者、留学生,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等等,每年的经费预算为10亿日元。日本外务省所属的国际交流基金,鼓励、资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关的项目,例如国外的日语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学著作的研究、翻译和出版,或与此相关的文化活动。政府的这种大投入推销本国文化的举措收效显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誉世界,日本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众多语种质量较好的译本,和这些举措是有密切关系的。
    还有一个矛盾统一的方面是日本旧时的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论政府如何强调外来文化,可是民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时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汉语写作,但是妇女不这样,结果她们成为日本本土文学的先驱。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可以在政府准许、控制的许多地区的界线内随心所欲。在那里,男扮女装的演员、男性卖淫者、*、木版画家都能取悦于神。江户时代的城市民间文化,尤其在比较繁荣的17世纪,和这个狭小的享乐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作家、音乐家、演员、画家都出入于或活跃于这个受官方蔑视、可是却深为平民所喜爱的“*世界”。暴烈的娱乐和荒诞的*在官方的严格控制下仍旧成为人们发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类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很小,对这个现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最后,这种矛盾统一又表现在对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应该认为,总的说来,日本民族是一个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轻柔、温顺、礼貌而且温和”,他们是以“温和的人的感情”而不是以“干巴巴的、生硬的理论思想”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和大多数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约束。例如,当两个人争论时,西方人往往生气地说:“你难道不明白我说的意思吗?”而如果是日本人,他会将怒火和不悦隐藏在礼貌的面具之下,说道:“你难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吗?”从总的看来,日本人比较宽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维持表面的和谐,冲突总是被一层温和的、礼貌的面纱所掩盖。
    这种文化现象当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在男女的性问题上。在日本男女的*往过程中,即使是嫖妓,人们也讲究规矩,讲究礼貌,把最粗鄙的性动作用一层文雅的外衣遮盖起来,否则怕被别人看不起,而绝大多数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这方面,似乎和中国古人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视把这种态度形成一种外在的礼节,而且还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的粗犷、暴烈的一面。
正文 日本文化的特点(2)
    在实际生活中,日本人轻柔、温顺的民族性格是和民间文化中突出的极端的暴力共存的,但是,并不是每个日本人都着迷于虐待狂幻想,而且不是人人都接受性和暴力。Www。hAoSHUDu。Com在日本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被绳子捆绑着的*女人的照片公开地刊登在大众报纸上,被*、性*的镜头在电视中比比皆是,人们在乘地铁上班去的途中十分公开、自然地翻阅带有*少女照片的黄|色刊物,不以为羞,也不以为怪,性兴趣似乎成为一种生活的主流,为较多的人所接受,不用像中国人那么偷偷摸摸、羞羞答答,把性兴趣掩藏在家室或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日本人不把它看成是一种邪恶,而把它看成是一种宣泄和幻想。礼貌、温和、温顺就这样和带有死和虐待狂的幻想结合起来了,但是这种幻想很少渗入真正的生活。
    日本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善于输入和输出,民间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文雅与粗犷并存的文化特点,在性的方面也是表现得很明显的。如果在性文化方面,以日、中两国作为一个对比,许多方面表现出“同”还是主要的,可是由于以上所述日本文化发展的一些特点的存在,两国的性文化又有不少异。探其同,再究其异,可能会更好地了解日本,也会更好地了解中国。


正文 性崇拜和神的神话
    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许多神话,都编撰了许多本民族的祖先是神的故事,中国和日本都不例外,但是相比之下,中国这方面的神话不算太多,所谓“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的传说,虽有神话的成分,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是人的形象,而日本就不同了,他们的祖先全是神,大神、小神、男神、女神、凶神、善神、美神、丑神等等,史不绝出,这种对神的崇拜,一直影响到现代日本社会。WwW。HaOsHUdu。cOM在日本境内,广布神社、寺庙,其密度要比中国大得多。
    日本民族的起源神话是从性与爱开始的。历史传说中的自然神与人*息相通,神也是有人的欲求的,日本古人的性崇拜是和对神的崇拜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对性的崇拜十分坦率,也十分认真。例如,《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所描写的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这男女二神,奉天神敕令,从天而降,他们下凡后,看到一对情鸽在亲嘴,于是他们也学着亲嘴;看到一对在*,于是更激动了起来。伊邪那歧男神问道:“你的身体怎么样?”伊邪那美女神答道:“我的身体逐渐完整了,只有一处没有闭合。”指*伊邪那歧就说:“我的身体有个多余的地方,那么就献给你吧!”指*伊邪那美同意了,于是这一对神尽情地享受性的快乐。这对男女神自然地合二为一,最后生下了日本诸岛、山川草木等800万神,伊邪那歧还生下支配诸岛和天地万物的太阳女神天照大神等。这男女两神的*的结合,被称为“神婚”,从此相传。日本的神可以泰然地享受爱与性的快乐,不存在基于宗教原因的性禁忌。
    在日本,“凸凹”指男女生殖,也指性,这个词即来源于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的结合,它是神圣的,却不是猥亵的,所以,有些日本人以“凸凹”为姓,还有的神社也以“凸凹”命名,神社中展示了不少性崇拜的东西。中国古代也有“彼何凸,吾何凹?以凸试凹,甚感美快”的话,不过不像日本那么强调。
    日本原始信仰的另一个特征是对生殖器的崇拜,这方面的历史十分久远,从绳文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遗址可以发现象征男性生殖器的石棒和女性土偶突出的性器官。到了弥生时代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在农耕的祭祀仪式上,性器官体为农业生产力的象征,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
    当然,人们所膜拜的决不仅是人体器官,而是膜拜许多性器官的象征物,如形似男根、女阴的天然石头,人们认为,正因为它是天然的,所以更有神力。这种崇拜物在日本的很多地方都有,有的在路边,有的在神社或园林之中,直到今天,日本的中、小城市中仍大量存在,人们称之为“阴阳石”或“凸凹石”。这在中国,已较为少见。日本的神像有不少都是展现*的,男神展现男根,女神则展现女阴,后来这种女神神像演化为日本式的“观音”。在日本神话中还有名叫猿田昆古的阴虚神,他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
正文 男根崇拜
    崇拜男性生殖器,这是性崇拜的主要内容之一。wwW。hAoSHuDu。cOM中国古代有许多岩画,其中很多都表现了男子硕大的*。例如在新疆呼图壁、内蒙古的阴山和桌子山、广西的左右江、宁夏的贺兰山等地都有一些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