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色经-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磨蚀,因为这是生育后代最重要的东西。雌猿不仅使生殖器官缩进体内,而且将它盖上了一层被称为Chu女膜的保护性薄膜,让这层薄膜终生保持完好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它至少能保存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在幼年。
    那么,为什么雄猿的生殖器官却一直在体外而不缩进去呢?这是为了在交配时进入的需要,也是为了生产与储存Jing液的需要,因为Jing液在低于体温的条件下才更有活力。“造物主”是这么仁慈,他把人类身体上一切不合理的东西都改变了,把不必要的器官去除了,保留下来的都是有用的和必需的,而且有所发展。例如人类男子的荫茎是灵长目动物中最大的,这是因为女子的生殖器官缩进去了,荫茎必须具有能够进入的足够长度,这正像长颈鹿的脖子长得那么长是为了能够得着树上的叶子,否则它就得不到。有的学者做过一个调查:荫茎勃起时的平均长度,大猩猩只有1.25英寸,约3厘米;黑猩猩是3英寸,约7.2厘米;而人类则有5英寸左右,约12至13厘米,为大猩猩的4倍,黑猩猩的1倍。荫茎适度地长一些,大一些,能更深地插入,对感受更大的性快乐和易于使对方受孕,都有一些好处。
第一章 人类的性进化 性的生理进化3(图)
    lz。book。87book。com/data/upload…pic/23/1131935923。jpg
    性是人类的本能,从儿童到成|人都这样
    再如,男子的阴囊是贮存Jing液的,它在人的体外,而且表面起皱褶,这是为了便于散热,使Jing液贮存在比体温略低的环境里,因为Jing液很怕高温。人类没有猩猩那么多的体毛,变成了“裸猿”,毛发都脱尽了,为什么还留下头发、腋毛和荫毛呢?这是因为头发可以保护头部,腋毛可减少在活动时臂部和身体的摩擦,荫毛则是在性茭时起同样的减少身体摩擦并增强性刺激的作用。
    然后就要讲到从“后入位”改变到“前入位”这一重大的“性形式改变”了。伊莱恩·摩根认为,面对面性茭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文明”,对水栖动物来说,面对面地交配是个普遍的规律,不仅海栖动物如此,而且淡水类动物也是如此。动物学家维克多·谢弗在《鲸的一年》一书中,描述了现存的最大的哺|乳动物的交配情形:“那一对肩并肩地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地游着,不断地用鳍状肢或鲸尾叶相接触,或者干脆就用体侧互相摩擦……不一会,雄鲸游到雌鲸身上,温柔地抚摸它的背部……最后,它们高高地伸出海面,黑色的口鼻部朝向天空,腹部对着腹部。它们交媾几秒钟后重重地坠回海中,发出巨大的溅水声。”此外,海豚、狸、热带海牛等水栖动物的交配也是如此,当然也有个别的例外。由此可以说明,古猿由“后入位”性茭改变为面对面地进行,和它们的水栖生活有很大关系。
    他们在水中大约待了1000万年左右,更新世来临后,大雨改变了整个陆地的面貌,延续了1000万年之久的可怕的干旱结束了,于是这些古猿又陆续返回了陆地,在新的内陆湖畔定居下来。这时他们已习惯于把小石子当工具使用,后来他们又找到了最接近卵石的东西,比如燧石,由此他们学会了用火,这又是人类进化中的一个伟大进步。在水栖生活中,他们已习惯于在洞|穴中居住,返回陆地以后,他们仍趋向于住在水边或定居在能找到有洞|穴的地方,并将他们的尸骨和遗物留在洞中,现在世界上不少地方还能找到这样的遗迹。
    以上这种水栖进化的理论似乎更细致,更合理,对性的进化也分析得更合逻辑,所以得到了这个研究领域许多人的赞同。有些学者还从其他方面找出一些佐证,例如胎儿(他们常有“返祖现象”)就习惯于在水中生长。当然,也有些学者提出一些补充和局部纠正。例如英国科学家最近提出假设,认为性吸引力是原始人体毛消失的基本原因。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德哈特教授认为,原始人的体毛是在最近两个冰河期之间的全球温暖期消失的,时间约为12万年前至7万年前。他认为,男性原始人更喜欢无体毛的女性原始人,在进化过程中体毛少的原始人更容易繁殖后代,因此原始人的体毛逐渐消失了。原始人体毛消失时全球气温上升,因此体毛消失的原始人并不会挨冻。为了寻找食物和避免阳光曝晒,原始人大多集中在地球北部。当气候变冷时,一些原始人向赤道地区迁移;为了防止赤道地区阳光的曝晒,原始人皮肤内黑色素开始增加,依照阳光照射程度的不同,原始人的肤色出现了分化,从而导致了白色、黄|色、棕色和黑色人种的产生。
    如果把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和伊莱恩·摩根所发表的水栖进化理论结合起来,似乎可以相辅相成。人类的祖先古猿从陆地到水中,再从水中回到陆地,和严酷的大自然苦苦搏斗了1000万年以上,大都灭亡了、绝种了,只有生命力最强的一支坚强地活了下来,顺应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不断进化,同时不断地繁殖后代,形成了现代人类的一切生理功能,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综上所述,人类的老祖宗是在生存竞争中逐渐改造了自己,发展了自己的。
    这种生存竞争不是指一代人为了生存所做的努力,而是一个漫长的、世代更替的过程。为了生存,对一切动物来说,特别是对灵长目动物来说,繁衍后代是个至关紧要的问题。由于繁衍后代,所以要交配,由于要交配,所以要感受性刺激,发展性器官,这些问题必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顺利解决,否则,它的繁衍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那么,这方面的进化是怎样进行的呢?
    有些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通过研究认识到,生存竞争固然是类人猿发展为人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但是人类在性生理方面的一些进化,却不是用生存竞争可以直接解释的。于是有些人类学家、生物学家,又提出了性竞争(或谓“性选择”)的观点。当然,生存——种的延续——性这三者,还是一脉相承的。
    达尔文就认为,动物某些身体特征的出现,如果从生存竞争或“自然选择”的观点来看,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提出“性选择”的观点来加以解释。达尔文认为,“性选择”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异性之间的,例如女性的类人猿是依男性脸部毛发的样子有没有魅力来挑选异性伴侣的,这样,男性的胡须就发达起来了;另一种是同性之间的,例如男性的类人猿为了占有年轻的女性而在同性之间进行角力,这样,男性的肌肉就发达起来了(当然男性的肌肉发达也不单纯是由于性竞争,也受狩猎、捕鱼这些生存竞争的影响)。他认为,种种的身体特征就是经由这些过程而被选择出来的,它是源自有性生物需要寻找性伴侣以进行繁殖的这种特殊问题,而不是源自一般的生存竞争。关于雄性间为了争夺雌性的性竞争,导致了物种属性的进化,有许多例子可以说明,例如雄性的北美驯鹿在求偶季节彼此角斗,有时甚至斗到至死方休,结果鹿角的分杈因而加大。
第一章 人类的性进化 性的生理进化4(图)
    lz。book。87book。com/data/upload…pic/62/1131935962。jpg
    猿猴的交配
    当然,雄性之间的性竞争不仅表现为野蛮的打斗杀戮,也表示为一种和平的方式,即所谓“精子大赛”,只有在杂交的情况下才形成这种竞争,而这种竞争又促进了生殖器官的发展。据一些生物学家研究,公的黑猩猩的体重只是公的大猩猩体重的四分之一,但其睾丸的重量却是大猩猩睾丸的四倍,这是由于黑猩猩实行杂交,存在性竞争,而大猩猩则实行“后宫式”——一只公的大猩猩会像看管财产般地去监视好几只母猩猩的性行为,它不存在性竞争,所以就退化。
    在一个雌性与若干雄性都有性茭关系的情况下,雌性有限的卵子究竟和哪个雄性的精子相结合,取决于雄性荫茎的大小长短、精子的活力、交媾姿势、抽插的力度与持久性等等,因此,荫茎大、精子活力强的雄性最能使雌性受孕,最能繁殖自己的后代,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荫茎和睾丸就发展起来了。
    同时,一个雄性如果和一个雌性茭媾的次数多,那么使雌性怀上这个雄性的后代的机会也多。因此,从性竞争的角度来看,雄性就要增强自己的性吸引力和使雌性增加性快感的能力,这就促进了某些雄性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外表的美观和性能力的加强。达尔文对于公鸟有色彩鲜艳的羽毛,某些种类的公猴脸庞和臀部看起来如同着色般地光彩夺目,印象十分深刻。他解释这种现象说,诸如此类的特征,是由于能吸引雌性而逐步进化得来的。
    对于人类来说,在已诞生的几百万年的时期内,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群婚杂交状态的,杂交所形成的性竞争使人类的荫茎大小与精子活力大大优于一般的猿猴,而且文化因素(如爱情、性技巧等)更使人类的性行为达到了动物所难以比拟的高度。当然,文化的发展,主要是人们对于优生和社会稳定的认识,最终又反过来否定了杂交。
    关于人类女性的性生理进化,主要表现为发情期的消失、Ru房的隆起和Chu女膜的形成,这是异于其他一切动物的地方,这些方面的进化和“性选择”也有很大关系。
    生物学家注意到,雌性灵长目动物有月经期和发情期,这个影响雌性灵长目动物的两个周期的发展变化是极其重要的。月经期是灵长目动物所特有的,其他哺|乳动物则没有。灵长目动物青春期以后就有规律地产生月经,不管其形体大小如何,有的和人类差不多——大致每月一次。它对雌性的行为没有任何明显的影响,然而在野外的雌性黑猩猩偶尔也会注意到流出的血,并试图用树叶把它擦掉,不过这对雌性的行为也是没有什么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