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罪恶医界-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急诊科,洪浩就遭遇了肖院长那细小眼睛里折射出来的阴鸷光芒。洪浩预感到医院里正酝酿着一团看不见的暗火,正向他袭来。跟着老院长跌打滚爬,奋斗这么多年,他什么样的嘴脸没有见过?
果然,在暗中煽风点火的小人,比手术室里的医生还要忙。
肖院长突然间在全院职工大会上宣布,医院员工全部下岗,然后全员重新竞争上岗,实行优化组合。明眼人都知道,肖院长这么做是为了培植党羽,打击异己。肖院长还美其名曰人事制度改革,还准备上报市里、省里,想要一箭双雕。如此这般,他既能借刀杀人,又能搏个改革家的称号。
洪浩首当其冲被裁掉急诊科主任的帽子,只安排他在急诊科门诊处理一些轻微的外科手术。
过去老院长手下的所有手术刀神,全部被排挤,都去了门诊。
医院里风传,以前的手术太老套了,新院长决心全面换血。肖院长将着手全力引进新设备和人才,让医院前进的脚步迈得更大,将医院建设成与世界医学前沿技术同步的一流医院,建设一所国际知名的高技术、高效率、高收入的〃三高医院〃。
冠冕堂皇的话谁都会讲。而人们更注意的,是肖院长准备将引进新设备新药品的部分权力,下放给各个科室。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可估量的经济利益。谁都知道,引进设备和药品都潜藏着高额回扣。这分明是肖院长想拉拢日后的科室主任,让所有主任都成为他的孝子贤孙。
可是,引进新设备就意味着旧设备的闲置浪费。引进高额回扣的新药品,就意味着物美价廉的原有药品被束之高阁,无形中加重病人的负担。
人事制度改革如火如荼地在医院里进行着,肖院长还遣人煞有其事地在住院部和门诊部外的墙上张榜广纳贤才,列出虚位以待的岗位编制,以诚挚的语气号召大家踊跃竞争上岗。
刚分配来的研究生们还以为遇到了万年难遇的贤明之君,许多年轻人感动得纷纷向院刊投稿,歌颂新院长的丰功伟绩,高恩厚德。
但院长办公室里,肖院长却正在悄悄拟定自己的人选。听话的、谙于世故的,优先考虑。清高的、没来院长办公室问候过的、和老院长关系好的,不予考虑。
医院乱作了一锅粥,想投机的人四处钻营,打听肖院长的喜好,想投其所好在制度改革中捞个好位子。这样的人上了位后能安心工作吗?今天给了外面钱,付出了代价,日后还不想着连本带利捞回来吗?有了引进设备和药品的权力,只要心稍稍黑一点,银子还不像自来水一般就流过来了?
一直监督着易安医院建设的易鼎然与邝院长得知医院里的情况后,不禁连连掉下泪来。当初他们一心建立起来的医院,眼看就要毁在这帮人手里了。
如此一番厮杀与暗箱操作之后,肖院长的手下终于锣鼓喧天地出台新一轮的〃人才榜〃,张贴在门诊部的大门外。榜上看不到技术骨干,倒看到了不少溜须拍马的小人。新上来的〃人才〃,又如法炮制自己的手下,在科室里安置好用的傀儡。
靠医术生存的急诊科主任洪浩,榜上无名,不出所料地被这可笑的游戏规则涮了下来。在他把自己的办公室交给新任主任一个油头粉面,出过N次医疗差错的旧时手下。他不禁长叹,新院长玩的这套把戏演得真是太逼真了。幸好那位民航学院的学生体格好,恢复得快。要是恢复得慢了一点,恐怕就要丧命在此次改革里。
还好,还好,自己也算是积德,救了一个真正人才的命。
洪浩欣慰了。他的要求就这么简单,只要自己还能救人,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他就需要一个能够继续治病救人的机会。于是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易鼎然的电话,问:〃老爷子,你们易安医院需要急诊室主任吗?〃
那章彪下岗后,又重新竞选上了脑外科主任。他还从别的院校引进了老教授,当然是听他话的样子货。对于曾经不吉利的脑外科原址,章彪竟然弃之不用了,拿他的话来说,以前脑外科会出事,是因为风水不好的缘故。
 
   txt电子书上传与分享
 第76节:第八章  元凶浮出水面(2)
 
章彪另选了医院里的一幢小楼,豪华装修,购进先进设备。反正是公家的钱,又得到了肖院长的首肯,有了自主设备采购权,比自己家的还可以不当一回事,花的又不是自己的钱。新脑外科装修得越豪华,就越显得自己有面子,还可以给易安医院那边的人看看自己的本事和威风。
新脑外科开始接收新的病人,肖院长也授意在报社上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声称经过整改的脑外科已经恢复了安全的手术环境。甚至还有吹鼓手的文章煞有介事地说,以前脑外科监护室里会出现霍乱爆发,是因为老院长在的时候对病人来源把关不严,无意中接受了来自国外的霍乱病患者。
可怜天见,当时脑外科监护室里躺着的病人,全是清一色的本地患者,哪有什么来自国外的患者?再说脑外科出事的时候,病人都是科室收的,和老院长又有什么关系?退一万步说,医院难道看到病人是来自国外的,就不收治,任其自生自灭了吗?
但谎言说上一千遍,就成了所谓的真相。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看了报纸上白纸黑字地印着这些话,当然会相信的。
新脑外科里再次住满了患者。有着肖院长的支持,章彪绝对自信,他认为易鼎然以前能做的手术,自己同样能做。以前会出事,只不过是运气不好罢了。
易老爷子接到的电话越来越多,都是附属医院被排挤出来的手术刀神们。他们情愿辞职,放弃优厚的退休金,也要来跟随易鼎然和邝院长,做出一番事业来。
医院的藤已经烂掉了,难道他们还愿意做血藤上那滴血的叶片吗?
2
江洋和杜单没理会医院里的繁复争斗,他们一直躲在老脑外科的监护室里,埋头检测病菌的培养情况,想要查出引致霍乱爆发的真正原因。
这一天,他们正在埋头检测的时候,脑外科的门被民工砸开了。
一个带头的民工用大嗓门说:〃今天章彪主任说了,以前的脑外科已经被废弃了。从今以后,这里就是库房。〃说完后,不待江洋反对,民工就把一些科室淘汰的医疗器具全部扔了进来,其中还包括一些可以正常使用的。反正章彪引进购置了新的医疗器具,旧的就一股脑都扔进了废弃的监护室里。
换领导好比换房子,尽管章彪上任不算换领导,但做得比换领导更过分。装修新楼,废弃旧楼,管他能用与否。自己费劲爬上去,不就为了扬眉吐气么?
这就是司空见惯的竞争上岗后遗症。
江洋和杜单被周围的医疗废品包围在以前的脑外科监护室里。
这分明就是在赶他们走,不过江洋可没时间理会这些干扰。他只是在思索,为何应该是感染链中出现的环节,却在培养基中没有出现结果呢?
为了防止再度污染,江洋没有使用以前脑外科遗留下来的仪器。现在做实验的所有仪器,都是冷豪诚自己掏钱从英国进口的研究器皿,目的就是为了早出结果。
但是,为何结果却总是显示阴性呢?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在老脑外科忙碌了好几天,江洋忽然想起,应该给司徒和沈洁音打个电话,忙里偷闲一起吃顿饭。他不敢给墨儿打电话,他害怕听到墨儿与冷豪诚的事。
但司徒和沈洁音的电话同时打不通,他吓了一跳,担心两人出事了。江洋又给易老爷子打电话,才知道原来司徒和沈洁音竟然去了菲律宾,去了解当地的霍乱疫情与海岸市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所出现的霍乱是否有联系。他们已经出发好几天了。
易老爷子还让江洋保密,毕竟在官方说法里,医院的疫情是由外来输入型病例所引起,而沈洁音是医院停职下岗人员,何况司徒仅仅只是一名医药代表。走官方途径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所以沈洁音与司徒干脆乔装成一对情侣,以度假的身份去了菲律宾,进行暗查。
 
  
 第77节:第八章  元凶浮出水面(3)
 
得到这个消息后,江洋不禁暗笑,搞不好这次去菲律宾,司徒与沈洁音有可能假戏成真。司徒暗恋了沈洁音这么多年,也该修成正果了。
可是自己呢?眼睁睁看到墨儿身边多了个冷豪诚。江洋忽然又黯然了。
司徒很快给国内打回了电话。
司徒与沈洁音到了菲律宾后,找到了易老爷子当年的一位弟子,也是他们的师兄。这位师兄当年刚从国内出去的时候,由于国外不承认我们的医学学历,所以他不得不咬着牙重新在菲律宾又读了一遍医科大学。现在菲律宾主管医疗卫生的官员恰是师兄在菲律宾读书时的同学,在师兄的帮助下,司徒很顺利地得到了菲律宾霍乱疫情的第一手报告,以及菌株的详细资料。
菲律宾人向来喜食海鲜,又爱生食,认为这样才能保持海鲜的原滋原味,但附近海域却常常遭到污染。也正因为如此,菲律宾时常会出现霍乱疫情,难以扼制。医院医治这样的病人是常事,在菲律宾似乎司空见惯。
也就是说,菲律宾从来就未能灭绝霍乱病,有患者携带病菌进境,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菲律宾师兄的协助下,司徒和沈洁音在当地各医院做地下探访,探查病菌流动根源。但是菲律宾局势太乱,尚需一定时间才能得到相关结果。
易安医院正在装修,工程进行得紧锣密鼓。
易老爷子与邝院长看着他们的新家正一步一步建立起来,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喜悦。
但在他们心中,却依然存在着阴霾。那就是脑外科与章彪即将恢复进行的手术。
两个老人忧心忡忡地研究章彪手术频频意外的临床原因究竟是什么。
如今,那章彪不深入探究事故原因,却又大张旗鼓地鸣锣开张,要是再发生意外又怎么办?如果真的不幸再次发生了霍乱,死亡率绝对会相当高。易鼎然可不想看章彪的笑话,他更在乎病人的安危,尽管不是易安医院的病人,但医者父母心,无论是谁的病人,老爷子都不希望出事。
据易鼎然了解,现在新脑外科里的病人,有相当部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