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四更天过半的时候,上官元让从战马上取下自己的三尖两刃刀,没有骑马,率三千士卒步行,慢慢向钟文营寨的辕门潜行过去。

营寨的防范确实很松懈,这么多的军队驻扎于此,外围连暗哨都没有安插,上官元让一众的前进也变的异常顺利,很快就接近到辕门附近。

几名放哨的士卒此时抱着长矛,靠着辕门的柱子席地而坐,脑袋都在一个劲的向下垂,正打着瞌睡。

上官元让一笑,又观察了一会,确认周围确实再无岗哨,他从草地中直接站了起来,直接向辕门走了过去。

后面的士卒们见状也纷纷挺直身躯,跟随上官元让走出茫茫的荒草地。

三千士卒,无论再怎么小心,走路时还是会发出轻微的声响,很快,辕门外的几名岗哨皆听到了动静,纷纷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可他们刚刚抬起头,业已到了他们近前的上官元让将手中刀猛的一挥,长长的灵波激射而出。

那几名岗哨连怎么回事都没看清楚,甚至连惊叫声都未来得及发出,便齐齐被上官元让施放的灵波拦腰斩断。

他的修为太高,灵波也太犀利,一下子斩断数名士卒,可灵波未受任何的削弱,去势不减,又扫中辕门的柱子,随着咔嚓清脆的声响,那一人都搂抱不住的大柱子应声而断。

轰隆!

粗粗的木柱倒地,发出沉闷的声响,这也拉开了上官元让率众冲锋的序幕。

他将手中刀向前一指,侧头喝道:“兄弟们,跟我冲!”

哗——上官元让以及麾下的三千士卒一窝蜂似的冲入钟文的营地中。

进入其中,众人跟随上官元让全速向位于大营中央中军帐冲锋,势头之猛,速度之快,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而事实上,也确实无人出来阻拦他们,偌大的营地,空空荡荡,连一个敌兵的影子都没看到,整个营寨充斥着诡异的气氛。

上官元让带人又冲杀了一段,还是没看到一个敌人,这时候,他已开始察觉出不对劲了,己方的动静闹的这么大,就算敌兵睡的再死也应该听到了,怎么没看到人从营房里出来呢?

想到这,他心中一动,难怪,对方早有预料自己会来偷营,而事先部下了埋伏?

他又摇摇头,钟文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会算准自己要来偷营呢?转念一想,管他呢,就算有埋伏又能如何?自己还是会杀他个片甲不留!想罢,他又加快脚步,继续向中军帐方向冲去。

很快,中军帐已遥遥可见,但就在这时,忽听周围鼓声四起,人喊马嘶,紧接着,在中军帐的后侧涌出来无数身穿红盔红甲的兵将,这支人马出来之后,列起方阵,长戟兵在前,长矛兵在后,再望后看,是清一色的弓箭手,这还不算,在上官元让的两侧、背后三个方向又都各冒出三万有余的敌兵,灯球火把,亮子油松,将营寨照的亮如白昼。

“啊——”天渊军士卒此时无不脸色剧变,靠近上官元让的两名千夫长异口同声地叫道:“不好,上官将军,我们中计了!”

第196章

钟天有四子,分别说钟武、钟文、钟广、钟正。老大钟武勇猛,灵武修为也精深,老二钟文善谋,熟读兵书战策,老三钟广颇具其父之风,心计重、城府深,至于老四钟正是四子中最无能的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这次钟文统兵出征,其实他也看出地方军战力太弱,若是带在身边,不仅对自己不会有所帮助,弄不好还会拖累自己麾下的中央军,所以干脆让其打头阵,若能消耗唐寅军团自然最好,自己便可乘虚而入,打对方个雪上加霜,若是不幸被唐寅军团歼灭也不可惜,这对他整体的战斗力影响并不大,而且这么做还有一点好处,能让对手以为他的贪生怕死的昏庸之辈,从而掉以轻心。

地方军在三池城杀掉主将肖魁,临阵倒戈投降,钟文当然也得到了消息,对此他倒是十分惊讶,不过他惊讶的并非是地方军的临阵倒戈,而是唐寅军团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三池城,由此可见,关南郡早已与唐寅私通。

那么现在他所面对的敌人就不只天渊郡这一地,还多了个关南郡。认识到这一天,钟文统帅的中央军到了金光郡和关南郡的交接处后便未再继续北上,而是安下营寨,并把营寨扎的十分结实,做出驻守此地,与关南郡长期对战的架势。当然,没有急于北进他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等后方的宁军上来。

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实际情况,四十万之众的宁军都应该是与唐寅决战的主力军。

所以上官元让在观察的时候,发现钟文营寨的外围即有寨墙又有拒马,这明显是为阵地战准备的,只是上官元让不懂这些,看罢之后也没往心里去。

唐寅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招降了二十万的地方军,钟文也在考虑,现在士气正盛的唐寅军团会不会趁机反攻自己的中军,为了预防万一,他在营寨里做好相应的防备,并把十五万的中央军统统埋伏起来,并有意示弱,让营寨看上去疏于防范,引对方来偷袭。

两军对战就是这样,主将挖空心思想出的谋略,若对方未按他当初设想的那么走,谋略就变成了无用功,多此一举,而一旦对方真按照他的计谋来了,便可出奇制胜,所用的计谋也会被记入兵书战策,广为流传。

战争的胜利于否,主将是否是克敌制胜,当然和主将的深谋远虑有关系,但也并非全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运气。

唐寅虽然招降了地方军,但心里没有多少喜悦兴奋的成分,地方军的不堪一击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他也没有进入金光郡与钟文作战的意思,至于上官元让的草率出击那就不在唐寅的预料之中了。

此时,上官元让只率三千人闯入钟文大寨深处,被十五万的中央军团团包围,到了这个时候任谁都会惊慌失措到极点,不过上官元让却没有丝毫慌张的样子,他用手中刀一指前方中军帐附近的中央军,说道:“中计又能如何?钟文就在那里,我们杀过去砍下他的脑袋,敌兵虽众,也不战自败!”

听了他这话,两名千夫长眼睛都长长了,中军帐那边的敌军得有四、五万人,冲过去砍掉钟文的脑袋?这说的轻松,好象敌军都不会动,钟文伸长脖子等着你来砍似的。两名千夫长相互看了一眼,异口同声道:“上官将军,我们……还是先突围吧!”

“哼!”上官元让白了二人一眼,冷声说道:“早知你等如何贪生怕死,我当初就不该带你们来!”说着话,他大声喝道:“愿意跟我走的兄弟都随我冲!”说着话,他提刀就奔大营的中军帐跑去。

两名千夫长及下面的三千士卒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跟随上官元让继续前冲。现在陷入重围当中,他们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们也只能跟着上官元让硬上。

上官元让还未冲出多远,只见前方敌军方阵的士卒向两旁一闪,中间让出一条通道,进接着,一名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华袍锦衣的青年在众多将领的护卫下,从人群中缓缓走了出来。

青年看看被困的三千天渊军,忍不住摇头而笑,他设下埋伏,是想引条大鱼上钩,而对方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只派三千人就敢来偷营,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这位青年不是旁人,正是钟天的二子,钟文。

他扬起头,冲着上官元让大声喊道:“贵军带队的将领是谁?出来说话!”

由于距离太远,上官元让收住脚步,眯缝着眼睛看了一会,才把青年的轮廓看清楚个大概。他跨前两步,高声回道:“是我!”

钟文也不问他的名号,直截了当地说道:“你们已被我军团团包围,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阁下若是识趣,现在放下武器,率众投降还来得及,我也可以考虑饶你们不死……”

“放屁!”上官元让说道:“你是谁?有胆的就报上名字!”

“钟文!”

“哦?”上官元让两眼放光,仰面大笑,倒提三尖两刃刀,说道:“原来你就是钟文,我找的就是你!”说着话,他深吸口气,身形先是躬起,随后如同离弦之箭似的,直向钟文射去。

还没等钟文下令,在他身边的一员将领已催马冲了出去,他迎向上官元让,手中枪向上一提,喝道:“来将通名!”

上官元让速度不减,等双方接触到一起时,他手中刀瞬间灵化,身上也罩起纯白色的灵铠,手臂挥动之间,刀身在空中化成一道白光,由下而上的挑那员武将的软肋,同时冷声道:“向阎王要名去吧!”

他这一刀速度太快,那名武将大吃一惊,脸色顿变,急忙挥枪格挡。可是他的枪才刚刚挥动,上官元让的刀业已到了他近前,只听扑的一声,这一刀结结实实挑在武将的肋下,灵铠破碎,鲜血横流,武将惨叫一声,翻身栽下战马,等他落地后,还想挣扎着从地上爬起,上官元让已箭步到了他近前,手起刀落,随着喀嚓的脆响,那将领还罩着灵铠的脑袋应声而断,在地上轱辘出好远。

失去主人的战马嘶叫一声,落荒跑走。

上官元让只用了两刀就斩杀一名战将,这是令在场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尤其是以钟文为首的中央军,无不面现惊骇之色。

看都未看地上的尸体一眼,上官元让继续提刀冲向钟文。

见来者勇猛,钟文麾下一下子窜出三名武将,这三人都是浑身的红色灵铠,跨下是枣红马,策马急奔时,好似三团红球。

三员武将看出对方修为高深,不敢大意,等双方快接触到一起时,三人齐齐放缓马速,并同时大喝出声,三把血红的灵枪闪烁出霞光异彩,光芒化成一道道的光箭,铺天盖地向上官元让的周身笼罩过去。

这三人上来就施展灵武绝技——血魂追。血魂追本就是大范围攻击技能,又是三人同时施展,威力声势何其骇人。

上官元让并未惊慌,信手一挥手中的三尖两刃刀,也没见他聚集灵气,更未听他大吼大叫,只手臂挥动之间,无数道狭窄的灵波激射而出,灵波如刀,在地上刮起一道旋风,技如其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