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昭昭-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国和魏国的关系只是一般,并不是多么的亲厚,相比较而言,郑国与卫国有几处国土接壤,关系倒是更好一些。

此时郑国的国君却拉着魏旭的袖子哭的涕泪横流。

郑国曾经有一代是幼主,老王薨毙的时候把郑国的权柄平分给了自己的三个弟弟,分别封为平寿君,平昌君和昌安君,来辅佐自己的儿子,也彼此相互制约。可是老王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三分权利,没有哪个公子敢不利幼主,但是幼主长大之后王权也没能收回来。就这样过了上百年,郑国的权利已经牢牢的掌握在这三君手中。

到这一代的郑王,三君的权柄更盛,而且其中平寿君已经要隐隐超越平昌君和昌安君了,三君的矛盾也比往日更为的激烈,于是郑王的亲信周由周大夫便建议郑王联合平昌君和昌安君对付平寿君。

于是郑王和二君密谋在年节的第三日向平寿君发难,结果第三日时却是平昌君闭门不出,昌安君临阵倒戈,周由一看形势不妙便护着郑王出奔了魏国。

此时殿中只有昭姬及几个亲近的大臣,大家听后都神色各异,即使是如此郑王的来意也相当蹊跷,为何他要舍卫就魏呢?

郑王道,“家中出了如此的丑事,实在是我无能,但是我之所以来上国还有其他的缘由。”

魏旭安抚道,“郑王但说无妨。”

郑王道,“上国一定觉得奇怪为何我不去卫国求助,正是因为机缘巧合让我发现平寿和卫国有联系,我才没有去卫国的。上国已经知道了申卫联合将梁国灭国之事了吧。”

魏旭颔首,“此事也是略有耳闻。”

“如今卫国太后掌政,卫国太后与申王乃是一母同胞,卫国至此便事事遵从申国,申王野心勃勃吞并了梁国,又私通平寿,所为必是我郑国。申王若是如此下去,亡了郑国尚且不惜,欲壑难填,终有一日也会危害上国的。”郑王说着说着又哭了。

魏旭先好言安抚了郑王,并让尚言先送郑王去公馆休息。

实际上郑国内部的王位如何更迭并不是魏国需要关心的事情,但是申国所表现出来的侵略性却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不安,如今魏国正要开始一场大的变革,未来几年都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如果不能遏止申王的野心,即使魏国今日坐视不理,总有一日申王也会将魏国拖入战火的。

九原君可能和卫国有联系的事情,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因为都是推测,并没有证据,魏旭暂时还无法动九原。但借郑国的事情来敲打一下卫国却是可以的。

魏旭一看除了少数臣子游移不定,绝大部分都是支持帮助郑王平乱,于是便决定亲自出兵出征,翟景陪同。

昭姬道,“王兄刚继承大统,国中的变革又才开始。此时王兄怎么能擅离阳樊呢?不如我代替王兄去郑国吧。”

魏旭自然知道昭姬最近疲于宴会,如今可以避去国外,自然要争着去了。况且自己此时确实不易离开,可是……

昭姬见魏旭犹豫,忙看向翟景,又瞄了眼翟景腰间的长剑,原来前几日昭姬发现了翟景和秦蕴在隐蔽处说话,两人腰间的长剑竟然几乎相同,让昭姬不仅想到了自己那对雌雄短剑,后来两人发现了昭姬,便分开了。

昭姬虽然好奇,也并没有去问秦蕴,秦蕴虽然给昭姬教授剑术,可是两人的关系也并没有到昭姬可以询问这种私事的地步。

翟景看着昭姬的暗示,便笑道“主公,昔日宋王与主公结盟,约定日后用兵同进同退。今日主公出兵助郑王,也应该邀宋王一起才是。宋国离申国不过几百里,若是表明郑王的担忧,就算没有盟约,宋王也会欣然应邀的。”

魏旭颔首道,“是该如此。”

翟景接着说,“若是宋王也出兵,那么合魏宋之力,郑国的这场叛乱将不足一提。而对于魏国来说,真正重要的却是国内正在进行的变革,臣以为不如让熙陵君代替主公去郑国,也不会失礼。”

魏旭看向昭姬,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和翟景关系如此好了,昭姬看着兄长,眨了眨眼睛。魏旭摇摇头,颔首道,“那便如此吧。”

昭姬笑道,“煕陵领命。”

、、、、、、、、、、、、、、、、、、

宋玹收到了魏国邀请,信中魏王对不能亲自带兵表示了歉意。宋玹回信表示理解,并且期待和熙陵君的合作。宋玹此时刚改革了马政,解决了西北民变的根源。宋武王给宋国带来的创伤,几乎都一一被宋玹平复了,但是宋玹却无法放松下来。

此时诸国都在追寻强国之法,自从五十年前魏国开变法之先河,成为了中原的霸主,各国便纷纷效仿。宋武王时期的变法虽然加强了宋国的军队,却伤害宋国的民生,特别是宋武王穷兵黩武,几乎使宋国走在崩溃的边缘。宋玹登基以后的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抚民,虽然成功挽回了宋国的颓败之势,但是只是危机时的临时之策,并不能作为国策长久的实行下去。

宋玹也一直在追寻更好更有效更持久的办法。

诸国的变法中最成功的是卫国,卫国的变法使一个中等国力的国家一跃步入了强国之列。可是历史是如此的相似,就如魏烈王(魏克)自十三年前的意外之后,使魏国实力下滑。在五年前,卫康王于青年之时薨毙了,卫康王与王后的儿子不过才三岁,申后成为了卫国的太后,并且掌政卫国,卫国的变法之势虽然没有停止,可是卫国却渐渐的变成了申国的附庸。

申王准备了五年,终于向梁国出手了,还将手伸向了郑国。如今申卫联合,可以说比中原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强大,所以宋玹才积极的和魏国结盟。

可是宋玹没想到的是,申王的竟然直接把梁国灭国了。

申坤,你这是在玩火。

 24第二十四章

一个月后,昭姬带着郑王和宋玹在郑国北方的一个小伯国滕会盟。

昭姬和郑王等人先到滕国,这是个不足十城的小国,一听魏国熙陵君和郑王一起来了,连忙亲自去城门迎接,又恭敬的表示也要出兵帮助郑王平乱。

昭姬对此可有可无,郑王欣然接受了。

待昭姬并郑王、滕王迎接宋玹,宋玹一如往常的一身青色直裾,与众人从容见礼寒暄,眼光也不经意的打量了一下昭姬。只不过几月不见,魏昭姬却隐隐有了不小的变化,本来只是一颗青涩的梅子,如今却像梅梢的花蕾了。

魏昭姬没有如上次所见穿直裾或者王姬礼服,而是身着缁色素积武服,更显得腰如束素,肤如凝脂。

宋玹微微一笑,“恭贺殿下封君之喜。”

昭姬笑地眼睛弯起,却没有对宋玹有什么新鲜的想法,宋玹还是一贯的风姿优雅。“谢谢。也恭喜大王解决西北之乱。”

宋玹心道,果然魏旭是让魏昭姬参与国政的。他又看向翟景道,“意安,好久不见。”

昭姬有些意外,不过一想到翟景在外游历十年的经历,倒也不那么吃惊了。

翟景道,“宋王还记得小臣,是小臣的荣幸。”

宋玹笑着对昭姬道,“我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因仰慕意安的才华而招揽过他,不过意安却以自己性喜漂流,不愿意受为官的拘束而拒绝了。今日看到意安为魏国大夫,不免有些吃惊。『雅*文*言*情*首*发』”

昭姬道,“原来翟大夫还与宋王有此渊源。”

“殿下,臣游历宋国的时候,曾经机缘巧合结识了宋王。”翟景又摇头对宋王道,“当时年少轻狂,现在想来却是好笑,宋王就不要提了。”

昭姬却有些向往的神色,“翟大夫经历真是让人艳羡。而且太子的招揽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拒绝的。”

、、、、、、、、、、、、、

魏宋联军刚进入郑国,便见昌安君披发左衽的前来认罪。此时的昌安君辈分要比郑王还大一辈,是郑王的堂叔,年纪却和郑王一样刚过而立,跪在郑王面前声声述说着自己实在是没有叛逆之心,只是受了平寿的胁迫,若是一力抗之,自身难保倒是小事,但却会将郑王也拖入危险之中,那便是断绝国祚的大事了。所以他便先允诺了平寿,再找时机将郑王放走。虽然自己是一心为郑王,可是因为自己无能,行事惊扰了郑王,所以还是有罪的。

当时郑王被周由护着出奔魏国的时候,最后确实是被昌安的人马围住了,最后被郑王的侍卫突杀了出去,如今昌安说是因为当时有意为之。郑王一时间便有些犹豫,不知道要怎么处理昌安。

郑国的权利几乎都在三君的手中,三君的爪牙遍布朝野。若是按照昌安所说,当日是昌安手下留情,放走了郑王,如今昌安又自己前来认罪,若是按照谋逆之罪处死了昌安,不免让其他人产生逆反之心,一旦再出现此等祸事,恐怕各个都用命搏杀,很难再有这种舍身自辱以救王驾的事情了。

周由看郑王犹豫,便扶起了昌安君,先让侍者扶着昌安君去更衣,这样在魏昭姬和宋玹面前披头散发实在是有失体统。

现在真正决定郑王命运的人是魏昭姬和宋玹,郑王便询问魏宋的意见。

宋玹笑道,“寡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也不好妄下断言。只不过凡事轻易的下决定,不要冤枉了有功之臣。”宋玹并没有明确说如何处置,但是暗示之意也很直白了。

昭姬看着宋玹说的情真意切,心念一转便明白了宋玹的真正用意,这事细究起来,不外是郑王想借魏宋的兵力,重新登回郑国的王座。若是运作得当,将三君铲除,把郑国的权利抓回手中那就更好了。

郑国之所以一直处于不强不弱的地位,自然是因为王权分散,不能实行统一有效的政令,若是王权重新回到郑王的手中,可能郑国会变得更好,亦可能会变得更坏。变得更好,对于宋国而言,可能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敌人;变得更坏,又可能会被邻近的卫国吞并,所以最安全的办法便让郑王将私通卫国的那部分势力抓回手中,但是又不能让王权全部集中到郑王的手里。让郑国既不会衰落到能让申卫轻易攻克,又不会让郑国过分强大,使之不得已要依附魏宋,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