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第1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上官元让恍然大悟,他应了一声,冲着唐寅拱拱手,说道:“末将明白了。”

等他坐下,唐寅才继续对上官元吉说道:“元吉,派使者和三国王公商谈时,可以尽量把条件开的优厚一些,我的底线是,莫国灭亡之后,可分给玉、安、桓三国七到十个郡,至于如何细分,你去安排就好。”

“微臣明白了!”上官元吉沉吟片刻,说道:“大王,莫国已分出了莫北五郡,现在本土只剩下十二郡,如果再分给玉、安、桓十个郡,我国就只能分得两个郡了。”

其他大臣也都大点其头,觉得大王一下子出让十个郡实在太多了,按照这样安排,此战打下来己方也就没什么赚头了。

唐寅眯缝起眼睛,幽幽说道:“只要能灭亡莫国,除掉我国南方这个心腹之患,不管让出多少土地都可以接受,哪怕把莫国全境都让出去,我们也有宁南八郡这个便宜可占,再者说,让出去的土地,我们随时也都可以抢回来,这点大家不必担心。”

听完唐寅的话,众人的心非但没有落下,反而提得更高了。听大王的意思,似乎灭亡莫国还不算完,还要对外征战,若是再打,己方的目标就只剩下安、桓这些国家了。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敢多表态,皆是沉默不语。

很少有人会像唐寅这么好战的,像他这样的战争疯子全天下都不出来几个,自唐寅在天渊郡起兵以来,风国就没真正的太平过,先是内战,而后是对外战争,朝中许多大臣都已经打累了,本以为只要莫国一亡,风国周边再无敌国,连年的战事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但现在来看,似乎还远没有结束。

可风国偏偏在连年的争战中不断的获得巨大利益,国力增长迅猛,如此一来,战争似乎就成为风国强国之路的必然途径,人们都找不出来可以反驳唐寅的理由。

有人对战争倦怠、厌烦,但有些人则十分高兴,上官元让和齐横这两位就是其中的代表。

见许久没人说话,齐横环视众人,正色说道:“我觉得大王的想法不错,虽说让出很多土地,但日后完全可以抢回来嘛!安国富有,但军力弱得可怜,桓国军力是不差,但国力却又不行,难以维持长期战争,如果以后真要与这两国开战,我国也能轻取之……”

唐寅挥了下手,适当地打断齐横的话,说道:“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眼下我们该考虑的是,如何能一举击垮莫国!”

上官元让仰面而笑,说道:“四国联手出兵莫国,纵然莫国有三头六臂,也难是对手。”

这时候,梁启突然开口说道:“大王,我军若想一鼓作气攻下莫都镇江,就必须得有一支出类拔萃的水军,镇江城有镇江做天险,其水军的战力也天下闻名,我军想渡过镇江,并不容易啊!”

水军一直都是风军的弱项,这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唐寅淡然一笑,说道:“你说的这些,我已经考虑到了,半个月前,我便给宁地的水军传令,向南调动。”

他说得没错,宁地的水军确实开始向莫北五郡进发,但调动水军这件事可不是他想到的,而是军政堂向他提的建议。

听到己方这边已有准备,梁启放下心来,拱手说道:“大王英明!”

“好了,若无其它的事,大家都先回去吧,左相和各军统帅留下,商议军务。”

“微臣告退!”大臣们纷纷起身离开,最终大堂里只剩下邱真和各军的军团长。

风国十个军团,目前有六位军团长在盐城,分别是平原军统帅萧慕青、三水军统帅梁启、赤峰军统帅彭浩初、直属军统帅舞英、飞龙军统帅左双、第九军团统帅齐横,另外的四个军团都不在风国本土,由青羽统帅的飞羽军驻扎于玉国,子缨统帅的天鹰军、南业统帅的虎威军以及聂泽统帅的四十万贞人的百战军都在莫北五郡。

等大臣们都退走之后,唐寅站起身形,甩头说道:“诸位随我到军政堂议事!”

军政堂,就目前而言可算是风国的秘密机构,直接建于王府之内,里面的人员有五、六十号之多,其中有风国军事学院出身的才子,也有经历过沙场鏖战的谋士,在这里,既有精通军事理论的人,也有具备实战经验的人。

平常时候,军政堂还是对外开放的,风军中的将领都可以自由进出,不过随着对莫之战的迫在眉睫,唐寅也修改了规定,将军政堂彻底封闭起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严禁军政堂制订的战略战术泄露出去。

自唐寅封闭军政堂以来,邱真以及军中的将领们还是首次踏入它的大门。

第363章

军政堂位于王府内独立的院落中,内部又分为前、中、后三庭院,前庭为军政堂人员办公的地方,中庭是开会议事的场所,*则是住所和饭堂。

唐寅带着邱真等人来到前庭,进入房圌中,里面可是忙碌异常,数十号人,各司其职,有些人在交头接耳的低声商谈军务,有些人在勾画地图,书写文安,还有些人在进进出出的传送公文。

看到唐寅走进来,军政堂众人立刻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必恭必敬地拱手施礼,齐声说道:“微臣参见大王!”

唐寅向众人摆摆手,示意他们免礼,然后问道:“谷大人何圌在?”

“微臣在!”随着一声小心翼翼的应答,从里屋快步跑出一名中年人,四十出头的模样,中等身材,白面黑须,一副饱读诗书的学究模样。此人名叫谷原,现任军政堂的总参事,也就是军政堂的负责人。

谷原出身于风国军事学院,在加入军事学院之前,他一直隶属于直属军,担任军中谋士,后来风国成立军事学院时,他主动向舞英提出退军,申请进入军事学院。

在当时乃至现在,已经做到谋士的人很少会选择退军再深造,毕竟从军事学院出来之后,分配到军中还是做谋士,结果一样,却要白白浪费几年的时间。

像风国这种连年争战的国家,浪费几年就等于是浪费无数次可以进阶的机会,所以没有人会傻到去这么做,而谷原无疑是个异类。

当然,他的选择无疑也是极为正确的,在军中时,他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军事学院时,他又系统的习得各种军事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他身上得到最完美的体现,也正因为这样,唐寅才在众多的才俊当中看中了他,让他担任军政堂的总参事。

现在军政堂还属于一个新机构,他这个军政堂总参事的军阶也不算高,但不久以后,当军政堂成为风军各种军事行动的总策划地时,谷原也随之水涨船高,变为风国军方最核心的人物之一。

唐寅冲着谷原点点头,说道:“谷大人,把军政堂的作战方案拿出来给左相和诸位将军看看。”

“是!大王!”谷原躬身施了一礼,侧身说道:“大王和列位将军请内室说话!”

跟随谷原进到里屋,众人举目一瞧,这里说是里屋,但面积一点也不比外面小,只是可活动的范围却少得可怜,主要是屋子中央被两只长长的桌台做占据。

这两张桌台上,放置有制作精细的模型,有山有水有树林,还有栩栩如生的城邑。众人看罢,无不在心里暗赞一声:好漂亮的沙盘!他们基本都参与过第一次风莫之战,只看一眼沙盘的模样便立刻判断出来,其中一个是莫国的泗水郡,另一个是莫国的泽平郡。

不用看军政堂的作战方案,只看摆放的这两张沙盘,众人心中已然明了,看起来第二次对莫用兵,主要的焦点仍在泗水、泽平二郡。

很快,谷原把军政堂拟定的计划拿了出来,交给众人观瞧,里面的内容是风军对莫作战的前期计划。

虽然在内室摆放有泗水和泽平两郡的沙盘,但计划中却完全没有触及到泗水,主要针对的就是风军在泽平郡内的作战行动。

等众人从头到尾的看过一遍,萧慕青面露狐疑之色,问道:“按照这个策略,难道我军要放弃泗水,只在泽平和莫军决战?”

唐寅没有说话,默不作声的看向谷原,等他回答,萧慕青问的这个问题也正是他想要问的。

谷原点点头,说道:“现在莫国在泗水和泽平二郡都布下了重兵,并有莫国的得力将帅镇守,如果我军同时进攻泗水和泽平,加上还要在宁地和莫国交战,那我国又变成了三线作战,还会重蹈上次一战未果的覆辙。出于上次的教训,军政堂建议泗水和泽平取其一,我军集中全部的力量,强攻一地,首战即为决战,尽可能的做到一击致胜!”

萧慕青沉吟了片刻,不置可否,象这种大方面的宏观战术和策略,并非他这一军统帅所擅长的。

听闻谷原的劝谏,唐寅说道:“朝政自有左右丞相代圌理,若两位丞相忙不过来,还有军政堂和参政堂在旁协助,这方面的事情,谷大人不必担心!”

见谷原还要说话,唐寅摆摆手,又道:“我意已决,你就按照我的意思去办吧!”

唐寅执意要亲征莫国,谷原也没办法,最后也只好拱手应是。

风国派出的使节分别去往了玉、安、桓三国,无一例外,皆受到各国国君的亲自召见。

玉国实际上和风国业已形成雷打不动的联盟关系,可以说两国都是站在同一条船上,风国的决议,哪怕玉国并不赞成,但也不得不支持,何况莫国和玉国又有沉仇大恨,现在风国发起进攻莫国的号召,灵霜又怎么可能不响应呢?

至于越泽和黎昕,这两国和莫国本无罅隙,但为了分得其中的好处,占得胜利后的巨大利益,对出兵莫国一事也是满口的应允,拍着胸脯做出保证,只要风国发兵,他二国也会第一时间出兵挺入莫国,协助风军。

毫无意外,和当初的密谈一样,唐寅伐莫之事得到玉、安、桓三国的支持。等盐城方面收到各路使节的回报之后,风国的对莫之战也正式提上日程。

由风国本土筹集的战争物资开始分批分次的向莫北五郡运送,同时,风国的平原军、直属军、飞龙军、第九军合计四个军团,四十多余万众,也一波波的向南进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